《拉康第一期研讨班》

Pasted image 20240711233058.png


**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 1953-1954 **

**对弗洛伊德技术性著作的评注 **


**拉康第一期研讨班 **

**中文版 **


**参考 John Forrester 英文翻译版本 **

**Jacques-Alain Miller 编辑的法语版本 **


**拉黑字幕组中文翻译 **



Pasted image 20240711233120.png

**声明 **

1.本翻译作品为非盈利翻译,仅供学习、观赏,严禁用于任

何目的的商业用途!** **

  1. 本 书 英 文 部 分 使 用 的 是 **John Forrester **翻 译 的 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但 **John Forrester **的英语翻译与法语

原文有所出入,本书结合参考了法语版原文进行翻译,并

在一些地方加上了法语版的注释以便于读者理解。

3.译者们都不是专业翻译工作者,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必

然存在翻译质量问题,如有错误,请多见谅。

4 翻译有问题的地方可以向拉黑字幕组账号后台私信反馈。




目录

研讨班序言 ------------------------------------------------------------------------------------------------ 1 -

THE MOMENT OF RESISTANCE 阻抗时刻 ---------------------------------------------------------- 7 -

I 对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著作的评论的介绍 -------------------------------------------------------- 7 -

II 对阻抗问题的初步探讨 ---------------------------------------------------------------------------- 29 -

III 阻抗与防御 ------------------------------------------------------------------------------------------- 47 -

IV 自我与他者 ------------------------------------------------------------------------------------------ 64 -

V 关于《让·伊波利特对弗洛伊德的 VERNEINUNG(否认)概念的评论》的介绍和

回应 --------------------------------------------------------------------------------------------------------- 90 -

附录 * 一个由让伊波利特(JEAN HYPPOLITE)所作的关于弗洛依德的《拒认》

(VERNEINUNG)的口头评注* --------------------------------------------------------------------- 108 -

VI 话语分析和自我分析 --------------------------------------------------------------------------- 126 -

THE TOPIC OF THE IMAGINARY 想象(界)的主题 ---------------------------------------- 142 -

Ⅶ 想象(界)的主题 ------------------------------------------------------------------------------- 142 -

Ⅷ 狼!狼! -------------------------------------------------------------------------------------------- 170 -

Ⅸ 论自恋 ------------------------------------------------------------------------------------------------ 204 -

X 两种自恋 --------------------------------------------------------------------------------------------- 223 -

XI 自我理想与理想自我 ---------------------------------------------------------------------------- 242 -

XII 时间性的发展历史 ------------------------------------------------------------------------------ 269 -

BEYOND PSYCHOLOGY 超越心理学 -------------------------------------------------------------- 300 -

XⅢ欲望的跷跷板 ------------------------------------------------------------------------------------ 300 -

XIV 力比多的波动 ------------------------------------------------------------------------------------ 327 -

XV 压抑的内核 ---------------------------------------------------------------------------------------- 347 -

MICHAEL BALINT’S BLIND ALLEYS 米歇尔·巴林特的死胡同 ----------------------- 369 -

XVI 针对巴林特之学说的初步干预 ------------------------------------------------------------- 369 -

XVII 客体关系和主体间关系 ---------------------------------------------------------------------- 378 -

XVIII 象征秩序 ---------------------------------------------------------------------------------------- 399 -

SPEECH IN THE TRANSFERENCE 移情中的言说 --------------------------------------------- 425 -

XIX 言说的创造性功能 ----------------------------------------------------------------------------- 425 -

XX 论言说行为的意指 ------------------------------------------------------------------------------ 444 -

XXI 从错误中涌现出的真理 ----------------------------------------------------------------------- 471 -

XXII 分析的概念 -------------------------------------------------------------------------------------- 494 -

OVERTURE TO THE SEMINAR

研讨班序言

大师能以一切打破沉默——以一次讽语,以一处启发。 根据禅宗(zen)的技巧,这便是佛教大师寻求意义之方式。弟子理应自己寻找其自身问题的答案。大师不会权威性地( ex cathedra)教授现成的学问,而是在弟子们濒临触碰答案时予以指点。 这种教学是对所有体系的拒斥。它揭示了一种运动的思想——尽管它易于倾向系统化,因为它必然具有教条主义的一面。弗洛伊德的思想一直都是对外敞开的,所以将其思想简化为一堆陈词滥调是错误的。他的每一个概念都在焕发其自身的生命力,这正是所谓的辩证法。 在特定的时刻中,这些其中一些概念对于弗洛伊德是不可或缺的,换句话说,因为它们对他先前提出过的问题提供了回答。因此,只有通过将这些概念重新定位于它们的语境中,我们才能把握它们的价值。 但是仅仅做些历史、思想史的研究,然后表明弗洛伊德生活于一个科学主义的时代,是远远不够的。相反,在《梦的解析》中,有某种不同本质的东西被重新引入了,一种具体的心理学密度,即意义。

从科学主义的视角来看,弗洛伊德似乎在那时回归了最古老的思想——从梦中解读出某些东西。随后他又回到了因果解释上来。然而当人阐释一个梦境时,其意涵总是

难以捉摸。关键问题在于,在主体的欲望中,在其与周遭

环境、他者以及与生命自身的关系中,主体的主体性。

在此,我们的任务是重新引入意义的语域(register),

语域本身也必须重新整合到其自身的层面中。

布吕克(Brücke),路德维希(Ludwig),亥姆霍兹

(Helmholtz),杜布瓦–雷蒙(Du Bois-Reymond)那时已经

建构了一种强有力的信念——万物都被还原为物理上的力,

那些引力与斥力。一旦将这些视作解释一切的前提,便就

没有超越它们的理由了。如果弗洛伊德超越了这些前提,

那是因为他也接受了别的前提。他敢于重视发生于其自身

的事,敢于重视他童年的矛盾、他的神经症问题以及他的

梦。这就是为何弗洛伊德之于我们就像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那样,受那些偶然性——死亡、女人、父亲——所困扰。

这代表了向原初(origins)回归,并且几乎不配称之为

科学。技艺精湛的厨师懂得如何以最小的阻抗(resistance)

拆解关节和组织,精神分析的技艺也是如此。众所周知,

对于每种结构都存在其恰当的概念化方法。但这就会让复

杂程度直线上升,人们更愿意墨守成规只把握世界的一元

论观念。这便误入歧途。

人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是用概念来进行剖析的,而非

用刀。概念自有其特定的现实秩序,它们并非是从人类的

经验中突然冒出的——如果这样概念则成既成的了。最初

的称谓来自于词语本身,它们是描述事物的工具。因此每

种科学仍然行走在漫漫长夜,在语言中纠缠不清。

最初是已然形成的语言;我们如使用十分蹩脚的工具

一样用着它。时而会发生转变,例如从燃素(phlogiston)

到氧气。拉瓦锡(Lavoisier)提出一个更加正确的概念,即

氧气,来取代燃素。困难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只能通过日常

语言来引入数学上的或是其他符号,因为我们毕竟不得不

解释将如何处理这些符号。这样我们就处在了与人们交流

的某一层次上,在此情形即是治疗师的层次。弗洛伊德也

是如此,尽管他矢口否认。然而,正如琼斯(Jones)表明

的那样,他自一开始便向自己施加律令,不要涉足自己天

性使然的思辨领域。他使自身服从于基于事实和实验的学

科(discipline),使自身远离了含混不清的语言。

现在让我们转向主体的概念。当我们引入主体时,我

们便引入了自身。和你说话的那人如同任何他者一样使用

了错误的语言。此时自身就出现了问题。

因此,弗洛伊德知道,他只能通过自我分析才能在对

神经症的分析中取得进展。

如今被归因于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的重要性与日

俱增,这意味着一个公认的事实,分析过程中并非只有病

人一个个体。吾两人之所在,然非惟二人也。

在现象学上,分析情境是一个结构,这就是说只有通

过这一结构,确定的现象才是孤立的,可分离的。而另一

个结构——主体性的结构,赋予了人们这样一种观念,即

他们能为他们自身所理解。

因此成为神经症患者能够帮助一个人成为优秀的精神

分析师,并且最初这帮助了弗洛伊德。正如汝尔丹先生

(Monsieur Jordain)连同他的散文 1,我们创造意义、无意

义,我们误解。但我们仍然不得不在那里找到结构的线索。
也令荣格自身惊诧的是,在梦境和宗教的象征符号中,重

新发现了人类种族特有的原型(archetypes)。这同样是一种

结构,但是不同于分析的结构。

弗洛伊德曾引入了这种结构所特有的决定论,因此他的文集里模棱两可的语句随处可见。例如,梦是欲望还是对欲望的认识?再如,“自我”(ego)一方面如同一个空心的蛋,通过与知觉世界接触而在其表面差异化,但在另一方面,每次我们遇到它时,它同时又在言说“不”(no)或(宾格的)“我”(me),即“我”(I),言说着“一”(one)、谈论着他者、在不同语域中表达自身。

1 “ 我 讲 了 四 十 多 年 散 文 却 对 其 一 无 所 知 。 ”——莫 里 哀 ,《 贵 人 迷 》( Le Bourgeois Gentilhomme),汝尔丹先生(M. Jourdain),第二幕,第四场。

我们将运用一种对话方法的技术。如同高超的厨师,

我们也要了解我们将会遇到哪些节点、何种阻抗。

超我(super-ego)是一个失去意义的法则,但是它却只

能通过语言来维系自身。如果我说“你向右转”,这就是为了

让他人的语言同我的语言一致化。当我和他说话时,我会

思考他脑海中所想的东西。这种寻找一致协定的尝试构成

了特定于语言的交流。这个“你”是如此的根本,以至于它先

于意识产生。例如,意向性的审查机制却是先于意识起作

用,并且警惕地运作。“你”并非是一个符号,而是对他者的

指涉——它是秩序与爱。

同样,自我理想(ego-ideal,ideal du moi)是自我建立

的防御有机体,目的是延长主体的满足。但它也是最令人

沮丧的功能,就该术语的精神病学意义而言。

本我(id)不可还原为一种纯粹客观的假设,不可还原

为 主 体 的 驱 力 。 没 有 哪 种 分 析 会 以 定 量 的 攻 击 性

(aggressivity)或爱欲性(erotism)为结果。分析所导向的

——生存论承认的辩证法的终点——即,“你就是这个”

(You are this)。这一理想在实践中永远达不到。

分析的理想并非完全自我控制,也非激情的不在场。

这是为了使主体能够维持分析的对话,使得言说恰到好处。

这就是训练分析的目的所在。

将一种决定性的秩序引入人类存在,引入意义的领域,

这就是所谓的理性。弗洛伊德对于理性的发现,是前人未

及的重新认识。

1953 年 11 月 18 日

本讲后续以及 1953 年末的几讲遗失。

**THE MOMENT OF RESISTANCE **

**阻抗时刻 **

**I **

Introduction to the commentaries on 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 **

**对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著作的评论的介绍 **

THE SEMINAR

CONFUSION IN ANALYSIS

HISTORY IS NOT THE PAST

THEORIES OF THE EGO

研讨班

分析中的困惑

历史并非过去

自我理论

我向你们致以最美好的新年祝福。我想在新一年的伊

始对你们说:欢乐时光结束了!

上个学期,你们除了听我讲课,几乎没有别的事可做。

我宣布,从现在这个学期开始,我希望自己也能听到一点

你们的声音。

实际上,研讨班的规章和传统是,参加研讨班的人要

比纯粹的个人努力付出更多的东西,即通过有效的交流做

出贡献。这些贡献只能来自那些以最直接的方式参与研讨

班工作的人,来自那些研讨班文本对他们而言充满意义的

人,来自那些在我们的实践中能展现各种能力的人。这一

切并不排除你们从我这里获得我给出的答案。

如果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才智,各尽所能,为研讨

班的这一新阶段做出贡献,我将十分感激。你们最大的努

力就是当我叫出你们中的某一个人,把我们共同任务的某

一部分交给 TA 时,不要板着脸回答说这周你的负担很重

我这里是对我们所代表的精神分析团队的人说话。我

想你们意识到,如果它是作为一个自主团队构成的,它便

意味着一项任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项任务所带来的

就是未来,即我们所做的一切的意义,以及我们余生必须

做的一切的意义。如果你不是来质疑你所做的一切(寻求

一个答案),那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那些觉察

不到这项任务的意义的人要继续与我们绑在一起,而不去

和官僚机构勾搭在一起呢?

1

在我们要处理通常被称为《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著作》

(Freud’s Papers on Technique)的这本书时,这些反思在我

看来特别相关。

技术著作是一个已经被某种传统固定下来的术语。弗

洛伊德生前出版了一本八开大小的小册子,书名是《论精

神分析与元心理学的技术》( *Zur Technik der Psychoanalyse *

und zur Metapsychologie),它汇集了弗洛伊德从 1904 年到

1919 年的一些作品,其标题、表述、内容都表明它们涉及

精神分析的方法。

写这种小册子的动机和理由是为了告诫那些想开始分

析却没经验的从业者,从而避免他们在方法的实践及其本

质方面出现混淆。

在这些著作中,有一些段落对理解这些年来(精神分

析)实践发展的进展极为重要。人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分析

疗法运作模式的基本概念,阻抗的概念和移情的功能,运

作模式和对移情的干预,甚至具体到某一点上,如移情式

的神经症的基本作用。那么,就没有必要进一步强调这本

小册子中特殊作用了。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把它们塞在一起的方式并不完全

令人满意,而且“技术著作”这个词也许并不能赋予其统一性。

但是,因为这一切,它们却拥有如统一性一般的性质。这

个统一整体(这本著作集)表明了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一

Image 3

个阶段。我们将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它。

这里有一个中间阶段。它紧随某人的最初发展,这位

分析师并不总是善于用词,但他在这个场合有一个相当幸

运的、甚至是精彩的发现,这个发现被称之为弗洛伊德的

开创性经验。它比结构理论 2的阐述更早。

这个中间阶段的开端应该在 1904 年和 1909 年之间。

关于精神分析方法的文章出现在 1904 年 3;有人说这

是精神分析这个词第一次出现的地方。这当然不是,因为

弗洛伊德在这之前就已经用过了。但重要的是,它是以一

种正式的方式,在文章的标题里使用的。1909 年,弗洛伊

德在他儿子荣格 4的陪同下前往美国参加克拉克大学的讲座。

2 结构理论是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的简写。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的概

念,从《自我与本我》(1923b)中来。

3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程序”(1904a)。

4 弗洛伊德和荣格曾经亲如父子。

前排右一是荣格,中间为弗洛伊德

如果我们再次拾起 1920 年这条线索,我们就会在其中

发现人格(agency)理论、结构理论,或者说是弗洛伊德所

谓的元心理学理论。这是他从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探索中遗

留给我们的另一个理论发展。

正如你们所看到的,弗洛伊德所谓的技术著作就分布

在这两个方向之间。这正这赋予了它们意义。如果认为它

们的统一性归功于弗洛伊德讨论了其中的技术这一事实,

那就错了。

在某种意义上,弗洛伊德从未停止过对(精神分析)

技术的讨论。我只需要提醒你们,《癔症研究》只不过是对

分析技术的发现的一个长篇叙述。这就是我们见证它形成

的地方,这就是这些研究报告的无价之处。如果我们想对

弗洛伊德技术的发展作一个完整而系统的说明,我们就必

须从这些研究开始。我没有采用《癔症研究》这本书,原

因很简单:它并非无障碍,因为不是你们所有的人都能读

德语,甚至英语。要知道,除了那些权宜之计还有很多原

因,让我选择了《技术著作》(作为书目)。

《梦的解析》本身总是无休地讨论技术。如果我们把

他写的关于神话学、人类学和文化主题的东西放在一边,

那几乎剩下的任何弗洛伊德的作品都在告诉我们技术。像

1934 年左右出现的《有止境的和无止境的分析》这样的文

章,也是关于技术的最重要的文章之一。

我现在要强调的是,在我看来,本学期我们对这些著

作进行评论的最佳心态应该是什么。这是我们今天就应该

解决的问题。

2

“我们在这里是为了站在弗洛伊德文本的后面,对它

们表示钦佩和赞叹”,如果我们在这种感觉下阅读,我们当

然会很满足。

这些技术著作的新鲜感和活力是弗洛伊德的其他著作

无法超越的。有时,他的个性以如此直接的方式显露出来,

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注意到它。这种简洁和坦率的语气本身

就是一种教育。

更具体地说,处理应遵守的实践规则问题是很简单的,

对弗洛伊德来说,这些实践规则是一种工具,就像人们说

的这些规则就如一把锤子被牢牢地握在手里一样。简而言

之,他说,我的这只手牢牢地握着,这也是我习惯于握住

它的方式。其他人可能更喜欢稍有不同的工具,在他们手

中更合适。你们会遇到一些段落,它们会比我用这种比喻

的方式更清楚。

因此,在这些著作中,技术规则的编纂是以一种自由

的方式来处理的,这种自由本身就可能是一种充分的教育,

甚至在初读时就会结出果实并获得回报。没有什么比这更

有益和具有解放性的了。也没有什么能更清楚地表明,真

正的问题在于其他地方。

但这还不是全部。弗洛伊德向我们传达一种在他的思

想中可以称之为“真理之路”的方法。在这个方法中,有一个

相当不同的方面,可以在那些也许看起来无关紧要,但却

能在很容易察觉的段落中发现。这是他个性中长期忍耐的

一面,是他对权威的必要性的感受。在他的情况下,任何

有东西要交流或教导的人都会对那些倾听和追随他的人产

生某种根本性的贬低。人们对弗洛伊德方法的应用和理解

方式的不信任出现在许多地方,甚至你会看到:我相信,

在当代世界中,找到对人为材料(matière humaine)的贬低

并不是很困难。这当然也让我们瞥见了为什么弗洛伊德在

他所写内容的风格之外,具体和实践地行使了他的权威,

以便保证(他所相信的)精神分析的未来。他拒斥其他各

种形式的学说分歧。同时,他也对身边出现的这种分歧的

传播和形成表现的相当强硬。

所有这些只是这种阅读对弗洛伊德的活动和在场的历

史所揭示的一瞥。我们要把自己局限在这个层面上吗?当

然不是,要是只出于这个原因,那这种阅读将是相当无效

的,尽管我们可能期望从中获得兴趣、刺激、娱乐和放松。

这总是与这样的问题紧密相连:“当我们做精神分析时,

我们在做什么?”这是我到目前为止对弗洛伊德的评论。对

弗洛伊德这些短文的审视也将本着同样的精神进行。因此,

我的出发点是技术的现状——关于精神分析技术的所说、

所写和所做。

我不知道你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否完全意识到了这样

一个事实(但我希望至少有一些人)。现在(1954,这个崭

新的一年),当我们审视不同的精神分析工作者是如何思考、

表达、构想他们的技术的方式时,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事情已经(糟糕)到了这样的地步,将其称之为最彻

底的混乱也不为过。我可以告诉你们,现在,在那些分析

师中,而且会思考的那些人中(这已经限制了范围),也许

没有一个人在其内心深处,对于一个人做什么,一个人的

目标是什么,一个人的成就是什么,在分析中发生了什么,

与他同时代的任何其他人或同行有相同的概念。

这甚至到了我们可以自娱自乐的地步,玩对比最极端

的概念的小游戏,我们会看到他们所得出的完全矛盾的表

述。我们甚至不需要寻找那些将悖论视若珍宝的人,无论

如何,并没有那么多这样的人。这个问题是如此重要,以

至于不同的理论家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没有任何异想天开倾

向,而幽默,一般来说,被排除在他们对治疗结果以及它

们的形式、它们的程序、获得它们的手段的辛勤论证之外。

他们满足于挂在同一个栏杆上,挂在弗洛伊德理论体系的

某个角落所提供的路杆上。仅此一点就能保证他们每个人

都仍在与其他分析师和同事们交流着。在那些对其治疗活

动持有明显不同概念的从业者之间,弗洛伊德式的语言充

当了中间人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被称为精神分析

的人际关系的一般形式上,它保持了开放的沟通渠道。

当我说到人际关系时,你已经可以看出,我是在描述

它们今天的存在方式。事实上,对分析师和案主之间关系

概念的阐述,是当代精神分析学说在试图为这种分析经历

的现实重新发现一个坚实的基础时所走的道路。当然,它

代表了自弗洛伊德去世以来最丰富的思想路线。巴林特

(Balint)称其为双体心理学(two-body psychology)5——

事实上,这个术语不是他发明的,而是他从已故的里克曼

(Rickman)那里借来的。里克曼是弗洛伊德死后分析学界

少有的具有一定理论原创性的灵魂人物之一。6围绕这个公

式,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将所有关于客体关系的研究、关于

反移情的重要性的研究以及关于一系列相关术语的研究统

一起来,其中“幻想”是最重要的。因此,案主和分析师之间

的想象性的相互作用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这是否意味着这是准确定位我们问题的方法?是,也

5 原文为英文。

6 见约翰·里克曼(John Rickman)的著作。

不是。

促进这种性质的研究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它突出了与

单体心理学 7、传统的建构主义心理学相比所面临的风险的

独创性。但是,仅仅说我们在处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就足

够了吗?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认识到(精神分析)

技术理论目前所陷入的僵局。

我暂时无法告诉你们更多——尽管,正如本次研讨班

的老手那样,你们显然知道没有第三项要素(第三项)的

干预就没有双体心理学。如果我们必须把言说作为我们视

角的核心特征,那么,我们就必须在三者而非两者的关系

中制定精神分析经验的总体性。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在其他的语域中来表达它的片

段、碎片。这样,你就可以掌握理论家们遇到的那种障碍。

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如果分析内关系的基础不得不表述为

三元组,那么从这个三元组中选择两个元素有许多不同的

方法。你可以把重点放在它所建立的三个二元关系中其中

一组。你们会看到,这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方法,能对已经

提出的关于技术的一些理论阐述进行分类。

3

7 原文为英文。

这些目前在你们看来可能有点抽象,我想尽力告诉你

一些更具体的东西,把你们带入这场讨论。

我会提醒你们,我早些时候提到的弗洛伊德的开创性

经验,因为事实上这正是我们上学期讲座的部分目标,它

们完全集中在这样的概念上,即主体历史的完全重构是对

分析进程的基本、构成性的和结构性的要素

我相信我已经证明了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出发点。对他

来说,问题在于对个别案例的理解。这就是那五份伟大的

案例史中每一个的价值所在。我们在前几年已经看过、思

考过并一起研究过的三部作品就向你们展示了这一点。弗

洛 伊 德 的 进 展 , 他 的 发 现 , 在 于 他 考 虑 个 案 的 独 一 性

(singularity)8的方式。

“在它的独一性中思考它”,这意味着什么?这基本上意

味 着 , 对 他 来 说 , 主 体 对 主 体 历 史 的 重 新 整 合

(réintégration)适用于精神分析的兴趣、本质、基础和维

度各个方面,直至可感知的极限,也就是说,进入一个远

远超出个体限度的维度。奠定基础,推导它,再利用弗洛

伊德文本中的无数微妙之处证明它,这是我们在过去几年

中共同完成的工作。

8 独一无二性,为了和 uniqueness(独特性)区分,故翻译成独一性(译注)。

在每个案例中,弗洛伊德对那些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技

术来克服的要点的强调揭示了这一维度,这些要点就是我

所说的历史的方位。这是否等于把重点放在过去,就像它

乍看起来那样?我告诉你们,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历史不

是过去。(如果说)历史是过去,是因为当下被历史化了—

—(如果说)当下被历史化了,是因为它扎根于过去(曾

活在过去)。

主体历史的重构之路采取的形式是寻求对过去的重构。

我们应该把这种重构视为精神分析技术所要达到的目标。

纵观弗洛伊德的作品,正如我已经告诉你的那样,每

一次都能找到技术建议,你们会发现,重构过去对他而言

一直处于突出的地位。这就是为什么由弗洛伊德的发现所

开启的问题正是由这种对过去的重构所提出的。这些问题

正是迄今为止在精神分析中一直被回避、绕过的问题,也

就是时间在实现人类主体中的功能。

当我们回到弗洛伊德的经验的源头时(当我说源头时,

我不是指历史的源头,而是指观点的源头)我们会意识到,

这是精神分析一直保持活力的原因,尽管它被赋予了截然

不同的外衣。弗洛伊德一次又一次地强调重构过去,即使

当他用三个人格的概念(你们甚至可以看到四个人格的讨

论)。他对结构性的观点做了相当大的延伸,并倾向于越来

越多地关注当下的分析关系,关注会话的此时此地,关注

精神分析的四壁之间。

为了证明我所说的,我只需要引用他在 1934 年发表的

一篇文章,《分析中的建构》(Konstruktionen in der Analyse),

其中的问题一如既往,即重构主体的历史 9。在弗洛伊德的

所有作品中,你们找不到一个比这更典型的实例来证明这

观点的持久有效性(persistence)。这篇文章就像是对这个关

键主题最后的坚持。在《狼人》这样的核心作品中,我们

这里有一些东西,就像从中提炼的精髓、要点、或者文章

的最后一句话一样——重构主体的过去有什么价值?

可以说,弗洛伊德在那里触及了在我们上个学期的讨

论中出现的一个概念(尽管人们在他的文献中的许多其他

地方都感觉到了),它大致如下:主体在直观意义上重温、

回忆他存在的构成性事件,这一过程事实上并不重要。重

要的是他对它的重构(的形式)。

在这一点上,有一些惊人的转折。毕竟,弗洛伊德写

道,梦也是一种记忆的方式[Trâume, sind auch erinnern]10。

他甚至还说,记忆画面本身,归根结底是问题的充分表现

(表征)11。可以肯定的是,在它们作为记忆的表现形式中,

它们当然不是。但如果我们对它们进行充分的研究,它们

9 《分析中的建构》(1937d)

10 《从一个婴儿神经症的历史说起》(1918b)。

11 同上。

就会向我们呈现出我们正在寻找的东西的等价物。

你能看出这一切会导致什么吗?在弗洛伊德自己的概

念中,它导致了这样一种想法:所涉及的是一种解读,是

一种对代表主体此刻意识密码图的合格、熟练的翻译:“我

现在要说什么?”不,不仅是病人自己想说什么,而是他自

己和其他一切,也就是说,他的整个系统要说什么?

正如我刚才告诉你的那样,主体整体性的重构是以重

构过去的幌子出现的。但是,压力总是更多地放在重构

(reconstruction)的一面,而不是放在重温(reliving)的一

面,在我们已经习惯于称之为情感的意义上。准确的重温

——主体记得一些真正属于他的东西,记得真正经历过的

东西,他与之交流,并采用的东西——我们在弗洛伊德的

著作中得到了最明确的指示,这不是至关重要的东西。重

要的是重构,他一直到最后都在使用这个词。

真正了不起的是,如果我们在获得这些东西的同时,

没有意识到它在言说语境中可能具有的意义,这将是自相

矛盾的,我在这里试图强调,这对理解我们的经验是必要

的。我会说,当所有的事情都说完了,与其说这是记忆,

不如说是重写历史。

我会告诉你们弗洛伊德这里有什么。这并不意味着他

是对的;但这条线索是连续的,永久地隶属于他的思想发

展。他从未放弃过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只能用我找到的说

法,重写历史,来让人透视他在分析叙述中细节的各种方

向。

4

对于我向你们阐述的弗洛伊德的概念,我可以反推出

完全不同的分析经验的概念。

某 些 作 者 认 为 , 分 析 是 主 体 对 世 界 的 幻 想 化 理 解

( fantasised understanding ) 的 一 种 顺 势 疗 法 的 释 放

(homeopathic discharge)。在他们看来,这种幻想化理解应

该在咨询室中的日常经验中,一点点地归结起来,转变它

自身,从而在与实在的特定关系中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与

弗洛伊德明显不同的是,这里强调的是幻想关系在实在关

系的过程中的转移,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人们可以用一种更开放的方式来表述这些问题;

有足够的细微差别以适应表达的多元性,正如我在这里已

经提到的某人所做的那样,他写了关于技术的文章。所有

这些,最终都不能阻止它回到这一点上。由此产生了一些

特殊的反响,当我们谈到对弗洛伊德文本的评论时,我们

会指出这一点。

弗洛伊德发起的实践是如何转变为我刚才所概述的对

分析师与案主关系的操纵的?这就是我们在进行研究的过

程中会遇到的基本问题。

弗洛伊德在《技术著作》发表后不久引入的三种人格

的观点受到了欢迎,被广泛采用,并以上面提到的那种方

式处理,从而导致了这种转移。三种人格中(自我,本我,

超我),自我(ego)最为重要。从那时起,分析技术的所有

后续发展都围绕着自我的概念进行。对于在实践中对这一

发展进行理论阐述产生的所有困难,自我的概念是我们必

须找到的这些困难之根源。

毫无疑问,我们在谈话室实际所做的事情与我们对它

的理论描述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即使在弗洛伊德那里,

使得差距无限地缩小了,我们仍然存在一种距离感。

我当然不是唯一一个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的人:“弗洛伊

德到底在做什么?”伯格勒(Bergler)白纸黑字地问了这个

问题。他的回答是,我们真正知道的并不多,除了弗洛伊

德让我们看到的,弗洛伊德自己也白纸黑字地写下了他某

些经验的成果,即他的五个伟大的案例史。这些案例是我

们对弗洛伊德的行为方式的最好介绍。但是,这种经验的

特点似乎确实无法在具体现实中再现。有一个非常简单的

原因,我已经反复强调了,对弗洛伊德而言,那就是分析

经验的独一性(singularity)。

正是弗洛伊德开辟了这条经验之路。这本身就给了他

一个绝对独特的视角,正如他与病人的对话所显示的那样。

人们一直可以感觉到,病人对他来说只是一种道具或问题,

有时甚至是检查点,沿着弗洛伊德独自走过的探索道路

(放置的检查点)。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是他的探索。

在他给我们的每个案例中,这出戏都以失败告终。

在一生中,弗洛伊德沿着他在这种经验过程中开辟的

道路前进,最后抵达某处应许之地。然而,不能说他踏入

了应许之地。你只需要读一下那篇被认为是他的遗嘱的

《有止境和无止境的分析》,就可以看到,如果有一件事他

是知道的,那就是他还没有踏入其中,踏入应许之地。这

篇文章并不推荐给所有人,包括懂得如何阅读的人——幸

运的是,懂得阅读的人并不多。如果你碰巧是一个分析师,

这篇文章很难消化。如果你不是一个分析师,你就不会关

心这个问题。

那些发现自己在追随弗洛伊德的人,面临着这样一个

问题:我们所继承的道路是如何被采纳、被重新理解和被

重新思考的。因此,我们只能把我们要贡献给它的东西集

中在一个批判的名义下,一个对分析技术的批判的名义。

(精神分析)技术只能在我们理解的范围内才具有价

值,这个范围对采用它的分析师而言含有这基本问题。那

么,我们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是作为分析师的盟友——被言

说出的自我(ego spoken)。它不仅是盟友,还是知识的唯

一来源。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东西就是自我,这就是常见的

说法。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费尼谢尔(Fenichel),

几乎所有自 1920 年以来写过分析文章的人,都一遍遍地说

——我们只和自我说话,我们只和自我交流,一切都通过

自我传递。

另一方面,与此相反,这种自我心理学所取得的每一

个进步都可以总结为:自我的结构完全像一个症状。在主

体的核心,它只是一个特权性症状,是人类的卓越症状,

是人的精神疾病。

以这种快速和简略的方式来解读分析性自我,充其量

只是总结了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和防御机制》(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ce)一书中出现的内容。人们不

免会被这样一个事实所震撼:自我是被建构的,它被置于

主体之中作为整全,就像一个症状一样。没有任何东西能

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区分开来。对这一令人眼花缭乱的论

点,我们不能有任何异议。同样令人眼花缭乱的是,事情

已经变得如此迷惑,以至于构成自我的防御机制的目录分

类 ( catalogue ) 是 一 个 人 们 设 想 中 最 具 异 质 性 的 清 单

(heterogeneous list)。安娜·弗洛伊德自己也非常清楚地强

调了这一点——将压抑与诸如驱力对抗其客体的转向或颠

覆其目标等概念联系起来,就是将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同质

化的要素并列在一起。

鉴于我们仍然处于这样的境地,也许我们现在无法做

得更好。但我们仍然可以强调分析师对自我的概念深刻的

模糊性——它是人们唯一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尽管也只是

另一个障碍,一个失败[acte manqué],一个失误。

在他关于分析式解读的章节的开头,费尼谢尔像每个

人一样谈到了自我,并觉得有必要说,自我扮演的重要角

色是主体学习词语意义的一种功能。因此,从一开始,费

尼谢尔就处于问题的核心。一切都在那里。问题是如何了

解自我的意义是否超过了自我(self,moi)。

如果这个功能真是自我的功能,那么费尼谢尔的叙述

中接下来的一切就无法理解了,而且,他也没有追究这个

问题。我说这是笔误,因为它没有被追问,而接下来的一

切都相当于说反话,并导致他得出结论:本我和自我相当

于完全相同的东西。这并没有在澄清问题。但是,我再说

一遍,要么后面的论证是匪夷所思的,要么自我不是那个

主体学习词语意义的功能。

那么这个自我,它是什么?被卷入主体的那个东西超

越了文字的意义,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就语言而言,

它的作用是构成性的,在(主体)历史中是相当根本的。

关于弗洛伊德的《技术著作》,我们将不得不问自己这些问

题,这将使我们走得更远,但前提是,它首先是与我们每

个人的经验有关。

当我们试图以理论和技术的现状为出发点进行讨论时,

我们也有责任问自己,弗洛伊德带给我们的东西中已然隐

含了什么。也许,已经有了某种东西,使他倾向于那些我

们如今在实践中被引导的公式?在我们被引导去观察事物

的方式中可能有什么限制?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后来

发生的一些事情相当于一种发展,一种更严格的、更符合

现实的系统化?这是由那个使我们的评论具有其意义的语

域所导致的。

5

我想让你们对我这次研讨会的设想有更清晰的了解。

在我给你们做的前几次讲座结束时,你们见识到了对

所谓的精神分析神话的解读。这种解读的方向与其说是批

评,不如说是衡量它所面临的现实,并对其做出神话般的

回答。

而在技术方面,问题更加局限,但也更加紧迫。

事实上,我们必须对与我们的技术有关的一切进行仔

细的审查,在我们自己的学科的范围内审查。如果我们必

须将“主体的动作和行为”与“他在谈话中对我们说的内容”区

分开来,那我想说,我们在分析会话中的实际行为也与我

们对它的理论描述一样遥远。

但这只是第一个真理,只有在它可能被逆转的情况下

才有意义,这同时也意味着实践和理论一样接近。人际行

为的基本荒谬性只能在这个系统中得到理解。正如梅兰

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如此愉快地称之(像往常一样,

她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为人类的自我,天真地(认为)

是那一套防御、否认[négations]、阻碍(barrages)、抑制,

或引导主体的基本幻想的阻抗。那么,对我们的技术的理

论概念而言,即使它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不完全一致,也

不会减少我们对上述病人结构或动机的干预治疗。

而这恰恰是问题严重之处。因为我们实际上已经允许

自己(在分析所揭示的意义上,我们允许自己的事情,而

不知道它)在分析中发挥我们的自我。既然有人认为我们

在努力使病人重新适应实在,那么我们就应该找出,是不

是分析师的自我为他提供了实在的衡量标准。

可以肯定的是,仅仅有一个明确的自我概念是不够的,

我们的自我会像冒失鬼在陶瓷店中横冲直撞一样出现在我

们与病人的关系上。但是,在对分析中自我功能的某种构

想方式,确实与某种分析实践有某种关系,我们完全可以

视作不祥之兆。

我只是开启了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我们的任务。

我们每一个具体的世界体系的整体性,不需要拼写出来就

可以存在,它不涉及无意识的秩序,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

中表达自己的方式中起作用,在我们话语的最小的自发细

节中起作用。这是不是在实际中必须采用的东西,是否要

被作为精神分析的标尺?

我想我已经充分的开启了这个问题,你们现在看看我

们可以一起做什么。

曼诺尼(Mannoni),你愿不愿意和你的一个同桌,比

如说安齐厄(Anzieu),一起研究弗洛伊德那些著作中的阻

抗(resistance)概念?这些著作可以在《论精神分析技术》

一书中找到,就是由 Presses Universitaires 出版的那本。另

外两个人,例如佩里耶(Perrier)和格拉诺夫(Granoff),

要不要在同一个话题上合作?然后我们再考虑如何继续。

我们先让自己接受经验本身的指导。

1954 年 1 月 13 日

**II **

Preliminary comments on the problem of resistance **对阻抗(resistance)问题的初步探讨 **

ANALYSIS THE FIRST TIME

MATERIALITY OF DISCOURSE

ANALYSIS OF ANALYSIS

FREUD'S MEGALOMANIA?

第一次分析

话语的物质性(materiality)

分析的分析

弗洛伊德的狂妄自大?(megalomania)

1

在曼诺尼的报告之后。

我们应该向曼诺尼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在研讨班(对

话)(the seminar's dialogue)复课的开幕上带给我们一个愉

悦的开场白。然而,他有明显的现象学倾向。正如他自己

所意识到的那样,我不认为解决方案是他所引导我们相信

的那种形式。但是,就像他做的那样,通过谈论人际间的

机制(interpersonal mechanism)来界定问题是有用的,尽

管“机制”在这一当口只能是一个近似的词。

2

在安齐厄的报告过程中的插入的讲话。

弗洛伊德解释道,关于露西(的案例),当他只能获得

部分催眠(效果)时,他可以依靠于用手按压(pressure of

the hands)(的方法)。后来,他说他不再关心(催眠状态),

甚至放弃了经典的方法——从(催眠的)主体(subject)那

里寻求“你睡着了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他曾有过不愉

快经历,那就是从(对方)那里收到“不,我根本没有睡着”

这样的回复,这让他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他不得不以一

种直率(naive)和和蔼(charming,充满魅力)的方式告诉

主体(subject),他所说的“睡眠”与对方的回答所说的完全

不同,尽管如此,对方肯定是有点“睡着”了。在最完美的模

棱两可(ambiguity)的范围内,他清楚地表示了所有的这

些(方法)都让他陷入了无比尴尬的境地,直到他不再关

心任何一方的那一天才结束。

但他保留了用手按压(这个方法),(按压部位)可以

是前额或是头部两侧。与此同时,他要求患者将注意力集

中于症状的原因。这是对话(dialogue)和催眠状态的中间

阶段。这些症状一个接一个地被处理,就其本身而言,就

像许多有序的问题一样被直接处理。在弗洛伊德的手(的

按压下),病人(被告知)要相信即将出现的记忆是(和症

状)最相关的记忆,他所要做的就是相信这件事。弗洛伊

德还补充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当他移开双手时——就像模

仿屏障抬起那样——病人会完全意识到,只需要把握住他

脑海中的记忆,就可以确定自己步入了(治疗的)正轨。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在弗洛伊德告诉我们的案例

中证明了它是非常有效的。的确,如此棘手的露西案通过

前人优秀的工作(方法),被毫不费力地完美解决了。你会

在所有新发现的事物中找到幸运的际遇,一种仁慈的神圣

结合(benevolent divine conjunction),一种特殊的案例。相

比较而言,在安娜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了这具有极其现代

分 析 案 例 的 生 气 ( animation ) 和 深 度 的 修 通 ( working-through)12的漫长工作过程,尽管使用了这种方法——(主

体的)一系列的事件和整个历史,都被重温(relived)和重

构(re-worked)了数次。这需要长期展开的工作,需要持

续近一年的时间。在露西的例子中,事情进展得快得多,

同时让人对其中精妙眼前一亮。毫无疑问,我们无法真正

看到主要的原因在哪,因为它太过密集,但即使如此,它

12 法语原版中此处为英文。

仍 极 其 有 用 。 这 位 女 性 有 一 种 可 以 称 之 为 嗅 觉 幻 觉

( olfactory hallucinations ) 的 癔 症 式 症 状 ( hysterical symptoms),它们的含义(包含地点与日期)以一种全然愉

快的方式被探察出来。在这个案例中,弗洛伊德揭示了他

工作方式的所有细节。

3

书接上文。

我已经强调了弗洛伊德处理的案例的独特性,是因为

其技术的特殊性。这所指的是什么?我们只能根据他留给

我们的一些已经被忠实地应用了的规则(rules)来猜测。即

使是最优秀的作者和了解弗洛伊德的人也必须承认,人们

无法对他应用该技术的方式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我必须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即弗洛伊德进行的研究的

特点与其他科学研究的风格不同。弗洛伊德研究的领域是

关于主体的真理(the truth of the subject)。对真理的追求并

不完全可以还原(reducible)为对客观的和客观化的一般科

学方法的追求。关键是对主体真理的实现,就像它特有的

维度一样,它必须从独创性[Originalité]中脱离现实的观念

本身——我在今年的所有讲座中都强调了这一点。

弗洛伊德完全投入到对真理的追寻之中,包括他自己

本身,因此(这个真相也包括)也包括他在他的功能中对

病人的在场,让我们说,作为治疗师(therapist)——尽管

这个术语完全不足以用来描述他的态度。正如弗洛伊德本

人所说的,这种投入赋予他与患者间关系一种绝对独特性

(unique character)。

诚 然 , 分 析 作 为 一 门 科 学 始 终 是 一 门 关 于 特 殊

(particular)的科学。因为有不止有一个分析师,分析的结

果总有一个独特的原因,即使这些独特的案例都共享一些

普遍性(generality)。但是对于弗洛伊德来说,分析的经验

代表着独特性被发挥到了极致,因为(分析师同时)在构

建和验证分析本身。我们不可抹除的是——这是一种分析

第一次被实施。方法无疑是从中产生的,但它只是对于别

人的方法。就弗洛伊德而言,他没有应用一种方法。如果

我 们 忽 视 他 分 析 过 程 的 独 特 性 ( unique ) 和 开 创 性

(inaugural),我们将犯下严重错误。

分析是一种对特殊性(the particular)的经验。因此,

对这种特殊性的第一次经验具有更不寻常的价值。如果我

们不强调这个第一次和之后的一切之间的区别,那么我们

这些对这个真理、对构建通往这个真相的道路感兴趣的人,

将永远无法把握弗洛伊德的作品中出现的某些句子、某些

文本的含义,随后在其他的语境中,这些句子和文本有着

完全不同的含义,尽管人们可能会认为它们是一个由另一

个复制而来。

这些对弗洛伊德文本的评论的好处在于使我们能够详

细了解那些——正如你将看到的,正如你今天已经看到的

——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问题。它们数量众多且隐蔽—

—严格说来,我们每个人都小心地避免这类问题,以便依

赖于一种反复的说辞(jingle)、一个简单概要且生动的公式。

4

安齐厄引用了《癔症研究》(SEII287-9)中的一段话。打

断。

你提到的这段话的惊人之处在于,每当弗洛伊德谈到

游走于神经纤维上的语言图像时,它就从被想到的伪解剖

学隐喻(pseudo-anatomical metaphor)中脱离出来。在这里,

围绕致病核(pathogenic nucleus)分层的内容让人想起一捆

文件和多个语域(register)。这些隐喻强烈倾向于表明言说

的物化,而不是神经学家虚构式的物化,而是具体的物化

——言说开始在印刷手稿中流动。空白页的隐喻,有印记

的重写本的隐喻,也在另一情形下被提及。它已经出现在

不止一位分析师的笔下。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几个纵向阶层(longitudinal strata)

的概念,也就是几个话语线索(several threads of discourse)。

人们可以将它们想象成文本中呈现的材料,以字面上具体

的捆绑(concrete bundle)的形式出现。在这里有一个平行

话语流(a stream of parallel words),它们在某个时刻扩大并

围绕着这一著名的致病核,这也是一个故事,它们远离它,

以便包含它,并进一步结合起来。

阻抗现象应准确地被定位在这一点上。有两个方向,

一个纵向,一个径向。当人们想要更靠近位于捆绑中心的

线索时,阻抗作用于径向。这是试图从外部语域(register)

向中心移动的结果。一种来自于被压抑的核心的积极的排

斥力被施加,当你试图触及最接近它的话语线索时,你会

感到阻抗。弗洛伊德甚至写到——不是在《癔症研究》中,

而是在后来的一篇文章中,以《元心理学[Métapsychologie]》

为标题出版——阻抗的强度与一个人与被压抑中心的距离

成反比。

我不确定这是否是准确的措辞,但它非常引人注目。

它表明了在经验过程中获得的阻抗的物质化,准确地说,

正如曼诺尼刚才表明的,在主体的话语中。为了知道它在

哪里发生[où ça se passe],物质的、生物学的基础是什么,

弗洛伊德非常直截了当地把话语本身当作一个现实,一个

存在的现实,一捆证据,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堆并列的

话语,它们重叠,彼此接续,形成一个维度,一个表层,

一部档案。

弗洛伊德还没有单独提出言论的物质支持的概念。今

天,他会以构成主体话语一部分的音素的连续(succession

of phonemes)作为他隐喻的基础。他会说,当主体越接近

一种最终的、正确的、但他绝对拒绝的话语时,就会遇到

越来越大的阻抗。

在你进行综合的尝试中,也许有一个没有被强调但处

于显著位置的涉及到阻抗的问题——关于无意识和意识关

系的问题。阻抗是一种只在分析中出现的现象吗?抑或是

某种我们可以在当主体在分析之外做自己的事情时谈论的

东西,在他进入分析之前,或者在他离开分析之后?阻抗

在分析之外是否继续具有意义?

在对梦的分析中讨论了阻抗,虽然你们都没有提到,

然而它构成了你们提出的一些问题的背后的隐含假设,即

弗洛伊德在此问自己关于无意识的不可触及性。关于阻抗

的概念非常古老。(从一开始),从弗洛伊德最初的研究来

看,阻抗就与自我(ego)的概念相关联。但是,当人们在

《癔症研究》的文本中读到一些令人吃惊的句子时,这不

仅 仅 是 关 于 自 我 本 身 的 问 题 , 而 是 关 于 代 表 了 观 念 堆

(ideational mass)的自我的问题,人们意识到,自我的概

念已经为弗洛伊德预示了它现在给我们带来的所有问题。

我甚至会说这是一个具有回溯(retroactive)效力的概念。

甚至,根据此后围绕自我的发展来阅读这些早期的文章,

最新的公式(formulation)只是进行了掩盖而非揭示。

在这个短语中,人们无法不看到,观念堆(ideational

mass),非常接近我可以给你们的公式的东西,即反移情

(counter-transference)只不过是分析师的自我的功能,我

称之为分析者偏见的总和。因此,人们在病人身上发现了

一整套由确定性、信念、坐标、参照物组成的组织,严格

来讲,它们构成了弗洛伊德最初所说的观念体系(ideational

system),我们在这里可以简略地称之为体系(system)。

阻抗是否仅源于此?当在这个语言领域的极限,也就

是自我的观念堆(ideational mass),我为你们描绘了沉默的

总和,之后另一个语言重新出现,这个语言将在无意识中

被夺回,因为它是主体与其历史分离的部分——这是阻抗

吗?是或否,纯粹而简单的自我组织(ego organization)本

身就构成了阻抗?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说,这是不是让我

们很难在径向维度上触及到无意识的内容?这是一个非常

简单的问题,太简单,难以解决。

幸运的是,在本世纪的前三十年,分析技术取得了充

足的进步,已经通过了足够多的实验阶段来区分其自身的

问题。正如你所看到的,它归结为这一点——正如我告诉

你的那样,这将成为我们探索的模式——我们必须假设,

分析经验的演变和起伏教会了我们一些关于这种经验的本

质的东西,就其本身而言,它也是一种人类的经验,被它

自己所掩盖。(这个东西)就是将分析教给我们的图式

(schema)应用于分析本身。毕竟,它本身不就是一种进

入无意识的迂回方式吗?它还把神经症(neurosis)带给我

们的问题提升到了第二程度。我只是在此肯定这一点,你

将会看到它的确证正如我们对它的剖析那样。

我想要什么?——在分析已经结束时,如果不是为了

在精神上和实践上摆脱这个真正的僵局。你看我讲远了—

—我们所必要做的是把分析本身呈递给它所教给我们的操

作图示,这包括在其理论技术发展(theoretico-technical)的

不同阶段进行足够的阅读,以进一步推进主体重新夺回

(reconquest)无意识的真正现实。

这一方法将要求我们远远超出简单正式的一系列程序

或概念范畴。将分析呈递给一个本身是分析性的检验是一

种措施,它将揭示其与技术相关的丰富性(fertility),正如

它已经在弗洛伊德的临床著作中揭示的一样。

5

讨论过程中的发言。

精神分析著作中充斥着不恰当的方法。这些是在不给

动词一个主语的情况下难以处理的和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主

题,此外,我们总是读到自我发出焦虑的信号,处理生与

死的本能——人们不再知道接线员(switch board)、信号员

(signalman)和指针(pointer)在哪里。这一切都是很不恰

当的。我们不断发现麦克斯韦妖(Maxwell's demon)13出现

在分析写作中,拥有远见和智慧……令人恼火的是,分析

师对这些妖怪的本质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我们在这里是为了寻找在弗洛伊德所有的作品中对自

我概念含义的唤起(evocation)意味着什么。在 20 世纪 20

年代的工作中,自我的概念随着对群体心理学和《自我与

本我》(Das Ich und das Es)的研究而出现,如果在对心理

的某个方面的理解这一托词之下,开始将一切置于一个总

和之中,那么就不可能理解这一概念代表了什么。这根本

不是弗洛伊德作品中的自我。它具有与技术必要性相关的

功能作用。

在纽约工作的三位重要人物,哈特曼(Hartmann)、洛

文斯坦(Loewenstein)和克里斯(Kris),在最近试图阐述

自我心理学的过程中,总是在问自己——弗洛伊德在他最

后的自我理论中试图得到什么?到目前为止,有没有人真

正从中得出了所有的技术性的含义?我不是在解释,我只

是在重复哈特曼最近的两三篇文章中的内容。在 1951 年的

13 麦克斯韦妖(Maxwell's demon),是在物理学中假想的妖,能探测并控制单

个分子的运动,于 1871 年由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为了说明违反热力

学第二定律的可能性而设想的。

《精神分析季刊(Psychoanalytic Quarterly)》中,你会发现

洛文斯坦、克里斯和哈特曼关于这个主题的三篇文章,值

得一读。不能说他们得出了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构想,但

他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前进,并提出了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

应用的理论原理,据他们说这些原理还未被关注。在我们

多年来看到的一系列文章中跟踪这项工作的发展是非常有

趣的,特别是自战争结束以来。我相信他们的工作是一个

有重要意义的失败,这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指导意义。

在任何情况下,在《癔症研究》中讨论的自我、观念

堆(ideational mass)、观念的容器(container of ideations)

与自我的最终理论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就像弗洛伊德本

人从 1920 年开始着手工作的那样,这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个

问题。在两者之间的是我们正在研究的中心领域。

这个关于自我的最终理论是如何得出的?它是弗洛伊

德理论发展的高峰,是一个极具原创性和新颖性的理论。

然而,在哈特曼的笔下,它似乎尽全力地再一次与经典心

理学融合。

这两者都是真的。克里斯写道,这一理论将精神分析

带入了一般心理学,同时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我们将

在这里强调的一个悖论,无论是对于我们继续进行研讨至

假期前的技术论文,还是在施雷贝尔(Schreber)的著作中

解决同样的问题。

在伯格曼的文章《生殖细胞(Germinal Cell)》中,分

析观察的生殖细胞被赋予的是重新发现和恢复过去的概念。

他提到《癔症研究(Studien ùber Hystérie)》是为了展示弗

洛伊德如何在他的工作结束之前,在他的思想的最后表达

之前,始终以无数种形式,尤其是以重构的形式,将过去

的概念保持在显著的位置。因此,在这篇文章中,阻抗的

经验绝不被视为核心。

伊 波 利 特 暗 指 弗 洛 伊 德 的 解 剖 学 研 究 ( anatomical

researches)可被视为是成功的,并且已经得到认可。然而,

当他开始在生理层面(physiological level)上工作时,他似

乎表现出了一丝不感兴趣。这也是他没有认识到发现可卡

因的重要性的原因之一。他的生理研究很浅薄,因为它与

治疗学非常有关。弗洛伊德很关注可卡因作为镇痛剂的作

用,而忽略了其麻醉效用。

在这里,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弗洛伊德性格的一个特点。

当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他是否像安齐厄所说的那样,

为了更光荣的命运而保持自己。但如果说转向精神病理学

对他来说是一种补偿,我认为有点过分。如果有人阅读了

以“精神分析的起源”为题发表的著作和新发现的早期手稿,

其中描绘了精神装置图示(psychic apparatus figure)的理论,

就 会 意 识 到 他 正 在 遵 循 当 代 关 于 神 经 装 置 的 ( nervous

apparatus)机械运作(mechanistic functioning)的理论阐述

路线——并且,大家都看出来了。

因此,人们不应该真的感到惊讶,因为其中混入了电

的隐喻(electrical metaphor)。但是你们也不应该忘记,电

流第一次进行实验是在神经传导领域,而且没有人知道其

含义。

安齐厄:我相信,从临床的角度来看,阻抗的概念清

楚地代表了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一种体验,那就是几乎所

有患者都会在某个时间——他在抗拒,这让我很生气。

拉康:对不起?那是什么?

安齐厄:我的意思是,当你对自己说,这是一次非常

不愉快的经历——他便会发现,他本可以发现自己,他在

不知道自己知道它的情况下知道了它,他所要做的就只是

面对它,这个该死的白痴,这个白痴,所有那些跳入脑海

的侵略性和怀有敌意的词,都没有做到这一点。他能感受

到的只有别人尝试要强迫他,束缚他……

拉康:莫要太过纠结于此。

伊波利特:让分析师变得聪明的唯一方式是这种阻抗

使案主看起来像个白痴时。它会提高自尊心。

拉康:尽管如此,反移情的陷阱——因为我们不得不

这么称呼它——比第一个层面更阴险。

安齐厄:弗洛伊德用科学赋予自然以间接的和更适合

的权力来代替了对人类的直接权力。我们在这里再次看到

了理智化的机制(mechanism of intellectualisation),理解了

自然,并通过这一事实使它服从于自己,这是决定论的经

典范式,它暗指弗洛伊德的威权主义的性格,这种性格贯

穿了他的整个历史,特别是在他与异议者和他的门徒的关

系中。

拉康:我应该说,如果我真的以这种方式来讲述,我

就没有让它成为弗洛伊德发现的关键。

安齐厄:我也不认为我把它当作关键,但这是一个值

得强调的有趣的点。在这种阻抗中,弗洛伊德对主体阻抗

的过度敏感与他自己的性格不无关系。

拉康:是什么让你谈论弗洛伊德的过度敏感?

安齐厄:是他(弗洛伊德)发现了它,而非布罗伊尔

(Breuer)、沙尔科(Charcot)或其他任何人这一事实使得

我想讨论这点。毕竟,这件事发生在他身上,因为他感觉

更敏锐,并且他解释了他的感受。

拉康:你认为,产生阻抗之类的功能这一事实表明主

体对任何阻抗他的事物都有一种特殊的不容忍?相反,难

道不是知道如何征服它,如何去别处和超越,这让弗洛伊

德把它变成了治疗的主要动力之一,一个可以被客观化、

被命名的和被处理的因素吗?你认为弗洛伊德比沙尔科更

威权主义吗?——而弗洛伊德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放

弃示意,以便让主体融入他被阻抗所分离出的东西。换句

话说,是那些无视[méconnaissent]阻抗的人不那么威权主义,

还是那些认识到它是什么的人?我更倾向于相信有人在催

眠中试图使主体成为他的对象,他的东西,使它像手套一

样顺服,以便赋予它任何他想要的形式,从他身上夺取他

想要的东西,是由支配和行使他的权力的需要驱动的,这

些东西比弗洛伊德更重要。相比之下,弗洛伊德似乎尊重

通常所说的“客体的阻抗”。

安齐厄:当然。

拉康:我认为人们在这里必须非常谨慎。我们不能如

此迫切地使用我们的技术。当我谈到分析弗洛伊德的工作

时,以不足够的分析性审慎态度进入它是一种冒险。不应

该把性格特征作为人格的常量,更不能作为主体的特征。

在这个话题上,你会在琼斯的笔下发现一些非常仓促的东

西,但还是比你说的更敏锐。认为弗洛伊德的职业生涯是

对他对权力渴望的补偿,甚至是对他明显的狂妄自大的补

偿,而且人们可能会在他的言论中找到痕迹,我认为那

是……弗洛伊德的戏剧性事件,从他发现自己的道路的那

一刻起,就不能这样概括。毕竟,我们已经通过分析学到

了足够多的知识,因此不必将梦想统治世界的弗洛伊德与

揭示新真理的弗洛伊德相提并论。在我看来,如果不是出

于同样的力比多,那么也不是出自同样的丘比特(cupido)。

伊波利特:即便如此,在我看来——在不完全接受安

齐厄的范式和他从中得出的结论的情况下——在沙尔科通

过催眠进行的支配中,这只是一个对沦为对象的人的支配

问题,是对一个不再是自己主人的一个存在(a being)的占

有。而在弗洛伊德的控制下,它是一个主体的征服,一个

仍然有自我意识的存在。因此,在对要被克服的阻抗的掌

控中,比在对这种阻抗的简单而直接的压制中具有更强的

控制意志(a stronger will of domination)——而不能从中得

出弗洛伊德想要统治世界的结论。

拉康:支配真的是弗洛伊德经验中的关键吗?我总是

对很多他做事方式中没有具体说明的事情持保留态度。特

别是他的干预主义(interventionism),如果我们将其与我们

现在重视的一些技术原则进行比较,会感到惊讶。但是你

会发现,在这种干预主义中,赢得了对患者意识的胜利并

没有获得任何满足感,这与伊波利特所说的相矛盾,当然,

比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阻抗上的现代技术要少。在弗洛

伊德身上,我们发现了一种更微妙的态度,也就是说,更

人性化的态度。

他并不总是定义现在所谓的防御的解释(interpretation

of defence),这也许不是最好的说法。但总而言之,对内容

的解释在弗洛伊德那里具有防御的解释的作用。

你说得对,安齐厄。那是因为那是对你而言的。我将

尝试向你们展示,通过分析师的干预,强迫主体的危险是

以什么方式出现的。在所谓的现代技术中,它比弗洛伊德

更公开得多,正如人们谈论国际象棋一样谈论分析。而且

我不相信阻抗概念的理论传播可以用作对弗洛伊德提出这

种指责的借口,这种指责与他的工作和治疗活动的解放性

效果根本背道而驰。

我不是在责难你的观点,安齐厄。因为这完全是你的

看法。当然,对于原著,应该表现出一种审视、批判的精

神,但这种形式只能起到增加神秘感的作用,而根本无法

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954 年 1 月 20、27 日

**III **

**Resistance and the defences **

**阻抗与防御 **

MARGARET LITTLE'S TESTIMONY

FROM EGO TO EGO

REALITY AND FANTASY OF THE TRAUMA

HISTORY, THE LIVED AND THE RELIVED

玛格丽特·里特的证明

从自我到自我

创伤的现实与想象

历史,那些被经历的和重新被经历的

我们首先要恭喜曼诺尼和安齐厄,因为他们的汇报展

示出了我们所要讨论的问题的争议性。对于那些刚刚投入

精神分析的运用或者至少是实践中的,有着良好教育的头

脑的人们来说,他们的汇报中有着极其尖锐的,甚至是富

有争议的东西。这些东西对问题的生动展示一直都非常有

价值。

对于弗洛伊德的威权主义,一直有人在暗中批判他。

这种批评指责其威权似乎从一开始就是弗洛伊德方法中的

一部分。这确实是一个悖论。如果说精神分析的治疗中有

任何原始的构成部分,那么这种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应该

被看作是主体和其自身之间的矛盾关系。我已经在今年初

的时候跟你们讲过,真正的新发现,是将这种关系与症状

的意义紧密联系起来。

是主体自己对这种意义的拒认诱发了他自己的问题。

这种意义绝不能被揭露给他,而是要被他自己所预设。从

这个角度看,精神分析是一种尊重案主的技术。从我们现

在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解,我们已经意识到了精神分析的代

价:不只是尊重案主,而且如果不尊重案主,精神分析也

无法运作。那么,要说精神分析的技术的目的是要击碎主

体的阻抗,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但这并不是说这样的问

题从来不存在。

的确,我们目前已经意识到了,分析师在治疗中的每

一个行为都是在教导他的学生,或者是他的病人,永远去

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又编出了个什么理由来进行自我

防御?

精神分析并不是一种警察逼供的手段,不是说它要去

寻求某种被掩藏的东西——这种形容应该被保留在某种早

期分析当中的“嫌疑犯的阶段”。相反,案主们总是在试图找

到主体到底还能做出什么样的姿态,还能整什么新活,才

能让分析师对自己如同对牛弹琴 14。这也不是我们分析师们

对案主的归咎,认为他们心怀恶意,因为恶意(bad faith)

往往与某种知识的命令相关联,这种命令与上述心态是完

全不同的。如果这是案主恶意之举,就太过于隐晦了。这

种想法当中存在着主体本身的恶意。这些特点使我觉得,

把这种风格的精神分析叫做“审讯”是完全准确的。

1

在开始我的正式内容之前,我要引用玛格丽特·里特的一篇

关于反移情的文章作为例子,这篇文章发表于 1951 年的

《国际精神分析杂志》中的第一卷。

这篇文章的内容从在某些英国学院中有了长足发展的

一些技术着手。你们知道,这倒向了这样一种看法:精神

分析的全部都应该在“此时此地”(hic et nunc)完成。一切

精神分析也应该顺理成章地在此时此地,以把握主体的意

图的方式,在疗程中就被完成。毫无疑问,案主会瞥见他

过去生活中的点滴,但最终是在分析师治疗中审判出案主

的意图时,分析师整个工作才得以展开——我差点说成是

“心理强度的考验”。

14 这方面米勒对齐泽克进行的精神分析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译注)

而分析师的“工作”恰恰就是问题所在。他是怎么行动的?

他的行动中都暗示了什么呢?

对于作者,玛格丽特·里特来说,除了主体“此时此地”

对自己的话语中的意图的认定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重要

的东西了。主体的意图也只有在“此时此地”,只有在即兴的

对话中才有价值。案主完全可以把自己看作是在和一个杂

货铺店长或是理发师对话,事实上,他总是滔滔不绝,对

分析师滔滔不绝。

这种看法确实有它的正确性。如果你有过哪怕一点点

夫妻生活的经验,你就知道,如果你的伴侣向你抱怨说白

天有人惹他生气了,那这样的抱怨中一定含有他对你的某

种隐性的要求,而不是你对他的要求。但也有可能他的抱

怨只是出于他想要跟你分享一些值得分享的事件。两者都

是真实的。那要选择哪一个方向,就是我们有多了解彼此

的问题了。

我接下来要讲的,就像玛格丽特·里特的故事里说的那

样,有时候事情会更进一步。故事的一部分细节可能会比

较模糊,但是这个故事说明这的确是一场分析训练,或者

说,案主感兴趣的领域与精神分析非常接近。

案主当时有机会去广播电台做一次播音,而分析师对

这个电台的主题很感兴趣——这种事情确实偶尔会发生。

巧合的是他的广播节目刚好是在案主母亲去世后的几天。

这里的一切都指向了这样一个事实:这个案主的母亲在他

自己的固着(fixations)当中扮演了极度重要的角色。他当

然受到了这种哀悼的严重影响,但他却有条不紊地完成了

他的责任。在接下来的一次(精神分析)谈话中,他以一

种近乎迷乱的神志不清的状态到场了。而这次不仅完全没

办法让他开口说话,就算说了,也是一些毫不配合的语句。

分析师大胆地阐释道——你之所以是这个状态,是因为你

以为我非常嫉妒你那天在电台上的光鲜,因为你知道你的

电台对我来说充满了吸引力。结论就是这样的!

余下的记录说明,这个主体花了一年的时间才从这种

令人震惊的阐释中恢复过来,但这个阐释确实起了一些作

用,因为他确实立即就恢复了精神。

从这个例子里你们就能看出,主体在分析师的干预中

以一种困惑的状态走出来,这完全不能在一个严谨的病理

学意义上、结构性的意义上证明精神分析起了作用,也就

是说,分析中的阐释不一定是对的。

玛格丽特·里特将这一主体带回了一种和他的自我同一

的状态。他突然就把自己从之前的困惑当中解脱了出来。

他对自己说:有人告诉了我,一切都不是什么大问题,生

活还是要继续的。于是他就又可以开始上路了。这种效果

是立竿见影的。对于分析经验来说,要把主体姿态的改变

作为阐释的正确性的绝对证据,这是不可能的。我认为阐

释的正确性的证据必须要来自于主体自己提供的确证,而

且也必须要以一种更隐晦的方式来表达。

一年以后,这一主体才意识到,他所感到的困惑是来

自 于 他 对 自 己 的 哀 悼 反 应 的 拒 斥 , 他 只 能 通 过 倒 置

(inverted)这样的拒斥才能克服它。在这里我要把你们引

向哀悼的心理学,你们已经完全熟悉这样的心理的抑郁的

一面。

的确,在电台上的播音是要用一种非常具体的演说方

式来进行的,因为它是一个看不见的讲话者向一群看不见

的听众说话。我们也许可以说,在对说话者的想象中,“活

的”和“死的”这两者并没有对所有的听众都做出澄清,对所

有人都是这样的。主体在这里就进入了一种矛盾的状态中

——他也许在遗憾他的母亲无法见证他的成功,但同时,

也许,在他面向他的看不见的听众所做的演讲中,有一些

想要说给他的母亲听的东西。

不管他要说的是什么,主体的态度的本质很明显是倒

置(inverted)的,是伪–疯狂的(pseudo-manic),而这种

态度和他最近失去的母亲是密切相关的。他的爱之纽带中

的崇高客体显然是他接下来的分析中的危急状态的来源,

在这场分析之前他排除万难,努力并且完美地完成了他为

自己设定的任务。于是,虽然玛格丽特·里特完全没有对这

种干预的方式持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她自己却证明了这样

一个事实,即从分析过程此时此地不着边际的言论中,对

主体所意图想说的内容进行阐释,会受制于可能参与暗示

一切相对事物的分析师自我。

总而言之,分析师错没错其实不重要。在这个阐释中,

反移情根本不应该受到苛责,虽然反移情在其他的治疗方

式中都被拒斥。我们不仅应该承认主体在分析中就是会受

到分析师对他造成的情绪的影响,而且这是极度有可能的。

这样的反移情才导致了分析师给出他的阐释,这本身并不

是什么危险的事情。作为唯一一个在分析的主体,就算分

析师感受到了一些嫉妒,那么把这种嫉妒妥善的处理好也

是分析师自己的责任,要把它看作表盘上多出来的一根针

来作为指导。没有人说过分析师不可以对他的病人产生感

受。但它必须要知道,不能被这些感受所折服,也不是要

将它们控制住,而是要在技术中把它们加以利用。

在这个特例当中,因为分析师认为他的首要任务是在

“此时此地”找出病人的态度,所以他才毫无疑问地在真的存

在于二人主体间性场域中的某物中找到了这一态度。他之

所以易如反掌地把握到了这个态度,是因为他对病人的成

功感受到了一些敌意,或至少是一些恼怒。重要的是,分

析师的确相信了自己被某种技术所授权(authorised),并

以一种直截了当的方式加以利用。

我要把这个案例和什么做对比呢?我现在就试试跟你

们讲明白。

这里的分析师相信自己是被授权的,可以给出一种我

称为“从自我到自我”的阐释,或者是“从平等到平等”——请

允许我玩一点文字游戏——换句话说,这样的阐释的基础

和机制在任何意义上都无法与投射区分开来。我不是在说

错误的投射。不要误解我此刻在向你们说明的东西。在我

成为一个分析师之前,多亏了我在心理学上没有什么天赋,

我会用一个公式作为我判断是否应该称赞某些情境的原则。

我很愉快地告诉自己——感受总是相互的。这绝对是正确

的,表象是站不住脚的。只要你把两个主体放在一起——

我说的是两个,不是三个——感受总是相互的。

这就是为什么分析师可以正当地认为,只要他拥有某

些感受,那么相应的感受也会在对方身上被激发出来。证

据就是他们被对方全心全意地接受。分析师的义务也就只

剩下告诉对方——你有敌意,因为你认为我在对你感到恼

怒——那么这样的感受就会被激发出来。那么这样的情绪

就几乎是已然在此的,因为它要存在的全部条件就是稍微

拱拱火。

主体接受了玛格丽特·里特的阐释,这是完全正当的,

这只是因为,在分析师和案主这样亲密的关系中,他充分

意识到分析师的感受会被引向对称的案主心中。

问题在于,要了解这种对于防御机制的分析的理解是

否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出一种特殊的错误,这种错误事实上

并不是错误的,而是某种先于“真”与“假”而存在的东西。有

些阐释是如此的精确而真实,如此“必然地”精确而真实,以

至于我们无法判断它们是否与真实产生联系,不管他们被

印证的方式如何。

不管这样的阐释的最终价值如何,分析师们最好拒绝

给出这种对于防御的阐释,也就是我所说的“从自我到自我”

的阐释。在对于防御的阐释中,始终都应该有第三者的存

在。

事实上,你需要的比这更多,而我希望我能够向你们

证明这一点,但我今天只是给你们开一个头。

2

已经很晚了,所以我们今天可能没时间去探讨我想说

的阻抗与防御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了。但不管怎样,我想先

跟你们提一下我们接下来要做些什么,

在听过曼诺尼和安齐厄的报告之后,并且在我向你们

展示过一些特殊的分析技术的风险之后,我觉得我有必要

把指导方向先画出来。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的第七章第一节首先给出了

精神分析中“阻抗”这一命题的定义。这个句子是很决绝的,

Was immer die Fortsetzung der Arbeit start ist ein Widerstand。

这句话的意思是,将工作的连续性摧毁/悬置/改变的一切。

在这里,症状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分析的工作,在于疗

愈(cure,Behandlung),就像我们形容某个物体要经过某

种工序那样——将工作的连续性摧毁的一切,就是阻抗。15

这 句 话 翻 译 成 法 语 就 很 蹩 脚 ——Tout obstacle à

l'interprétation provient de la résistance psychique. 16我 之 所 以

要为你们指出这一点,是因为要去读 M.迈耶森翻译的很契

合原意的译本并不会让你们更明白这句话。17而且在此之前

的一大段文字都是以相似的方式翻译的。这就会让你们产

生一种合理的怀疑:弗洛伊德到底有多少译本啊?在德语

版中,我引用的这个句子有一个注脚,注脚里讨论了这样

一个点——如果案主的父亲死了,那这算一种阻抗吗?我

不会告诉你们弗洛伊德的结论是什么,但你们通过这个注

脚就能感受到阻抗这个问题涉及的范围有多广。很遗憾,

这个注脚在法语版中被遗漏掉了。

15 SE V 517:“把分析的工作进程打断的东西就是阻抗”。

16 对阐释的所有阻碍都来自于心智的阻抗。

17 因为去读拉黑字幕组翻译的不是那么切合原意的译本也并不会让你们更明白

拉康。

连续性(Fortsetzung)甚至可以这样被翻译,“将疗愈

的连续性摧毁/悬置/改变的一切”——就是阻抗。你得从这

样的文字开始,仔细研究研究,将它们加以筛选,看看会

得出什么样的答案。

这些内容意味着什么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治疗或工作

的连续性。如果我们把话说得再明确一些,弗洛伊德说的

并不是 Behandlung,这个词确实有疗愈的意思。不是这样

的,重点在于工作(Arbeit),这个词可以从它的形式上被

定义,作为在刚刚提过的自由联想这一基本规定中所定义

出来的语音联系。现在,既然我们在讨论的是对梦的分析,

那么这种工作显然就是对无意识的揭示。

这就使得我们可以开始分析一系列的问题了,尤其是

安齐厄刚才所提到的那个——这种阻抗到底是从何而来的?

在《癔症研究》中,没有任何一段文字告诉我们,阻抗来

自于自我,而《梦的解析》中也没有任何文字表明了阻抗

来自于次级进程——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弗洛伊德的思想发

展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到了 1915 年左右,弗洛伊德发

表了《压抑》(Die Verdrângung),这是第一个出现在了

那些最终被归到元心理学范畴的书写之中的此类研究,在

这篇文章中,阻抗确实被认为是被意识的一端所生产的,

但它的同一性在本质上来自于它与原初压抑之物之间的距

离(Entfernung)。那么阻抗和无意识本身的内容之间的关

系仍然是相当具体的。这种观点持续到了这篇文章后,即

中期弗洛伊德之后。

在这篇《梦的解析》中,原初被压抑之物究竟是什么

呢?它仍然是,而且从来都是“过去”。这种过去必须被重新

复原,并且我们不得不想起这种过去中的模棱两可性,它

所提出的问题的重要性不亚于它本身的定义、它的本质和

它的运作方式。

这个时期和《狼人》是同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中,

弗洛伊德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创伤?他意识

到,创伤是一个极度模棱两可的概念,因为从临床的证据

中似乎可以看出,它的幻想性的维度比起事件性的维度要

重要许多。于是,事件本身在主体参照物的命令下转移到

了背景当中。相比之下,创伤的时间点对于主体来说,成

为了一种需要以一种愚笨的方式来保有的问题,就像我之

前给那些跟过我《狼人》那门课的人讲的例子一样。谁知

道他看见了些什么呢?但是不管他看没看到,他都只能在

一个特定的日期看到过它。如果创伤只过去了一年,那么

他是不可能看到过它的。我并不觉得我不忠于弗洛伊德的

思想。我这么说,是因为只有在历史的视角中,在认同的

视角中,才能得到主体的真正定义。你们得学会怎么去阅

读他,这些都是白纸黑字地写着的。

我已经讲过无数遍这种辩证法,对于你们之中那些并

不熟悉这种辩证法的人来说,我想先阐明几个基本的概念。

我们应该总是在字面意义上来进行分析。我会给你举一个

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你们就会完全明白认同所带来的一些

问题,并且这会防止你们淹没在记忆和回忆等一系列令人

困惑的概念中。如果经历(Erlebnis)在德语中还能它的意

义,那么法语中的经历过的或者没有被经历过的“记忆”就会

有一系列歧义。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我在某天早晨醒来的时候,拉开像塞米拉米斯一样的

窗帘,睁开一只眼睛。我不是每天早上都会看到这扇窗帘

的,因为这是我乡下房子 18里的窗帘,我一周大概只会去一

次,而在窗帘的缝隙所挑起的光线中,我再一次——我说

了“再一次”,是因为我在过去只见过一次这样的场景——注

意到了一张脸的剪影,在这一瞥中,这张脸轮廓分明,特

征明显并且很老土,在我看来,模模糊糊地就像是十八世

纪的侯爵一样。这就是在头脑刚刚清醒过来时所形成的完

全愚蠢的假象,用现在关于“对一个相识已久的形象的认同”

的 时 髦 的 说 法 来 说 , 这 是 一 种 的 类 格 式 塔 的 “ 具 体 化 ”

(crystallisation)的结果。

18 法国中产阶级一般在乡村会有一套房子,在假期期间会搬进乡村去住。(译

注)

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墙上的一个斑点上。这就是

为什么我说窗帘从八天前就没有移动一英寸。一周前,我

醒来时,看到了同样的事情。当然,我完全忘记了它。正

是因为如此,我才知道窗帘没有移动。它仍然在那里,在

完全相同的位置。

这只是一则寓言而已,因为它是在想象的层面上发生

的,虽然要把象征的坐标新引入这个故事也不是很难。像

十八世纪的侯爵这样的无意义片段在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

作用,因为如果这个身影所代表的东西没有参杂任何一点

幻想的话,我也就不会在我窗帘的缝隙中认出它来了。我

们就先说到这里。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在认同的维度意味着什么。事实上,

它确实就像之前的八天一样,与当下认同的现象联系起来。

这完全符合弗洛伊德在《癔症研究》中的措辞。文中记录

了他在这个时段中所做的几个对于记忆的研究,并且他把

被激发的记忆(即认同)与现在使得它能够被激发的、现

实的力量结合起来,他的重点并不是认同的比重和密度,

而仅仅是它的可能性。

这就是弗洛伊德的思路。当他不知道要走哪条路才能

够激发主体的重构的时候,他便把主体把握在此时此地,

用他手的全部力量按住主体的前额,枚举他活过的每一年、

每一个月、每一个星期,甚至每一天,他都事无巨细地指

出来——17 号星期二,18 号星期三,等等。他充分相信主

体的隐性结构,即后来被定义社会化的时间(socialised

time)的结构。他认为,在他向案主枚举的过程中,当时针

和主体的关键时刻真正重合的瞬间,后者就会说——噢,

对了,确实是这样,我记得那天确实发生了一些事情。注

意,我并不是说这样是有用的,而是弗洛伊德向我们确证

了这确实有用。

你们理解我要向你们暗示的是什么了吗?主体的重心

在于它可以将我们称作历史的过去在现在进行整合。在我

们要将工作进行到底的时候,这就是我们所坚信的信念。

从分析的一开始,这就是要被预设的东西。于是,要在结

尾的时候对它进行反驳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事实上,如果

不这样的话,那么要在分析中看到任何新的事物都是绝对

不可能的。这就是第一阶段。这样足够了吗?

不,这当然不够。在这个层面上,主体的阻抗毫无疑

问是在运作的,但它以一种奇怪的方法展现出来,值得我

们用严格而具体实例去探索。

有一个案例中,弗洛伊德了解了案主的全部故事,案

主的母亲把事情原委都告诉他了。所以他就直接告诉了案

主,他对她说:“这就是发生过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对你做

过的事情。”在每一次的交流中,癔症的案主都以一种小小

的癔症危机作为回应,就跟标志性的危机一模一样。她用

她自己的方式,也就是症状的方式,来倾听和回答。这就

产生了一些小问题,其中最具体的问题是这个:这算是一

种阻抗吗?这是我今天要留给你们的问题。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段话来做总结。在《癔症研究》一

书的最后,弗洛伊德将病理化的核心归结为被寻求的内核,

但这是拒绝叙事的内核,是被叙事所回避的内核。阻抗是

叙事接近这一内核时所走的弯路。从那时起,如果我们要

解决阻抗这一问题,那我们就只能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这种

叙事意义的理解。我们已经说过了,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叙

事。

我们不要忘记分析技术一开始是什么样的——是催眠

的技术。在催眠中,主体维持了这种历史性的叙事。他甚

至以一种及其竟然,及其戏剧性的方式来维持住它,这就

暗示了聆听者的当下。当催眠状态结束时,主体就忘却了

这种叙事。这为什么是进入分析的技术的敲门砖呢?因为

创伤的复活本身在这里立即以一种永久的、疗愈的方式被

揭示出来了。结果就是,像这样被一个可以说“我”的人所维

持的叙事,与主体相关联。

在第二种癔症的状态中,对“被经历过的”和“重新被经

历”的创伤的讨论还是模棱两可的。我们说“重新被经历”并

不是因为叙事的戏剧化,或者叙事被表征的可悲的方式。

我们说主体预设了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是什么意思?

你们可以发现,恰恰是在“重新被经历”最为模棱两可的

时候,也就是在主体的第二种层次中,我才提出了这个问

题。但这难道不是在分析经验中的每一个层次都是完全一

样的吗?我们每次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这个我们逼着主

体在基本规则的架构中去建立的叙事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个规则告诉他,当一切都被穷尽的时候,他的叙事就不

重要了。只要他投降,并把自己交给这项工作,他就已经

对自己的叙事将信将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随时都处于我

们的阐释的交叉火力当中。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叙事的

主体是什么?

我们下次就以这个问题来开头,当时候我们会尝试来

探讨在与这些根本问题的联系之中,阻抗的意义和重要性。** **

1954 年 1 月 27 日

**IV **

**The ego and the other **

**自我与他者 **

RESISTANCE AND TRANSFERENCE

THE FEELING OF PRESENCE

VERWERFUNG≠VERDRÄNGUNG

MEDIATION AND REVELATION

THE INFLECTIONS OF SPEECH

阻抗与移情

在场的感觉

除权≠压抑

中介与揭示

言说的转折

上次我们已经开始了对阻抗的性质的探究。

从我们对于阻抗现象的处理之中,你们不仅感受到了

它的复杂性,而且也确实感受了它的模糊性。弗洛伊德的

一些说法似乎表明,阻抗来自于要被揭示的东西,也就是

说,来自被压抑之物,来自 verdrängt(压抑)或再次来自

unterdrückt(被压抑)。

早期的译者将 unterdrückt(被压抑)译为 étouffé[被扼

杀]——这实在是太无力了(feeble)。verdrängt(压抑)和

unterdrückt(被压抑)是一回事吗?我们不打算讨论这些细

节问题。只有当我们开始看到这些以我们经验为基础的现

象之间的差异时,我们才会去探究这些细节。

今天,我想援引(弗洛伊德的)技术著作,带领大家了解其中的一个观点,来为我们提供某种视角。在使用这些词汇之前,人们要做的是努力理解它们,并为此让自己进入一种井井有条的状态。 在周五的临床咨询中,我提前通知了你们要读一篇重要的文章,而我将努力兑现自己的承诺。 在这些所谓的技术性著作之中,有一篇名为《移情的动力学》的文章。像这本著作中的所有文本一样,我们确实没法说我们对它的翻译是完全满意的。里面存在一些异样的误差,甚至达到了极不恰当的地步。其中有些错误甚至是令人吃惊的。它们都趋向同一个方向,那就是抹去文本的锐利棱角。对于那些懂德语的人,我极力推荐他们应当更多地参考原文。我要提醒你,在翻译中出现了一个断

裂,在倒数第二行插入了一个句号,它分隔出一个很小的

句子,这个句子似乎是无缘无故出现在那里,无人知道原

因——因为说到底,不可能以缺席或肖像的形式消灭任何

人( *For when all is said and done ,it is impossible to destroy *

anyone in absentia * or* in effigie)。在德语文本中,我们能看

到——…因为我们应该记得,没有人可以在缺席或以肖像

的形式被杀害( because one should recall that no one can be killed in absentia * or* in effigie.)。它与前面的短语相连。孤立

地看,这句话无法被理解,而弗洛伊德的文本中则有完备

的阐述。

向你们提及的这篇文章中的段落,我现在要读一下。

在法译本的第 55 页。它与我向你们提到过的《(癔症)研究》

中的这段重要文字直接相关,这段文字涉及主体话语的激

进的径向被接近(approximation)19时,正如弗洛伊德所说,

当弗洛伊德所谓的致病核(the * pathogenic nucleus)* 的深层

结构被接近时,所产生的阻抗。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致病情结( a pathogenic complex)

它有时非常明显,有时几乎无法察觉......我更愿意这样翻译

——要么显明为症状,要么则是不可领会的,非显性的—

—因为这是一个情结被翻译的方式问题,而正是情结的翻

译才导致了它的明显性或不可察觉性。这和言说这个情节

本 身 的 存 在 是 不 同 的 。 在 法 语 翻 译 中 产 生 了 一 种 偏 移

(displacement),这种偏移足以产生一种摇摆不定的感觉。

我继续说——......从它在意识中的表现一直到其无意识中的

19 拉康在这里使用近似(approximation)的意义接近于数学中使用的意义(例

如阿基米德)——通过重复应用一个规则,递归地近似于它的预期目的的方法。

根源,我们很快就到了一个区域,在那里,阻抗使自己能

够被感知地如此清晰,以至于随后出现的联想都带有着它

的印记——这种阻抗的印记——并向我们显现为这种阻抗

的要求和调查工作的要求之间的相互妥协。出现的并不是

完全的联想,而是 nächste Einfall(下一个想法),最接近的,

下一个联想,但最终,意义被保留了下来。这里是重要的

一点是,经验表明,正是在这一点上,移情出现了。当情

结中的某些元素(在后者的内容中)适合被转移到医生身

上时,移情就发生了,它不仅提供了下一个想法,并以阻

抗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在停止联想方面。类似的经验告

诉我们,移情的想法是优先于所有其他能够滑入意识的可

能的联想而达成的,正因为它满足了阻抗。这句话的后半

部分是被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这样

的事实被反复印证了无数次。每当人们接近一个致病情结

时,首先是情结中能够被移情的部分开始被迫走向意识,

而病人则坚持以最大的韧性来防御它。

这里加了一个注解,把有关的现象抛到了脑后,这个

现象是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的,有时是非常纯粹的。这个注

解与弗洛伊德的另一篇文章中出现的一个观点相交汇——

当病人沉默时,他话语的枯竭完全有可能是由于与分析师

有关的一些想法导致的。

虽然这样一种技术操作的运用并不罕见,但我们甚至

教导我们的学生要约束,克制这种技术做法,而这本身就

变为一个问题——“毫无疑问,你有些与我有关的想法?”有

时,病人的话语会被这种询问具体化(crystallised)为一些

关于分析家的风格,面孔,或他的家具,或分析师那天欢

迎他的方式等等的言论。这种做法确实有其合理性。像这

样的事情可以在病人当时的脑海中出现,从而通过研究他

的联想,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提取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有

时人们会遇到一种无限纯粹的现象。

就在他似乎已经准备好要说出一些更真确、更切题的

东西时,在某些情况下,主体中断了,并说出了一段话,

可能是以下内容——“我突然意识到了你的存在。”

这事不止一次地发生在我身上,分析师们可以轻易证

明这一点。这种现象的发生与阻抗的具体表现有关,因为

它切入了我们与移情有关的经验结构中。如果它具有选择

性的价值,那是因为主体自己感到了一个急弯,一个突然

的转弯,使他从话语的一个斜坡到另一个斜坡,从言说功

能的一个方面转到另一个方面。

我想直接向你们提出这个重点突出的现象,因为它阐

明了我今天的发言。这一点将使我们能够再次开始提出我

们的问题。

在追问这条线索之前,我想在弗洛伊德的文本中停留

片刻,以便向你清楚地表明,我所谈论的与他所说的是何

等的契合。你应该暂时与“阻抗完全等同于无意识在某一特

定主体中、在某一特定时刻被控制或被压抑”这一概念拉开

距离。无论我们最终在阻抗与全部防御的关系中给阻抗这

个词怎样的引申义,阻抗都是弗洛伊德在分析经验中定位

的一种现象。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读给你们听的那段话所附的小

注很重要——弗洛伊德在那里将它一字一句地写了出来。

“ 然 而 , 我 们 不 应 该 就 此 对 致 病 的 重 要 性 下 结

论......。”——这正是我要告诉你的,这不是一个我们在事后

关于“在一个深层次的意义上,到底是什么推动了主体发展

的阶段”为自己构建的概念的问题——......不应以移情—阻抗

的观点认定所选择的元素具有过大的致病重要性。如果在

一场战斗中,为了争夺某个小教堂或某个农场的所有权而

发生了特别激烈的斗争,那么也没有必要认为这个教堂也

许是一个国家的圣地,或者这个房子是军队的军饷库。客

体的价值可能是一种纯粹战术性的,也许只在这一场战役

中会出现。

正是在主体认同自己的运动中,一种作为阻抗的现象

出现了。当这种阻抗变得太大时,移情就显露了出来。

文本中确实没有说到移情现象。如果弗洛伊德想说有

移情现象出现,他就会直接说出来的。这个区分的意义的

佐证可以在文章的结尾处找到。在最后一句话开头:让我

们承认,在分析中没有什么比这更困难了......,法译本给出

了 vaincre les résistances[ 征 服 阻 力 ] , 而 正 文 则 是 die Bezwingung der Übertragungsphänomene(移情现象),即,

对 移 情 现 象 的 强 迫 。 我 提 到 这 段 话 是 为 了 告 诉 你 ,

Übertragungsphänomene(移情现象)属于弗洛伊德的词汇

库。然而,为什么它被翻译成了阻抗(resistance)?这并不

是伟大学问的标志,也不是杰出理解的体现。

弗洛伊德写道,正是在这一点上,出现的东西不是移

情现象本身,而是某个与之有本质关联的现象。

至于其他方面,这一整篇文章的问题在于《移情的动

力学》。我不打算完全讨论它所提出的所有问题,因为它们

涉及到移情之于分析的特殊性,事实上,移情在分析中具

有一个相当特殊的功能,这和任何其他情境中的移情都是

截然不同的。我建议你们阅读这篇文章。我在这里提出来

只是为了帮助我们研究阻抗。然而,正如你将看到的那样,

它是《移情的动力学》中问题的关键点。

关于阻抗的本质,这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它使得我们

能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是谁在说话?从而知道重新征服、

重新发现无意识可能意味着什么。

我 们 已 经 提 出 了 关 于 记 忆 [mémoire] 、 回 忆

(rememoration)、回忆技术(technique of rememoration)的

意义的问题,以及关于自由联想的意义的问题,因为它允

许我们抵达对主体历史的表述。但主体成为了什么呢?在

他的进展过程中,被讨论的是否总是同一个主体?

当面对这一现象时,我们在此进程中抓住了一个结,

一种联系,一种原初的压力(a primary pressure),或者更严

格地说,一种阻抗。在这个阻抗的某一点上,我们看到弗

洛伊德所说的移情正在产生,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

分析师的现实化(actualisation)产生了。这是从我的经验

中提取到的,我刚才告诉过你们了,在这个现象最敏感和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地方,主体体验到了对某种不易定义之

物的骤然感知——即“在场”。

这并不是一种我们一直都有的感觉。可以肯定的是,

我们受到各种在场的影响,而我们的世界之所以拥有它的

一致性,它的密度,它的稳定性,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考虑到了这些在场,但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们是如此。

你真的可以觉知到这是一种我们总是试图从生活中抹去的

感觉。如果我们每时每刻都有一种在场的感觉,并且一直

感受到这种感觉其隐含的所有神秘性,那么生活就不容易

了。这是一个我们与之保持距离的神秘,而且可以说,我

们对它已经习惯了。

我认为,这是我们不能纠缠太久的事情。我们将试图

找到其他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弗洛伊德教给我们的

可靠的分析方法,包括总是再发现相同的联系,相同的关

系,相同的模式,同时在经验的形式,行为的形式,以及

同样的,在分析的关系中也能被找到。

我们的目的是建立一种视角,一种对多层面的深度感

知。像"本我"和"自我"这样的概念,其特定的技术已经使我

们习惯于以全盘的方式来假设,但它们也许不是简单的一

组对比。在那里,我们必须建立一个更复杂一点的立体镜。

(注:立体镜是一种装置,它能对放在一起的两张从略微

不同角度对同一对象拍摄的照片,营造出一种景深感以及

体积感)

对于那些来看我对“狼人”的评论的人——现在已经过去

很久了,一年半以前——我想提醒你们这个文本的某些异

常引人注目的特点。

就在他谈到他的病人的阉割情结的问题时,对于这个

在主体的结构化中具有极其特殊的功能的问题,弗洛伊德

提出了以下问题。一旦这个主体出现了对阉割的恐惧,症

状亦会出现,位于我们通常称之为肛门的层面上,因为它

们是肠道的(intestinal)。现在,我们根据肛门性交概念的

语域来诠释所有这些症状,并把它们看作是证明了婴儿性

理论的某个阶段的证据。凭什么呢?难道这个主体不正是

因阉割开始起作用而上升到了生殖结构的层面吗?弗洛伊

德对此的解释是什么呢?

弗洛伊德说,即使主体已经达到了最初的婴儿期成熟,

或预成熟(pre-maturation),即使他足够成熟,已至少部分

地达到了他父母关系的更具体的生殖结构化,然而他拒绝

了在这种关系中分配给他的同性恋地位,他没有使俄狄浦

斯情境成为现实,他拒绝,弃绝(he refused, rejected)——

德语词是 verwirft(弃绝)——与生殖实现的层面有关的一

切。他回到了这个情感关系的先前版本,他退到了性行为

的肛门理论的位置。

这甚至不是一种压抑,在这个意义上,本应在某一层

面上实现的元素被排斥(repulsed)了。他在第 111 页说,

压抑是另外一种东西——Bine Verdrängung ist etwas anderes

als eine Verwerfung(压抑不同于除权)。在法译本中,与弗

洛伊德亲密无间的人的作品本应当更有见地些——但毫无

疑问,仅仅承载了一个显赫人士的遗物还不足以被授权成

为他的卫士(guardian)——译文是——压抑是拒绝和选择

的 判 断 之 外 的 东 西 [un refoulement est autre chose qu'un jugement qui rejette et choisit]。为什么这样翻译 Verwerfung?

我承认这很难,但法语...

伊波利特:弃绝[rejet]

拉康:是的,弃绝( rejection), 或者有时也被称为拒

绝[refus]。20为什么在一个找不到判断(Urteil)痕迹的地方,

20 拉康在这里以及整个研讨会一中对 Verwerfung(除权)的翻译是 rejet(弃绝)

或 refus(拒斥),动词形式是 rejeté。

突然引入了一个判断?那里有的只是除权(Verwerfung)。

再往后三页,第十一行,在阐述了这种结构的后果之后,

弗洛伊德总结说——Kein Urteil über seine (没有对他的判

断)。这是他第一次把判断(Urteil)带进来,为这段话画上

句号。但是,在这里并没有判断。没有对阉割问题的存在

作担保的判断——它们是类似的(Aber etwas so),仿佛它

不存在(als ob sie nicht)。

这个重要的阐述向我们表明,最初,为了使压抑成为

可能,必须有一个超越压抑的东西,最终的、已经原始地

构成的东西,一个被压抑者的初始核(initial nucleus),它

不仅没有被承认,而且由于没有被表达,它简直就像不存

在一样——我只是在复述弗洛伊德所说的。尽管如此,在

某种意义上,它还是存在于某处,因为正如弗洛伊德到处

告诉我们的那样,它是引力的内核,唤起所有后续的压抑。

我想说的是,这正是弗洛伊德的探索的本质之处。

为了解释这样或那样的,癔症式或强迫症式的压抑是

如何产生的,实际上并没有必要求助于一种先天的倾向性。

弗洛伊德有时允许它作为一个广泛的一般框架,但从未将

其作为一个原则。请阅读 1896 年的《关于神经症的评论》

(Bemerkungen über Neurosen)中的第二篇文章,“关于防

御的神经症”。

压抑所采取的形式是由这个初始核带来的,然后弗洛

伊德将其归结为某种经验,他称之为原初创伤经验( the

original traumatic experience)。在下面的内容中,我们将讨

论创伤的含义,这个概念必须被相对化,但要坚持这样的

想法,即原始的内核是在压抑的衍生物的另一个层面上找

到的。它是它们的基础和支撑。

在 狼 人 这 一 事 例 的 结 构 中 , 生 殖 经 验 实 现 的 除 权

(Verwerfung)是一个相当具体的时刻,弗洛伊德本人将其

与所有其他时刻区分开来。奇怪的是,那被排除在主体的

历史之外的东西,那个他无法道出之物,不得不被弗洛伊

德逼出来,才能被案主回头看到。只有到那时,他的婴儿

期重复体验的梦境才有了意义,并使之成为可能,不是重

现,而是直接重建主体的历史。

我暂时不谈“狼人”这个主题,以便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梦的解析》的第七章,专门讨论梦的过程

(Traumvorgänge)。

弗洛伊德一开始就总结了他在书中的论证过程中所带

出的一切。

本章第五部分以这个精彩的句子开始——在这个复杂

的整体中,事实上同时存在的元素只能在我对它们的描述

中相继被再现,——因为他又一次回顾了他所解释的关于

梦的一切——同时,在提出每一个观点时,我必须避免被

看作是在设定它所依据的根据:像这样的困难是超出我的

掌握的。21

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我在这里也遇到的困难,即不停

地遭遇那个在我们的经验中总是最重要的问题,因为人们

必须以某种方式成功地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创造它。弗洛

伊德告诉我们,人每次都必须装傻。

这一章的论证将我们带到了一些真正非常奇异的东西

面前。弗洛伊德列出了人们对梦境记忆的有效性所能提出

的所有反对意见。梦是什么?主体对它的重构是否准确?

我们有什么办法保证后来的言说没有混入其中?每一个梦

不都是当下的事情吗,而主体的言说给予了它一个历史?

弗洛伊德把所有这些反对意见放在一边,并表明它们是毫

无根据的。他是通过强调以下观点来做到这一点的,这一

点很特别,即主体给我们的文本越不确定,它就越具意义。

正是在主体对梦的某些部分所投下的怀疑中,弗洛伊德聆

听着它、期待着它、为了揭示其意义而在场,且他清楚地

认识到什么是重要的。主体总是犹豫不决的,但我们必须

坚定不移。

但随着本章的进展,这个程序被缩减到一个点上,以

21 “通过描述一个连续的过程来说明一个复杂的过程的同时性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在同一时间内,也不能在没有预设想法的情况下放弃每一个新的曝光。”—

“在描述中通过连续的方式再现如此复杂的联系的同时性,同时在每一个论述中

都显得没有预设,想来对我的能力来说已经太困难了”。—GW II/III 593; Stud II

559 见 SE V 588

至于在极限情况下,最重要的梦应是已经完全被遗忘的梦,

一个主体无法说出的梦。这或多或少是弗洛伊德所写的—

—通过分析,往往可以恢复因遗忘梦的内容而失去的一切;

至少,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人们能从一个剩余的碎片中重

建的,固然不是梦,而是所有的梦思(dream-thoughts),而

它是不是梦总归已经不重要了。梦思是剩余的一个碎片

[Quelques bribes]——这正是我一直在告诉你们的,梦中的

东西已经没有遗留了。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引起了弗洛伊德的兴趣?在这里,

我们来谈谈所有的梦思。

对于那些研究心理学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思想”

(‘thought’,pensée)这个词更难处理的了。由于我们做了

心理学研究,这些思想对我们这些惯于思考的人来说,是

我们脑海里一直存在的东西。

但我们从整个《梦的解析》中得到的启迪,足以意识

到这些梦思(dream-thoughts)也许并不是人们在研究思想

的现象学时所认为的那样,是有或无图像地思想等等。这

些并不是通常所说的思想,因为它始终涉及的是一种欲望。

的确,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已经学到了,这种

欲望会溜走,在我们眼前出现又消失,就像某种游戏里的

滑块一样,一会儿你看到了它,而一会儿它又不见了。事

实上,我们并不总是知道它应当位于无意识的一边,还是

位于有意识的一边。那么,到底是谁的欲望呢?最重要的

是,这种欲望源于何种匮乏?

弗洛伊德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他的意思,在他从《精神

分析引论》(the * Introductory Lectures)* 摘录的一点笔记里。 * *

一个对弗洛伊德既怀疑又感兴趣的女病人告诉了他一

个相当长的梦,她说,在梦中,一些人告诉了她弗洛伊德

关于诙谐语( Witz) 的书(注:应该是《诙谐与其无意识的

关系》),并对它评价甚高。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无从谈起。

然后又出现了别的东西,而梦中唯一剩下的废料就是这个

——海峡(channel)。也许是其他一些书中出现了这个词,

其中涉及到海峡(channel)的东西...她不知道,这相当隐晦。

所以我们只剩下了海峡(channel),我们不知道它与什

么有关,也不知道它从何处来,也不知道它往何处去。那

么,这就是最有趣的地方,他说,这个东西只是一个微小

碎片,被不确定的光环所包裹着。

它导致了什么呢?第二天,不是同一天,她讲述了她

有一个与海峡(channel)相关的想法,一个俏皮话。在多

佛尔(Dover)到加来(Calais)的渡口,有一个英国人和

一个法国人。在谈话过程中,英国人引用了一句著名的箴

言 ——从 崇 高 到 荒 诞 , 只 有 一 步 之 遥 ( De sublime au

ridicule, il n'y a qu'un pas)。而法国人则殷勤地回答说:“是

的,加来海峡(Pas-de-Calais)” 22,这是对他的同伴健谈者

特别亲切的说法。现在,加莱海峡就是拉芒什海峡,即英

吉利海峡。因此,我们再次来到了海峡,还有什么是同样

的道理呢?请注意,因为这与阻抗时刻的“ 在场” 的浮现

(emerging of presence)具有相同的功能。这位持怀疑态度

的病人曾经详细地讨论过弗洛伊德对笑话的理论的优点。

在她的讨论之后,在她的话语犹豫不决、没有方向的时刻,

完全相同的现象出现了——就像曼诺尼(Mannoni)那天说

的那样,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最快乐的方式,因为他是以助

产士的身份说话的,阻抗以移情为幌子使得自己被把握到

了。

从崇高到荒诞,只有一步之遥(Du sublime au ridicule,

il n'y a qu'un pas)——这就是梦境借以悬在听众身上的点,

因为这是弗洛伊德的本意。

因此,虽然海峡(channel)很不起眼,但经过联想,

这便是颠扑不破的事实。

我想再用一些其他的例子。

弗洛伊德在对事实进行分组时确实是非常谨慎的,事

情被汇集到特定的章节里并非偶然。例如,当梦朝着某个

方向进展时,非常具体地属于语言秩序的现象就在梦中出

22 从崇高到荒诞,只有一海峡(un pas)之隔。

现了。主体很有意识地犯了一个语言学的错误。在梦中,

主体知道这是一个语言学错误,因为有人通过干预来将它

纠正。那么,在一个关键点上,人们发现一个进行得很差

的适应(adaptation),其功能就是在我们眼前分裂开。但让

我们暂时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让我们再一次把注意力转移到弗洛伊德早在 1898 年就

在《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第一章中发表的那个著名的

例子上——我今天早上随便挑了一个。关于名字的遗忘,

弗洛伊德利用了他曾经遇到的困难,在与一位旅伴的讨论

中,他想起了奥尔维托大教堂中著名壁画的作者的名字,

这幅巨大的作品描绘了预想种世界末日的现象,并以敌基

督(注:指基督的大敌魔鬼)的出现为中心。壁画的作者

是西诺雷利(Signorelli),弗洛伊德没能设法想起这个名字。

他想到了其他的人——是那个人,不,不是——波提切利,

伯塔菲奥.....他没能回想起西诺雷利。

他最后想起了这个名字,这要归功于一种分析技术。

因为这个小现象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被安插在一个谈话

的文本中。当时,他们正从拉古萨向达尔马尼亚内陆地区

旅行,他们大致处于奥地利帝国的边界,在波斯尼亚–黑塞

哥维那。波斯尼亚这个词引起了一些轶事,正如黑塞哥维

那一样。然后,这时出现了关于穆斯林客户的一种特别奉

承的一些评论,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原始的,在这里证

明了一种非同寻常的礼节。当医生带来特别糟糕的噩耗,

即不治之症时——弗洛伊德的对话者事实上似乎是一位在

该地区执业的医生——这些人允许自己发泄某种敌意。所

以他们立即向他呼吁,在说——先生,有什么好说的呢?

如果他能得救,我知道你会救他。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必须

接受的事实,因此他们对医生,也就是德语中所说的“先

生”(the Herr)的态度是有分寸、有礼貌、尊重的。所有这

些都为接下来的对话提供了背景,而这一对话被一次有意

义的遗忘所打断,这向弗洛伊德展示出了案主的问题。

弗洛伊德表示,他确实充分参与了谈话,但在某一时

刻,他的注意力游离了——甚至在他说话的时候,他也在

想别的事情,而这个医学故事正引导着他的思绪。

一方面,他在脑海中反复思考着病人,尤其是穆斯林,

对与性功能有关的一切的重视。一位病人因性功能障碍而

向他咨询,他真的对他说:“如果一个人不再有性能力,生

命也就不值得过了。”另一方面,他记得在他呆过的一个地

方,他得知他的一个病人去世了,他照顾了这个病人很长

时间,他说,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无不震惊。他并不

想表达这些关于性活动的高度评价的想法,因为他对他的

对话者不是很确定。然而,他也并不乐意让自己的思绪停

留在这个病人的死亡的问题上。但在思考这一切的时候,

他已经把注意力从他正在说的事情上撤开了。

在他的文本中,弗洛伊德画了一幅非常精致的小图画

——去看看德文版——他在上面写下了所有的名字——波

提切利,伯塔菲奥,黑塞哥维纳,西诺雷利(Signorelli)

在底部写下了被压抑的思想,声音 Herr(先生)和问题。

结果就是剩下的东西。先生(Signor)(译者注:Signor 这

个词同时也是“西诺雷利”的前几个字母)这个词是被这些一

向彬彬有礼的穆斯林口中的 Herr 唤起的,而交通(Traffio)

(译者注:Traffio 这个词同时也是“伯塔菲奥”的后几个字母)

则是在收到了关于他病人逝世消息的冲击的地点被唤起的。

在他的论述中,在寻找奥维多壁画的作者的时候,他能够

重新发现的是,在一定数量的根基要素(root elements)通

过他所谓的被压抑而回忆起来之后,仍然可找到的东西,

也就是说,关于穆斯林性的故事的想法,以及死亡这一主

题。

这意味着什么呢?被压抑之物并不完全像那样被压抑,

虽然他没有和他的旅伴说过这件事,但他在文本中直接向

我们展示了它。但实际上,一切都发生了,就好像这些词

——即使这些语音只是词汇的一部分,人们也可以恰当地

谈论这些词汇——是弗洛伊德真正要提供给对话者的那些

话语的一部分。他没有说,尽管他已经开始说了。这 23就是

23 法语中的“ça”(发挥 ça=Es=id 的作用)。(注:它/本我)

他感兴趣的东西,这就是他准备说的东西,由于他没有说

出来,因而在他与这个对话者的其余交往中,留在他身边

的是这个言说的瓦砾,碎片,残渣。

你难道没有看到,在现实层面发生的这种现象多么的

与在梦境层面发生的现象相辅相成吗?我们所见证的正是

一个真实言说(veridical speech)的出现。

这种真实言说,它的的确确可以产生很大的反响。问

题出在哪里?——问题只能是死亡这样的绝对性存在于其

中,而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他自己也不愿太近地面对死亡,

这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虑与他对话的人的感受。同样真切的

是,死亡的问题被医生体验为一个(失去)掌握的问题。

现在,这位医生,弗洛伊德,和其他的医生一样,失去了

——我们总是这样感觉到失去了一个病人,尤其是当我们

已经照顾了他很长时间的情况下。

那么,是什么截断了西诺雷利?一切确实都集中在这

个 名 字 的 第 一 部 分 , 以 及 它 的 语 义 回 响 ( semantic

reverberations)上。正是在如此的言说之中,那个可能揭示

弗洛伊德存在的最深秘密的言说没有被道出,弗洛伊德所

能做的只是用这个言说的碎片挂在他者身上。而遗留下来

的只是残骸。这就是遗忘的现象,从字面上看,它是由言

说在与他者的关系中的退化所表现出来的。

现在——这就是我一直想通过这些例子得到的东西—

—就存在的自白(confession of being)没有达到目的而言,

言说完全是沿着它与他者挂钩的坡度运行。

如果我可以这样形容的话,与他者挂钩对言说的本质

来说并不陌生。毫无疑问,言说是中介,是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中介,而且它在这种中介中牵涉到他者的生成。“他者” 形成的一个本质要素是言说的能力,它将我们与他者统一起来。这是我迄今为止教给你们的最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是我们一直在其中移动的维度。

但言说还有另一面——揭示。

揭示(Revelation),而非表达(expression)——无意识不被表达,除非通过变形、移置(Entstellung)、扭曲或转移。

今年夏天,我写了《言说和语言的功能与领域》,我有意不使用"表达"一词,因为弗洛伊德的全部工作都是在揭示的维度上展开的,而不是表达的维度。揭示是我们在分析经验中寻找的最终来源。

阻抗产生于揭示的言说没有被说出来的时候,正如斯特巴(Sterba)在一篇骇人听闻但完全诚实的文章结尾处以一种最怪异的方式所说的那样,它将整个分析经验集中在自我的解离/双重性(the dissociation [dédoublement] of the ego)上,其中的一半必须来帮助我们对抗另一半——当主体再也无法使自己摆脱它的时候,阻抗产生了。他与他者挂钩,因为逼近言说的东西不能达到言说。言说的抵达被

阻止,就某物也许使它从根本上变得不可能而言,这是一个关键点,在分析中,言说完全被翻转为它的初始方面,并被还原为它与他者的关系的功能。如果言说作为中介发挥作用,那是由于它的揭示尚未完成。

问题始终是要知道在哪个层面上发生了与他者的勾连。

你必须被某种理论化、教条化和分析技术的方式弄成傻瓜,才能像某人曾经做的那样告诉我们:分析性治疗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什么?——是主体对他者本身有一定的意识。这还用你说!但关键是要知道这个他者是在哪个层面上被实现的,以及这个他者是如何、在哪个功能中、在其主体性的哪个圈层里、在哪个距离上实现的。

在分析经验的过程中,这种距离是不断变化的。若声称它是主体的一个特定阶段,那你是有多傻啊!

同样的思维方式使皮亚杰先生(M. piaget)(注: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获得了几十个名誉博士,荣誉教授和荣誉科学院士的称号)谈到了婴儿世界的自我中心思想。仿佛成年人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可以教给孩子们似的!我真的很想知道,在永恒的天平上,当涉及到更好地理解他者时,哪一个更有分量,是皮亚杰先生他的教授职位和他的年龄,还是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我们看到他对成人给他带来的关于世道的一切都非常开放。

难道没有人反思过,神话、传说、童话、历史中的每一件

事都有如此巨大的漏洞,他让自己轻易地被这些故事所入侵,这对于他对他者的感觉意味着什么?有谁认为这与孩子玩积木的小游戏是兼容的,多亏了皮亚杰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他得出的哥白尼式的世界观?

关键是要知道,在某个特定的时刻,这种相当神秘的在场的感觉是如何指向他者的。也许这是弗洛伊德在《移情的动力学》中告诉我们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是所有初

步结构的一部分,不仅是主体的爱情生活,而且是他对世

界的组织。

如果我必须挑出言说的第一个转折点,即整个主体真

理的实现在其轨迹中发生转折的最初时刻,即对他者的俘

获发挥其功能的最初层面,我会在一个由在场的、我督导

的人给我的公式中把它分离出来。我问了他——这个星期

你的主体相对你而言去了哪里?然后他给了我一个陈述,

它与我在这个转折中试图指出的内容完全吻合——他要我

做见证。事实上,这确实是语言最崇高的功能之一,尽管

已经偏离了方向——对见证的吁求。

再往前一点,就是诱惑了。再往前一点,就是试图把

对方诱入 24一个游戏,正如分析经验清楚地告诉我们的那样,

在这个游戏中,语言甚至变成了一种更多是象征性的功能,

24 capter(捕获)

变成一种更深的本能满足。更不用说最后的阶段——在移情现象中言语功能的土崩瓦解中,弗洛伊德指出,在这个阶段,主体完全解放自己,完全随心所欲。

归根结底,这种考量不就使我们回到了我在评论言说功能时开始说的吗?也就是说,虚言和实言之间的对立,实言是指它实现了主体的真理,而虚言是指他必须与他的分析师此时此地( hic et nunc) 一起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主体在语言系统的诡计之中迷失了自己,徘徊在由周遭文化的状态提供给他的指称系统的迷宫中,而他是或多或少与其利害相关的。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一整套言说的实现模式被部署了下来。

这种观点恰恰给我们带来了以下考虑——有关的阻抗将其影响投射到自我的系统上,因为如果没有他者的系统,自我的系统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想象的。自我与他者有关。

自我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构成的。它们紧密相关。他者被体验到的层次恰恰就是主体的自我存在的层次。

因为阻抗,事实上,体现在自我和他者的系统中。它在分析的这个或那个时刻出现了。但它来自他处,即来自主体最终在实现其真理的领域中的无能。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一个特定的主体来说,这种方式无疑或多或少地被他的性格和结构的固定所界定,它总是在一个特定的层面上,通过与他者的关系的特定方式,言说的行为就会被投射。

从那一刻起,看看分析师的立场的悖论吧。只是在主体的言说达到最充实(fullest)的时候,我,分析师,才能介入。但我将干预的是什么?——是他的话语。现在,话语对主体来说越是亲密,我就越是关注这个话语。但反之亦然。他的话语越是空洞,我也就越是被引导去抓住他者,也就是说,被引导去做出一个典型行为,在这个著名的阻抗分析中,被引导去寻找超越他话语之外的东西——你会发现这种超越无处可寻,这是主体必须实现的超越,但他尚未实现,这正是问题所在,因此它是由我自身的投射组成的,那一刻,主体正在实现它。

上次我向你展示了阐释或故意归咎的危险,它们无论是否被验证,无论是否容易得到验证,实际上都不比任何其他投射系统更容易被验证。就在那里,我们遇到了分析的困境。

当我们说我们从事阻抗的阐释时,我们正面临着这个困难——一个人何以在密度较低的言语关系层面上进行操作?一个人如何能在这种我们由于言语过程的退化而沦落到 的 自 我 和 第 二 自 我 ( alter ego ) 的 人 际 心 理 学(interpsychology)中运作?换句话说,在作为解释的言说干预和自我的层面之间有什么可能的关系,至于(自我)这个层面总是同时涉及案主和分析师?当言说的功能已经如此坚定地倾向于他者的方向,甚至不再是中介,而只是

隐性的暴力,是将他者还原为主体自我的相关功能时,我们能做什么,以便在分析经验中仍然合法地运用言说? 你会感觉到这个问题的摇摆不定的特点。这让我们回到了这一问题上——这个取之于他者的支持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他者变得越来越不是真正的他者,以至于它愈发完全地承担了支持的功能?

这就是人们必须在分析中找到出路的恶性循环。分析技术的历史表明,如果总是更加强调阻抗的与自我有关的方面,那我们不是越发陷入其中了吗?这是一个同样的问题,以下述方式再次表达——为什么主体越是肯定自己是自我,就越是疏远自己?

因此,我们又回到了上一节课的问题——那么,在自我之外,究竟是谁在寻求着认同?

1954 年 2 月 3 日


**V **

Introduction and reply to Jean Hyppolite's presentation of **Freud's Verneinung **

关于《让·伊波利特对弗洛伊德的 Verneinung(否认)概念

**的评论》的介绍和回应 **

THE LINGUISTIC CRISS-CROSSING

THE PHILOSOPHICAL DISCIPLINES

STRUCTURE OF HALLUCINATION

IN EVERY RELATION TO THE OTHER, NEGATION

语言学上的纵横交错

哲学学科

幻觉的结构

在每一个与他者的关系中,否定

上次在这里的人听到了我们对弗洛伊德论文中的《移情的动力》的阐述。 这一阐述的全部内容是向你们表明,移情的首要现象是从我称之为阻抗环节的基础开始的。我分离出了那个在分析理论中被掩盖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在阻抗最基本的方面,它表现为一种对倾听者的在场、对作为见证者的

分析师的拉锯的言说运动。主体打断自己的那一刻,通常是他接近真相的最重要时刻。在这一点上,我们获得了一种在其纯粹状态下的阻抗感,这种阻抗感以对分析师的在场的通常掺杂着些焦虑的感受告终。

我还教过你们,当主体打断自己时,分析师的提问——正如弗洛伊德向你们指出过的,这种提问对某些人来说几乎成了自动的:“你不是在想与我这个分析师有关的事情吗?”——这只是一种行动主义,它使话语对分析师的朝向具体化(crystallises)。这种具体化所显示的是:主体的话语——只要它没有达到这种完全的言说,只要这种言说在无意识中的基础没有被揭示出来——就已经是针对分析师的,是为了引起他的兴趣而做的,并且是由这种被称为自我(ego)的异化存在形式所支持的。

1

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主体与这个他者自身的关系,与他最初形成的这个同伴的关系,是人类构造的一个基本结构。

正是通过从这个想象的功能中获得线索,我们可以概念化并解释分析中的自我是什么。我说的不是心理学中的自我,在那里它执行着一种综合功能,而分析中的自我,

是一种动态功能。自我在那里表现为防御和拒斥。自我以某种方式铭刻了主体所表现出的连续对立的整个历史,以整合当时只被称为的东西,但只是在事后表现为存在于理论中的“它(主体)的倾向”和主体最深的和最被误解的驱力(pulsions)。换句话说,在弗洛伊德明确指出的这些阻抗的时刻,我们获得了一种感觉,即分析经验的运动本身分离出了自我的基本功能——误认[méconnaissance]。

我向你们展示了弗洛伊德的研究的主线,关于梦的分析的精妙之处。你们在那里看到,以一种几乎自相矛盾的形式看到,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在多大程度上预设了言说的功能。就在主体完全转向他的那一刻,弗洛伊德抓住了一个消失的梦的最后痕迹,这一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在梦只不过是一个痕迹、一个梦的片段、一个孤立的语词的确切时刻,我们重新发现了它的转移性的关键所在。我已经提到过这种重要的、孤立的打断,它可能是分析会话中某个阶段的转折点。因此,梦是以同一个运动为模型的。

同样,我已经向你们展示了那些因为被弃绝、因为被主体拒绝[rejetée]而没有说出来的言说的意义。我让你们意识到,在忘记一个词时,言说的具体分量——以《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为例——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在主体的言说所具有的倾向与留给他用来命名他者的东西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这个例子中,由于 Herr(先生)这个词

的影响,主体的言说中缺少了一些东西,他将不再能够与对话者一起想起 Signorelli(西诺雷利)这个词,而 Herr 这个词在刚才已经以一种隐含的方式被唤起,并具有其所有的意指。这个时刻揭示了阻抗和分析经验的动态过程之间的基本关系,它把我们引向一个可以在这两个术语——自我、言说——之间分化的问题。

这是一个很少被探讨的问题——尽管它应该是我们的基本调查对象——在某个地方,在费尼谢尔的笔下,比如,“我们发现主体无可争议地通过自我获得词语的意义”。难道非得是个分析师才会认为这种观点至少是有争议的吗?即使我们承认,自我确实控制着我们的运动活动,以及因此而发出的这些被称为词语的词汇的东西,那么,在我们的话语中,自我现在是否是这些词语所蕴含的一切的主人?

符号系统异常错综复杂,其特点是这种 Verschlungen-heit,即纵横交错的特性,在翻译关于技术的论文时将其译为复杂性,这是多么智力贫弱。Verschlungenheit 指的是语言上的纵横交错——每一个容易孤立的语言符号不仅统一于整体,而且被一系列的溢出、对立的超定所切割和建构,这些溢出、对立的超定将其置于一个,同时也置于多个语域。这个语言系统——我们的话语在其中进行——它难道不是无限地超越了我们可能投入的每一个意图?而且,它只是暂时的。

恰恰是在这些模糊性上,在这些已经参与到符号系统中的丰富上,因为它已经被传统所构成——我们作为个人在其中占据了我们的位置——远远超过了我们能够拼出或学到的东西,正是在这些功能上,分析经验发挥了作用。

在每一个时刻,这种经验都为了向主体表明,他所说的比他认为的要多——接下来只讨论问题的这个方面。

我们可能会被引向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

但是我们会陷入心理学的研究调查之中,这将把我们引向很远的地方,以至于我们现在不能切入正题。然而,似乎无可争辩的是,我们无法根据第一个单词的出现所揭示的(通过词语)动机把握,来判断语言的习得本身。词语的插入,这些观察者乐于记录的词语,使我们无法知道在动机表征中确实出现的词语在多大程度上,正是由于对符号系统整体的初步领会的结果而出现的。

正如临床经验所显示的那样,首先出现的词语具有完全偶然的意指。每个人都知道,在儿童的口中出现的第一批语言片段所显示的多样性程度。我们也知道,在听到孩子能够表达一个实质性的、物体的最低限度的命名之前,其对副词、助词和字眼的表达,是多么令人震惊。

从一开始就以这种方式设置问题,对于为任何有效的观察找到一个位置似乎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我们不能清楚

地把握符号功能在实现人的过程中的自治性,就不可能不在理解上犯下最粗暴的错误,就不可能从事实出发。

由于这不是一门一般心理学的课程,我可能不会有机会再回到这些问题上了。


2

今天,我想我只能介绍一下自我和言说的问题,当然,首先是它们在我们的经验中被揭示的方式。

我们只能以它现在具有的形式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假装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理论不存在。弗洛伊德将自我与本我对立起来,这种理论渗透在我们的理论的和技术的概念中。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想提请你们关注一篇名为《Verneinung(否认)》的文章。

正如伊波利特刚才向我指出的那样,Verneinung 是 dénégation(心理防御式的否认),而不是 négation(否定)

——当它被翻译成法语时。我自己每次在研讨班上碰到也一直这样称呼它。

该文本可追溯到 1925 年。它是在涉及自我心理学及其与本我的关系的文章发表之后。具体来说,它是在《自我和本我》一文之后。在这篇文章中,弗洛伊德再次讨论了这种关系,对他来说,自我与会谈中主体的口语表现之间

的关系总是如此生动。

出于一些在你们看来很明显的原因,对我来说伊波利特能够出席,而不必要求他干预什么,来到这里参与我们的工作,已经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荣幸,他可以使我们了解到一种批判,这种批判是由我们对他以前作品的了解所支持的。

正如你将看到的那样,问题的争议所在将不少于整个的理论,如果不是关于知识的,至少是关于判断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求他,无疑是有点坚持不懈地要求他,不仅

要替我出面,而且要把他带到像《Verneinung(否认)》这

样严谨的文本中以带给我们的(某些教益)。

我认为,就我们目前的能力而言,这可能会给任何没

有接受过哲学学科训练的头脑带来困难。我们的经验并不

是跟情感粘黏不清的那种经验。我们不必在主体中激发出

或多或少转瞬即逝的、混乱的经验的回归,在这些经验中

包含了精神分析的所有魔力。因此,当涉及到这样一个文

本时,我们显然应该履行我们的职责,听取在语言分析方

面有经验的人的专家意见,并接受哲学学科的培训。

本文再次显示了弗洛伊德所有著作的基本价值,每一

个词都值得从其精确的角度、其重音、其特定的转折去衡

量,值得进行最严格的逻辑分析。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与

(弗洛伊德的)门徒们或多或少模糊地收集起来的相同术

语区分开来,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是二手的,如果可以

这么说的话,他们从来没有任何深度,这导致了分析理论

的退化,它的含糊不清不断证明了这一点。

在请伊波利特发言之前,我想提请你们注意他在那种

论战过程中所做的干预,这种论战是由表达有关弗洛伊德

的事情的特定方式和他对病人的意图引发的。当时伊波利

特寻求安齐厄的搭救……

伊波利特:……只帮过短暂的一段时间

拉康:……是,以求得短暂的搭救。如果你还记得,

当时的问题是要找出弗洛伊德对病人的基本的、有意的态

度,当他声称用言说来分析阻抗以代替通过暗示或催眠进

行的征服(镇静)(subjugation)。

为了解弗洛伊德身上此时是否有斗争性(combativeness)

的迹象,更确切地说是支配(或统治)的迹象,是我们可

能看到的被背叛的他年轻时的那种雄心勃勃的风格的残余,

我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极为谨慎。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有一个相当决定性的文本。它是

《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中的一段话。正是在与集体

心理学,也就是与他人的关系有关的情况下,就其作为一

种自主功能而言,自我第一次被带入到弗洛伊德的作品中

——也许这是一个简单的观点,但值得提出,因为它证明

了我自己向你们介绍它的特殊方式是正确的。这段话来自

第四章,题为《暗示和力比多》。

因此,我们应该准备好这样的说法:暗示(suggestion)

(或更正确的说,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实际上是一种

不可还原的原初现象,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个基本事实。

这也是伯恩海姆的观点,我在 1889 年目睹了他惊人的艺术

(应指他的催眠技术)。但我还记得,即使是在那时,我也

对这种暗示的暴政感到了一种压抑的敌意。当一个表明自

己无法接受的病人被告知:“你在做什么?Vous vous contre-

suggestionez! (你在反向暗示你自己!)”我对自己说,这显

然是一种不公正和暴力的行为。因为如果人们试图用暗示

来制服他,这个人当然有权利反向暗示。后来,我的阻抗

的方向是反对这样的观点:暗示解释了一切,它本身却可

以免于解释。想到这里,我重复了那个古老的难题:

Christoph25背负着基督

基督背负着整个世界

那么,那时候 Christoph 的脚放在哪?

所以——弗洛伊德在接触到言说可能带来的暴力时感

到了真正的反感。安齐厄前几天证明的这种阻抗分析的潜

在倾向,正是将分析付诸实践时要避免的误区。我认为,

在这方面这段话有非常大的价值,值得引用。

25 Christoph 这个名字意为“承载基督”。

再次感谢伊波利特愿意与我们合作,从我所了解的情

况来看,我想请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他对这个文本的看

法,他为这个文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

让 · 伊 波 利 特 对 研 讨 会 的 贡 献 , " 对 弗 洛 伊 德 的

Verneinung(否认)的评论",将在附录中找到。


3

我们对伊波利特先生给予我们的机会感激不尽,通过

与弗洛伊德的思想共同推进,我们遇到了积极心理学的这

一超越,他非常出色地找到了这一超越。

顺带一提,让我向你指出,在这些研讨会上坚持精神

分析领域的跨心理学特征,我们只是重新发现了在我们的

实践中非常明显的东西,而向我们打开大门的人,其思想

在他的著作中不断体现出来。

对这个文本进行仔细的思考,可以得出很多东西。伊

波利特的介绍非常简洁,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许比我自己

以自己的方式告诉你们的东西更有说教意义,而且有具体

的意图在里面。我将为在这里的人复读一遍,因为在我看

来,对于这种层次的区分,对于这种概念的批判,没有比

这更好的序言了,我自己也努力向你们介绍,目的是为了

避免混淆。

伊波利特对弗洛伊德文本的阐述向我们展示了承认/赞

同( Bejahung)、肯定(affirmation)和否定(negativity)三

个层次之间的区别,因为它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我故

意使用更笨拙的表达方式——设定了主客体关系的构成。

这正是这篇外观极小的文章从一开始就向我们介绍的内容,

而且它显然与一些最新的哲学思想相联系。

同样地,它使我们能够批判总是困扰着我们的关于智

力和情感之间臭名昭著的对立的模糊性——仿佛情感是一

种色彩,一种必须在其本身中寻找的不可言喻的性质,独

立于主体关系所包含的纯智性实现的“被切除内脏的表皮”。

这种将分析推向奇怪道路的概念是愚蠢的。主体在会谈中

宣称的最轻微的奇特、甚至是奇怪的感觉,都被认为是一

种惊人的成功。这就是这种基本误认的结果。

情感并不像是一种特殊的密度,它可以逃避智性的计

算。情感不是在一种先于话语的表述的具有神秘超越性的

符号生产中发现的。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从一开始就——

我不会说找到(或定位),而是领会到言说的充分实现中包

含了什么。

现在还剩下一点时间。刚才我想用一些例子来说明这

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将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向你们展示

这个问题。

让我们首先以一种现象为例,其视角已经被有关精神

病理学的思维发展完全改变了——幻觉。

直到某一天,幻觉被认为是一个关键现象,围绕着这

个现象,意识的判别价值问题就会出现——被幻觉的不可

能是意识,它必须是别的东西。事实上,人们只需要熟悉

一下梅洛庞蒂书中提出的新的知觉现象学,就会发现,幻

觉恰恰被整合为主体意向性的基本要素。

谈到幻觉,人们通常满足于一些特定的语域以解释其

产生,比如快乐原则。因此,人们认为它是主体的满足顺

序中的最初运动。我们不能满足于这样一个简单的理论化。

回顾我上次在《狼人》中向你们提到的例子。对有关

主体的分析的进展中,通过我们沿着他在人类世界中的位

置的痕迹所揭示的矛盾,指向一种 Verwerfung(除权),一

种拒绝——从字面上看,对他来说,好像性器期(俄狄浦

斯期)一直不存在。我想说,我们被引导将这种拒绝定位

在 non-Bejahung(非–承认/赞同)的层面上,因为我们不

能以任何方式将其置于与否定相同的层面上。

令人震惊的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根据今天给你们提

供的关于 Die Verneinung(否认)的解释,理解起来会容易

得多。事实上,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主体存在的条件是有

Bejahung(承认/赞同),这个 Bejahung 不是否定之否定。如

果这个 Bejahung 没有发生,若以这样一种方式,则没有任

何东西会出现在符号性的语域中,会发生什么?

就让我们来看看狼人。对他来说没有 Bejahung(承认/

赞同),没有性器期的实现。在符号性的语域中没有这个时

期的痕迹。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痕迹是它的出现,根本不是

在他的历史中,而是真正的在外部世界中,出现了一个小

小的幻觉。阉割,对他来说正是不存在的东西,以他想象

的形式表现出来——割断了他的小手指,如此之深以至于

它只剩一小块皮连着。然后,他被一种无法表达的灾难感

所淹没,他甚至不敢向身边的人谈及此事。他不敢说的就

是这个——就好像他的这个倾诉对象,所有的情绪都被抹

杀了一般。他者不再存在。有一种直接的外部世界,在我

所说的原初实在中感知到的表现,一种非符号化的实在,

尽管在通常意义上,这种现象采取了符号化的形式。

这个主体(狼人)根本没有精神病。他只是有一个幻

觉。他以后可能是精神病患者,他有一种绝对受限的、结

点式的经验,在与他的童年相当疏远、完全破碎之时,他

不是精神病患者。在他童年的这一点上,没有什么能让人

把他归为精神分裂症患者,但我们所处理的确实是一种精

神病现象。

因此在这里,在完全的原初经验的层面上,在符号的

可能性使主体敞开与世界的特定关系的源头上,有一种关

联,有一种平衡,我非常希望你能理解——没有被认识到

的东西以所见的形式侵入意识。

如果你深入研究这个特殊的极化,你会发现更容易触

及被称为"似曾相识"的模糊现象,它位于这两种关系模式之

间,即被认识到的和看到的。在似曾相识(déjà-vu)中,

外部世界的某些东西被带到了极限,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

前–意指(pre-signification)。回溯性错觉将这种被赋予了原

初性质的感知事物与似曾相识的领域联系起来。弗洛伊德

告诉我们,外部世界的任何体验 26都隐含着指的是过去已经

被感知的东西,他说的无非就是这个。在你可能想要讨论

的范围内,这是真的——在某种程度上,所有被感知的种

类都必然包括对以前被感知的东西的参考。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这里被带回到想象的层面,回到

原始形式的模型图像的层面。问题不在于象征化和口头化

(verbalised)的认知。相反,我们重新发现了柏拉图理论

提出的问题,不是记忆的问题,而是回忆的问题。

我答应给你另一个例子,我是从所谓的现代分析方式

的倡导者那里拿来的。你会看到,这些原则在 1925 年就已

经在弗洛伊德的这个文本中提出了。

正如他们所说,一开始我们分析的是表面,这一事实

被做了很大的文章。“如果主体能摆脱被分析所唤起的、被

智性消灭(sterilisation)的内容所代表的某种机会而取得的

进展,那将会是极高的荣耀” 27

26 ‘toute épreuve’,任何考验

27 这里的 chance 是类似于投机取巧的意思。 intellectual sterilization 应该是神经

好吧,Kris 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一个案主的情况,

应该说,这个案主已经被分析过一次了。这个主体在他的

职业生涯中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这个知识分子的职业在我

们看来,似乎与我们的关注点相差不远。这个人遇到了各

种困难,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事实上,他的生活被一种

感觉束缚住了,简单来说,像是他成为了一个剽窃者的感

觉。他不断地与一个跟他非常亲近的人讨论他的想法,一

个杰出的学者,但他总是感到被诱惑去接受他的对话者提

供给他的想法,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永久的障碍,阻碍了他

想要发表的一切。

尽管如此,他还是设法写出一篇完整的文本。但是,

有一天,他出现了,几乎得意洋洋地宣布,他的整篇论文

已经可以在图书馆的一篇发表的文章中找到。所以,这一

次,他成了剽窃者,尽管是被他自己揪出来的。

Kris 为我们提供的对表面的解释实际上包含了什么?可

能是在以下方面——Kris 实际上对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文章

的内容感兴趣。更仔细地研究它,他意识到没有一个由案

主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可以在那里找到的。有些问题是针对

同一问题提出的,但其中没有包含他的案主所提出的新观

症那种总喜欢“理解”东西的倾向,受分析者有时候很容易就接受分析师的解读,

但实际上他那种“接受解读”只是智性层面的活动,对接近真相反而有害。要深

入分析就要带主体走出这误区。(译注)

点,因此案主的论文显然是原创的。Kris 说,这就是你必须

从那里开始,这就是他所说的——我不懂为什么——要在

表面上看待事情。

现在,Kris 说,如果案主一意孤行,向他表明他的整个

行为是完全被束缚的,这是因为他的父亲从来没有成功地

产生过任何东西,因为他被一个伟大的父亲(grand father)

——在这个词的所有意义上——粉碎了,这个伟大的父亲

有高度建设性和丰富的思想。他需要在他的父亲身上找到

一个伟大的父亲形象,一个与现实相反,能够有所作为的

父亲形象,他(案主)通过给自己找一些导师来满足这一

需求,这些导师形象总是比他本人更伟大,他通过责备自

己剽窃这种方式来依赖他们,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毁掉自己

(自我惩罚)。他这样做不过是为了满足一种需要,正是同

一个需要折磨着他的童年,并因此支配着他的历史。

毫无疑问,这种解释是有效的。而重要的是,要看案

主对它的反应。Kris 如何看待他所提出对含义的肯定具有如

此庞大的牵涉(tremendous implications)?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看到这个案主的整个主体历

史的展开。我们看到这一象征化,,正确地说就是这种菲勒

斯,其对真正的、有创造力的、强大的父亲有所需要,其

形式是童年时的各种游戏,例如钓鱼游戏——父亲会钓到

大鱼还是小鱼?但案主的直接反应如下。他保持沉默,在

下一次会谈上他说——有一天,在离开时,我走进了这样

那样的街道——在纽约的一个地方,是有外国餐馆的街道,

在那里可以吃到比较辣的菜——我找了一个地方,可以找

到我特别喜欢的菜,因此,大脑焕然一新。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准确的解释引起的反应,即

一个既矛盾又充满意义的解释。

是什么让这成为一种准确的解释?我们处理的是处于

表面的东西吗?这意味着什么呢?Kris 开始意识到以下几点

——通过一个无疑是不懈的迂回,但其结果他可以很容易

地预测——案主在他以这种有组织的话语表现出来的特殊

伪装中,总是受制于所谓否定的这个过程,在其中他完成

了自我的整合,只能在一个颠倒的形式中反映出他与他的

理想自我之间的基本关系。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

换句话说,就主体的原初欲望努力在其中表现出来而

言,与他者的关系本身总是包含着这种基本的、原始的否

定因素,而这种否定在这里采取了颠倒的形式。

如你所见,这只会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

但为了继续下去,如果我们能准确地确定符号本身、

符号的可能性、人对符号的开放,与它在有组织的话语中

的具体化之间的水平差异,正如它从根本上就包含着矛盾,

那将是有益的。我认为伊波利特的评论今天已经以一种大

手笔的方式向你们展示了这一点。我希望你们把这个工具

和使用它的方法都放在手边,作为转折点,当你们在我们

接下来的讨论中遇到困难时总是能够参考它。这就是为什

么我感谢伊波利特,让我们受益于他非凡的专业知识。

1954 年 2 月 10 日

**附录 **

A spoken commentary on Freud‘s Verneinung, by Jean **Hyppolite* **

一个由让伊波利特(Jean Hyppolite)所作的关于弗洛依德

**的《拒认》(verneinung)的口头评注* **

* 原 文 为 “Commentaire parlée sur la Verneinung de Freud”, la Psychanalyse 1, 1956, 29-40.之后作为《拉康回忆录》的附录一重印,

第 879-87 页 , 也 见 于 Jean Hyppolite, Figures de la pensée philosophique, écrits de Jean Hyppolite, 巴黎。P. U. F. 1971,第一卷,

第 385-96 页。我们要谢法国大学出版社允许我们翻译此文。

从下面的内容可以看出,翻译这篇谈话是一项特别复杂的任务。

因为伊波利特(Hyppolite)有时在(用法语)评论德文文本,有时

在评论德文文本的法语翻译,而英语读者则希望依靠研讨班的英语

翻译。有时,伊波利特对德文文本的解释与研讨班的解释有很大的

不同;本文会在必要时在注释中指出这一点。研讨班的翻译被依赖

并经常被改编(见下文,注 36,其中有一个重大的不准确之处)。

由于德文、法文和英文的关键术语之间缺乏契合度,还有一个

额外的复杂性。正如斯特雷奇(Strachey)所指出的,用‘否定’

(negation)来翻译‘Verneinung’是为了区别于‘否认’(denial),也就

是 ‘Verleugnung’ 之 前 的 对 应 词 。 但 研 讨 班 的 读 者 又 用 ‘ 拒 认 ’

(disavowal)来翻译‘Verleugnung’。(还有这个系列的第三个术语,

‘Verwerfung’,在研讨班中被翻译为‘repudiation’[除权])。虽然伊

波利特明确承认用‘dénégation’(否认)而不是‘négation’(否定)来

翻译‘Verneinung’的价值,但他似乎并不坚持这种做法;因此,在文

本 中 出 现 ‘negation’ 时 , 它 对 应 于 ‘dénégation’ ; 在 原 文 中 使 用

‘négation’时,法语单词将会出现在其后的方括号中。

这是从 1966 年为 Écrits(《拉康选集》)准备的附录中翻译出来

的,由拉康和 Écrits 的编辑雅克–阿兰·米勒在研讨班中带有注释的

一段话。为英文版添加的注释在罗马方括号内[];法文版本中已有

的注释和补充内容将在<>中。]

首先,我必须感谢拉康博士,因为他坚持让我为你们

做关于弗洛伊德的文章的演讲,这给我了一次彻夜工作的

机会,并带给你们这份劳动的成果。28我希望这在你们眼里

是有价值的。拉康先生确保给我发送附带法文的德文文本。

这是很明智的,因为我不认为我能在没有德文的情况下完

全理解法文文本。29

我对这文本不是很熟悉,这文本有极其卓越的结构,

并且在其深处,它是极其神秘的。这文本的构筑不全然是

教授式的。我不会说它是辩证的,我不想滥用这个词,但

28 ‘Je t'apporte l'enfant d'une nuit d'idumée.’ (J. L.)[‘我把伊杜马亚一夜的果子带

给你’——参考资料不详]。

29 弗洛伊德的“Verneinung ”的法译本出现在 1934 年巴黎精神分析学会官方机关

报第七卷第二号上,标题为《La négation》(否定)。德文文本首次出现在 1925

年的《Imago IX》中,并在弗洛伊德的一些作品集中被转载。它可以在 GW

XIV 中找到,作为第二篇文章,第 11-15 页。[英文译本题为“Negation”(否定),

可在 SE XK 235-9 中找到;较新的德文版是 Stud m 373-7]。

这文本的构筑是非常微妙的。它使我不得不花大把时间与

德文和法文文本(其中的翻译不是很准确,但与其他文本

相比,终究是足够诚实的)做出一个真诚的解读。并且这

个解读也是我今天要给你们的。虽然我认为这是有效的

(valid),但这不是唯一可能的有价值去探讨的解读。

弗洛伊德从介绍标题《verneinung》(否认)开始。随

后我意识到,与拉康博士的发现相同,我们最好将其翻译

为《la dénégation》(拒认)。

通 过 同 样 的 方 式 , 接 着 你 会 发 现 etwas im Urteil

verneinen 不是‘在判断中对某物的否定’30,而是一种重新判

断(readjudication [déjugement])31。通过这个文本,我认

为人们必须要区分出在判断内的否定(négation internal to

judgement)和一种否定的态度(the attitude of négation)之

间的区别;某则你就理解不了它。

法文文本没有带出弗洛伊德开头的否定的例子的极其

30 [SE:‘在判断中去否定某个东西’]

31 正如下面这句话所充分表明的那样,在 Verurteilung(谴责)中,即它指定

为压抑的等同物(Ersatz[SE:替代物])的谴责,其本身的“不”必须被视为一个

标志,成为一个可与印在物体上的与“德国制造”相媲美的原产地证书。0. L.)

[“德国制造”这句话在德语原文(和法语)中以英语出现,从而突出了压抑的

标志是以外语书写的。这有一个历史方面:要求德国商品展示原产地标志(用

英语书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弗洛伊德写作前几年)强加给德国和奥

地利政府的:该裁决旨在通过污名化德国商品来促进对它们的歧视。事实上,

它产生了相反的效果,因为盖有“德国制造”印章的商品从此受到了追捧。]

具体的、几乎是娱乐性的风格。首先,以下面这个例子为

例,它包括了一个投射(projection),这个投射的作用你可

以很轻松的根据研讨班中的分析案例来定位。在其中,病

人,我们称他为案主[psychanalyse ],对他的分析师说:

“你现在会认为我想对你说一些侮辱的话,但其实我没有那

种意图”。弗洛伊德说:“我们意识到这里,通过投射,这是

一个对刚刚想到的想法的拒绝” 32

‘然后我意识到,如在日常里经常发生的那样,我们会

说:“当然,我不希望通过我所说的话去侮辱你”,人们应该

将其翻译为“我想侮辱你”。这样的念头从来没有缺失过。’33

但 这 评 注 将 弗 洛 伊 德 引 向 了 一 个 大 胆 的 普 遍 化

(generalisation),通过这普遍化,他将解决否定的问题,

因为他可能是只会(intelligence)的起源。这就是我在哲学

层面上如何理解这文章的。

相同地,他给了一个例子,某人说:“你问,这个在梦

里的人可能是谁。这人不是我的妈妈。”在这例子里,问题

被解决了,我们可以确定这个人就是是她(即妈妈)。

他继续去引用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对精神分析师

是非常有用的,而且为了去澄清什么是在给定场景下被压

抑的东西的话,我们会说,这过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有用

32 [SE XIX 235].

33 [不清楚为什么这段话要加单引号,因为它不是弗洛伊德文本的引文。]

的。“你认为在那种情况下最不可能的事情是什么?你认为

在那个时候什么离你的思想最远?”对患者,或者对任何和

你对话的人来说,比如在派对里或是一个晚餐宴会上,如

果那个人被你的陷阱逮住,然后他会告诉你他认为的最不

相信的东西,但其实那就是他所相信的东西。

因此,这是对具体事件的分析,并在其基础上被泛化,

直到遇到一种呈现方式,一种人并不是其模式的模式(one

is in the mode of not being it)。因为这正是它的构成方式:

“我要告诉你我不是什么;请注意,这正是我是什么。”

这就是弗洛伊德所介入的拒绝的功能,并且,为了去

做这,弗洛伊德使用了一个让我感觉下班回家倒在沙发上

一样的词:Aufhebung(扬弃)。如你所知,这个词已经有

了各种各样的命运(a variety of destinies);但这不是我说了

算的…

拉康:但如果不是你,那谁说了算?

伊波利特:这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术语,这词同时意味

着去拒绝,去压制和保存,并且根本性地升华。在现实中,

他可以是一块石头的扬弃,或者同等地去停止我的报纸订

阅。在这点上弗洛伊德告诉我们“否定已经是一种对压抑的

扬弃,当然,尽管不是一种对那被压抑物的接受。” 34

这是弗洛伊德分析中的绝妙所在的开始,从这些轶事

34 [SE XIX 235-6]

中(我们可能认为它们仅仅是轶事而已),所浮现出的是巨

大的具有哲学重要性的暗示,这些是我一会儿要去总结的。

以不作为自己而存在的模式去呈现自己的存在,这正

是对压抑的扬弃的重点所在:这扬弃不是去接受被压抑的

东西。一个人说“这是我不是的东西”。如果压抑指的是无意

识性的话,这里便没有被压抑的东西了,因为这就是意识。

但 究 其 本 质 , 这 种 压 抑 持 存 了 , 以 非 –接 受 ( non-

acceptance)的形式。

在此弗洛伊德要带我们走入一个极具哲学微妙性的论

点。如果忽略弗洛伊德的这句评论,那将是一种严重的疏

忽 :“ 智 性 ( intellectual ) 功 能 被 从 情 感 过 程 ( affective process)上分离了。”由于日常使用的原因,人们从来不会

去反思这评论。

因为,以弗洛伊德处理它的方式中,存在着一个巨大

的发现。

继续拓展我的假设,我会说,在提出一种对智性的分

析上,他没有展示智性是如何被从情感上分离出去的,但

他展示了智性是如何是一种对内容的悬置,这一过程,用

通俗的话来说,称其崇高化(sublimation)35并非是不合适

的。也许被思考的就是这当中所产生的东西;但直到这内

35 我们打算在某一天为这个术语的分析建立一个严格的定义--这一点还没有做

到。(J. L. 1955)。承诺自此兑现(1966)。

容已经被否定所影响才行。

引用一个哲学文本(我再次请求你们原谅我,尽管有

拉康博士在这里有必要的话做我的担保),在黑格尔某些章

节的结尾中,这问题变成了用真正的否定性去取代一种毁

灭性的渴望(appetite)。该渴望掌控欲望,并且其在一种与

其说是迷一样的而不是心理学的方式中所诞生,取代。我

是说,对于这种掌握着欲望的破坏性渴望,它是这样的:

在两个战斗者相互对抗的原始斗争的最终结果中,没有剩

余的东西会去标注斗争的胜利或失败,即一种理想的否定

(négation)。

弗洛伊德在这里谈到的否定清楚地告诉我们,就其与

智性所构成的理想否定[négation]不同而言,对于这种起源

的 残 余 , 弗 洛 伊 德 在 给 他 的 文 本 结 尾 时 ( moment de

conclure)指出了某些精神病患者所特有的消极主义的特征

(negativism characteristic)。36弗洛伊德接着给我们了一个

关于什么区分了这一点(即理想的否定)和否定性的不同

的解释,但这论述自始至终都是神秘的。

在我看来,如果要去理解这篇文章中在否定之名下所

36 “在否定中的普遍快乐,许多精神病患者的消极主义,应改被理解为通过撤

回力比多元素而发生的驱力的化解[diffusion]的标志。”(GW XIV 15; Stud III 3 76-7; SE XIX 239 -译文有修改;与其他的修改一样,SE 用“希望去否定”

[wish to negate]来代替“Verneinungslust”[否定的欲望]。

讲的东西,这是不得不承认的,虽然这不一定很明显(我

们要承认这一点)。类似地,一个人必须要认识到弗洛伊德

文本中两个不同的词所表达的不对称性——这两个词在法

语 中 被 翻 译 成 了 同 一 个 词 ——即 一 种 肯 定 的 出 现 ( the

emergence of affirmation)和否定的起源(genesis of negation)

之间的不对称性。前者由爱的统一性驱力(unifying drive)

开始,后者由毁灭性的驱力(destructive drive)开始。毁灭性

驱力的真正功能是给予智性和思想的起点。37

但在这我们要更小心地为我们的探讨开路。

我们已经看到弗洛伊德将智性作为从情感(affective)

中分离的东西:无论那还未通过对欲望的改变的分析而加

入到其中的东西是什么,“接受那被压抑的”,对于这一切来

说,压抑并没有被压迫(repression is not suppressed)。让我

们来呈现这场景。

第一阶段:“这是我所不是。”人从中总结出“是我”的东

西来。压抑仍然持存在否定的伪装下。

第二阶段:精神分析学家强迫(oblige)我去智性地接

受我所否定之物;并且弗洛伊德补充到,在这一推动(dash)

之后且没有(对案主)做任何进一步解释——“压抑性过程

本身还没被这(强迫性行为)移除(扬弃)”。

37 译者注:这里上述两个驱力在法语中都为 tendance(趋势,趋向)。

这对我来说十分深刻。如果案主接受了,他就放弃了

他的否定,然而压抑仍然在那!我从这总结出,我们必须

去做弗洛伊德所没做的:将此哲学术语来称呼——否定之

否 定 。 字 面 意 义 上 , 这 里 呈 现 的 就 是 智 性 的 肯 定

(intellectual affirmation),但也仅仅是智性的,对否定的否

定。这些术语不是出自弗洛伊德的,但我认为我们通过这

样的表述,所做的所有都是对他的思考的更进一步。这是

弗洛伊德的真正用意。

在这点上(我们要对一个困难的文本保持警惕!),弗

洛伊德发现他身处在一个位置,在这里他可以展示智性是

如何[在行动中]38(in action)使自身从情感上分离开来

的,以给出一种对判断的诞生(genesis of judgement)的表

述,也就是,一种思想的诞生。

我在此对心理学家们致歉,但我不太喜欢那种实证的

(positive)心理学本身;某些人可能把这些起源归为一种

实证的心理学。对我来说,他的涵义历史和神话的层面上

更加深刻。我认为,鉴于弗洛伊德让这种原始的情感性所

扮演的角色,就它是知性的开山老祖(progenitor)而言,

应当该以拉康教授所教导的方式来理解:也就是说,被心

理学意义上认知为情感的关系的原初形式本身就是自我设

38 (法语文本)添加的词语。

立在人类状况的独特领域里的,并且,如果它产出智性,

那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带来了一种根本的历史性。在一方

面,不存在纯的,全然涉及于实在的(real)的情感,另一

方面,纯的智性从他自身中分离从而能够再次把握它。在

描述的这种起源里,我看到一种宏大的神话(grand myth)。

并且在弗洛伊德的积极性的背后,有一种宏大的神话在支

撑。

这 说 明 什 么 ? 在 肯 定 性 ( Bejahung ) 背 后 有 什 么 ?

Vereinigung(统一),也就是爱欲(Eros)。在否定背后是什

么(注意,智性的否定会变成更多的东西)?一种根本不

对称的符号的出现。原初肯定只是在肯定;但拒绝(deny)

不仅仅是毁灭的愿望(wish to destroy)。

导致这一点的过程,被翻译为 rejet(拒绝)。弗洛伊德

没有使用 Verwerfung(除权)这个词,但(此过程)仍然

被更加有力地强调了,因为他使用了 Ausstossung,也就是

驱逐。

在这,人们以某种方式发现了两种主要力量的[形式

上的耦合](the formal couple):吸引力(Einbeziehung)和

排斥力。在这个文本中,这两种力量似乎都从属于快乐原

则的支配下,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震惊。39

39 J. L.对《超越快乐原则》评论的研讨班发生在 1954-55。

所以,在此判断(judgement)有着它自己的重要的历

史。在这点上弗洛伊德区分了两种类型:

按照每个人学到的关于哲学要素的内容,存在着一种

属性判断和一种实存(existence)判断。“判断的功能......肯

定或不肯定一个事物拥有特定的属性,并且它断言或质疑

一 个 呈 现 ( presentation ) 在 现 实 中 的 实 存 ( existence in reality)。”

然后弗洛伊德展示了藏在属性判断和实存判断背后的

东西。对我来说,为了去理解这文章,人们应该把属性判

断的否定[négation]和实存判断的否定[négation]视为在其象

征功能中出现时的否定[négation]的这一面。实际上,在出

现的时刻(moment of emergence),判断还未存在。反而,

有一种内在与外在的原初的神话,且这是需要被理解的。

你可以感觉到这个描绘外部和内部的形成的神话的含

义:被建立在两个术语间的异化。在它们的形式对立中被

(这个神话)呈现(translated)成的东西,在两者之间变成

了异化和敌意。

这四五页之所以如此密集是因为他们把所有东西都置

入疑问中了。在其中,人们从具体的评论中(这些评论看

起来如此轻微,但又在其普遍性[generality]中却如此深刻)

被引导到了某个扫荡了整个哲学的东西(something which

sweeps away an entire philosophy),通过它我们可以理解整

个思维结构。

在属性判断背后是什么?是“我应该喜欢(对自己)

[(m’)approprier]内投射”或我应该喜欢外投射(eject)。

在最开始,弗洛伊德貌似在说,但在最开始只不过是

“很久以前…”一种神话。在历史中,那里曾有个自我(在此

我们将其理解为主体),在这时还没有东西被异化(alien)。

区分异化物(the alien)和自身是一种行动(operation),

一种排斥(expelling)。这使一个突然出现的命题变得可以

理解,因为这个命题一时之间似乎是矛盾的:

“Das Schlechte,那糟糕的,das dem Ich Fremde,那与

自我异化分离开的,das Außenbefindliche,那外在的,ist

ihm zunächst identisch,从最一开始就是同一的。”

就在之前,弗洛伊德说了,一个是内投射,另一个是

外投射,因此,有一种行动是排斥的行动,<没有它>

( without which ) 的 话 内 向 的 操 作 < 就 没 有 意 义 了 >

(would have no meaning)。因此,这就是属性判断所依据

的原始操作。

但居于实存判断的起源的是表象(representation)与认

识的关系。在这里,我们很难错过弗洛伊德深化这种关系

的意义。重点的是,“在最开始”,知道某物是否实存(exist)

是不重要的。主体从他曾有的原初感知(perception)再生

产他的事物的呈现。现在,当主体说这个东西存在(exist)

时,问题就<不是>40是否这个呈现在现实中仍然保存在它

原有的状态,而是是否他可以被重新发现。这就是弗洛伊

德所强调的关系:他把现实对呈现的[检验](testing)建

立在其对象再次被重新发现的可能性上。这一对于重复的

起源的强调展示出,弗洛伊德的工作远比荣格的更加深入,

后者的工作领域更多关注在记忆上。41在这点上,人们一定

不能跟丢弗洛伊德的分析。(但它是如此困难和详细,我怕

你跟不上。)

属性判断内的问题在于:排斥和内投射?在实存判断

中,这是归属为自我(attributing to the ego)的问题,或者

不如说是对于主体的问题(它更全面),即一个呈现,它的

客体不再与它对应。尽管有过一个客体,通过追寻它的脚

步,曾经与它相对应过。这里问题的重点在于,‘外在的

(of the external)和内在的(of the internal)’起源。

因此,通过这,弗洛伊德告诉我们:一个对判断的“起

源的考察”,“从原初驱力–冲动(drive-impulses)而来”。

40 编 者 根 据 弗 洛 伊 德 的 文 字 添 加 的 词 语 。 ‘Der erste und nächste Zweck der Realitätsprüfung ist also nicht, ein dem Vorgestellten entsprechendes Objekt in der realen Wahrnehmung zu finden, sondern es wiederzufinden, sich zu ü berzeugen, daßes noch vorhanden ist. ’ [GW XIV14; Stud III 375] [ “ 因 此 , 现 实 实 验

(reality-testing)的第一个和直接目的是,不是在现实感知中找到一个与所呈现

的对象相对应的对象,而是反映这样一个对象,使自己相信它仍然存在。”(SE

XIX 237-8)]。

41 作者在这里指的是柏拉图式的追忆吗?(J. L.)

所以这里存在一种“ 沿着权宜之计(expediency )的对于原

初过程(original process)的延续性。通过这(原初)过程,

自我将事物纳入自身[appropriation au moi ]42,或根据快

乐原则排斥他们。”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Die Bejahung,肯定性,als Ersatz

der Vereinigung,就其简单地是统一性(unification)的等价

物来看,gehört dem Eros an ,它属于厄洛斯” :这就是处于

肯定性的起源的东西。例如,在属性判断中,存在内投射

的事实,即将我们自身纳入[nous approprier],而不是外投

射。

对 于 否 定 性 ( négation ), 弗 洛 伊 德 没 有 用 ‘ 替 代 ’

(Ersatz)这一词,而是用了‘接替’(Nachfolge)。但法文译

者却将他们翻译成了同一个词。德文文本给出:肯定性是

统一(vereinigung)的替代,而否定性(négation)是排斥

性 的 接 替 , 或 者 更 准 确 地 说 是 毁 灭 的 本 能

(Destruktionstrieb)。43

结果,这变得具有神话性了:两种本能,如其所是,

在一种承载主体的神话中混合在了一起:一种是统一性,

42 [在此德文文本中的术语是‘Einbeziehung’,早先被译为‘吸引’(attraction),

而早先使用的‘approprier’是‘einfuhren’的译法;SE 将‘Einbeziehung’和‘einfuhren’

都译为‘纳入’(take into)。]

43 [对于这句话,SE XDC 239 表示:‘肯定性——作为统一性的替代——属于

厄洛斯;否定——排斥的接替者——属于毁灭本能。’]

另一种是毁灭性。如你所见,一个重复其他神话的宏大神

话。但在这细微差别中,即肯定在某种程度上只是替代了

统一性,而否定(négation)则是在排斥之后才出现的。只

有这个细微差别才可以解释紧接而来的句子,它只是一个

关于消极主义(negativism)和毁灭的本能的问题。事实上,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否定中会有一种快感,一种直接从对

力比多元素的抑制(suppression)44直接获得的否定主义;

也 就 是 说 , 在 这 种 否 定 的 快 感 中 消 失 的 ( 消 失 = 压 制 )

(disappeared = repressed)是力比多元素。

作为结果,毁灭本能是否也依靠快乐原则?我认为这

对于精神分析的技术十分重要。45

只不过,弗洛伊德告诉我们:“判断功能的表现只可以

通过对‘否定的符号’的创造(the creation of the symbol of

negation)” 才得以可能。46

44 德文‘Abzug’:扣减,扣除,扣留,对去,“在否定的快感中被扣留的是力比

多的元素”。它的可能性是指 Triebentmischung(驱力隔离),也就是一种回归到

纯 粹 的 状 态 , 是 对 驱 动 力 的 倾 倒 , 通 常 ——也 是 平 庸 地 ——被 翻 译 为

‘désintrication des instincts’ [SE: ‘本能的消解’]。

45 伊波利先生在这一点上以令人钦佩的方式逼近难点,这对我来说显得更加重

要,因为我还没有提出我将在下一年对《超越快乐原则》的评论中发展的关于

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e)的论文,而死亡本能又是在这一文本中如此难以捉摸

却又有如此的存在感。

46 (这里)被弗洛伊德划过重点。[这段话在德文中没有强调。在此,这段话

是从法文直接翻译过来的。这段话是直接从法文翻译过来的,因为它明显与 SE

的翻译不同:“Die Leistung der Urteilsfunktion wird aber erst dadurch ermöglicht, daß die Schöpfung des Verneinungssymbols dem Denken einen ersten Grad von

为什么弗洛伊德不说:判断的功能是通过肯定性得以

可能的?因为否定性(négation)的作用不是作为一种毁灭

的倾向,不超过一种判断的形式,只有在它是象征性的基

本态度被明确的情况下(才得以可能)。

“否定的符号的创造允许了一种初级程度的独立性,关

乎于压抑和它的结果,随之从快乐原则的冲动(compulsion)

(Zwang)中解放了出来。47

如果我没有把毁灭性的倾向和快乐原则联系起来的话,

这句子的意思就不会给我带来任何问题。

因为这里有一个难点。从这开始,肯定性与否定性

(négation)之间的不对称性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所有被

压抑的东西都可以再次在一种抑制中被纳入和被使用,而

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在吸引性和排斥性的本能的领域中,

而是可以产生一种思想的范围(margin),一种以非–存在

(non-being)的形式而存在的表相,它是以否定的方式产

生的。也就是说,当否定(négation)的符号与否定的具体

态度联系起来的时候。

因为这才是人们应该理解的文本的方式,如果人们认

Unabhängigkeit von der Erfolgen der Verdrängung und somit auch vom Zwang des Lustprinzips gestattet hat.” (GW XIV15; Stud III 3 77) “ 但是,只有在否定的符号

的创造赋予了思维以最初的自由,使之摆脱压抑的后果,并随之摆脱了快乐原

则的强迫,判断的功能才有可能发挥出来。”(SE XIX 239)]。

47 [见前注]。

可它的结论的话,尽管它起初对我来说有些很怪异。

“这种对于否定的观点与以下事实十分适配:在分析中,

我们从未在无意识中发现‘不’......”

但是人们肯定会在那发现毁灭性。所以人们必须在毁

灭性的本能和毁灭性的形式之间做出一个明确的区分,否

则人们无法了理解弗洛伊德的意思。在否定中,人们应该

看到一种具体的态度,它是否定(négation)这一明确符号

(explicit symbol)的起源。只有这种明确的符号才能使类

似于使用无意识的东西成为可能,而同时保持压抑。

在我看来,这就是上述结论的结尾的意思:“......而自我

方面对无意识的承认是以否定的方式表达的”。

总结如下:在分析中,在无意识中不存在“不”,但在自

我 方 面 对 无 意 识 的 识 别 表 明 , 自 我 始 终 在 误 认

(méconnaissance);甚至在认识(connaissance)中,人们

总是在自我那方面发现——在一种否定的方式中——自我

一直在拒绝无意识,而同时又拥有无意识的这一可能性的

标志。

‘没有比分析者的反应(他说:“我没有想到这点”,或

者(甚至):“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更有力

的证据表明我们在揭开无意识的努力中取得了成功。’

所以,在弗洛伊德的这四五页里——如果这些我自己

在我所认为是的线索的东西中表现出了一些困难,我很抱

歉——也就是,一方面,有对那种具体态度的分析,它仅

仅是从对否定的观察中产生的;另一方面,有可能看到智

性将自己在行动中<与情感分离>的可能性;最后,也是

最重要的是,在原始层面上发生的一切的起源,以及因此

(产生的)判断和思想本身的起源(以思想本身的形式,

因为思想已经在那里了(already there before),在原始层面

上,但它并不作为思想出现)——通过否定的方式被把握

到。

**VI **

**Discourse analysis and ego analysis **

**话语分析和自我分析 **

**ANNA FREUD OR MELANIE KLEIN **

**安娜·弗洛伊德和梅兰尼·克莱因 **

我想要做的是开始让你们进入我上次说的那个区域。

这正是一个在符号的形成和自我的话语之间的区域。我们

从今年年初开始已经对此有所涉猎。今天,我将这个我们

一起进行探讨的研讨班命名为“话语分析和自我分析”,但是

我不能承诺在一次中不辜负如此雄心勃勃的标题。在反对

这些术语时,我的意思是以它们去取代经典的内容分析与

阻抗分析之间的对立。

在关于否认(Verneinung)的文本中,他好心地评价到,

伊波利特告诉我们扬弃(Aufhebung)的复杂含义的重要性。

在德语中,这个术语表示否认,压制(suppress),以及通

过压制来保存,举起。我们有个关于一个概念经不起太多

推敲的例子,为了对我们在我们的对话中所做的,关于主

题,做出反思,正如精神分析学家一段时间以来所指出的

那样。

1

很明显我们在处理主体的自我,以及它的局限性,它

的防御,它的特性。我们需要让它动起来。但是它在活动

中具有什么功能?所有的精神分析文献对它的确切定义都

感到棘手。

近期所有将分析者的自我作为分析师在伟大分析工作

中的盟友的讨论都包含相当明显的矛盾。的确,除了以概

念作为结束,不仅因为自我的两极性(bipolarity)或双重功

能(bi-functioning),而且严格地来说因为自我的分裂——

两个自我之间的根本区别,将自我定义为一个自主的功能

是很难的。同时(分析师)会继续将自我认作为一个错误

的主人,幻想的所在地,特有的激情所在,一个本质上会

导致误解的东西。在分析中,正如在一个主要的哲学传统

中一样,误解正是自我的功能。

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的《自我与防御机制》一书

中有一些段落,如果你忽略其语言有时令人不安的具体化

特征,人们会觉得她在谈论自我时与我们在这里试图坚持

的理解的那种相同。同时一个人会有一种感觉,她在谈论

人中的小人(the-little-man-within-the-man),他在主体中拥

有自主的生活,并且在那里—向右看,父亲,向左看,父

亲(Father, look out to the right, Father, look out to the left)—

保护主体免受任何可能从外部或内部攻击他的事物。如果

我们把她的书看作是道德家的描写,那么她无可争议地把

自我说成是一定数量的激情的所在地,其风格与拉罗什福

(La Rochefoucauld)指出自爱的毫不掩饰的诡计不无关

系。

因此,到目前为止,自我在分析的对话中的动态功能

仍然是根本地矛盾的,因为缺乏对其位置的严格规定,每

次我们触及技术的基本原则时,这一事实就会浮现出来。

我相信你们很多人都读过安娜·弗洛伊德的书。这本书

极具启发性,而且由于它相当严谨,很容易就能挑出其论

证中的那些薄弱环节,在她所举的例子中更明显。

看到她尝试去定义自我的功能的段落。在分析中,她

说,自我只是通过它的防御而显现出来,这也就是说,这

是在防御与分析的工作相对立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这是否

等于说,所有反对分析工作的东西都是对自我的辩护?在

其他地方,她承认人不能保持这种状态,除了自我的防御

之外,还有其他阻抗的因素。这不就是我开始跟你们探讨

这个问题的方式吗?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许多问题都出现在

这本书中,人们应该去仔细读读它,因为它作为遗产忠实

地传递着关于弗洛伊德对自我理论的详细构造。

在1950年的国会上,一位与我们关系密切的人,我不

知道为什么,带着一种抒情的冲动——这位亲爱的朋友—

—把安娜·弗洛伊德称为精神分析的标杆(铅垂线plumb-

line)。嗯,标杆不构成建筑物。需要许多其他仪器,例如

水位。但最终,标杆并没有那么糟糕——它让我们能够测

量某些问题的垂直方向。

我将请格林尼尔小姐(Mlle Gélinier)为您介绍梅兰

尼·克莱因(Melanie Klein)的一篇题为《符号形成在自我

发展中的重要性》的文章。我认为阅读安娜·弗洛伊德的一

篇涉及儿童分析的文章,特别是关于自我防御的文章,是

一种不错的介绍方式。

这是她给我们的一个小例子。

这涉及她的一个病人,她因为严重的焦虑而来接受分

析,这种焦虑扰乱了她的生活和学习,所有这些,都是为

了顺从她的母亲:48

她对我的态度很友好坦诚,但我注意到她和我所有交

流中,都会非常小心翼翼的对她的症状避而不谈。她从来

没有在分析过程中提到她的焦虑发作。而如果我坚持把她

的症状带入分析中,或对她的焦虑做出基于她联想的解释,

她那友好的态度就会发生转变。

每一次这种场景出现时,结果都是一连串的蔑视与自

嘲的。尝试找到病人态度和其与母亲之间关系的尝试完全

48 以下为安娜·弗洛伊德的引文 Anna Freud (1936) pp. 36-7。

是失败的。不论是有是在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中这段关系都

是毫不相同的

在这些反复出现的蔑视与自嘲之中,分析师往往会束

手无策,而对病人的分析也无法继续。随着分析继续推进,

我们发现这些情绪并不代表真正意义上的移情,而且与分

析的进程完全没有联系。这表明,每当病人温柔,渴望,

或焦虑的情绪习惯性的出现时,这种情绪越是强烈地逼着

她,她就越是激烈的自嘲。精神分析师成为这些防御性反

应的接受者只是次要的,因为她是在鼓励病人有意识的克

服焦虑。即使可以从其他交流中正确地推断出对焦虑的解

释,也不会有任何结果,每一次接近这种情绪都只会加剧

她的防御反应。

在我们把病人通过自我贬低来防御对抗她的影响的这

种行为带入进有意识之中并使这种防御失效之前,是不可

能使她对这些内容变得有意识——这个过程在她生活的各

个环节都已经是自动的了。

从历史上看,这种以嘲笑和蔑视为手段的防御方式可

以解释为她对已故父亲的认同。父亲曾试图在小女孩情绪

爆发时,用嘲笑来训练她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她对她深爱

的父亲的记忆中,这种方法已经成为一种刻板印象。为了

理解这个案例,要从分析病人对她的影响的防御开始,然

后继续阐明她在移情中的阻抗。

那时,也只有那时,才有可能对她的焦虑本身和焦虑

的成因进行分析。

在这里提出的分析自我防御(ego defence)的必要性中,

有什么问题呢?无非是错误的关联。事实上,安娜·弗洛伊

德立即从病人和她自己之间的双重关系的角度来处理这个

材料。她认为病人的防御是其表现形式,即对她,安娜·弗

洛伊德的攻击性行为。

正是在安娜·弗洛伊德自己的自我层面上,正是在与安

娜·弗洛伊德的双重关系的框架内,她感知到了自我防御的

表现。同时,她想根据移情在一种情况下再生产的公式,

来将这种防御视作是移情的表现

虽然这个经典公式经常被搬出来,但这个公式是不完

整的,因为它没有说明情况是如何结构化的。我现在对你

们说的,与我在哲学学院的讲座中指出的内容有关。

安娜·弗洛伊德一开始就按照双重关系的原型来解释分

析关系,也就是主体与母亲的关系。她立即发现自己所处

的位置不仅标志着时间,而且也是毫无新意的。她把反抗

分析师影响的防御称为什么?按照这个文本,除了她自己

的理解,似乎没有其他选择。这条路不会把她让她走得很

远。

她应该区分二元阐释(dual interpretation),在二元阐

释中,分析者与被分析者进入一种自我对自我的竞争,而

另一种解释则朝着主体的符号结构的方向前进,这将超越

主体的自我的当前结构。

通过这一点,我们回到了认识什么是承认(Bejahung),

什么是自我的假设,什么是在分析过程中的问题。应该引

出什么承认(Bejahung),以构成对分析的进展至关重要的

揭示?

在《精神分析纲要》(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法国

版第3版第40页的一段话中,弗洛伊德告诉我们,决定进入

精神分析情境的切入点的是对一种契约的认可,这段话并

不超出我们的讨论范围,因为它的标题是《精神分析的技

术》:

病态的自我向我们承诺最完全的坦率,也就是说,承

诺把它的自我知觉所提供的一切材料供我们使用;我们保证

病人拥有最大程度的自主决定权,并将我们在解释受无意

识影响的材料方面的经验提供给他。我们的知识是为了弥

补他的无知,让他的自我重新掌握他精神生活中失去的领

域。这种契约构成了分析情境。

就像我上节课暗示的那样,如果我们的知识拯救了分

析者的无知,那么我们同样也处于无知之中,因为我们对

主体无意识中的一系列象征事物(symbolic constellation)

一无所知。更重要的是,这些事物总被认为是按照一个复

杂的顺序结构化的。

情结(complex)这个词在分析理论中是通过一种内在

的力量出现的,因为,你们知道,不是弗洛伊德发明了它,

而是荣格。当我们追寻无意识的踪迹时,我们遇到的是结

构画的、有组织、复杂的情况。

弗洛伊德在俄狄浦斯情结中给了我们第一个模型,和

它的标准。那些关注我的研讨班有一段时间的人,已经有

机会亲眼看到俄狄浦斯情结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问题,在

多大程度上包含了含糊不清的内容,这要感谢我对那些案

例所做的评论,也就是五大精神分析案例中的三个49,这些

案例由于弗洛伊德本人的丰富概述而得以公之于众。

简言之,整个分析的发展都是由于一个接一个地显示

出这一三角体系中隐含的每一种张力。这一事实本身就要

求我们从中看到一些与经典公式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截然不

同的东西——对母亲的性吸引力,与父亲的竞争。

你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俄狄浦斯结构中包含的每一种

双重关系的深刻的不对称特征。把主体和母亲联系起来的

关系和把他和父亲联系起来的关系是不同的,自恋的或想

象的和父亲的关系和象征的和父亲的关系是不同的,也和

我们真正必须称之为实在(real)的关系是不同的,那是在

分析中需要我们注意的东西的残余。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

49 弗洛伊德的五大案例:小汉斯、“鼠人”、“狼人”、施雷伯法官和少女朵拉。

了这个结构的复杂性,而另一条研究路线将使我们能够比

迄今为止所做的更清楚地发展俄狄浦斯神话,这绝不是不

可想象的。

尽管俄狄浦斯关系中包含了丰富的材料,但很难说弗

洛伊德所确立的图式已经过时了。这个图式应该保持其本

质,因为它是真正的基础,不仅是对主体的任何理解,而

且对主体的任何符号实现,本我,无意识——这是一个自

我[soi-même],而不是一组无组织的驱力,弗洛伊德的理论

阐述可能会让人认为,当人们读到罪恶时,在心灵中只有

自我拥有一个组织(organisation)。

上节课我们看到,即使把否定与被否定的东西联系起

来,也不能使我们代表主词,把它的承认(Bejahung)交给我

们。为了认可一个令人满意的承认(肯定)(Bejahung),

我们应该仔细看看我们所要求的标准的价值——而且,在

这些标准上,我们与主体是一致的。

何以证明?主体必须验证的是分析的重建。记忆必须借

助空白空间重新体验。弗洛伊德非常正确地提醒我们,我

们永远不能完全相信记忆。从那时起,当主体告诉我们事

情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让他感觉到了真相时,我们到底

对什么感到满意?

这个问题把我们带到了对“现实的感觉”(feeling of

reality)这个问题的核心,我前几天在谈到狼人幻觉的起源

时谈到过这个问题。我提出了准代数公式,它看起来几乎

太透明、太具体了——实在,或者说被理解为是实在的东

西,是绝对抗拒符号化的东西。最后,实在的感觉不是在

一个虚幻的、幻觉的现实的迫切表现中达到了它的顶点吗?

对 于 狼 人 来 说 , 生 殖 器 的 象 征 意 义 是 堕 落 的

(verworfen)。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惊讶于许多被称为“内

容的解释”的解释并没有被主体象征化呢?它们表现在这样一

个阶段,即它们无法以任何方式向他揭示他在这个无意识

的禁区内的处境,因为它们仍然处于否定的层面或否定的

否定的层面。有些事情还没有克服——这正是话语所不能

克服的,因此必须在话语中进行跳跃。压抑不能纯粹地消

失,它只能被超越,在Aufhebung(扬弃)的意义上的超越。

安娜·弗洛伊德所说的对影响的防御的分析只是她自己

理解的一个步骤,而不是主体理解的一个步骤。一旦她意

识到她在错误的角度上相信主体的防御是对她自己的防御,

她就可以分析移情的阻抗。

这会将她带到哪?——带到不在场的人,到第三方。她

从里面挑出一项和朵拉的位置非常相似的东西。主体被认

同为她的父亲,这种认同构成了她的自我。这种自我的构

造在这里被称为一种防御。这是识别(identification)的最

肤浅的层面,但通过这条捷径,人们能够再次与更深层次

的层面建立联系,并认识到主体在符号秩序中的位置。在

分析中,没有什么比这更危险的了——认识到主体在象征

关系的秩序中起着什么作用,象征关系覆盖了整个人类关

系的领域,象征关系的最初形态是俄狄浦斯情结,在这里

决定了性的假设。

现在我让格林尼尔小姐发言——她会让你领会梅兰

妮·克莱因的观点。这一观点与安娜·弗洛伊德的观点相反—

—这两位女士在墨洛温王朝的竞争中相遇并不是没有原因

的,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先例。

安娜·弗洛伊德的观点是智性主义的(理性主义的)

(intellectualist),这导致她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即分析

中的一切都必须从一个中间的、适度的位置进行,也就是

自我的位置。对她来说,一切都始于自我的教育或说服

(persuasion),一切都必须回到自我。你们将会看到梅兰

尼·克莱因对一个特别困难的课题的解决方法有一个截然相

反的出发点,关于她,人们可能会问自己安娜·弗洛伊德是

如何能够利用她的强自我和弱自我进行分类的,这预设了

一种初级再教育(preliminary re-education)的立场。同样地,

你将能够判断两者中哪一个更接近弗洛伊德所发展理论的

核心。50

50 梅兰尼·克莱因的文章《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中的重要性》发表于 1930 年,

可在《梅兰尼·克莱因的著述》第一卷第 1 页中找到。219 - 32

2

她对他的象征体系(symbolism)进行了严厉的抨击,

梅兰尼·克莱因对小迪克也是如此!她马上开始对他进行一顿

解读。她用粗暴的语言解释了俄狄浦斯神话,几乎让我们

和任何读者都感到厌恶——你就是想像火车进隧道一样日

你妈妈。

很明显,这种以做法为导向的理论讨论是不能脱离个

案来诊断的。但很明显,这种解释的结果是发生了一些事

情。各种事都发生了。

你会注意到迪克所经历的事缺乏联系。这就是他自我

的缺陷所在。他的自我没有形成。此外,梅兰尼·克莱因将

迪克与神经症区分开来,因为他的无动于衷、冷漠、分心。

事 实 上 , 很 明 显 , 对 他 来 说 , 没 有 被 象 征 的 就 是 现 实

(reality)。这个年轻的主体完全在现实中,在纯粹的状态

中,是未结构化的。他完全处于未分化状态。如果不是对

作为不同实体或同等实体的对象产生的关注(interest),那

么,什么才是人类世界?——就其对象而言,人类世界是

一个无限的世界。在这方面,迪克生活在一个非人类的世

界中。

这篇文章很珍贵,因为它来自一位治疗师,一位经验

丰富的女性。她对此有感受,但她表达不好——这不能怪

她。关于自我的理论在这里的不完整也许是因为她没有决

定去发展一个完整的理论,但她确实非常好地展示了以下

的内容,如果在人类世界中,客体(对象)变得多样化,

并不断有创新的丰富发展,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客体

在排斥过程中的出现是与(我们的)原始的破坏性本能有

关的。

这里讨论的是一种原始的关系,在存在的根本,本能

的根本。当这些被驱逐出主体的原始世界时,每一个世界

都在发生,这个世界还没有被组织到一个适当的人类的、

可传播的现实的注册表中,所以每一次都有一种新的识别

类型(type of identification)出现。这是令人无法忍受的,

焦虑也随之产生。

焦虑不是主体为了构成客体而必须分配的一种能量,

梅兰尼·克莱因的文本中没有任何可以这样解读的措辞。焦

虑总是被定义为突然出现,或出现每一种客体关系都对应

着 一 种 以 焦 虑 为 信 号 的 识 别 模 式 。 这 里 所 讨 论 的 识 别

(identifications)先于自我识别(ego-identification)。但是,

即使达到了后者,每一次对主体的重新认识都会引起焦虑

——焦虑是一种诱惑,一种晕眩,一种主体的丧失,因为

他发现自己处于极其原始的层面。焦虑是一种内涵,一种

信号,弗洛伊德总是很清楚地表述它,一种品质,一种主

观认知(subjective colouration)。

这种焦虑恰恰是在被讨论的主体中没有产生的。迪克

甚至不能进行第一种身份认同,这已经是(构建)象征体

系(symbolism)的一次尝试了。他和现实是面对面的,尽

管这么说似乎有些矛盾,他生活在现实中。在梅兰尼·克莱

因的办公室里,这里既没有他人,也没有自我,只有纯粹

而简单的现实。两扇门之间的空隙是他母亲的尸体。火车

和所有的一切无疑是某种东西,但某种既无法进行命名也

无法被命名的东西。

正是在这个时候,梅兰尼·克莱因凭着她的动物本能—

—这种本能使她能够洞穿当时还难以理解的知识体系——

敢和他说话——敢和这样一个人说话,而这个人却允许人

们把他理解为,从象征意义上讲,是一个不回答的人。他

在那里,仿佛她不存在,仿佛她是一件家具。可她却在跟

他说话。她毫不夸张地给毫无疑问确实属于象征的东西起

了名字,因为它可以立即被命名,但在那一刻之前,对于

这个主体来说,它只是纯粹的现实。

这就是“早熟”这个词的含义,她用它来表示迪克在某种

意义上已经达到了生殖器官阶段。

通常情况下,主体为他的原始识别对象找到一系列假

想的等价物,使他的世界多样化——他对某些对象提出认

同,撤销它们,再对其他对象提出认同,等等。每一次焦

虑都阻碍了明确的识别,阻碍了对现实的执着。但是这些

来来去去会给它一个无限复杂的实在的框架,那就是人的

实在。在幻想被符号化(象征化)的这个阶段之后,就是

所谓的生殖器阶段,在这个阶段,现实被固定下来。

对迪克来说,现实显然是固定的,但那是因为他无法

承受这些来来往往。他马上就处在一个没有发展的现实之

中。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人性的现实。它意味着,

在它自己的层面上。它已经被象征化了,因为人们可以赋

予它一个意义。但由于它首先是一种来来去去的运动,它

只相当于一种预期的、固定的象征,具有单一而独特的主

要识别(unique primary identification),具有以下名称——

虚空、黑暗。这种差距正是人在主体特有的结构中所具有

的特征,这就是在主体内部所产生的反应。他只接触这个

空隙。

在这个空隙里,他只能数非常有限的东西,他甚至不

能说出这些东西的名字,正如你已经敏锐地注意到的那样。

当然,他对一些词(文字符号)(vocables)已经有了一些

感觉,但是对于这些词,他并没有给出承认(Bejahung),

他没有承担(assumed)它们。与此同时,尽管这看起来很

矛盾,但在他身上可以发现一种共情(empathy)的潜力,

这种潜力比正常情况下要大得多,因为他在与现实的关系

中非常轻松,能以一种不产生焦虑的方式与其相处。当他

看到梅兰妮·克莱因衬衫上的铅笔屑,他说到:可怜的梅兰

尼·克莱因。

下节课我们将从最困难的角度,从它的原点,来讨论

象征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你们将会看到它与我们前几天在

伊 波 利 特 的 精 彩 评 论 中 提 到 的 东 西 的 联 系 ——破 坏 性

(destructionism)在人类现实构成中的作用。

1954年2月17日

**THE TOPIC OF THE IMAGINARY **

**想象(界)的主题 **

**Ⅶ **

**The topic of the imaginary **

**想象(界)的主题 **

MEDITATION ON OPTICS

INTRODUCTION OF THE INVERTED BOUQUET

REALITY: THE ORIGINAL CHAOS

IMAGINARY: BIRTH OF THE EGO

SYMBOLIC: THE POSITIONS OF THE SUBJECT

FUNCTION OF THE MYTH OF OEDIPUS IN

PSYCHOANALYSIS


对光学的沉思

对颠倒花束的介绍

实在界:原初混乱

想象界:自我的诞生

象征界:主体的位置

俄狄浦斯神话在精神分析中的作用

我今天给你们做的研讨班的题目是“想象界的主题”。这

样一个主题足够讲上好几年了,但由于我们在讨论中遇到

了有关想象在符号结构中的位置的问题,今天的谈话可以

解释这个标题。

上次我让大家关注一个案例,并非没有预设的计划,

我希望当它被完整地揭示出来时能显示其严谨性,这个案

例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以缩影的方式展示了我们曾不合时宜

地提到过的三个大概念——想象、象征和实在——之间的

相互作用。

如果没有这三个系统的指导,我们就不可能理解弗洛

伊德的技术和经验。通过这种区分,很多难点都得以澄清。

前几天格林尼尔小姐(Mlle Gélinier)在处理梅兰妮·克莱因

(Melanie Klei)的文本时所说的“不理解(incomprehension)”

就是这种情况。当人们试图阐述某些经验时,重要的不是

他理解了什么,而是他没有理解什么。格林尼尔小姐报告

的价值恰恰在于强调了文本中不能被理解的东西。

这就是为什么文本评论的方法被证明是富有成效的。

对文本的评论就像在做分析。好几次我管的人对我说“我觉

得他指的是这个或那个”,我就会告诉他们,我们必须防止

自己理解得太多,理解得超过主体所论述的内容。诠释一

个人所理解的东西和想象一个人所理解的东西完全不是一

回事。恰恰相反,甚至可以说,正是在拒绝理解的基础上,

我们才打开了分析的大门。

这还不足以连在一起形成文本。很明显,它是在我们

习惯的简单短语的框架内连接起来的——本能的成熟、原

始的攻击性本能、口交、肛门虐待癖等等。然而,在梅兰

妮·克莱因(Melanie Klein)参与的记录中,出现了几个对

比。我将进行详细地讨论,回到这些对比。

一切都取决于格林尼尔小姐(Mlle Gélinier)发现的自

我功能(ego's function)的特殊性、矛盾性和冲突性——如

果自我的功能过度发展,它就会阻止一切发展,但在发展

中,它又重新打开了实在的大门。自我的发展是如何重新

触及实在的呢?克莱因所解释的具体功能是什么,它似乎

具有侵入性,是对主体的叠加?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再次

讨论的问题。

你们应该已经发现了,就这个年轻的主体而言,实在

界、想象界和象征界是有形的,相互冲撞的。我教过你们

用语言来识别象征界——现在,正如梅兰妮·克莱因所说,

有事发生了。另一方面,梅兰妮·克莱因告诉我们,对象是

由 对 客 体 的 投 射 ( interplay of projections ) 、 内 摄

( introjections ) 、 排 除 ( expulsions ) 和 再 内 摄

(reintrojections)的相互作用构成的,主体在投射出他的施

虐(sadism)后,看到它又从这些对象中返回。并且,经过

这一切发现自己陷入一种焦虑的恐惧,难道你没有感觉我

们是在想象界的领域?

从那时起,象征和想象在实在构成中的接合点就成了

我们面对的整个问题。

1

为了讲得清楚一点,我为你们设计了一个小模型,用

来表示镜像阶段。

正如我经常强调的,镜像阶段不仅仅是发展中的一个

时刻,它还具有示范作用,因为它揭示了主体与他的形象

的关系,是自我的原型(Urbild of the ego)。现在,这个没

人能否认的镜像阶段,有一个光学上的直观展示——谁也

不能否认这一点。而这是个巧合吗?

科学,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实践中的科学(sciences in

labour),经常从其他学科中借用模型。我亲爱的同僚们,

你们不会相信你们是有多么的亏欠地质学。如果不是因为

地质学,人们怎么会认为,物体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可

以从当下的位面的移动到从前的位面?我顺便说一下,如

果每个分析师都去买一本地质学的小书,也不是一件坏事。

曾经一位分析师地质学家Leuba写了本书,我极力推荐你们

去读读这本书。

光学也有它的说法。在这一点上,我发现我并不反对

Image 4

大师建立的传统——你们中肯定不止一个人注意到,在

《梦的解析》“梦程序的心理”一章中,有一个著名的图式,

弗洛伊德把整个无意识过程嵌入其中。

弗洛伊德的图式

在图中,弗洛伊德把可以从感知层面区分出来的不同

层次,即瞬间的印象——Mnem'、Mnem''等,包括图像和记

忆。这些记录的痕迹后来被压抑到无意识中。这是一个非

常漂亮的图式,我们会回到这个图式,因为它对我们很有

用。但我想指出,它所附带的评论似乎从未引起任何人的

注意,尽管弗洛伊德在他最后的作品《精神分析纲要》中

以另一种形式再次运用了它。

我将把它读给你们听,因为这是在《梦的解析》中找

到的。在这些话中呈现给我们的是精神位置(psychical

locality)的概念——这里的问题正是心理现实的领域,也

就是说,在感知和自我的运动意识之间发生的一切:

这些话向我表达的是精神位置(psychical locality)的

观念。关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精神装置(mental apparatus),

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解剖式的装置,对此,我将不予理会,

并尽量避免在解剖意义上确定精神位置。我将站在心理学

立场,仅仅遵循如下建议,即把执行我们各种精神功能的

组织看成是类似于一架复杂的显微镜或类似于照相机之类

的东西。在这一基础上,精神位置就相当于这类仪器中初

步形象得以呈现的那一点。我们知道,在显微镜或望远镜

中,这些初级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一些理想点,它不

位于装置明显可触处。我认为没有必要解释这种或类似形

象的偏差,这种比喻仅仅在于帮助我们理解精神活动的复

杂 性 , 将 各 种 功 能 加 以 解 析 , 并 各 使 之 归 因 于 装 置

(apparatus)的不同组成部分。就我所知,实验工作至今尚

未采用这种解析方法,来研究心理装置是如何组合起来的,

我认为这种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在我看来,只要我们能

保持冷静的判断,并且在此基础上不犯错误,便可以使我

们的思想自由地驰骋。由于对任何未知事物的最初研究都

需要以某些暂时性辅助观念为基础,所以,我想首先提出

一些最粗略但又最具体的假设。51

我不必告诉你们,因为给出建议就是为了不被遵循。

51 (1900a) GW Ⅱ/Ⅲ 541; Stud Ⅱ 512; SE Ⅴ 536.

因为那样,我们就没有错过为大楼搭脚手架的机会。另一

方面,弗洛伊德允许我们利用补充关系(supplementary

relations)来让我们更接近未知的事实,这使我在构建模型

时显得有些轻率。

今天我们要做的事情似乎很幼稚——去研究一个比复

式显微镜简单得多的光学仪器——并不是说接着进行相关

问题的比较就没趣了,但那会使我们走得有点远。

我不能强迫你去思考光学。奇怪的是,光学的整个形

而上学体系都建立在几何和力学的基础上,通过寻找它们

作为理解的模型,但到目前为止,它似乎还没有得到最充

分的利用。然而,它应该有助于我们去实现一些梦想,这

种奇怪的科学,与其他科学相反,它通过仪器产生一种被

称为图像的特殊事物,将切割、解剖和解剖学带入自然之

中。

不要以为我说这些是为了让你们相信月亮是一大块绿

色奶酪,或者把光学图像当作我们关注的图像(images)。

但是,尽管如此,他们名字相同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光学图像有种奇怪的多样性——其中一些是纯粹主观

的,这些是我们称之为虚像(virtual),而另一些则是实像

(real),即在某些方面像实体,可被视为实体。更奇怪的

是,我们能为作为实像的实体制造虚像。在这种情况下,

作 为 实 像 的 实 体 理 所 当 然 地 被 称 为 虚 拟 物 体 ( virtual

object)。

事实上,还有更令人惊讶的:光学建立在数学理论之

上,没有数学理论就无法构建光学。为了使光学能存在,

对于现实空间中的每一个给定的点,必须有一个点,而且

只在另一个空间,即虚拟空间中才有一个相应的点。这就

是基本的结构性假说。它给人过于简单的印象,但如果没

有这个假设,那么任何一个方程式都没法写出来,也不能

象征任何东西——而光学也就将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一点

不成立,即使没有意识到这点的人,也无法进行任何研究。

在这里,想象和实在的空间也融合了。然而,我们必

须认为他们不同。说到光学,我们有许多机会运用某些区

分,向你们展示象征来源对特定现象的重要程度。

另一方面,在光学中,因为我们也以经验为指导,光

学现象可以说是完全真实的。但是,现象的每一刻都涉及

主观性。当你看到彩虹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完全主观的东

西,从一定距离上看过去,就像缝合在风景上一样。彩虹

不在那里,是一个主观的现象。但尽管如此,由于有相机,

你完全客观地记录了它。那么,它是什么?我们没有一个

清晰的判断,对吗?哪个是主观的,哪个是客观的。或者

说,我们是否已经养成了习惯,在我们的小智库(thought-

tank)中对客观和主观进行过于草率的区分?照相机不就是

一个完全由X和Y组成主观装置(apparatus)吗?而这些X

和Y不也存在于主体的领域,也就是语言的领域吗?

我把这些问题先放一边,直接讲一个小例子,在我在

黑板上呈现它之前,我会试着让它进入你们的头脑中,因

为没有什么比黑板上的东西更危险的了——它总是有点平。

这是一个经典的实验,在物理学还有乐趣的时候,在

物理学真正是物理学的时候,曾进行过这个实验。同样,

对我们来说,我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精神分析还真正是精

神分析的时刻。我们越是接近精神分析的乐趣,它就越是

真正的精神分析。之后,它就会逐渐熟稔,逐渐开始偷懒

抄近路。再没有人理解他们所做的,就像不需要任何光学

知识也能制造显微镜。所以让我们庆幸我们仍然在做精神

分析。

把一个巨大的大锅放在我的位置——它也许可以代替

我一段时间,我很乐意当一个音箱——一个尽可能接近于

半球形的大锅,内部经过很好的抛光,总之就是球面镜。

当它被推到与桌子一样远的位置,你在里面就看不到自己,

因此,即使我变成一个大锅,我和我的学生之间不时出现

的海市蜃楼效应也就不会出现(上着课人就不见了)。球

面镜会产生一个实像。从物体发出光线的点,最好在球体

的轴面上,同一平面内,通过球体表面上的光线折射,在

对应的另一点产生了物体的实像。

Image 5

很抱歉,我今天没把这口大锅带来,也没带实验器材。

你们必须自己想象。

假设这是一个盒子,这边是空心的,被放在一个平面

上,与半球体的中心相对。当你在盒子上放一个花瓶,而

在它下方,有一束真的花。那么,会发生什么?

颠倒花束实验

花束被反射到球面上,光线在物体发出光线的对称位

置交会,就形成了实像。请注意,在我的模型中,光线并

不完全交叉,在现实中也是如此,对所有的光学仪器,我

们只能得到近似的焦点。经过眼睛后光线会再次发散,但

对人眼来说光线是会合的,形成了真实图像。因为以会合

形式射入视点的光线的特征是形成实像,与眼睛相遇时是

会合的,远离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碰巧,光线以相反的

方式射到眼睛里,则形成虚像。这就是你照镜子时发生的

事情——在它不存在的地方看到它。相反,这里你所见即

它所在——条件之一是你的视点在光线交界的光锥范围之

内。

在那一刻,虽然看不到藏起来的真花束,但只要你的

视点正确,你会看到一个非常奇特的花束的像,在花瓶颈

上精准成形。由于你的双眼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线性移动,

你会觉得它真实存在,同时觉得有什么东西奇怪且模糊,

因为光线不能很好地相交。你离得越远,视差的作用就越

大,假象也就越完整。

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以利用这个实验结果。可以

肯定的是,这个图式与我们分析中要处理的事物没有实质

的联系,即所谓的实在或客体关系,或想象关系。但它让

我们以一种特别简单的方式说明,在精神经济学(psychic

economy)中,想象世界和实在世界的侵入所带来的结果—

—现在你将看到是如何影响的。

2

我很喜欢这个小实验。这个被称为“倒置花束”的实验不

是我发明的,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实验不是为我们编造

的,它的单纯性和其偶然的细节、花瓶和花束吸引着我们。

事实上,原始自我的具体领域,无论是原初自我(Ur-

ich)还是快感自我(Lust-ich),都是由一种分裂和与外部

世界的分化构成的——通过排除、分裂(Aufstossung)和

投射,包含在里面的东西与被排斥的东西是不同的。从那

时起,容器和包含的概念就处在自我形成的原始阶段的精

神分析的概念前沿。这就是花瓶与里面的花之间的关系如

何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隐喻,一个最可遇不可求的隐喻。

你知道生理成熟的过程使得主体在他某个特定时刻,

能有效地整合他的运动功能,并获得对身体的真正掌握。

除非主体在这个时刻之前就意识到他的身体是整体,尽管

是以一种关联性的方式(correlative manner)。这就是我在

镜像阶段的理论中所坚持的——只需看到身体的整体形态,

主体就在想象中掌握了自己的身体,但这与真正的掌握相

比并不成熟。这种成长培育(formation)与成熟过程是分开

的,不会与它混淆。主体期待实现心理对身体的掌握,而

这种期待会在随后的每一次有效的运动控制练习中留下痕

迹。

这是一次原始的冒险,通过这次冒险,人有了第一次

看到自己的经验,反思自己的经验,以及把自己想象成他

人的经验——这是人类的一个基本维度,它完全构建了人

类的幻想生活。

在最开始,我们假设这里有本我、对象、本能、欲望、

倾向等等,这是纯粹简单的、不被任何东西所限定,也不

能成为被定义的对象,它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坏的,同时

是混乱、绝对、原始的。这就是弗洛伊德在《否定》中提

到的位面,当他谈到对存在的判断时——要么它存在,要

么它不存在。正是在这里,身体形象首先为主体提供了形

式,使主体能判断什么与自我有关,什么无关。那么我们

可以说,如果把它纳入我们的模型中,身体形象就好像想

象中的花瓶,里面装着一束真实的花。我们就是这样描绘

自我诞生之前的主体,以及主体的出现。

你们很清楚,我是在图式化,创造一个隐喻,一个思

考的组织(apparatus),需要一开始就知道他的作用。你可

以颠倒实验条件——可以花盆在下面,花在上面。可以根

据自己的判断把真实情况想象出来,条件是要保留符号关

系,+ - +或- + -。

要想有一个错觉,一个在眼睛面前构成的世界,在这

个世界里,想象可以包括实在,而且,以同样的方式,塑

造它。在这个世界里,实在中也可以包括想象,而且,以

同样的方式,使想象有位置。但必须满足一个条件,正如

我所说,视点必须处于一个特定的位置——光锥之内。

如果眼睛在这个光锥之外,就看不到想象中的东西,

原因很简单,从物体发射的任何光线都不会碰巧经过眼睛。

他就会看到事物赤裸裸的真实状态,也就是说,装置内一

个伤心的空锅,或寂寞的花,取决于具体情况。

你可能会说——我们不是一只眼睛,那么这只四处游

荡的眼睛是什么?

盒子代表你的身体,花束代表本能和欲望,和四处游

荡的欲望对象。而大锅,那是什么?很可能是大脑皮层,

怎么不是呢?这很有趣——我们改天再讨论这个问题。

在这里,你的眼睛不会四处游荡,它很固定,就像刺

激大脑皮层的小附属物(little appendage)。那么,为什么

我告诉你视点在四处游荡,而且根据所处的位置,它有时

有用,有时没用?

像往常一样,视点在这里象征着主体。

整个科学的基础是将主体还原为一只眼睛,所以它被

展现在你眼前,也就是客体化——我下次再解释。关于本

能理论(theory of the instincts),前段时间有人提出了一个

非常漂亮的结构——是我听过最自相矛盾的理论,它强化

了人的本能,但最后没人是站着的。正因为如此,进行这

个演示是很有用的。为了让我们暂时沦为一只眼睛,我们

不得不站在科学家的立场,他可以宣布自己只是一只眼睛,

并在门上贴出告示——不要打扰实验者。在生活中,事情

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我们不是一只眼睛。那么,眼睛,它

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想象界和实在界的相互关系,以及在由此

产生的世界的构成中,一切都取决于主体的位置。而主体

的位置——你应该知道,我反复提及很久了——本质上由

它在符号系统中的位置决定,换句话说,就是语言世界。

他是否有权自称佩德罗(Pedro),还是被禁止这么称呼自

己,都取决于这个位置——在不同情况下他是否在光锥之

内。

这些内容你们必须牢牢谨记,才能理解以下内容,虽

然看起来有点多。

3

我们必须接受梅兰妮·克莱因的文本,一次实验记录。

在实验里有一个大约四岁的男孩,他的智力发展水平

在十五到十八个月之间。这是个定义的问题,你永远不知

道这是什么意思。测量(智力)的工具是什么?而这个评

判智力的标准也通常被省略了。“十五到十八个月”的智力发

展水平52,甚至比我刚才讲的实验里的花还模糊。

孩子的词汇量非常有限,不仅词汇量少,会的都还是

错的,他在大部分时间都不能恰当地使用这些词,但在其

52 原文为 affective development。

他时候,他显然能理解这些词的含义。梅兰妮·克莱因坚持

认为,最明显的事实,是这个孩子并没有希望自己被理解,

不会试图沟通。他唯一的活动,就是发出声音,在无意义

的声音和噪音中或多或少获得快乐。

即便如此,这个孩子还是懂一点儿语言——否则梅兰

妮·克莱因不可能让他理解自己,他有一些符号装置的要素

可供支配。另一方面,梅拉尼从关键的与孩子的第一次接

触开始,就描述他的态度为冷漠、无动于衷。然而,他并

不是找不着北,没让人觉得他是白痴。梅兰妮·克莱因将他

与以前见过的所有神经症儿童区分开来,因为她注意到他

没有焦虑的迹象,也没有在神经症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伪装、

爆 发 ( explosion ) 、 或 是 退 缩 ( withdrawal ) 、 僵 硬

(stiffness)和胆怯(timidity)。以她分析的经验,不会连

这点都察觉不到。这孩子在那儿好像目中无人,他看着梅

兰尼,就像看一件家具。

我之所以强调这些方面,是因为我想强调现实对他来

说的统一性。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同样的现实,同样的无动

于衷。

这就是格林尼尔小姐的窘境的开始。

梅兰妮·克莱因认为,儿童的世界是来自母体容器(子

宫),由母亲体内的成分/养分(奶水)组成的53。在他本能

地与母亲这个专属对象发展关系的过程中,儿童建立了一

系列想象的结合关系。他可以咬和吸母亲的身体。这种结

合方式是破坏性的。

在母体中,孩子期望遇到一定数量的物体(objects),

它们本身具有特殊的统一性,尽管包括可能的危险物体。

为什么危险?就和孩子对这些物体来说是危险的原因一样。

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他对物体也有同样的破坏能力,他

给物体附着上他自身的破坏能力,那些他觉得被他享有的

东西。正因如此,梅兰妮强调主体的外在性与他最初的自

我边界有关,并像坏的、危险的物体,比如便便一样拒绝

它们。

当然,这些物体将被外化,从原始的普遍的容器中,

从原初的整全中分离出来。母体的幻想形象就是这个整全,

是婴儿整个原初(large whole)的现实世界。但是,他还是

会认为这些物体是邪恶的,这也是他与物体第一次建立联

系的标志。所以他要把物体重新投射出去,把注意力转移

到其他不那么危险的物体上。例如,他构建了所谓的“粪尿

等式”(equation faeces-urine)。外部世界中其他更加中立

53 拉康使用的术语是“contenu”,它既包括英语的“contents”(克莱恩使用的术语,

见前引书第 232 页,特别是第 221 页),也包括“contained”,是最适合拉康在这

个研讨会中使用的英语术语。

的物体,将被设定为第一物体(first ones)的等价物,通过

想象——我在这强调的是等同的(等式)(equation)——

联系了起来。因此,我们在这些物体之间再次发现了象征

等式,它产生于排除与投入、投射与吸收的交替机制,也

就是说,产生于想象的相互作用。

我尝试在我的图式中将这种相互作用象征化,通过对

真实物体的想象性包含物,或者反过来说,通过捕捉实在

外壳中的想象性物体。

在迪克的案例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想象力的架构,

也可以说是外部世界的架构,它在那里准备浮出水面,但

只是准备。

迪克处理的是包含物与被包含物。他已经很自然地在

几个对象上,例如小火车,有一些倾向,甚至在人上——

他自己是小火车,而他的父亲是大火车。此外,令人惊讶

的是,对他来说,有意义的对象数量非常有限,仅限于表

达内部和外部,被包含物和包含物的最小符号。因此,黑

暗的空间被直接同化为母体,他在其中寻求庇护。没有发

生的是自由的活动(free play, jeu libre),对象不同性质、

想象的和现实的对象的结合。

这就是为什么,当他在母体一样空旷、黑暗的空间内

部寻求庇护时,那里没有任何物体,这让格林尼尔小姐对

此非常惊讶。原因很简单,在他的例子中,花束和花瓶不

可能同时出现。这就是关键所在。

格林尼尔小姐的惊讶是源于这一事实:对梅兰妮来说,

一切都发生在一个与现实等同的虚构的现实。正如她所说

的,在事实上,这无法促进我们设想不同原初集合(sets)

的分离。梅兰妮·克莱因既没有讨论想象,也没有讨论实在。

要由我们引入这些概念,并理解只要实在的一部分是想象

的,另一部分就是实在的;反之,只要一部分是实在,另

一部分就会变成想象。我们会看到为什么一开始,不同部

分、不同集合(sets)的融合永远无法完成。

在这里,我们处于镜像关系中。

我们称之为投射面。但是人们知道投射的对应关系吗?

我们必须找到比“内摄”(introjection)更好的词。在分析中,

“内摄”这个词并不是投射的反义词。你会注意到,内摄几乎

只在象征性的问题上被使用,总是伴随着象征性的称谓。

内摄总是对他人言语的内摄,它引入了一个与投射完全不

同的维度。围绕这一区别,你可以区分什么是自我的功能,

什么与二元关系的秩序有关,以及什么是超我的功能。在

分析理论中,对它们进行区分并不是没有道理,也不是说

人们认为超我——真实的超我——是与理想自我功能有关

的二阶内摄。

这些都是题外话。我将回到梅兰妮克莱因描述的案例

中。

孩子在那里,他有一定量的重要记忆。梅兰妮·克莱恩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跟随她——强调了其中一个领域

的极端限制——想象。通常情况下,正是通过在想象转移

(imaginary transposition)的运作的可能性,对象的逐步价

值化(valorisation)才得以实现,在我们通常被称为情感的

层面上,通过多样化,想象界等价交换的筛选,人类成为

唯一的、拥有几乎无限的对象动物——在他的客观世界

(Umwelt)中被标记为格式塔的价值的对象,就其形式而

言被隔离的对象。梅兰妮·克莱因强调了想象的贫乏,同样

地,这个孩子也不可能与作为结构的物体建立起有效的关

系。这是一个需要把握的重要关联。

现在如果我们总结一下梅兰妮·克莱因描述的孩子的态

度,重点就是——他没有过任何呼唤(he makes no call, *cet *

enfant n’adresse aucun appel)。

呼唤( appel)——一个我要求你们记住的概念。你们

会说:“当然,拉康这家伙又用这个来谈论语言。”但孩子已

经有自己的语言系统,相当完备。证据就是他在玩弄他人

的呼唤。他甚至利用它来玩反对大人入侵的游戏。例如,

文本中所谓的消极(negativistic)54行为。当他的母亲给他

起一个名字,一个他能够正确地重复的名字,他却以一种

54 原文为英文。

无法理解的、变形了的方式复述它,使其起不到作用。这

里我们重新发现了消极和否定(negativism and negation)的

区别——正如伊波利特提醒我们的,不仅展示了他的修养,

而且证明了他亲眼看到过病人。至于迪克,他以一种及其

消极的态度使用语言。

在介绍呼唤的时候,我并不只是停留在语言的层面。

甚至更进一步——呼唤不是语言,也不是语言的一个更高

层次。如果我们谈论层级的话,它实际上是在语言之下的。

你只要观察一下宠物就会发现,一个没有语言的生命仍有

能力向你发出呼唤,呼唤你注意到,在某种意义上,它有

缺乏的东西。对于人类的呼唤,我们保留了进一步的、更

丰富的发展,因为它恰恰发生在一个已经发展出语言的生

命身上。

让我们分阶段梳理一下。

卡尔·布勒提出的语言理论既是最独特的,也不是最完

善的,但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他区分了语言的三

个阶段。遗憾的是,他通过一些难以理解的语系来确定阶

段。

首先是陈述本身的层面,在几乎是自然的层面。当我

对某人说最简单的事情时,我就处于陈述层面,比如说一

个命令。正是在陈述的这个层次上,必须放置与主体性质

有关的所有内容。官员或教授不会用与工人或工头相同的

语言下达命令。在陈述层面,从风格到语调,我们学到的

一切都与主体的性质有关。

在任何命令语中,都有另一个层面,即呼唤层面。这

是个语气问题,即命令语是以何种语气说出的。同一个文

本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语气。简单的“停止”(stop)作为一种

呼唤,根据不同的语境,可以有完全不同的语气。

第三个层次是沟通,准确地说明问题内容,以及它对

整个情况的参考。

在迪克那里,我们处于呼唤的层面。这种呼唤在已经

获得的语言系统中获得了它的地位。现在,至关重要的是,

这个孩子没有发出任何呼唤。主体用在语言中定位自己的

系统被打断了,在语言的层面。语言和说话不是一回事—

—这个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语言的主人,但他并不说话。

这里有一个主体完全不回答。

言说没有来到他身边。语言没有粘附在他的想象系统

上,而这个系统的记录是极其有限的——对火车、门把手

和黑暗的价值化。他的能力,不是交流的能力,而是表达

的能力,但仅限于此。对他来说,实在和想象是等同的。

因此,梅兰妮·克莱因在这里不得不放弃使用技术。她

用最基础的材料,甚至没有用游戏——因为这个孩子不玩

这种游戏。当他拿起一辆小火车的时候,他不去玩火车,

他反而变得像火车移动——仿佛一个隐形的存在,或者说,

仿佛一切物体都以特定的方式对他隐形着。

正如她所清楚地意识到的那样,梅兰妮·克莱因在这里

没有提供一种解释。她说,她从已有的想法出发,这些想

法,这个阶段会发生什么是众所周知的。我不会拐弯抹角,

只是告诉他——迪克小火车,大火车是爸爸火车。

于是,孩子开始玩他的小火车,他说了一个词,车站

(station)。55在这个关键时刻,语言与主体的想象的粘连

开始勾勒出自己的轮廓。

梅兰妮·克莱因把这一点反馈给他——这个车站是他妈

妈。迪克正在进入妈妈。从这一刻,一切开始了。她只给

他提供这类话语,没有别的。事实证明孩子很快就有了进

步。

那么,梅兰妮·克莱因究竟做了什么?除了引入语言之

外,她还象征化了一种有效的关系,即两个人的关系。她

用俄狄浦斯神话的象征给关系命名。正是从这一点出发,

在最初的仪式后,孩子在黑暗中为了重新与容器接触,一

些新东西觉醒了。

孩子的第一次言语表达——口头上的呼唤。他请求他

的护士,他和护士一起进来,再让护士离开,好像这对他

来说不算什么。这是第一次,他通过呼唤做出反应,这不

55 原文为英文。

是简单的情感呼唤,由整个生命模拟出来的,而是一个口

头呼唤,从那时起,它包含一个回应。这是他在严格的技

术意义上的第一次交流。

然后,事情发展到这儿,梅兰妮·克莱因将所有其他元

素带入了那时组织起来的情境,直到父亲本人也进入角色

之中。梅兰妮·克莱因说,在疗程之外,孩子与世界的联系

在俄狄浦斯情结的层面上展开,以之为核心象征化他周围

的现实,这是梅兰妮·克莱因赋予他的象征化的干细胞。

这就是她后来所说的——打开了他无意识的大门。56

梅兰妮·克莱因的做法揭示出一种对主体化过程的基本

理解,对迪克来说,主体可能相当于他的无意识?按照惯

例,她从一开始就这么想。请大家再读一下这个案例,你

们会看到“无意识是他人的话语”这一我常说的公式的精彩范

例。

正是梅兰妮·克莱因的话语,将恋母情结的象征粗暴地

转移到与孩子与原始自我的关系上。梅兰妮·克莱因总是明

里暗里、有意无意地这样对待主体。

在极端情况下,在主体没有进入人类现实的情况下,

现实中既然听不到他的呼唤,那么治疗师引入的象征起到

什么效果?它们指定了一个初始位置,主体可以从那里引

56 ‘avoir ouvert les portes de son inconscient’这句话取自克莱因的论文(p. 229)。

入想象和现实的相互作用,并得到发展。他被一系列等价

物吞没,在这一系统中,对象被相继替换。经历了一连串

的等价过程,转化为替代品——比如脸盆。他不再停留在

实在和想象两扇门外的空间,他曾在那整全的绝对黑暗中

寻求庇护。世界以这种方式在他面前显现并整合。然后,

从 脸 盆 到 暖 气 片 , 到 越 来 越 复 杂 的 物 体 。 加 入 的 内 容

[contenus] 愈 加 丰 富 , 例 如 定 义 内 容 [content] 和 非 内 容 的

[non-contenu]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谈及自我的发展?像往常一

样,是为了混淆自我和主体。

只有当主体将自己融入象征系统,在其中采取行动,

通过真正的言说来确证自身时,才能得到发展。你应该注

意到,这种言说甚至不一定是他自己的。在分析师和主体

之间暂时构成的、情感化程度最低的二人关系中,可以产

生真正的言说。可以肯定的是,之前从来没有言说发挥了

俄狄浦斯情结的象征性情境的作用。

这真的是关键——非常基础的关键。我已经指出,可

能还有很多关键。也许有一天,我会给你们讲讲在这方面

我们从原始(primitive)人的神话中获得了什么——我不会

说“劣质”(inferior),因为他们不是劣等人,他们比我们知

道的多。当我们研究比方说可能是苏丹人的神话时发现,

俄狄浦斯情结对他们只是一个相当无聊的笑话。俄狄浦斯

是体系庞大的神话中的细枝末节。神话记载了丰富而复杂

的主体之间的一系列关系,此外,俄狄浦斯情结似乎只是

个简略版,以至于不能总是用它。

但没关系。我们这些分析师到现在为止已经对俄狄浦

斯情结很满意了。当然,人们确实试图对它进行一些阐述,

但都不够大胆。人们总是非常纠结,因为人们很难区分想

象、象征和实在。

现在我想提请你们注意以下几点。当梅兰妮·克莱因向

他提供恋母情结模式时,主体生活中的想象关系虽然极其

贫乏,但已经足够复杂,可以说他有一个自己的世界。但

对我们来说,这种原始的实在简直不可描述。只要他不说,

我们就没办法进入他的世界。她告诉我们,例如,在母体

帝国里,主体可以和他所有的兄弟一起被发现,更不用说

父亲的阴茎之类的了。是吗?

这不重要,因为无论如何我们都能把握这个世界如何

运转,想象和实在如何被结构,持续的投入如何发展,产

生了人类的各种对象,可命名的对象。一切过程的起点都

是这个原型,它由有意义的言说形成基本结构。在言说的

规律中,使人变得人性化。

我怎么用另一种方式解释呢?问问你们自己,呼唤在

言语里代表什么?嗯,它是拒绝的可能性。我说的是可能

性,呼唤并不意味着拒绝,不意味着非此即彼,不是二分

的。但你们可以看到,正是发出呼唤时,依赖关系才在主

体中建立。从那时起,他张开双臂迎接护士,却故意把他

自己藏在门后时。在与梅兰妮·克莱因的关系中,在狭小空

间里他待了一段时间后,他突然显示出对了同伴的需要,

依赖性也随之而来。

那么,在这一观察中,你可以很独立地看到在儿童身

上发挥作用的前语言和后语言的关系。而且你意识到,外

部世界——我们所谓的真实世界,只是一个人化了的、符

号化的世界,是符号进入原初现实发挥了过度的作用——

只有在正确的地方发生了一系列相互作用,才能构成现实

世界。

在我的模型中,特定结构的情境取决于视点的位置。

我将进一步使用这个模型,今天我只介绍花束,但这个模

型可以引出另一个模型。

从迪克的案例开始,通过实在、象征和想象的分类,

我向你展示了这样的情况:一个掌握了所有语素的主体,

他经历了一些想象的变化,使他能够结构世界,但他的世

界可能与现实无关。为什么他不在现实里?——仅仅因为

事情没有按照特定的顺序发生。这个形象在其整体上是混

乱的,没法有整体上的发展。

我们在这里处理的是自我的发展吗?再看一下梅兰

妮·克莱因的文章。她说,儿童自我的发展过于早熟,以至

于与实在关系过于真实,因为没有给想象留位置——然后,

在她句子的第二部分,她说,是自我阻碍了发展。这只意

味着自我不能有效地作为构建这个外部世界的装置。因为

一个简单的原因——因为眼(主体)糟糕的位置,自我根

本没有出现。

花瓶是虚像。花瓶没有出现,而主体仍然在一个缩小

了的现实中,同样缩小的想象包袱。

这个观察的核心,就是你必须理解的——言说的作用。

因为言说行为就是与已有的、典型且重要的符号系统相协

调的运作模式。

这些问题值得你去仔细思考,重读文本,感受这个小

模型,这样你们可以自己了解能把它用到什么地方。

我今天给大家提供的是一个理论上的讨论,与格林尼

尔小姐上次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完全不同。下一次会议将在

两周后举行,会议的题目是——《移情(The transference )》—

—我们应该在不同的层面上研究它。

1954年2月24日

**Ⅷ **

**The wolf! The wolf! **

**狼!狼! **

THE CASE OF ROBERT

THEORY OF THE SUPER-EGO

THE CORE OF SPEECH

狼孩罗伯特的案例

超我理论

言说的核心

在我们课程的讨论中,你们已经熟知了统领我们评述

的目标所在,即重新思考这些分析经验的奠基性文本。我

们应以灵巧的精神理念来进行文本挖掘——与经验中最显

眼的东西始终保留一定距离。所以不足为奇的是,为了理

解分析经验,我们应该此时此刻被引导去重新思考最直接

被给定的东西,即象征功能(symbolic function),或者我们

的词汇中完全相同的事物——言说功能(function of speech)

之中,隐含了什么。

我们重新探索这个关于分析经验的核心领域,关于它

的暗示贯穿在弗洛伊德的作品中,从未被指明,但其中每

一步都有暗示。我并不认为当我说弗洛伊德的文本中都能

用代数式的方法来马上转译(translate)到这个领域。这样

的转译产生了许多矛盾的解决方案,就好像整个系统的完

备性都系于这个领域,而这些悖论曾经都实诚地确保了给

出悖论的文本不会被盖棺定论。

在下一次会议上,我非常希望有人来对例证我先前所

说内容的文本发表评论。这个文本可以在《记忆、重复与

修通》与《移情之爱的观察》,即《(弗洛伊德的)技术性

著作》文集中两篇最重要的文本中找到,我指的是《论自

恋:一篇导论》。

这是一篇当我们触及到分析对话的情形时,就不得不

带入课堂的文本。当你们知道这些术语、情境和对话以及

引号中的对话中的进一步含义时你们都会同意这点。

我们尝试在它自身的领域中定义阻抗(resistance),然

后我们便形成了移情(transference)的定义。现在你将很好

的理解分离了阻抗的巨大差距:

1 阻抗使得主体远离实言(full speech),使得主体等待

分析。

2 阻抗在最彻底的模式下,是在象征交换(exchange)

的层面上,是焦虑性转折(anxiogenic inflection)构建的一

个功能,是通过移情(transference)进行的。我们在分析中

以技术方式处理这个现象(移情),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驱

动力,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移情,即爱。

在《移情之爱的观察》中,弗洛伊德毫不犹豫地将移

情称作爱。他几乎不关心回避最具体意义上的关于爱和激

情之爱(passionate love)的现象,他在这个方面涉足颇深,

甚至说移情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称作的爱的东西没有真正本

质上的差别。也就是说,这种我们称为移情现象的人为现

象的结构,和我们称之为爱,更具体地说是激情之爱的自

发现象的结构,在心理的层面上,是等同的。

就弗洛伊德而言,移情——即爱,这里并没有回避这

种现象,没有试图将粗俗的(scabrous)转化为象征的。而

这种现象在一般意义上经常被理解为虚幻,不实在的。

为了给我们关于技术性著作的研究收尾,我们的调查

现在要集中到移情——爱这个专题上。这将把我们的带到

他者(other)概念的核心,我将试图在这引入这个概念,

更重要的是,没有这个概念,我们将不可能对我们在经验

中 处 理 的 东 西 ——想 象 的 功 能 ——做 出 明 智 的 分 配

(apportioning)。

不要认为弗洛伊德的文本中没有想象的功能,只是在

他那这仅仅是象征功能。弗洛伊德只是并没有把它放到前

台,也没有在它可以被找的地方呼吁注意它。当我们学习

《论自恋》时,你们将会看到弗洛伊德为了说明早发性痴

呆(会最终导致精神分裂,dementia praecox),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也就是精神病(psychosis),与另一方面

神经症(neurosis)之间的区别时,提出了可能会让你们中

的一部分人感到惊讶,如下的唯一定义:

患有癔症或强迫性神经病的病人,通常在病情发展的

时候,会放弃他与现实的关系。但分析表明,他绝没有意

图断绝与人与物的爱欲(erotic)关系。他仍然将它们保留

在幻想中;即,在一方面,他用他记忆中的想象的物体代替

了实在的物体,又或者将后者与前者混淆在一起。

记住我们上次课上的图式,在另一方面,他已经放弃

了 为 了 达 到 与 物 体 进 行 联 系 的 目 标 而 开 始 的 运 动 活 动

(motor activities)。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的力比多,我们才

能 合 法 地 将 这 个 经 常 被 荣 格 不 加 区 分 使 用 的 “ 内 倾 性 ”

( introversion ) 术 语 用 在 上 面 。 但 这 对 妄 想 精 神 病

(paraphrenic)来说是另一回事,他似乎真的从外部世界的

人和物中撤回了他的力比多,也没有用幻想代替它们。这

仅仅意味着他重新创造了这个想象性世界……当他开始替

换它们时,这个过程似乎是次要的,并且是作为恢复尝试

的一部分——旨在将力比多引导回物体。

在这里我们就能看出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本质区别

是什么,比如施瑞伯案例(Schreber's)分析中,关于想象

的运作的区别。我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年年底之前开始讨论

这个话题,这将使我们能够更深层次地进行思考。

今天,我将让我的学生罗西纳·勒福尔(Rosine Lefort)

发言,她正在我的右边。我昨天晚上听到,她已经向我们

处理儿童精神分析的小组分部呈交了她对一个小孩的观察

报告,而这个案例勒福尔已经和我谈论了很长时间。它是

那些让我们对诊断本身感到非常不安的严重案例之一,也

让我们对病理分类学(nosology)感到十分困惑。但无论如

何,罗西纳·勒福尔能够深入探讨这个案例,你们待会将会

亲眼见证。

在 我 们 开 始 时 , 就 像 两 堂 课 前 , 与 梅 兰 妮 · 克 莱 茵

(Melanie Klein)的观察报告一样,今天我将让罗西纳·勒

福尔发言。她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自由提问,而这些问

题我也会在下次我题为“想象界的移情”的讨论中提供答案。

亲爱的罗西纳,给我们讲讲关于罗伯特的案例。

1

THE CASE OF ROBERT

狼孩罗伯特的案例

勒福尔•罗西纳:罗伯特于 1948 年的 3 月 4 号出生。他

过去历史的重构一直伴随着困难,归功于这次会议带来的

材料,我们才有可能了解到他经历的创伤。

他的父亲无人知晓。他的母亲由于偏执狂(paranoiac)

被拘禁起来了。她照顾罗伯特到 5 个月大,并经常性的搬家。

她忽略孩子的基本需求,甚至到了忘记喂他的地步。她需

要被持续提醒才能想起照看孩子的事情:洗漱,穿衣,喂

食。我们已经确认这个孩子被如此的忽视,以至于忍受着

饥饿。他由于急性的水肿与营养不良在 5 个月大的时候不得

不住进医院。

几乎就在他住院的同时,他就得了双侧中耳炎,必须

做一个双侧乳突切除术。随后他就被送到了 Paul Parquet57,

这家儿童医院以严格的防疫措施闻名。在那他因为厌食被

隔离起来,并通过输液喂食。他在 9 个月大时出院了,并且

几乎是被强制性地送回到他母亲身边。没有人知道他和他

母亲待在一起的两个月发生了什么。当我们再次知道他的

踪迹,是在他十一月大时,他又因为极度营养不良而送进

医院治疗。五个月后,他最后按照法律被弃养了,此后他

再也没见过他母亲。

到他 3 岁 9 个月大时,这个孩子已经换过了 25 次住的

地方,从一个儿童机构到另一个医院,准确来说,从未在

一个寄养家庭中待过。这些住院是出于儿童疾病、耳炎导

致的腺样体切除术、以及神经脑室图、脑电图检查的需要

57 在巴黎的一所儿童医院。

——之后又对他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医学评估,评估表明他

有严重的身体障碍,在这之后,身体障碍得到了改善,但

心理状况有恶化了。能确定的是,根据罗伯特三岁半最后

一次在丹佛特的评估结果,医院考虑到他无法清晰定义的

准精神病(para-psychotic)状态建议对他进行拘禁。他在格

塞尔智力测试中得出了智商只为 43 的结果。

所以他在三岁半的时候来到了我在位于丹弗特的单位

时,我接手了他的治疗。当时,他的状态是这样的:

从身高和体重来看,他的体型非常好,除了慢性双侧

耳漏 58。从运动活动的角度来看,他步态摇晃,动作极度缺

乏协调性,且持续的过度兴奋。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他完

全缺少协调的言语,频繁尖叫,发出喉音和不和谐的笑声。

他只会喊他知道的两个词:Madame(女士,夫人)和 le

loup(狼)这个词他一整天都在重复,所以我给他取了个绰

号叫狼孩,因为这确实是他对自己抱有的形象。

从他的行为举止的角度来看,他过度亢奋,经常没有

目的地进行无序和突然的动作。没有组织整体活动的能力

——他会甩出手臂去抓住一个物体,如果他没有够到它,

他也无法纠正手臂,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开始这个动作。

他还有各种睡眠问题。他在平时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状态,

58 从外耳道内流出一些非脓性的液体,医学上称为“耳漏”。

在他日常生活中处理一些生活问题时,比如使用便盆,清

空便盆,穿衣,吃饭开门;或者面对他无法忍受的黑暗,

其他孩子的尖叫,以及知道要搬家这件事;他都会由于激

动焦虑全身抽搐,但这不是真的癫痫,并且伴随着脸红,

刺耳的嚎叫。

不太常见的是,他会遇到截然相反的危机情形,在这

种情况下,他完全跪倒在地,漫无目的地凝视着,就像一

个抑郁症患者。

和大人在一起时,他是过度亢奋的,与之前没什么区

别,没有什么真的接触。他似乎对小孩视而不见,但当其

中一个尖叫或哭泣时,他的身体会开始抽搐。在这样的危

机时刻,他会变得危险,暴力,他会去扼住其他孩子,因

此他不得不在晚上和吃饭时被隔离。在被隔离的时候,他

没有泄露出一丝焦虑的迹象,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

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给他诊断分类,但我们依旧尽力

去治疗他,尽管我们有时会自问,这是否会有任何结果。

我将告诉你们的是第一年的治疗情形,随后中断了一

年。在治疗中一共有好几个阶段。

在初期治疗阶段,他还保持着他的日常行为,用喉咙

声尖叫。他会不停地在房间里面乱跑,嚎叫,跳到空中,

然后蹲下,将头埋在双手里,开关门和灯。对待物品,他

要么把它们拿起来,要么扔到一边,或者把它们堆在我身

上。他的行为非常容易预测。

在刚开始前几次见面里我能发现的唯一的事情是他不

敢接近装有牛奶的奶瓶,或者稍微靠近奶瓶他就会试图击

打它。另外,我还发现他对洗脸盆感兴趣,但如果洗脸盆

里装满水,似乎会引起他真正的恐慌发作。

在这个初步治疗阶段的末期时,在一次会谈结束后,

他在非常急躁的状态下把所有东西都堆在我身上后,他狂

奔的跑走了,我听到他在他自己平时不知道如何到达的楼

梯顶部,以一种极其不寻常的,冷漠的声音,极低的语调,

对着虚空说,妈妈(maman)。

这个初步治疗阶段没有成果就结束了。一天晚上,在

上床后,他站在床上,当着其它受惊吓的孩子的面,他试

图用塑料剪刀剪掉他的阴茎。

在治疗的第二阶段,他开始展示狼这个词对他来说意

味着什么,他不停地在喊:狼!(le loup!)

有一天,他开始试图掐死正在接受我治疗的一个小女

孩,他们不得不被分开,他被安置在另一个房间里。他的

反应很激动,而且极度不安,我不得不把他带回他平常住

的房间里,他一到那,他就嚎叫——狼!,然后开始把所有

东西都扔到另一个房间里——那里是餐厅——有食物和盘

子。接下来的日子里,每次他经过他曾被安置的房间时,

他都会嚎叫——狼!

这也阐明了他对门的行为,他不能忍受开着的门,他

花了整个会谈的时间来打开它们,就为了让我再次关上它

们并嚎叫——狼!

现在我们应该重新回顾他的历史,住所的迁移,那些

屋子,对他意味着某种毁灭,因为他不停的从一个地方换

到另一地方,从一个成人到另一成人。这对他这已经成为

了毁灭性的原则(principle),这个原则强烈地标记在了他

摄食和排泄的原始表达中。他的毁灭性的原则主要通过两

个情景表现出来:奶瓶与便盆。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开始接受奶瓶,有一天,他打开门,

把奶瓶拿出去给一个想象中的人——每当他与一个成人单

独待在一个房间里的时候,他会表现得好像有其它小孩在

他身边一样。他会拿着奶瓶,拔掉塑料奶嘴,让我给他再

安上,再把它拿到外面,让门开着,背对着我喝两大口牛

奶,然后面对我,再拔掉吸头,把奶嘴扔回来,再把牛奶

倒到自己身上,把剩下的泼到我身上,最后惊慌失措地盲

目逃窜,失去意识。我不得不从他开始滚下的楼梯上接住

他。那一刻,我感觉到他吞咽了某种毁灭性的东西,而敞

开的门是和牛奶联系在一起的。

另外,便盆的那一幕也具有毁灭性的特征。在最初的

治疗中,他觉得他需要在会谈中去排便,想着如果他给我

一些东西,他就能把我留住。他只能在紧紧挨着我,坐在

这个便盆上,一只手抓住我的衣服,另一只手拿着奶瓶或

铅笔才拉得出来。在开始会谈之前他会吃东西,但在之后

他吃的更多,这时他不喝牛奶,但会吃糖果和蛋糕。

强烈的情绪泄露了他巨大的恐惧。最近的这些情景阐

明了对他而言不断的变更带来的毁灭和排便之间的关系。

在这次会谈的过程中,他开始坐在我旁边排便。他的

大便在他身旁,他翻阅着书页。然后他听到外面传来声音。

他吓得发狂,走出去,拿起自己的便盆,放在刚刚走进隔

壁房间的人的门前。然后他回到我所在的房间,身体紧贴

在门上,嚎叫着——狼!狼!

我有一个感觉这像是一个安慰的仪式。他不能够将这

个大便给我,在某种程度上他也知道我是不会向他强行索

要的。他把便盆放在外面,清楚知道大便将被扔掉,要被

摧毁。所以当我对他解释了他的仪式。他就立刻去把盆拿

回来,放到房间里我的旁边,用一张纸把它藏了起来,说

着“没有了,没有了”,免得被迫把它给出来。

然后他开始对我表现出了攻击性(aggressive),好像

我允许他通过他可以支配的这个大便来控制自己,我给了

他有攻击性的可能性。显然,直到他无法拥有大便时,他

才没有攻击性,只有自动的毁灭意识,特别是在他攻击其

他小孩的时候。

从那天开始,他不再认为在会谈中大便是必须的,他

使用象征性的替代物——沙子。他对自己,自己身体的内

容,物体,其他小孩,还有围绕着他的大人都感到极度困

惑。他焦虑躁动的状态越来越严重,在剩下的时间里变得

让人难以忍受。我在会谈时目睹他的这些情况,我觉得很

难对此进行干预。

有一天,在他喝了些牛奶后,他将牛奶倒在地上,把

沙子扔到浴盆里,把奶瓶里装满了沙子和水,在便盆里小

便,然后往里面装沙子。然后他铲起掺着沙子和水的牛奶,

把这些加到便盆里,再把印第安橡胶玩偶和奶瓶放在上面,

最后把这些全部都交给我。

之后,他打开门,然后回来,脸上写满了恐惧。他拿

起在便盆上的奶瓶,然后把它摔碎,狂热地重复这个工作

直到奶瓶成了碎片。之后他细心把碎片收集起来,埋到便

盆里的沙子中。他的情况让我不得不控制他的行为,觉得

我不能再为他做任何事了。他把便盆带来了。

有一些沙子掉在了地上,这令他产生了难以置信的恐

慌,他一定要把地上的每一点沙子都收起来,似乎这些是

他自己身体的碎片,并且他开始嚎叫:狼!狼!

他不能忍受被安排在一个小组中,也不能忍受任何小

孩接近他的便盆,他不得不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上床睡觉。

仅有一次因为腹泻的带来的崩溃才使他松了一口气,以一

种奇观的方式,他用手在床上和墙上到处涂抹排泄物。

整个场景是如此可悲,他活在这样的焦虑里。这使得

我非常担心,我也开始了解他对自己的想法。

第二天,他就更明确的表达了这一点,他跑向窗子,

打开它,并且喊:狼!狼!他在玻璃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

他撞向它,并且喊:狼!狼!我不得不阻止他。

这就是罗伯特表现他自己的方式,他就是狼!他打的

就是自己的形象或者正是这个形象刺激了他。他放进那个

便盆的,是进入他体内和出来的东西,即小便与大便,然

后是人的形象,玩偶,奶瓶的碎片,这些都是他自身的一

个形象,类似于狼的形象,那一些掉落在地上的沙子引发

的恐慌就证明了这点。依次同时,他是所有那些他放到便

盆里的东西,他只是日常生活接触的一系列物件,是身体

内容的象征。沙子是大便的象征,水是尿的象征,牛奶是

进入他身体的东西的象征。但是通过与便盆有关的场景我

们能看到,他对这些东西的区分不是很好。对他来说,所

有这些内容物都统一在身体的永久性毁坏的感觉中。与这

些内容物相反,身体代表着容器,他用破碎的瓶子来象征,

奶瓶的碎片被掩埋在这些破坏性的内容之下。

在接下来的阶段,他驱除(exorcised)了狼!我说驱除

是因为这个孩子给我的印象是他像是被附身了一样。多亏

了我长期的陪伴,他才能够用他喝过的一点牛奶来驱除那

些日常生活中对他造成如此伤害的场景。

在那个时间段,我的解释首先倾向于从情感的角度来

区分他身体的不同内容。牛奶是他得到的,大便是用来给

予的,它的价值取决于从得到的牛奶量,而尿是攻击性的。

许多次会谈以这样的形式进行,他在便盆里小便,并

且告诉我——是小便,而不是大便,他很抱歉。我安慰他

说他得到的东西太少,使得他不能在给出一些东西的同时

不用摧毁他。这些话让他放心了,他之后可以去厕所倒空

便盆。

围绕把便盆倒空这个行为有很多保护性的仪式,首先

他把便盆里的尿排进马桶的水槽里,然后同时用水龙头里

的水来代替尿。他把便盆灌满,任由水四溢流出,仿佛一

个容器只有通过它的内容物才能存在,而且在这时必须通

过溢出来容纳它。在这里有一个融合的愿景,容器与内容

物同时存在,就像子宫内的存在一样。

在这里,他重新发现了他自身的混乱形象。他倒完小

便,同时又试图把它重新抓回来,他确信正在离开的东西

是他自己,他嚎叫着:狼!。只有这个便盆满着的时候对

他来说才有真实性(现实)(reality)。我的态度是为他表

明这个便盆倒空了他的小便后,它仍然是真实的。就像水

龙头不会被流出的水带走一样,他罗伯特,在尿完小便后,

仍然在那里。

通过我的解释和以及持续的在场,罗伯特逐渐在排空

和填充之间引入了一个延迟,直到有一天,他能够抱着一

个便盆,凯旋归来。明显他已经永久地获得了关于身体的

观念。然而他还是把衣服认作是他的容器,当他要被脱掉

衣服时,那简直是死刑。脱衣服对这见事对他来说是真正

的危机,最近一次持续了三个小时,在这期间工作人员说

他是着魔了。他嚎叫着——狼!从一间卧室跑到另一间卧

室,用他在便盆里找到的东西涂抹在其他孩子身上。直到

被绑起来,他才平静下来。

第二天,他来会谈时,在极度焦虑的状态下自己开始

脱衣服,然后光着身子爬到床上。他花了三个疗程的时间

才能够喝一点牛奶,完全赤身裸体地躺在床上。他指着窗

户和门,边喊狼边打他自己的形象。

在此之后,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变得简单了,但之

后伴随他的是深深的抑郁感,他开始每天晚上无缘无故的

哭泣。他会下楼,去寻求看护员姐姐的安慰,在她的怀里

入睡。

在这一阶段的结尾,由于我的持续在场,并使得牛奶

成为一个建设性(构建性)的元素,他和我一起驱除了倒

空的便盆,以及脱衣服的场景。但是,出于建立最低限度

的必要,他没有触及过去,他只指望着现在每天的日常生

活,好像他的记忆被剥夺了。

在下一个阶段,是我变成了狼!

他利用他成功完成的一些身体概念结构,将他所有承

受的坏事都投射到我身上,并且以某种方式,重新找回了

他的记忆。因此,这变得悲剧起来,在过去的驱使下,他

逐渐变得有攻击性,他不得不攻击我,但与此同时,现在

我是那个他需要的人。我必须通过我的解释使他安心,和

他谈论那些让他被迫变得具有攻击性的过去,并让他知道

他的攻击不会让我消失,也不会让他被搬到其他地方去—

—他一直都认为这是惩罚。

当他对我表示出攻击性时,他就会尝试自毁。他会用

瓶子代表自己,并试图打破它。我会把瓶子从他手中拿走,

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不足以打破它。然后他会打断治疗的进

展,对我继续表现出攻击性。

这时,他让我扮演让他挨饿的母亲角色。他强迫我坐

在一个放着一杯牛奶的椅子上,这样我就会把它打翻,从

而剥夺了他的好食物,然后他开始嚎叫:狼!拿起婴儿床

和洗脸盆,把它们扔出窗外。然后他再转来对付我,用极

其暴力的行为让我喝下脏水,同时喊着狼!狼!这里的奶

瓶意味着坏食物,是对剥夺他食物的母亲的分离的回溯,

以及他所遭受的所有变故。

与此同时,他也将坏母亲的另一个方面赋予到我身上,

即离开者的角色。一天晚上,他看到我离开了机构。第二

天,他对我产生了抵触,尽管他在其他场合看到我离开,

却无法表达他感受到的情绪。那天,他在高度攻击性和焦

虑的状态下向我撒尿。

这一幕只是最后一幕的序曲,这导致我背负上了他所

经历的所有坏事情,并把我投射成狼!

所以,因为我经常离开,我被迫吞下那瓶脏水,还得

遭受他那攻击性的小便,所以我成为了狼!罗伯特在会谈

时把“狼”与他分开了,他把我关在厕所里,然后独自一个人

回到我们进行治疗的房间,爬上空床,开始呻吟。他没法

叫我,但我还是回来了,因为我是常驻人员。当我回来时,

罗伯特正伸出手,可怜兮兮的,拇指离他的嘴只有一英寸。

而且,在会谈中,他第一次向我伸出双手,让自己得到安

慰。

那一次会谈之后,他的行为彻底改变了。

我的印象是,他把狼驱除了!

从此,他不再谈论它,可以进行下一个从子宫内退行

(phase-intra-uteriner-regression)的阶段,也就是他的身体,

身体自我(body-ego59)的概念构建,这是他之前无法做到

的。

为了使用他一直使用的辩证法(dialectic)—容器与内

容物的辩证法,罗伯特为了构建自己,不得不成为我的内

容,但这样他就必须得一直保有我,这也就是说我成了他

未来的容器。

在这个时期从他使用一个装满水的提桶开始,桶的把

手是用绳子做的,他绝对受不了这根绳子被绑在两端,它

必须只被挂在一侧。令我震惊的是,当我不得不再次将绳

子系起来以搬运水桶时,他感到几乎是身体上的疼痛。一

天,他把装满水的提桶夹在两腿间,拿起绳子,把绳子的

末端伸到肚脐上。然后我就有了这个水桶就是我的印象,

而他正用脐带将自己连接到我身上。然后,他将提桶倒了

个底朝天,把身上的衣服都脱了,然后趴在水里,像个胎

儿一样,蜷缩起来,不时伸展身体。他的嘴对着水不断开

合,就像美国最近的实验所表明的胎儿喝羊水的样子。我

当时认为这就是他构建自己的方式。

他刚开始时异常激动,他意识到了某种现实性的快乐,

基于他的年龄和他的整体状况来说。在两个关键场景中,

59 原文此处是英文。

一切都达到了高潮,这些以非常镇定自若的方式发生出来,

并且具有惊人的完整性。

在第一个场景中,罗伯特赤身裸体,面对着我,用双

手捧起水,把水举到肩膀的高度,让它流过他的身体。他

像这样重新做了几次,然后他轻声对我说——罗伯特,罗

伯特。

这次在水里的洗礼——因为这是一次洗礼,考虑到他

完成它的方式非常镇定——随后是牛奶洗礼。

他开始在水中嬉戏,而不是沉思。然后,他端起牛奶

喝了下去。然后,他重新给奶瓶套上奶嘴,把奶瓶举到他

身体的高度,然后把牛奶挤出。由于这样流得不够快,他

取下奶嘴,重新开始,带着一种强烈的愉悦感,让牛奶流

过他的胸膛、腹部和阴茎。然后他转向我,手里拿着阴茎,

把它给我看,带着一种完全陶醉的神情。然后他喝了一些

牛奶,这样就意味着他同时把一些牛奶放在身体里面和外

面,这样一来,内容物,同时也成了容器。之后又重新发

现了他用水表演了同样的场景。

在接下来的环节,他到了口腔期的构建。

这个阶段非常困难复杂,首先他已经四岁大了,但他

长时间的生活在最初始的阶段里。更何况,我当时在这个

机构治疗的其他孩子都是女孩,这给他带来了问题。最后,

罗伯特之前的行为模式(pattern60)并没有完全消失,每当

他遇到挫折时,他都有回归的倾向。

经过水和牛奶的洗礼,罗伯特开始体验到一些共生式

的原初母子关系。正常来说,孩子经历这个阶段不会有性

的问题,至少新生儿对母亲来说是这样的。而在这里,却

有这种问题。

罗伯特不得不与一位女性母亲建立共生关系,这给他

带来了阉割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让他接受食物,而且不

用实践阉割。

起初,他以一种简单的形式体验了这种共生关系。他

坐在我腿上吃东西。然后,他拿起我的戒指和手表戴上,

或者他会从我的工作服里拿出一支铅笔,用牙齿把它咬断

了 。 对 此 我 对 他 解 释 道 , 他 这 种 对 阉 割 性 的 阳 具 母 亲

(phallic mother)的认同一直停留在过去的层面,并伴随着

一种反应性(reactional)的攻击性,其动机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改变。他现在只会折断铅笔芯来惩罚自己这种攻击性。

在那之后,他可以靠在我的怀里,从奶瓶里喝牛奶了,

而且拿着奶瓶的人是他。直到后来他才能应对让我拿着瓶

子,仿佛整个过去都在妨碍(forbade)他,从我这里,把

如此重要的物品的内容带给他自己。

60 原文此处是英文。

他对共生的欲望仍与过去相冲突,这就是为什么他暂

时选择自己拿奶瓶。但是当他通过其他食物,比如流质食

物和蛋糕而获得了某种经验,他在这个共生过程中从我那

里得到的食物并没有让他变成一个女孩,他就可以从我这

接受食物了。

他首先试图通过与我分享东西来使自己与我区分开来。

他给了我所有吃的东西,一边说,一边抚摸自己——罗伯

特,然后抚摸我——不是罗伯特。我在解释中充分利用了

这一点,以帮助他区分自己。然后情况就不再是我和他之

间的事了,他把我治疗的小女孩都带进来了。

这是一个阉割情节问题,因为知道在他的治疗前后都

有一个小女孩来找我,所以情感的逻辑要求他把自己变成

一个女孩,因为正是一个女孩打破了他需要的与我的共生

关系。这种情形是一种冲突,他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

坐在便盆上撒尿,或者站着撒,但同时表现出自己的攻击

性。

罗伯特现在能够接受,也能给予。他给我他的大便时,

也不害怕被这个礼物阉割了。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这样的治疗阶段,可以总结如

下——他的身体内容不再是糟糕的,具有毁灭性的,罗伯

特能够通过站着小便表达他的攻击性,而容器的存在和完

整性,也就是他的身体概念,并没有受到质疑。

他的格塞尔智力测试的结果已从 43 变为 80,而在推孟

–梅里尔测验上,他的 IQ 为 75。临床情况也发生了变化,

他的运动障碍消失了,那些可预测的暴力行为也消失了。

与其他孩子相处时,他变得友善,并且经常保护较小的孩

子。人们可以开始将他融入集体活动中。只是他的语言还

很简陋,从来没组成过句子,他只会用关键词。

之后我去休假,我离开了两个月。

在我回来时,他制造了一个情景,这展示了他过去的

行为模式(patterns)61和现在的构建模式并存的局面。

当我不在的时候,他的行为仍能保持原样——分离对

他意味着什么,他对失去我的恐惧,虽然以一种旧的方式

表达,但已经具有一种非常充实新颖的特征,因为他已经

学会了一些新的东西。

当我回来的时候,他把牛奶,他的小便大便都倒了,

好像要把它们都毁掉一样,然后脱下他的罩衫,把它扔进

了水里。这样他就摧毁了他的旧内容和他的旧容器,并从

我的缺席带来的创伤中再度发现(他自己)。

第二天,罗伯特被自己的心理反应压得喘不过气来,

他在躯体层面表达了自己——严重腹泻、呕吐、昏厥。他

61 原文是英文。

彻底清空了自己过去的形象,只有我的持续在场才能与他

自己的新形象建立联系——宛若新生一般。

在那一刻,他获得了自己的新形象。我们看到他在治

疗会谈中重演了我们一无所知的古老创伤,他从瓶子里喝

了东西,把奶嘴放在他的耳朵里,然后打破了瓶子,处于

极度暴力的状态。

现在,他可以做到这一点,而他自己的身体的完整性

不会受到它的影响。他将自己与瓶子的象征分开,并可以

通过瓶子这个对象来表达自己。这次会谈非常引人注目—

—他重复了两次——以至于我询问了他在五个月大时进行

手术时发生的事情。我们才知道到,他在耳鼻喉诊所做的

双耳手术没有打麻醉药,在整个痛苦的手术过程中,人们

把一瓶糖水强制塞在他的嘴里。

这一创伤性事件澄清了罗伯特构建的一个饥饿、偏执、

危险的母亲的形象,她肯定袭击了他。然后是分离,一个

瓶子被强行塞在嘴里,让他无法发出哭声。还有用管子强

制喂食,连续二十五个动作完成一次。我有了一个印象,

罗伯特的悲剧是他所有的口头施虐幻想都在他生活中的实

际事件中发生了。他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最近,我不得不让他面对一些实在的东西。我离开了

一年,我回来时已经怀孕了八个月。他看到我怀孕了,他

开始幻想这个胎儿会被摧毁。

我因为要生小孩离开了,当我不在的时候,我丈夫带

他去治疗,他开始表现的像要摧毁我的小孩的样子。当我

回来时,他看见我变瘦了,小孩没了。所以他确信他的幻

想已经成为现实,他杀了小孩,因此我要杀了他。

在过去的两周里,他一直非常不安,直到他能够告诉

我这件事的那一天。然后就在那里,我让他面对现实,我

给他带来了我的女儿,这样他现在终于可以休息了。他的

焦躁立即开始消退,第二天,在一节治疗会谈时,他终于

开始表现出一些嫉妒。他开始执着于某种活物而不是死的

东西。

这个孩子一直停留在幻想变成现实的阶段。这就是为

什么他对子宫内形态的幻想在治疗中成为现实(reality)的

原因,因此他可以进行惊人的建构。如果他过了这个阶段,

我就无法确保他能够进行这种建构。

正如我昨天所说,我的印象是这个孩子已经沉入实在

之中。但在治疗初期,他没有象征的功能,更没有想象的

功能。

拉康:但是他仍然有两个词。

2

伊波利特:我想要问一个关于这个词“狼!”的问题,这个狼

是从哪里来的?

罗西纳:在儿童之家,你可以经常看到护士用狼吓唬他们。

在我治疗他的儿童之家里,有一天孩子们让人难以应付,

他们被关在儿童花园里,一个护士跑到外面假装狼嚎,让

他们变乖。

伊波利特:这仍然需要解释为什么对狼的恐惧在他身上根

深蒂固,就像许多其他孩子一样。

罗西纳:在这里狼显然是吞噬的母亲(devouring mother)62

形象的一部分。

伊波利特:你觉得狼一直是这个吞噬的母亲形象吗?

罗西纳:在儿童故事中,狼总是要吃东西。在口腔施虐阶

段,孩子想吃他的妈妈,并认为他的妈妈会吃掉他。他的

妈妈变成了狼,我想那可能是它的起源,但我不确定。在

这个小孩的过去中,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当他想对我

有攻击性时,就算真的表现出来,他也没有四肢着地,没

有吠叫。现在他知道自己是人,但他需要不时地将把自己

认同为动物,就像十八个月大的孩子一样。当他想表现攻

击性时,他四肢着地,哇,哇叫,没有丝毫焦虑。然后他

站起来继续接下来的治疗会谈。他仍然只能在这个阶段表

62 一些中文译本将(devouring mother)翻译为饕餮之母,意在凸显这一母亲形象

所具有的吞噬性的特征,即婴儿在这一母亲形象面前深感自身的无能为力,感

到自己永远无法成为母亲的阳具,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焦虑。(译注)

达他的侵略性。

伊波利特:是的,它在强迫(zwingen)和征服(bezwingen)63

之间。暗示约束的词和不暗示约束的词之间存在天壤之别。

约束,强迫(Zwang),是在他心中制造焦虑的狼,一旦克

服了焦虑,征服(bezwingen),那就是他扮演狼的时候。

罗西纳:是的,我同意。

拉康:自然地,狼提出了象征主义的所有问题:它不是一

个有限制的功能,因为我们被迫在一般象征化中寻找它的

起源。

为什么是狼?在世界的这个地方,我们对这个角色并

不是特别熟悉。狼被选择产生这些效果这一事实直接将我

们与神话、民俗、宗教和原始层面更广泛的功能联系在一

起。狼是一个完整起源的一部分,它与秘密社团相连,与

启蒙方式所暗示的一切相连,无论是对图腾的采用,还是

对某个角色的认同。

对于这样一个基本现象,是很难做出这些区分,但我

想提起你的注意,对于在压抑的决定中,超我和自我理想

之间的区别。

我不知道你是否意识到了——这里我们有两个似乎完

63 Zwingen 和 bezwingen 都经常粗略地翻译为“克服,征服”。Zwang 这个术语

在英语最常见的翻译是“强迫”(参见“Zwangsneurose”、“Zwangsvorstellung”-'强

迫性神经症','强迫性想法')

全相反的概念——(超我是约束性的,自我理想(ego-ideal)

是鼓励性的),为了解释病人的行为,只需要其中一个概念

以任何一种辩证法发挥作用。

这些是人们倾向于掩盖的事情,因为我们从一个术语

转移到另一个术语,就好像两者是同义词一样。关于移情

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人们寻找治疗行动的

基础时,有人说主体将分析师认同为他的自我理想或相反

地,他的超我,并且,在同一文本中,根据论证的展开,

用一个代替另一个,而没有真正解释不同的是什么。

当然,我会被引导去研究超我的问题。我应该从一开

始就说,如果我们不将自己限制在对这个词、这个关键词、

这个偶像、超我的盲目、神话般的用法上。超我本质上位

于言说的象征层面内,与自我理想相反。

超我(super-ego)是一种必要的命令。正如常识和它的

用途所表明的那样,它与律令(laws)的语域和观念相一致,

也就是说,与语言系统的整体相一致,就目前而言,它定

义了人的处境,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个体。另

一方面,作为对此的反驳,人们也应该强调,它的无意义、

盲目、纯粹的命令性和纯粹的暴政。什么路径可以让我们

将这些概念综合起来?

超我与律令有关系,同时又是一种无意义的律法,甚

至成为无法认识[méconnaissance 误认]律令的失败。我们总

是这样看待超我在神经症患者中的行为。难道不是因为神

经症患者的道德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破坏性的、纯粹的压

迫性的、几乎总是违反法律的道德,所以有必要详细阐述

超我在分析中的作用?

超我同时是律令及其毁灭。因此,它是言说本身,是

律法的戒令,只要它的根基仍然存在。律法完全被简化为

某种东西,它甚至无法表达,就像“你必须”那样,它是被剥

夺了所有意义的言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超我最终被认

定为只有在主体的原始体验中呈现的最具破坏性、最迷人

的东西。

它最终被认同为我所谓的凶残的形象(the ferocious

figure),我们可以将这些形象与孩子所遭受的原始创伤联系

起来,无论这些是什么。

在这种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体现了语言的

这种功能,我们以最简化的形式触及它,简化为一个词,

我们甚至无法定义它对孩子的含义(significance)和它的意

义(meaning),但仍然将他与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正如你

非常恰当地指出的那样,这不是一个可能生活在野蛮状态

的狼孩子,而是一个会说话的孩子,正是通过狼这个词,

你才有可能从一开始,就和他建立对话。

在这种情况下,值得注意的是,在你描述的一个情景

之后,狼这个词的使用消失了。围绕着这个语言的枢纽,

与这个词的关系,对罗伯特来说,这是一个总结规律,从

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的转折点发生了。然后是这种非凡的

阐述,当他说出自己的教名,以这种感人的自我洗礼结束。

在这一点上,我们接近了人与语言的最简化形式的基本关

系。这非常让人感动。

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吗?

罗西纳:那么诊断(diagnosis)是什么?嗯,已经有些人已

经对此表态了。朗,有人告诉我,你昨天晚上就这个问题

说了些见解,在我看来很有趣。我认为你所做的诊断只是

类比的,通过参考分类学中存在的类别,你说出了这个

词....

郎博士:幻觉性谵妄(délire)64。人们总是可以尝试在儿童

行为中相对较深的障碍与我们熟悉的成人行为之间寻找类

比。当我们不太清楚发生了什么时,我们经常谈论婴儿精

神分裂症。这里缺少一个基本要素,是为了谈论精神分裂

症所必要的,即分解(dissociation)。罗伯特没有人格分解,

因为他几乎没有任何人格构建。在我看来,这让人想起幻

觉性谵妄的某些组织形式。我在昨天晚上有很大的保留,

因为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的直接观察与我们从通常的检查

64 这个法语术语是“délire”,出了名的难翻译,因为它的范围比“谵妄(delirium)”

更广;它在法语精神病学术语中占据重要位置已有超过了一个世纪。

中了解到的情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种特殊情况下,

很多事情都有待澄清。

拉康:是的,我就是这样理解你所说的。幻觉性谵妄,按

照你的意思来说是慢性幻觉性精神病,与这个主体中发生

的事情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在这个维度中,罗西纳

巧妙地强调了这一点,也就是说,这个孩子只活在实在里。

如果幻觉这个词意味着什么,那就是对现实的感觉。在幻

觉中总有些事物是病人真正认为是实在的东西。

你知道这在多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问题,即使是在幻

觉性精神病中。在成人慢性幻觉性精神病中,有一个想象

和实在的混合,这就是精神病的全部问题。这里我们找到

了一个次要的想象性阐述,罗西纳强调了,这个阐述在新

生状态下实际上是非—不存在的(non-inexistence)。

我已经很久没有再仔细审查这个案例了。不过,我们

上次在研讨班时,我已经把花瓶和花朵的复杂图式摆在你

们面前,其中的花朵是想象性,虚拟的,幻觉性的,而花

瓶是真实的,或者相反,因为我们可以反过来设置这个图

示。

这个时候,我能做的就是给大家指出这个模型的针对

性,这个模型是围绕着内容物–花和容器–花瓶的关系构建

的。容器–被容纳的系统,我已经把它放到前台,并赋予它

镜像阶段的意义,其效用在这里可以清晰看到被充分地、

赤裸裸地发挥出来。我们看到孩子的行为或多或少符合容

器的神秘功能。而且,正如罗西纳女士所指出的,他只能

忍受容器最终是空的(empty),归根结底就是把它认定为

一个真正的人的客体,也就是说,一个能够脱离其功能的

仪器。就人类世界而言,这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有实用

性,还得是工具 65。也就是说,仪器就是作为事物凭本身的

实力而存在。

伊波里特:在普遍意义上的。

朗:狼这个词从垂直变为纵向的形式 66令人欣喜。在我看来,

这正是最开始的狼活过来了。

拉康:在一开始,它不是他或者其他人。

朗:它就是现实。不,我认为它本质上是被简化至核心的

言说。既不是他也不是其他任何人。他显然是狼!就他所

说的这个词而言。但是狼也是至今为止可被命名的一切。

这里你看到了言说的节点状态。这里,自我完全混乱,言

说已经停止了。但是,从狼开始!他将能够找到他的位置

并开始构建自己。

巴尔格博士:我注意到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发生了变化,也

就是当这孩子在玩他自己的排泄物时,他转变了,并拿走

65 l'utile and l'outil 有用的和工具,拉康在这里玩的双关。(他以后还会拿两个词

玩很多次)

66 应该是指象征语义的改变,译注。

了沙子和水。我认为这是他开始构建和揭示的想象。他已

经可以接受远离物体(客体),他的排泄物,然后他越来越

远离自我。我认为人们无法谈论你所理解的象征。然而,

昨天,我的印象是罗西纳把它们当作象征来讨论。

拉康:这是一个困难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这里要解决的

问题,尽管它可能是我们指出(designate)自我的关键所在。

什 么 是 自 我 ? 自 我 不 是 是 同 质 的 能 动 者 ( homogeneous

agencies),而是有部分是现实,其他部分是图像,想象的功

能。自我本身就是它们中的一部分。

这些就是我们结束前我想说的。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是

你一开始就这么引人入胜地向我们描述的——这个孩子的

运动活动。他的组织系统似乎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他现在

有什么样的运动行为?他的抓握姿势如何?

罗西纳:可以肯定的是,他不再像最初那样了。

拉康:一开始,正如你所描述的,当他想要接触一个物体

时,他只能用一个完整的手势来抓住它。如果这个手势失

败了,他必须从头开始。所以他虽然控制着视觉适应,但

他正受着对距离的感受的障碍的折磨。这个野孩子总是像

一个有良好组织行为的动物一样,抓住他想要的东西。但

如果行为有问题或不能达成目标,他只能通过重新做这个

动 作 的 时 候 来 纠 正 。 我 们 可 以 说 这 个 孩 子 的 锥 体 系 统

(pyramidal system)似乎没有任何缺陷或落后,但从在分

析理论中理解自我的意义的角度来看,我们面对的是自我

综合功能发育失败的迹象。

他缺乏注意力,你也观察到的他那无法表达的焦虑,

在开始时,也必须与自我功能的失败有关。此外,每个人

都应该注意,在某些方面分析理论甚至可以使睡眠成为自

我的一个功能。

罗西纳:从他把我关进厕所的那个难忘的日子开始,他的

运动障碍减轻了,这个曾经很难入睡和不做梦的孩子开始

在夜里做梦,并在梦中叫他的母亲。

拉康:这就是我想说的。我并没有忽视他睡眠的非典型性

和他发育的异常特征之间的直接关系,他的落后应该被准

确地放在想象的层面上,在自我的层面来说这就是一种想

象性功能。这一观察告诉我们,由于想象发展中某一特定

点的落后,随之而来的是某些功能的紊乱,这些功能显然

低于我们称为的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al)的层面。

这个案例特殊的地方在于,严格的感觉运动成熟与主

体的想象掌握功能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知道这种特殊的

表达在多大程度上与精神分裂症有关。

根据我们每个人对精神分裂症的倾向和观念、发病机

制和根本来源的见解,我们可以将本病例纳入或排除在精

神分裂症的范畴内。

很明显,这不是一种状态意义上的精神分裂症,正如

你向我们展示了它的意义和它的运动。但是这里有一个与

世界相联系的精神分裂症结构,和一整套现象,如果我们

需要的话,可以与一系列紧张症的现象保持一致。不过可

以肯定的是,严格来说他没有任何症状,这样我们就可以

像朗所做的那样,把这个案例放在任何一个给定的类别中,

只是为了给它一个大概的位置。但是一些缺陷,一些对人

体的适应失败,指向了一些后来,类比地讲,会表现为精

神分裂症。

我认为不能再多说什么了,只能说它是一个堪称典范

的案例。毕竟,我们没有理由认为有一种疾病分类一直存

在,永远等着我们(去发现)。就像佩吉说的,小钉子总是

能塞进小洞里,但总有一个时候小钉子对不上小洞。这是

一个精神病性质的现象问题,更确切地说是以精神病而告

终的现象,这对我来说似乎无可争辩的事实。但这并不意

味着所有精神病都有类似的开端。

勒克莱尔,我特地要求你从《论自恋:一篇导论》中

做出一些下次的研讨可用的内容,这篇论文可以在论文集

第四卷或全集第十卷中找到。你会看到症状是由想象界的

问题所导致的,这也是下次我们课程要在这学的内容。

1954 年 3 月 10 日

**Ⅸ **

**On narcissism **

**论自恋 **

SEXUALITY AND LIBIDO

FREUD OR JUNG

THE IMAGINARY IN NEUROSIS

THE SYMBOLIC IN PSYCHOSIS

性与力比多

弗洛伊德或荣格

神经症中的想象

精神病中的象征

对于那些上次不在场的人,我现在打算评价一下我眼

中 弗 洛 伊 德 的 文 章 《 论 自 恋 》 [Zur Einfuhrung des Narzissmus]

1

我们如何对我们迄今为止的发现进行总结?本周,我

很满意的看到,你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认真关注我在这

里向你们介绍了一段时间的象征和实在范畴的系统使用。

你们知道,我坚持象征的概念,并告诉过你们以这个概念

来开始分析实践中的干预总是明智的,这能让我们对其有

更好的理解,尤其当我们以一个积极的姿态(即解读的姿

态)进行干预时。

我们被引导去强调阻抗置于言说表达的非常层面。言

说可以表达主体的存在,但在某一点上,它从未成功地做

到这一点。因此,我们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们向

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言说而言,我们应该如何定位所

有这些影响,也就是如何定义所有这些当我们想在分析实

践中定义移情的行为时通常会被援引的想象的参照物?你

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问题。

实言是旨在形成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可中得到确

立的真理的言说。实言是表演的言说。其中一个主体在事

后发现自己与之前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在分析实践中不能

回避这一维度。

我们不能把分析实践看作是一个游戏,一个诱饵,一

个基于幻觉、暗示的阴谋。它的赌注是实言。一旦这一点

被提出来,正如你可能已经注意到的那样,很多事情都被

理清,但也出现了很多悖论和矛盾。这个概念的价值恰恰

在于把这些悖论和矛盾带出来,这并不使它们成为不透明

和不明显的东西。恰恰相反,往往是看似和谐和可理解的

东西隐藏着一些不透明性。反过来说,正是在二律背反中,

在缝隙中,在困难中,我们遇到了透明(找到真相)的机

会。这就是我们的方法所依据的观点,而我希望我们的进

展也是如此。

第一个出现的矛盾是这样一个显著的事实:如果分析

方法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实言,那么它就会在一条截然相反

的方向上开始,因为它指示主体尽可能地不承担任何责任

地勾勒出一种言说,甚至让他摆脱对真实性(authenticity)

的任何期望。它要求他说出他脑子里想到的一切。正是通

过这些手段,可以这样说,分析方法促进了主体对于言说

中低于承认层面的、与第三方即对象有关的道路的回归。

人类言说的交换总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

契约,改变他们,使他们成为交流的人类主体。

区分各种层级,呼唤、讨论、知识、信息,但在最后

的分析中,它涉及一种对对象达成一致的倾向。 “一致

/协议”(agreement)一词仍然存在,但这里强调的是被

认为是言说行为外部的对象,言说所表达的对象。

可以肯定的是,对象并非没有参照言说。从一开始,

它就已经在对象系统或客体系统中部分地被给出了,在其

中,我们应该包含那些构成文化共同体的积累的偏见,直

到包含假设,甚至心理学的偏见,从科学工作产生的最复

杂的偏见到最天真和自发的偏见,这些偏见无可避免地对

科学参考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甚至注入进了他们内部的地

步。

因此,在这里,主体被邀请将自己完全抛弃在这个系

统中——这就像,他拥有的科学知识或他在关于他的条件、

问题、处境的事实基础上所能进行的想象一样,是他最天

真的偏见,他的幻想是建立在这个(偏见)基础上的,包

括他的神经症幻想,因为那里的问题是神经症的构成的一

个重要部分。

似乎(这就是问题所在)这种言说只能沿着教育干预

中产生的知识信念的道路前进,也就是说,一种更高的干

预,它来自于分析师。分析是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的。

当人们谈到分析的第一阶段是“理性阶段”(智性阶段)

(la phase intellectualiste),人们想到的正是这种灌输。当

然,它从未存在过。也许当时有一些理性式的分析概念,

但这并不意味着理性式的分析真的发生了——真正起作用

的力量从一开始就存在。如果不是这样,分析就永远不会

有机会展示它的能力,并宣称自己是心理治疗干预的有效

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理性化(intellectualisation)与

我们谈论的理智(智性)(intellectuel)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我们对事关重大的各个层面分析得越好,我们就越能区分

必须要区分的东西,就越能统一必须要统一的东西,我们

的技术也就越有效。这就是我们将尝试去做的事情。

所以,除了灌输之外,确实必须有其他东西来解释分

析师干预的有效性。这些经验已经证明在移情中是十分有

效的。

这就是问题棘手的地方——毕竟,什么是移情?

就其本质而言,我们所考虑的有效的移情很简单就是

言说行动。每当一个人以本真和完整的方式对另一个人说

话时,在真正的意义上,就会出现移情,象征性的移情—

—某事发生了,并改变了两个人在场的性质。

但问题在于,除了在分析中最初遇到的移情之外,还

会有其他移情,这种移情不仅是一个难题,而且是一个障

碍。事实上,这个功能应该定位于想象的层面上。因此,

这个你们所熟悉的概念:前历史情况的重复,无意识的重

复,落实到行动上的历史的重新整合——与我曾经提出的

意义相反的历史。因为这是一个想象的重新整合的问题,

过去的情况只是在当下被体验到,而主体并不知情,只要

他的历史维度不被他认出 [méconnue]—— 你会注意到,我说

的不是无意识。所有这些想法都是为了界定我们所观察到

的东西而提出的,它们的回报是有保证的经验发现。然而,

它们并没有揭示出我们在实在中观察到的东西的原因、功

能和意义。

也许你们会告诉我,期望对观察到的任何东西作出解

释是期望过高,是对于理论过于渴望。在这一点上,一些

顽固的人物也许想对我们施加阻挠。

然而在我看来,(精神)分析传统并没有因为在这方

面缺乏野心而显得与众不同——这一定有其原因。此外,

无论是否合理,无论是否被弗洛伊德的例子所吸引,很少

有不屈服于心理进化理论的精神分析师。这种特殊的元心

理学实际上是完全不可能的,等下你们就会知道原因。但

是,如果不用元心理学的术语去思考,就无法进行精神分

析,哪怕一秒钟都不行,就像茹尔丹先生 67一开始就不得不

说散文一样,不管他是否愿意,只要他开始说话,就不得

不说散文。这个事实对我们的活动来说确实是结构性的。

上次我提到了弗洛伊德关于移情之爱的文章。你很清

楚弗洛伊德作品的严格简洁,他从未真正把自己的注意力

放在一个紧迫的、对他来说不可或缺的主题上——他一生

的职业生涯中,特别是在他开始教学的时间点上。

我们不得不看到,分析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

要知道移情的纽带和爱的关系(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的

67 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醉心贵族的小市民》中的主人公。茹尔丹是布商的

儿子,有钱财但出身低微,一心想跻身到贵族社会中。但在求教贵族的谈吐、

礼仪、修养和打扮的过程中,弄出许多笑话,成为一个沉醉于幻想的滑稽可笑

的人物。由于作者的成功刻画,茹尔丹先生成为醉心贵族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

特征之间有什么联系。临床经验证明了这一点,同样,围

绕所谓疗效来源的讨论的理论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简而

言之,这个问题大约从 1920 年起就被提上日程——首先是

柏林大会,其次是萨尔茨堡大会,再次是马里恩巴德大会。

从那时起,在我们对病人的主体性进行的操纵时,移情功

能的有效性从未停止过被质疑。我们中有些人甚至从移情

式神经症——一种指定主体受到影响的病理学标签——区

分出了一种次要的神经症,一种人造的神经症,一种移情

中神经症的现实化,一种将分析师的假想人格在他的行为

中缝起来的神经症。

我们知道这一切。但问题在于,使分析生效的主要动

力仍然是模糊的。我说的不是我们有时采取的行动方案,

而是疗效的根本来源。

至少可以说,在关于这个主题的精神分析文献中存在

着巨大的意见分歧。要回到有价值的讨论中去,你只需看

一看费尼谢尔的小书的最后一章。我不经常推荐阅读费尼

谢尔,但就历史资料而言,他是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见证

者。你会看到萨克斯、拉多、亚历山大等人在萨尔茨堡会

议上提出这个问题时意见的多样性。你还会看到拉多宣布

他打算将分析效用来源的理论化推向什么方向。奇怪的是,

在承诺以白纸黑字写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后,他从未这

样做。

似乎有某种神秘的阻抗在起作用,使这个问题处于黑

暗之中,这不仅是由于它本身的模糊性,还因为在这个或

那个研究者的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灵光乍现,还与一

些更需要反思的主题相关。人们真的感觉到,这个问题经

常被人看到,有人尽可能地接近它,但它产生了某种排斥

力,使它不能被转化为概念。也许在这里比其他地方更有

可能的是,理论的完成,甚至它的进展,都被视为一种威

胁。这并不是要排除的。毫无疑问,这是最有利的假设。

我们讨论的那些关于移情中建立的想象联系的性质对

想法与客体关系的概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后者现在已经在精神分析的理论工作中走到了前台。

但你知道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动摇程度。

以詹姆斯·斯特拉奇(James Strachey)发表在《国际精

神分析杂志》上的基础性文章为例,该文章涉及疗效的来

源。这是一篇论证得最好的文章,其重点全部放在超我上。

你可以看出这个概念所带来的难题,以及上述的斯特拉奇

为了支撑它而需要引入的补充假设的数量。他建议,分析

师在与主体的关系中承担超我的功能。但是,根据这一理

论,分析师纯粹是超我功能的支柱。这一理论是站不住脚

的,因为这一功能正是神经症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所以

这个论点是循环的。为了摆脱这种情况,作者发现自己不

得不引入寄生性超我的概念——这是一个完全没有道理的

补充假设,但他的论证中的矛盾却使之成为必要。此外,

他还不得不走得太远。为了论证这种寄生性超我在分析中

的存在,他不得不假设在分析师主体和案主的主体之间发

生了一系列的交换、内射和投射,并延伸到了好的和坏的

客体(由梅兰妮·克莱因引入英国学派的实践中)被构成的

机制层面。这就带来了无休止地重新创造它们的风险。

人们可以把分析师和案主之间的关系问题放在一个完

全不同的层面上——放在自我和非自我的层面上,也就是

说,放在主体的自恋经济学的层面上。

此外,移情之爱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与爱的概念的分析

研究联系得太紧密。我们不是在处理以爱欲为幌子的爱—

—一种将主体捆绑在一起的力量的普遍存在,是分析在其

中进行的整个现实的基础——而是处理激情之爱,因为它

让主体具体,切实地体验为一种心理上的大灾难。如你所

知,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了解这种激情的爱在其本质上

是如何与分析关系相联系的。

在说了费尼谢尔的书的一些好话之后,让我告诉你一

些关于它的坏话。两位作者关于爱和移情之间关系的极其

中肯的评论似乎在费尼谢尔先生身上引起了反对,甚至是

抗议,既令人高兴又令人震惊。他们强调了想象的爱之关

系的自恋特征,并表明被爱的对象是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

上被混淆的,通过它的品质、属性以及它对精神经济学

(psychic economy)的影响的整个方面,与主体的自我理

想混淆。因此,我们看到费尼谢尔先生思想中的普遍的调

和论以一种奇怪的方式与他的这种中间方式联系在一起,

这导致他在面对这种想象中的爱所产生的悖论时产生了厌

恶,一种真正的恐惧症。想象中的爱在本质上以幻象为特

征,费尼谢尔先生在看到爱的功能被贬低时体验到一种恐

怖。

这正是问题所在——这种爱是什么?这种爱是作为一

个想象的主要部分(mainspring)进入分析的。费尼谢尔的

恐惧告诉我们一些关于有关性格的主体结构。

那么,对我们来说,我们所要定位的是阐明自恋关系

的结构,是最广泛意义上的爱的功能和拥有实际效力的移

情。

有不止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在所有模糊不清的地方找

到方向感,我想你已经意识到,这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在精

神分析文献的每一个转折处都会反复出现。我希望能教给

你们新的范畴,这些范畴引入了基本的区别。这些不是外

部的区别,不是学术性的或不断扩张的区别——把这个或

那个领域并列起来,把二分法扩散到无限大,这种程序模

式包括总是引入补充性的假设。毫无疑问,这种方法对那

些想要它的人是可行的;但就我而言,我的目的是在理解

上取得进展。

这是一个将已经存在的简单概念所隐含的东西纳入焦

点的问题。没有必要像人们所做的那样,将其无限地拆开,

就像在关于移情概念的一项杰出工作中所做的那样。我更

倾向于将移情概念的经验性整体完整地保留下来,同时指

出它是多层次的,它同时在象征、想象和实在的几个层面

上发挥作用。

这些不是三个领域(场域 fields)。即使在动物界,你

已经能够看到,正是在与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行为有关的

情况下,我们可以准确地区分想象、象征和实在的功能,

原因很简单,它们不属于同一关系网络(秩序)。

引入这些观点的方式有很多。我的方法也有其局限性,

就像任何教条式的叙述一样。但它的用处在于批判性,也

就是说,在研究者的经验性努力遇到处理预先存在的理论

的困难时,这个方法就很有效。这就是文本评论之路的价

值所在。

2

勒克莱尔医生开始阅读和评论《论自恋》的最初几页。

[打断]

勒克莱尔在这里所说的是非常正确的。对弗洛伊德来

说,在已经进入力比多层面的东西 X 与早发性痴呆的形式

所特有的对外部世界的剥夺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你可

以尽可能地扩大这个意义。现在,用这些术语来设定问题,

会给当时的分析理论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看看《性学三论》,其中

在第 6 章有一个原始的自体性欲的概念。这个弗洛伊德假设

存在的原始自体性欲是什么?它是一种构成兴趣对象的力

比多,它通过某种逃避、延伸、假象的方式被分配。从力

比多投注主体的这种散发开始,它的本能发展了,它的世

界建立了起来,符合它特有的本能结构。只要弗洛伊德把

一切与欲望本身以外的语域排除在力比多机制之外,这种

概念就不会带来任何问题。对他来说,欲望的语域是性行

为的具体表现的延伸,是动物与环境(Umwelt),即它的

世界所保持的一种基本关系。所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两极

的概念——一边是力比多主体,另一边是世界。

弗洛伊德非常清楚,如果我们过分地概括力比多的概

念,这种概念就会崩溃,因为这样做,我们就会中和掉它。

此外,如果力比多的功能与珍妮特所说的实在界的功能大

致相同,那这就对我们理解神经症毫无帮助,这不是很清

楚吗?恰恰相反,力比多的意义在于它将区别于真实的

(实在的 real)或可实现的关系,区别于所有与欲望功能无

关的功能,区别于涉及自我和外部世界关系的一切。它与

性以外的本能语域无关,例如,与营养、吸收、饥饿领域

有关的任何东西,只要它有利于个人的生存。如果力比多

不能从对个体的保护的全部功能中分离出来,它就失去了

所有的意义。

现在,在精神分裂症中,一些事情的发生完全扰乱了

主体与实在的关系,用形式淹没了基础(根基 foudation)。

这个事实,突然间引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知道力比多是

否没有比通过以性的语域作为组织的中心内核而给出的定

义更进一步。这就是力比多理论开始产生问题的地方。

它产生的问题将其被置于质疑之中。我将会在分析弗

洛伊德对大法官施雷伯所写文本的评论时向你们展示这一

点。正是在这篇评论的过程中,弗洛伊德意识到了精神病

中的力比多投注问题所造成的困难。然后他使用了一些概

念,这些概念足够模糊,让荣格说他已经放弃了将力比多

的本质定义为独属于性的。荣格果断地迈出了这一步,并

引入了内向性的概念,对他来说——这也是弗洛伊德对他

的 批 评 ——这 是 一 个 缺 乏 辨 别 能 力 的 概 念 *[ohm *

Unterscheidung]。而他最后得到的是一个模糊的对于精神兴

趣(l’intérêt psychique)的概念,它把属于个人的秩序和属

于个人在其对象中的性之极化的秩序塌陷为一个单一的语

域。剩下的只是一种主体与自身的关系,荣格说这种关系

与力比多秩序有关。主体必须做的是通过把自己作为一个

拥有生殖功能的个体来实现自身。

从那时起,精神分析理论就容易被一种力比多中和的

做法所影响,这种做法包括:一方面,断言力比多参与其

中,另一方面,说它只是灵魂的一种属性,是其世界的创

造者。这样的概念极难与分析理论区分开来,因为弗洛伊

德原始的自体性欲的观点,构成了将对象逐步建构出来的

基础,而就其结构而言,几乎等同于荣格的理论。

这就是为什么在他关于自恋的文章中,弗洛伊德回想

起区分自我力比多和性的力比多的必要性。现在你明白他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了。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是一个极其棘手的问题。在整个文

章中,他一直保持着两种力比多之间的区分,并不断地绕

过它们的等同性。如果我们坚持认为这两种力比多在能量

方面是等同的,而当力比多从客体中抽离出来时,它又回

到了自我身上,那么这两种力比多如何能够被明确区分呢?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结果,弗洛伊德被引导去设想自恋是

一个次要的过程。一个可与自我相比的统一体从一开始就

不存在, [nicht von Anfang],从一开始就不能在个人身上找

到,而自我 [Ich] 必须发展 [entwickelt warden]。相反,自体

性欲的本能从一开始就在那里。

那些对我刚讲到的东西有印象的人,会看到这个想法

证实了我的镜像阶段概念的用处。原型(本相) [Urbild]

一个可与自我相提并论的统一体,它是在主体历史上的一

个特定时刻构成的,在这个时刻,自我开始承担其功能。

这意味着,人类的自我是建立在想象关系的基础上的。而

自我的功能,弗洛伊德写道:“ 必须有一个新的心理行

动 …… 才 能 形 成 。 ”[ eine neue psyehische Aktion, . . . zu gestalte]。 在心理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东西,其功能

是赋予自恋以形式。这不正说明了自我功能的想象性起源

吗?

在接下来的两三个讲座中,我将具体的并同时是有限

的和多样的来说明镜像阶段应该有什么用途。我将首次根

据弗洛伊德的文字告诉你们,在这个阶段中隐含着两个语

域。最后,我上次告诉你,想象功能包含了个人经验的多

元性,我将说明,我们不能局限于此——因为需要把精神

病和神经症区分开。

3

现在,文章的开篇中值得记住的是,弗洛伊德在捍卫

精神分析动力学的独创性以对抗荣格式对问题的分解时遇

到的困难。

根据荣格的模式,精神兴趣(psychic interest, l’intérêt

psychique)来来去去,出去,回来,颜色等等,它把力比

多淹没在普遍的幻想中,这些是世界构成基础的稠浆。在

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非常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正统的分

析思维明显不同。精神兴趣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可被替代

的聚光灯,它可以来来去去,被投射,从现实中撤回,随

主体心理的脉动而变化。这是一个漂亮的隐喻,但它没有

给实践带来任何启示,正如弗洛伊德所强调的。它不允许

人们把握隐士[ l'anachorète]可能实现的对世界的兴趣的定向

的、崇高化的后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后撤)之间可能

存在的差异,后者的结果在结构上非常不同,因为主体发

现他完全被困住了。毫无疑问,荣格的研究调查带来了相

当多的临床观点,它的奇特之处,它的风格,它在一些精

神或宗教苦修产生的东西和精神分裂症产生的东西之间建

立的相似之处,这些都十分有趣。这也许是一种工作方式,

好处是为研究者增添了一些色彩和活力,但它显然没有表

明(illuminated)任何机制——弗洛伊德不失时机且毫不留

情地强调了这点。

对弗洛伊德来说,最关键的是抓住我们在神经症中观

察到的对现实的抽离和我们在精神病中观察到的抽离之间

存在的结构差异。其中一个关键的区别是以一种令人惊讶

的方式确立的——至少对那些还没有掌握这些问题的人来

说是这样的。

在承认[ méconnaissance,误认]的过程中,在拒斥中,

在神经症患者设立的与现实对立的屏障中,我们注意到对

幻想的求助。在这里,有一种功能,在弗洛伊德的词汇中,

它指的只能是想象的语域。我们知道,在神经症患者的环

境中,人和物的意指如何完全改变的,而这与一种功能有

关,将这种功能命名为想象没有任何问题(因为没有超出

普通语言学的用法)。想象在这里指的是——首先,主体

与其形式性认同的关系,这是分析中"图像"一词的真正含义

——其次,主体与实在的关系,其特征是幻想性的,这是

想象界最经常被强调的一面。

现在,无论正确与否,在这个阶段都不重要了,弗洛

伊德强调,在精神病中找不到任何相对的东西。当涉及到

精神病主体时,如果他失去了对实在的现实化,他不会找

到任何想象的替代品。这就是他与神经症患者的区别所在。

这个概念乍一看可能很特别。你们都很清楚,在这一

点上,为了遵循弗洛伊德的思想,人们必须在概念化方面

取 得 一 些 进 展 。 最 广 泛 的 概 念 之 一 是 , 妄 想 / 自 欺 的

(délirant) 主体在做梦,他位于想象中。因此,在弗洛伊

德的概念中,想象的功能不可能是非实在的功能。否则,

他就没有必要否认精神病患者对与想象的进入。既然一般

来说弗洛伊德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们就必须找到一种方

法来补充他在这个问题上的意思。

这将引导我们对想象和象征之间的关系进行连贯的阐

述,因为这正是弗洛伊德以最有力的方式将这种结构的差

异带入其中的一个要点。当精神病患者重建他的世界时,

一开始投注的是什么?你们会看到,对你们中的许多人来

说是出乎意料的,这将把我们带向哪条道路——答案是语

词(words)。在这里,你不能不认识到象征的范畴。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这一批判所开启的内容。我们将看

到,可能的情况是,精神病患者的具体结构应该位于一个

象征性的非实在中,或者位于一个未被非实在标记的象征

中。想象的功能位于完全不同的地方。

我希望,你已经开始看到弗洛伊德和荣格对精神病定

位的理解之不同。对荣格来说,象征和想象这两个领域是

完全混淆的,而弗洛伊德的文章中的一个初步阐述让我们

确定了这两者之间的明确区别。

今天只是一场开幕式。但是当涉及到像这样重要的问

题时,你不能把幕布拉得太慢。我只介绍了——正如文章

的标题所说——数量有限的问题,这些问题从来没有被提

出过。这将使你们有时间在你们的头脑中翻阅资料,并在

下一次研讨班之前做一些工作。

下一次,我希望在评论这篇文章时,看到我们的朋友

勒克莱尔尽可能密切地合作。我更希望看到格拉诺夫参与

这项工作——他似乎对弗洛伊德关于移情之爱的文章有特

别的倾向和兴趣-——介绍这篇文章很可能是他做出贡献的

一个机会。还有第三篇文章,我想在下一次委托给某人。

这篇文章来自同一时期的元心理学,与我们的目标直接相

关 ——《 梦 的 理 论 的 元 心 理 学 补 充 *》 [Complément *

*métapsychologique à la doctrine des rêves]. * 这被翻译成法语'

La doctrine des rêves'(关于梦的理论纲领) ,我会把它交给

那些不介意独自负责的人——比如我们亲爱的佩里耶,对

他来说,这将是一个评论精神分裂症主体(主题)的机会。

1954 年 3 月 17 日

**X **

**The two narcissisms **

**两种自恋 **

the notion of drive

the imaginary in animals and in man

sexual behaviour is particularly prone to the lure the urich

驱力的概念

动物与人的想象

性行为特别倾向于诱惑

原初自我

《论自恋:一篇导论》的写作可以追溯到 1914 年一战

开始的时候。想到弗洛伊德正是在那个时候发展出这样的

理论构架,确实让人感动。我们将之归纳于元心理学范畴

内的一切,都是在 1914 年至 1918 年间涌现的。而这是在荣

格 1912 年 的 著 作 Métamorphoses et Symboles de la Libido

(转化与力比多的象征)68被翻译成法语之后发生的。

68 原著是 Wandlungen und Symbole der Libido (1911-12),被译为 The Psychology of the Unconscious (New York, 1916)《无意识心理学》。更广为人知的是其题为

1

荣格应对精神疾病的方法论是与弗洛伊德的完全不同,

因为他的经验全是精神分裂症的范畴之内的,而弗洛伊德

的经验则是关于神经症的。荣格 1912 年的作品里提出的关

于精神能量宏大统一的概念,这一概念的灵感,甚至定义

上,都与弗洛伊德的名为“力比多”的概念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尽管如此,理论上的差异仍然非常难以解决,足以说

明弗洛伊德是在与一些困难作斗争的。这一点可以在这篇

文章中感觉到。

对他来说,关键点在于对力比多这一概念的用法保持

一种明确的界定——如今我们会称为可操作的用法。这对

继续支撑他的发现是至关重要的。简言之,如果弗洛伊德

的发现不是基于这样一个根本认识,即神经症的症状揭示

了一种间接的性满足的形式,那又会是基于什么呢?通过

一系列的对应物(其中最后一个是对自恋的治疗认可),

弗洛伊德已经非常具体地证明了有关神经症的一系列症状

的性功能。以此为基础,弗洛伊德一直坚持认为这不是他

提供给世界的一个全新的、整合的概念,而是一个已经有

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 《 转 化 的 象 征 》 的 修 订 本 , 收 录 于 The Collected *Works of C. G. Jung *, vol 5. Princeton: BoUingen, 1953-1979 《荣格文集》第五卷。

着完备定义的理论。它基于一个明确的,但又是新的,被

界定的领域,包括几种人类的现实,特别是心理学的现实,

一些非常规现象。那些常规的心理学不研究的,比如梦,

口误 69,失手,这些现象扰乱了一些所谓的高阶功能。

弗洛伊德在这一时期遇到的是精神病的结构问题。即:

如何在力比多的一般理论框架内安置好精神病的结构?

荣格给出了以下解决办法:在精神病中十分明显的现

实的深刻转变是来自于力比多的蜕变,这一点类似于弗洛

伊德在神经症方面所发现的。不同的地方在于,荣格说,

在精神病患者中,力比多被向内收缩到主体的内部世界中

——这个概念被悬置于影响深远的本体论的不确定性中。

对于荣格来说,正是这种内向性使得现实消逝于黄昏的薄

暮。因此,精神病的机制是与神经症的机制达成完美接续

的。

弗洛伊德一心想要从经验出发,希望制定出极其明确

的机制,并始终联系其经验的参考,他看到分析理论被荣

格转化为一个巨大的精神泛神论,一系列想象的领域,在

其中每一个领域都笼罩着另一个,这导致了对个人生活的

内容、事件、经历的一般化分类,并最终形成了荣格所说

的原型(archetypes)。这不是一条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临

69 译注:又译作动作倒错,parapraxis 或弗洛伊德式错误 Freudian slip。

床和精神病学研究的道路。这就是为什么弗洛伊德现在试

图弄清性驱力为何能够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始终维持自身。

这些性驱力被弗洛伊德赋予了如此突出的地位,原因在于

它们一直隐藏自身而又被他的分析所揭示。而自我驱力这

一概念此时还没被弗洛伊德凸显出来。人们是否可以说:

一个人是另一个他者的影子吗?现实是否由这种普遍的力

比多投射构成的?这些恰恰是荣格理论的核心。或者,在

自我驱动和力比多驱动之间是否存在着一种对立的关系,

一种冲突的关系?

弗洛伊德以他一贯的诚实表明,他意在保留这种区分

的决心是基于他对神经症的经验,而且这终究只是一种有

限的经验。这就是为什么他清楚地指出,在精神分析研究

允许人们深入了解自恋的原始阶段之前,人们可以假定一

种自恋的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人们不可能区分两种基本

的倾向,即性驱力和自我驱力 70。在我们粗浅的分析中,两

者密不可分,一同出现 71,令人困惑,难以分辨。尽管如此,

他还是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努力保持这种区分。

70 GW X 142; Stud III 44; SE XIV 76. GW 指的是: Sigmund Freud, Gesammelte Werke, 18 vols. (London: Imago Publishing Co.这部合集。SE 则是 GW 的英文版: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 trans.

James Strachey, Anna Freud, Alix Strachey, and Alan Tyson, 24 vols. (London: Hogarth Press, 1953- )。SE 比 GW 多了编辑的许多重要脚注。

71 'beisammen' usually means 'together (in the same place)'. beisammen 通常指的是

“在一起(于同一个地方)”。

首先是神经症的临床经验。接下来,他说,自我驱力

和性驱力之间的区分目前尚不明确,而这或许应该简单地

归因于这样一个事实:对我们的理论来说,驱力构造了最

终的指涉点。驱力的理论不是在理论结构的底层,而是在

顶端。它是非常抽象的,弗洛伊德后来称它为我们的神话

学。这就是为什么,出于他对具体细节的看重,以及他总

是将自己的猜想投射于各自具体位置,弗洛伊德强调了驱

力有限的价值。他将驱力的概念与物理学中的最高层次的

概念如物质、质量、引力相比较。而这些概念只是在科学

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在它们被梳理和应用之前,

这些概念的最初的形式是不确定的,甚至是混乱的。

我们不是在追随弗洛伊德,我们是与他同行。事实上,

在弗洛伊德作品的某处出现的一个想法,并不能完全保证

是被按照弗洛伊德研究的精神来处理的。至于我们,我们

正在努力顺应这一研究的精神、口号和风格。

弗洛伊德用他那个时代的生物学为他提供的东西来支

持他的力比多理论。本能的理论不能不考虑到保留个体的

最终目的和物种延续的最终目的之间的一个基本的两分法。

我们在其理论背景中发现的无非是魏斯曼(Weissmann)的

理论,你一定从你在哲学课上听到过有关这个名字的一些

东西。这个理论还没有得到肯定的证明,它假设存在一种

由性细胞组成的不朽物质。这些细胞将通过不断繁衍构成

一个独特的性血统。根据这一理论,种质(germ-plasm)将

是维系物种存在的东西,也是永远从一个个体延续到另一

个个体的东西。相比之下,体质(somatic plasm)就像一个

独立的寄生虫,从物种繁衍的角度来看,它将以横向方式

继续生长,其唯一目的是成为永恒种质的载体。弗洛伊德

立即表明,他并不是将自己的理论构造伪装成一种生物学

理论。无论这一理论参考的价值如何,他决定在进一步的

研究成果出现之前,对这一参考有所保留,如果在分析调

查的特定领域内对事实的检验使它变得无用和有害,他将

毫不犹豫地放弃它。

同样,他说没有理由将性能量(Sexual energie)淹没在

尚未探索过的精神现实领域中。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为力比

多寻求与每一种精神表现的普遍的亲缘关系(kinship)。他

说,这就好比在继承问题上,根据单基因假说,所有人都

有继承权。于是有人援引普遍的亲缘关系向律师证明自己

的继承权。72

我想在这里提出一个观点,也许在你们看来,它会与

我们通常所说的那些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你们会看

到,这将有助于我们达成目的,即阐明对弗洛伊德进行的

讨论。如你们所见,即使只是从我们对这篇文章前几页的

仅有的评判来看,他绝对没有向读者隐瞒在这些讨论上的

72 GW X 144: Stud III 46: SE XIV 79.

晦涩和僵局。他没有提供一个解决方案,而是开辟了一系

列的问题,而我们必须努力深入其中。

在弗洛伊德写作的时候,正如他自己在某处所说,没

有已有的、现成的本能理论。即使在今天,这也没有完备。

但凭借着洛伦兹(Lorenz)和丁伯根(Tinbergen)的研究,

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而这或许可以为我现在正要做

的这些过度的推测正名。

认可魏斯曼式的种质不朽的概念会带来什么?发育的

个体是否与种质构成的、不会消亡的基本生命物质截然不

同?如果个体是寄生的,那么它在生命的繁衍中是否具备

什么功能?答案是否定的。这么说吧,从物种的角度来看,

个体已经死了。个人与隐藏在它深处的不朽物质相比,一

文不值,后者是唯一可以延续的东西,它真实地、实质性

地代表了何为生命。

让我澄清一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已经声名狼

藉的性本能概念出发,这么一个个体到底被引导着繁殖了

什么?——仅仅是被脊椎动物中由精子和卵子代表的,封

闭在生殖器官的种质中的不朽物质?——显然不是,因为

被繁殖的东西毕竟是一个个体。只是它不是作为一个个体

而繁殖,而是作为一个类而繁殖。它只设法繁殖已经由其

先祖的血脉带来的类。在这方面,它不仅是凡人,而且已

经死亡,因为确切地说,它没有未来。它不是这匹或那匹

马,而是一个象征支柱,是“马”这个东西的化身。如果物种

的概念是合理的,如果自然的历史存在,那是因为不仅有

马,还有“马”这一概念。

这确实是本能理论终结我们的地方。事实上,在心理

层面上,有什么可以作为对性本能的理论依据呢?

也许是在洛伦兹之后,正如丁伯根所提出的问题那样:

决定庞大的性机制启动的基本的主动力是什么?它的释放

机制是什么?73它不是性伴侣的存在,不是个体的特殊性,

而是与我所说的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的东西,即“图像”。

在配对机制的运作中,生态学家已经证明了图像在其

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图像通过改变外在表象,出现在暂态

的表现型(phenotype)中。图像的显现作为一个建构的信

号,或说格式塔(Gestalt),使得生殖行为开始流转。因此,

性本能的机械性启动在本质上是在图像的关系中具体化

(crystallised),也就是在想象的关系中具体化。

在这个框架里,我们必须弄明白的是力比多驱力和自

我驱力。

这个力比多驱力所聚焦的是想象界的功能。

主体会在想象中走向理想的生殖状态吗?尽管理想主

73 这里翻译为“释放机制”的法语术语是“déclencheur”,意思是“触发器、启动器

(如汽车的启动器)”。尽管拉康利用的内涵是从其他语义领域借来的,但最好

使这个术语与行为学中的英语作品保持一致。

义者和分析教义下的说教式换位思考试图使我们肯定这一

点,但那却并不尽然。理想的生殖状态将是实在的安放的

终极认可和最终来源。因此,我们现在必须更准确地界定

力比多与想象和现实的关系,并解决自我在精神经济学中

真正的功能这一问题。

曼诺尼:我可以说一句话吗?一段时间以来,我一直

被一个在我看来同时使事情复杂化又简单化的问题所困扰。

那就是,力比多对客体的投注根本上是一个现实主义的隐

喻,因为它只投注的只是客体的图像。而对自我的投注的

行为可能是一种心理内部的现象,即自我的本体论现实被

投注。如果力比多成为客体–力比多,它就只能投注与自我

的图像对称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会有两种自恋,根据它

是对本体论的自我进行内部投注的力比多,还是对可能是

自我理想之物进行投注的客体–力比多,而这种自我理想在

任何情况下都是自我的图像。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在一阶

自恋和二阶自恋之间有一个有根据的区分。

拉康:你确实很了解这一点不是吗。我想把你一步一

步地带到某个地方。我们并不是完全漫无目的地前进,但

我乐于倾听我们在这途中的发现。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的朋

友曼诺尼对这一主题进行了一次优雅的跳跃——一个人需

要时不时地进行一次跳跃——但让我们首先回到我们离开

的地方。

我想说的是什么呢?——那便是要去理解,关于性行

为的当代本能理论的发展向我们提供的基础经验。在那种

理论下,它揭示了主体本质上是容易受到诱惑的。

例如,棘背鱼科的雄性的腹部和背部必须要有美丽的

颜色,然后才能与雌鱼进行交配。即使是草率的理论拼凑,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断言:这种的效果对女性有同样的影响,

倘若它拥有某些标记(Merkzeichen)的话。性行为相当特

别容易倾向于诱惑。而在研究倒错和神经症的结构时,这

给予了我们一些尤为重要的暗示。

2

既然我们已经讲到了这一点,我将引入对我在关于想

象的话题的小课程中给你们的图式的一个补充。

我曾指出,这个模型忠实地遵循了弗洛伊德的愿望。

他在几个地方,特别是在《梦的解析》和《精神分析纲要》

中,说到基本的精神结构(psychic agencies)应该首先被设

想成与在摄影机中发生的事情一样,即图像无论是虚拟的

还是真实的,都是通过摄影机的工作而产生的。有机的装

置代表了摄影机的机制,而我们所理解的就是图像。它们

的功能不是同质的,因为实像和虚像不是一回事。弗洛伊

德所建构的中介不应该被认为是实体性的,也不应该被认

Image 6

定为与装置本身的修改有关的附带现象。因此,这些中介

应该通过光学图示来解释。弗洛伊德的概念在许多场合都

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在他从未将其落实过。

倒置花束(此处文本描述为倒置花瓶,原理是一样的)

你们看到了凹面镜,由于它产生了倒置花束的现象,

我在这里把它变成了倒置花瓶的现象,因为它更方便。花

瓶在盒子里,而花束在上面。

通过光线的反射作用,花瓶将以真实而非虚拟的图像

形式再现,眼睛可以适应。如果眼睛适应了我们放在那里

的花的水平位置,它将看到花瓶包含花束的真实图像,并

将视它合为一体,赋予它统一性——反映身体的统一性。

为了使图像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它必须是一个真正的

图像。光学中图像的定义是什么?——对象上的每一个点

都必须对应图像上的每一个点,从一个点发出的所有光线

必须在某个地方再次相交于一个唯一的点。一个光学仪器

是由光线的单焦点或双焦点汇合所特殊定义的——这是不

言自明的。74

如果把凹型装置放在我这里,而魔术师的小摆设放在

桌子前面,就不能清晰地看到图像,不足以产生现实的幻

觉,真正的幻觉。你必须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观察。显然,

根据进行观察的眼睛的不同位置,我们可能会区分出一组

特定的情况,而这也许可以让我们理解主体之于现实的不

同位置。

可以肯定的是,一个主体不是一只眼睛,我已经告诉

你了。但这个模型可以被应用,因为我们是在想象中,在

那里眼睛十分重要。

有人提出了两种自恋的问题。你们很清楚,这就是问

题所在——现实的构成与身体的形式之间的关系,曼诺尼

或多或少地将其称为本体论(ontological)。

首先让我们回到凹面镜,正如我向你们指出的那样,

我们也许可以在上面投射出各种意义上的有机物,特别是

大脑皮层。但我们不要太快转向物质的讨论,因为这里的

重点并不是纯粹简单地阐述“人中小人”的理论,随后你们将

会更加清楚地理解。如果我想利用它来重做“人中小人”,那

74 译注:可能指的凹面镜的单倍焦距和双倍焦距成像规律。

Image 7

我就没有必要一直批评它了。如果我在这方面让步,那是

因为我有一个让步的理由。

现在让我们把这个我一直在说的假想的眼睛放在凹面

镜和物体之间的某个位置。

为了让这只眼睛准确地获得倒置的花瓶的错觉,或者

说要想让这只眼睛在最佳条件下,像它在房间的尽头看一

样,清晰看到它。只有一件事是必要和充分的——房间的

中间要有一面平面镜。

双镜图示

换个说法,如果在房间中间放一面镜子,而我背对着

凹面镜,我会像在房间的尽头一样清楚地看到花瓶的影像,

尽管我没有面对着它地看。我在镜子里会看到什么呢?首

先,是我自己的脸,它并不在那里。其次,在与真实图像

(花束)所在之处对称的一点上,我将看到这个真实图像

作为一个虚拟影像出现。你们跟得上我讲的吗?这并不难

理解——当你回到家,自己站到在镜子前,把你的手放在

你的脸前(你将同时看到真实的手和镜子里虚拟的手)......

这个小图示只是对我多年来一直试图用镜像阶段向你

们解释的东西的一个非常简单的阐述。

刚才,曼诺尼提到了两种自恋。首先,事实上,有一

种自恋与身体的图像有关。这个图像是与主体的整个机制

是相同的,并且赋予其环境以它的形式,就像他是人而不

是马一样。它构成了主体的统一性。我们可看到它以一千

种不同的方式投射出自己,直到我们能够将其称之为象征

主义的想象之源。直到我们可以将象征主义同感觉,同人

类(Mensch)对自己的身体的自我意识(Selbstgefühl)的

联系起来。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这么去设想:这种最初的自恋

可以在上述图示中的真实图像的层面上找到,在某种程度

上它让这样一种“将现实的整体性填入有限数量的预设框

架中”的有机化成为可能。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运作方式在人和动物身上是完全

不同的,后者适用于统一的环境。对于动物来说,其想象

结构和它在环境中感兴趣的东西之间有着数量有限的预先

建立的对应关系。感兴趣的东西即是对个体的延续很重要

的东西,毕竟它们本身是它那种物种类型的延续的功能。

相比之下,在人身上,镜子里的反射表明了一种原初的智

性的可能性,这也引入了第二种自恋,其基本模式是它与

他者的关系。

对一个人来说,他者有一种迷人的价值,因为被统一

的图像所代表的这个预期,要么就是在镜像里被感知,要

么就是在这个他者全部现实中被感知。

根据人生的阶段的不同,他者,另一个自我,总是或

多或少地与在弗洛伊德的文章中被普遍援引的自我理想相

混淆。自恋的认同——认同这个词,如果不加以区分,是

无法使用的——第二种自恋的认同,是对他者的认同。在

正常情况下,第二种自恋认同使人能够准确定位他对整个

世界的想象和力比多关系。这便是使他能够在其位置上看

到他的存在,并且使他能够以这个位置和他的世界的一种

功能,去构造他的存在。刚才曼诺尼说的是本体论,我对

这一点很满意。而我想将其称为力比多存在。主体在与他

他者的关系的反射中看到自己的存在,也就是说,在与自

我理想的关系中看到他的存在。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必须区分自我的不同功能

——一方面,它们对人来说,就像对其他每一种生物一样,

在现实的结构化中发挥着基本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

人身上,这些功能必须经历由自己的反射图像构成的这种

基本的异化。那些反射形象就是原初自我(Urich),是自

我理想的原始形式,也是与他者的关系。

我说的足够清楚了吗?我已经给了你这个图示的其中

一个初始的要素,今天我再给你一个——对他者的自反关

系。稍后你会看到它和这个图示的用途。你想得没错,我

编造这些讨人喜欢的理论结构并不是为了好玩。它非常有

用的,因为它将使你能够找到想象界的运作所引起的几乎

所有临床的、具体的问题,特别是与那些力比多的投注有

关的、人们最终将停止尝试理解其含义的问题。

对格拉诺夫博士关于光学模式应用于恋爱状态理论的

干预的答复。

在爱情关系中,对象和自我理想的完全等同是人们一

再读到,也是弗洛伊德作品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当投注

爱时,被爱的对象通过它对主体的俘获作用严格地等同于

自我理想。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暗示和催眠中,我们遇

到了依赖的状态,这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运作,在这种状

态下,通过对所爱之物的迷恋和高估,对现实的真正倒错

得以存在。你熟知弗洛伊德是如此巧妙地阐述爱的心理学。

如此大量的、重要的片断提供了给我们看,但是如你见,

如今我们几乎不能理解它。但在他所谓的对象的选择这个

话题上,你会发现各种各样的东西。

因此,你不能不看到这种爱的概念与精神分析中某些

神话般的力比多禁欲概念之间存在的矛盾。我不知道生殖

性和实在界的构成之间有什么模糊的融合或沟通,是作为

情感成熟的高潮被推荐给我们的。我并不是说在这一切中

没有对实在界的构成至关重要的东西,但人们必须明白那

是什么。因为,非此即彼——要么爱是弗洛伊德所描述的

那样,是在其基础上的想象功能,要么它就是世界的基础

和根本。就像有两种自恋一样,也必须有两种爱,情欲

(Eros)和圣爱(友爱)(Agapè)。

答 复 勒 克 莱 尔 博 士 关 于 弗 洛 伊 德 文 本 中 自 我 理 想

*Ichideal 和理想自我 Idealich 的含混不清的问题。 *

我们在这里举行的研讨班,并不是一种权威的教导。

我们正在努力寻找我们的方向,并从文本中,尤其是从某

人的思维发展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天知道其他人,包括他们之中最好的,比如亚伯拉罕

和费伦奇,是如何试图把自我的发展及其与力比多发展的

关系搞清楚的。这个问题是纽约学派最近发表的文章的主

题,但现在让我们讨论费伦奇和亚伯拉罕。

弗洛伊德借鉴过费伦奇在 1913 年发表的关于现实之感

的文章。这篇文章非常糟糕。费伦奇是最开始让闻名于众

的(现实之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所有人知晓的人。弗洛

伊德提到了它。在那个时间点上,我们仍然处于最早的理

论尝试阶段,试图阐明实在的构成,而仅仅是收到答复这

一事实本身就对弗洛伊德有很大帮助。费伦兹给他带来了

一些东西,弗洛伊德也利用了这些东西。

有关的文章有决定性的影响。这就像被压抑的东西,

因为不为人知,所以更有重要性。同样,当一些小伙子写

了一些真正愚蠢的东西时,并不会因为没有人读它,它就

不会产生后果。正因为没有人读它,每个人都在重复它。

一些无稽之谈就这样流传开来,并在人们注意不到的地方

杂糅起来。因此,关于实在界的构成的第一个分析理论被

当时四处弥散的想法所浸染。那些想法或多或少地以神话

的方式表达出来,并涉及人类思想的进化阶段。那种想法

随处可见,在荣格那里也是如此,即人类的思想在近代取

得了决定性的进步,而在此之前,我们仍然处于前逻辑的

混乱阶段——似乎亚里士多德老先生的思想和其他一些人

的思想之间没有结构性的区别这一点还不清楚。这些思想

带来了它们的混乱力量,传播了它们的毒药。你可以从弗

洛伊德本人在提到费伦奇的文章时经历的为难中清楚地看

到这一点。

当人们借此谈论原始人,所谓的“原始人”,以及精神病

人时,并没什么不妥。但是把进化论的观点用于儿童身上

发现了使情况复杂化的问题之处,弗洛伊德不得不说,

(人类的)发展进化还远远没有被弄清楚。

也许,事实上,最好不要在这里提及虚假的进化论概

念。这里可能不是进化的丰富想法该存在的地方。相反,

这应该是一个阐明结构性机制的问题,这些机制在我们以

成人为中心的分析经验中起作用。人们可以以回溯的方式、

以一种假设的、或多或少可以验证的方式,澄清在儿童身

上发生的事情。

在接受这一结构性观点时,我们直接追随弗洛伊德,

因为这就是他停下来的地方。他的理论的最终发展与类比

进化论式的冒险拉开了距离,与那些通过肤浅地使用一些

假话而开始的冒险拉开了距离。实际上,与此恰恰相反的

是弗洛伊德一直坚持的东西,即在每一个层面上都要保留,

都可以被视为不同阶段的倒错。

我们下次将尝试更进一步。把这一切当作一个开端吧。

你将会看到它与想象的移情现象的严格关系。

1954 年 3 月 24 日

**XI **

**Ego-ideal and ideal ego **

**自我理想与理想自我 **

FREUD LINE BY LINE

THE LURES OF SEXUALITY

THB SYMBOLIC RELATION DEFINES THE POSITION OF

THE SUBJECT IN THE IMAGINARY

对弗洛伊德的逐行阅读

性的诱惑

象征关系定义了在想象中的主体的位置

勒克莱尔(拉康早期的一个学生)曾为我们研究了这些困

难的文本:《论自恋:一篇导论》,而今天他将继续和我们

分享他的思考和问题。请你们再一次温习第二部分,并多

引用些里面的内容。

1

勒克莱尔:这是一段非常难以总结的文本。因为我们可能

会几乎通篇引用它。第一部分假设了力比多中的基本特点,

以及你们所注意到的关于的种质(germ-plasm)的那些论点。

在第二部分,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毫无疑问,对他称之为

“精神偏执症(paraphrenias)”的人群,也就是精神分裂症

( dementia praecoxes ) 的 研 究 , 仍 然 是 研 究 自 我 心 理 学

(the psychology of the ego)最可靠的途径。但这并不是他

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他提到一些其他可能导致对自我心

理学的思考的途径。他首先介绍了器质性疾病对力比多分

布的影响,这可以说是对心理–躯干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 ) 的 一 个 很 好 的 介 绍 。 他 提 到 了 他 与 费 伦 茨

(Ferenczi)就这个问题进行的讨论,并从这样的观察开始:

在疾病的过程中,在痛苦的情节中,病人将他的力比多投

注撤回到他的自我中,以便在他被治愈时再次更多地释放

它。他的结论是,这是一个平平无奇的思考,但是仍然值

得去审查。在他从客体撤回他的力比多化的投注的阶段,

力比多和自我的兴趣点再次模糊了,再次共享了同一个欲

望,并变得无法分辨。

你知道威廉·布施吗?(德国画家和诗人)他是个值得和他

一醉方休的幽默的人。他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创作,叫做

《巴尔杜因·巴赫拉姆》(Balduin Bahlamm),戴着镣铐的诗

人。他的牙痛阻止了他所有的理想主义和柏拉图式的白日

梦,也阻止了爱情的尝试。他忘记了股票交易价格、税收、

乘法表等等。所有习惯性的存在突然变得毫无乐趣,什么

都不是。而现在,在这个小洞里,住着一颗臼齿。象征中

的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和乘法表被投注的只有痛苦(invested

in pain)。

勒克莱尔:弗洛伊德然后转向了另一个重点,睡眠状态是

一个相似的自恋性的力比多投注的回撤。然后他回到了疑

病症(hypochondria) 75回到了它与器质性疾病的不同和相

似之处。因此他得出了这样一个概念:两者之间的区别

(这可能并不重要)就是器质性病变的存在(existence of

an organic lesion) 。最重要的是,疑病症和器质性疾病的

研究使他明白,在疑病症中,毫无疑问,血管运动困难和

循环困难的顺序也有器官上的变化,它阐述了任何身体区

域 的 兴 奋 和 性 兴 奋 之 间 的 相 似 性 。 他 提 出 了 “ 发 情 性 ”

(erotogenicity)76的概念,并说发情区(erogenous zones)

可以取代生殖器,并表现得像生殖器一样,也就是说,它

们可以成为活动和放松的场所。他告诉我们,在自我的性

欲投注方面可能有一个变化,与一个器官的发情性方面的

这种变化并行不悖。这又提出了心理躯干的问题(psycho-

75 译者注:疑病症指对自己的健康感到异常焦虑,特别是无端地担心自己得了

严重疾病的症状。

76 法语原文为‘érogénéité’。弗洛伊德的术语是“Erogenität”(GW X151;Stud Ⅲ

51),译为“发情性”(SE XIV 84)。译者注:此术语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当然包

括生殖器)向心灵发送性刺激的活动。只要主体愿意向身体的部位投注力比多,

任何卑微都可以被作为发情区(erogenous zone)。

somatic)。无论如何,情欲性以及任何身体部位情欲化 77的

研究都会导致了他去假设:疑病症可以归入依赖自我力比

多的神经官能症(neuroses ),而其他实际的神经官能症则

依赖客体–力比多(object-libido)。我对这章有些印象,当

把第二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时,它会形成一种段落。

它不如第二部分的第二段重要,因为他在其中定义了两类

对象的选择。

拉康:弗洛伊德的核心观点是,力比多的加工(你知道翻

译 Verarbeitun[加工]有多难;élaboration(制造,加工)

[Verarbeitun 的法语翻译]这个词不是很恰当[isn’t quite it])78

对于是由实在的客体还是由想象(界)的客体产生的几乎

不重要。这种区别只有之后才会出现,当力比多变得面向

不真实(unreal)客体时,会导致阻碍(Stauung),一种对

力比多的筑坝(damming)79,这就把我们带到了自我(ego)

的想象性性质(character),因为它的力比多才是问题所在。

曼诺尼:这个德语单词一定是指某种“堤”(dike)的建设,

在英语中被很好地翻译为 damming(筑坝)。它似乎有一个

动态的含义,同时意味着级别的提升,因此力比多的能量

77 法语中的一个新词(érogénéisation)。在他的文本中的相应位置。弗洛伊德使

用了与上文注 2 中相同的术语,SE 也是如此。

78 Verarbeitung 在 SE 中被翻译为“加工”(working over)(GW X 152;Stud III 52;SE XIV 86)。

79 原文即英文。

越来越大。

拉康:“填上堤坝”(damming up),甚至,弗洛伊德顺便引

用了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中“Schopfungslieder”

的四首诗,它们通常与 Lieder 合集放在一起。这是一组非

常奇怪的七首诗,其讽刺和幽默揭示了许多触及“ 发展”

(Bildung)心理学的方面。弗洛伊德问自己的问题是,人

为什么会走出自恋?人为什么会不满足?在他的科学论证

的这个真正的关键时刻,弗洛伊德向我们引用了海涅的诗

句。“上帝在说话,他说,疾病(illness)无疑是(去)创

造(to create)的整个冲动的最终原因。通过创造,我得以

康复。通过创造,我变得痊愈。” 80

勒克莱尔:在其内在的运作中,实在的客体和想象的客体

是等同的……

拉康:弗洛伊德并没有说他们是等同的。他说,在我们已

到达的外部已形成世界的某个点上时,一个人认为它们是

实在的还是想象的是无所谓的。差异(difference)只有在

后来筑坝产生效果时才会显现。

勒克莱尔:所以我们来到了第二部分的第二章,在此弗洛

伊德告诉我们研究自恋的另一个要点在于分析男人和女人

在爱情生活的模式中的差异。他由此得到了两种类型选择

80 这是对 Strachey 的翻译(SE XIV 85 n3)的修改,遵循拉康对德文更准确和

直白的法语翻译(GW X 151; Stud in 51)。

的区别,人们可以把它们翻译成依恋的(anaclitic)和自恋

的(narcissistic),他还研究了各自的起源(genesis)。他认

为:“一个人最初有两个性对象:他自己和照顾他的女人。”

81我们可能从这里开始(发展)。

拉康:他自己,也就是说他的形象(图像)(image)。这是

绝对清楚的。

勒克莱尔:他(弗洛伊德)在这起源之前,甚至在这个选

择的形式上都做了更详细的阐述。他指出,起初的自体性

欲(auto-erotic)的性满足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功能。然后,

他指出,性驱力(sexual-drive)起初被用于满足自我驱力

(ego-drive),后来才变得自主。因此,孩子最初爱的是满

足自我驱力的对象,也就是说,爱的是照顾他的人。最后,

他被引导去自己定义自恋型的客体选择。最重要的是,他

(弗洛伊德)说,这在那些性欲发展受到干扰的人身上可

以很清楚地看到。

拉康:也就是说在神经质患者中

勒克莱尔:这两种基本类型(正如他之前提到的)对应于

两种基本类型,男性性和女性性

拉康:两种类型——自恋型和依恋型

勒克莱尔:Anlehnung(依恋)含有支撑(support)的意思。

81 GW X 155: Stud HI 55; SE XIV 88.

拉康:依恋(Anlehnung )的概念确实与此后发展的依赖

(dependency)概念有一些联系。但它是一个更大、更丰富

的 概 念 。 弗 洛 伊 德 列 出 了 在 爱 情 中 不 同 类 型 的 固 着

(fixation)的清单,其中完全没有提到人们可能称之为成

熟关系的东西——那是精神分析的神话。首先,在对爱的

固着的领域,有一种自恋型的迷恋(Verliebtheit)。它表现

如 下 : 一 个 人 爱 ——首 先 , 自 己 的 那 个 人 ( what one is oneself)。也就是说,正如弗洛伊德在括号里指明的那样,

一个人自己——其次,一个人以前的自己——第三,一个

人想要成为的自己——第四,以前曾经是一个人自己的一

部分。这就是“自恋的种类”(Narzissmustypus)。

“依恋种类”(Anlehnungstypus)同样是想象性的。因为

它也同样是以认同的倒置为基础。主体因此在一个原初场

景承担了他的定位。他爱一个喂养他的女人和一个保护他

的男人。

勒克莱尔:在此,弗洛伊德提出许多考虑,这些考虑被认

为是孩子原初自恋的观念的间接证据。他在根本上(虽然

看起来匪夷所思)将该观念定位在父母看待他们孩子的方

式上。

拉康:这就是自恋所产生(exercised)的诱惑。弗洛伊德指

出,每个人在理解一个存在者(being)的时候都会发现他

的令人迷人或是满意之处,对这个存在者的感知到的特征

(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是这个封闭的世界的特征。封闭

的、完整的、满足的,这就是自恋类型所代表的。他把它

比作一个美丽的动物所做的极大的诱惑。

勒 克 莱 尔 : 他 说 : 尊 敬 的 婴 儿 陛 下 ( His Majesty the Baby)82。这个婴儿是父母所打造的东西,就他们把(他们

自己的)理想投射在婴儿身上而言。弗洛伊德明示,他将

孩子的原初的自恋的困扰先放在一边,即使那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主题,因为阉割情结的问题跟它息息相关。他利用

这个机会来更准确的说明阿德勒(Adler)的“男子气概抗议

(masculine protest)”概念的归属位置,通过将它放回它的

本来位置——这是决不容忽略的。

勒克莱尔:……是的,它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他把它与最

开始的原初自恋的干扰联系起来。我们因此来到了以下重

要的问题——自我力比多在正常成年人中发生了什么?我

们 是 否 被 迫 承 认 它 完 全 被 归 入 了 客 体 投 注 ( object

investment)中?弗洛伊德拒绝这样的假说,并提醒了我们

压抑(repression)的存在(它最终有使我们正常化的功能)。

他说,压抑——这是论证中最重要的一点——来自自我,

82 弗洛伊德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将围着孩子转,放下自己的自恋并投射到婴儿

身上。婴儿将过得比父母好:不用担心吃喝拉撒,不用面临社会和自然法则,

如皇上一般。同时婴儿成为了创造的核心,被父母打造,替父母做他们没做到

的,放弃了的理想。(译注)

来自它的伦理和文化要求。对于同样的印象、经验、冲动

和欲望,一个人沉溺于或者至少有意识的去恢复,另一个

人就会极度愤慨地拒绝,或者甚至在进入意识之前就被扼

杀。83在此我们有一个行为上的差异,这个差异取决于个体,

取决于个人。弗洛伊德试图将这种差异表述如下:我们可

以说,一个人在自己身上树立了一个理想,他用这个理想

来衡量他的实际自我(actual ego)84而他者(the other)则

没有形成这样的理想。对于自我而言,理想的形成将是压

抑的条件因素。这个理想现在是真实自我(true ego)85在童

年时享有的自爱(self-love)的目标。他继续说……

拉康:那并不是真实的自我(true ego),那是实在的自我

(real ego)——das wirkliche Ich.

勒克莱尔:这段文字继续说——自恋似乎通过转移到这个

新的理想自我从而现形,而这个理想自我发现它自己拥有

所有自我的先前的、宝贵的完美,就像婴儿期的自我一样。

总是这样,在涉及力比多的地方,人们在此再次证明自己

无法放弃他曾经享受过的满足。弗洛伊德在这句话中第一

83 GW X160; Stud III 60; SEXIV 93.这段话的第一句是对德语原文的松散解读。

原文:‘压抑,我们说过,从自我出发;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说,它从自我的自尊

出发。’

84 德语为‘aktuelles’;SE 为‘actual’;法语为‘actuel’。

85 SE 用的是‘actual’(实际);法语用‘véritable’(真的);正如拉康指出的,德

语是‘wirkliche’(真正的)。

次使用了“理想自我(ideal ego)”这一术语——这个理想自

我现在是真实自我(true ego)86在童年时期享有的自爱的目

标。但弗洛伊德接着说——他不愿意放弃他童年时的自恋

式的完美…他试图以自我理想(ego-ideal)的新形式来恢复

它 87。在此,我们发现了两个术语:“理想自我”和“自我理

想”。

拉康:鉴于弗洛伊德写作的严谨,这篇文本的一个谜题

(被勒克莱尔很好的指出)就是这两个术语在同一段落里

的共存。

勒克莱尔:观察一下“形式(form)”一词如何被替换成“自

我(ego)”一词的,这很有意思。

拉康:正是如此,弗洛伊德在此使用了 Ichideal(自我理

想),它恰恰是对称的,与 Idealich(理想自我)相对立。

这是弗洛伊德在这里指定两种不同功能的标志。这意味着

什么?我们等会儿会试着澄清它。

勒克莱尔:引起我注意的是,就在他用理想自我一词来替

代自我理想时,一个新的形式出现在了这个自我理想之前。

拉康:当然。

勒克莱尔:他的自我理想的新形式就是他投射为他自己的

理想的东西。

86 也就是‘wirkliche lch’。

87 GW X 161; Stud IÏÏ 61; SE XTV 94.

拉康:下一段澄清了这个难题。这一次,很例外,在他的

工作中,弗洛伊德很特别地说明了崇高化(sublimation)和

理想化之间的区别。让我们继续。

勒克莱尔:所以弗洛伊德已经假设了理想自我(ideal ego)

的存在,然后它叫做自我理想(ego-ideal)或者理想自我的

形式。他说,从这里开始,只有一个步骤,那就是寻找理

想的形成到崇高化(sublimation)的关系。升华是一个涉及

客体力比多的过程。相比之下,理想化处理(idealisation)

的是已经被美化、提升的对象,而且它是在不改变其性质

的情况下进行的。理想化在自我力比多的领域的可能性并

不亚于在客体力比多领域。

拉康:再一次,这等于说弗洛伊德将两种力比多放在了同

一平面上。

勒克莱尔:自我的理想化可能与失败的崇高化共存。自我

理想的形成提高了对自我的要求,并驱使压抑到极致。

拉康:一者是在想象层面,而另一者则是在象征层面——

因为自我理想在法律的需求的总体中占据了位置。

勒克莱尔:因此升华暂时满足了它的需求,且不需要压抑。

拉康:这是成功的升华

勒克莱尔:这就是他如何结束这个关于自我理想与崇高化

关系的简短段落的。他接着说,如果我们发现一个特殊的

心理能动性(agency)在执行这一任务,即确保自我理想的

自恋满足,并且为了这一目的,它不断地观察实际自我

(actual ego),并以这以理想来衡量它 88,这并不使我们感

到惊讶。这种关于特殊心理能动性的假设,即以警惕性和

安全性为其功能,将最终把它们引向超我(super-ego)。弗

洛伊德从一个精神病例子中来支持他的观点,他说,这种

能动性在被监视(being watched)的妄想中清晰可见。89在

他讨论被监视的综合症之前,他明确指出,如果这种能动

性存在,我们无法发现它,而只能预先假设 90它是这样的。

对我来说,在他介绍超我的第一种方式中,他说这种能动

性并不存在,人们不会发现它,而只能预设它,这一点显

得格外重要。他还说,我们称之为意识(conscience)的东

西履行了这种功能,具有这种特性。对于这一能动性的认

识为偏执狂症状学提供了启示。这种类型的病人抱怨被监

视,听到声音,他的想法被人知道,被人观察。他们是对

的,弗洛伊德说,这种抱怨是合理的。这种观察、发现并

批评我们所有意图(intention)的力量确实存在。事实上,

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正常生活中。然后我们发现……

88 GW X 162; Stud III 62; SE XIV 95.

89 同上。‘Beachtungs- oder richtiger Beobachtungswahnes’,Leclaire 将其译为“影

响综合征”(syndrome d'influence),这是继塞格拉斯(Séglas)之后主要在法国

精神病学中发现的病理学概念。

90 弗洛伊德的动词‘agnosziereri’被斯特拉奇译为‘认识’。勒克莱尔使用的法语动

词是‘supposer’(假设、预设、假定)。见下文,注 103。

拉康:这并不完全是所意图的意思(intended meaning)。弗

洛伊德说,如果这样的能动性存在,它不可能是那种我们

未发现的事物。这是因为他把它与审查制度相提并论,正

如他选择的例子所揭示的,他在被监视的错觉 91中再次遇到

这种能动性,在其中(他把)它与指挥主体行动的人混淆

了。然后他在西尔贝勒(Silberer )所定义的功能性现象中

认识到了这一点。根据西尔贝勒的观点,当主体滑入梦境

时,主体对他自己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机制的内部感知就其

功 能 性 上 扮 演 了 一 个 形 成 性 的 角 色 。 梦 象 征 性 地 转 置

(transpose)了这种感知。在这个意义上,象征仅仅意味着

图像(imagistic)。在这里,我们有一种自发的主体分裂方

式,弗洛伊德对西尔贝勒的这一概念始终持一种模棱两可

的态度,既说这种现象极为重要,又说它与梦中的欲望显

现相比之下仍然是次要的。也许这是因为,他在某个地方

说过,他自己有一种猜想(make-up),即这种现象在他自

己的梦中不具有在其他人的梦中可能具有的重要性。弗洛

伊德强调的这种自我的警惕性,一直存在于梦中,是睡眠

的守护者,被置于梦的活动的边缘,并经常准备以自己的

权利对其进行评论。这种自我的残余性的参与(residual

participation),就像弗洛伊德在审查制度下考虑的所有能动

91 ‘le délire d'influence’(妄想的影响),见上文,注 89。

性一样,是一个会说话的能动性,也就是说是一个象征的

能动性。

勒克莱尔:紧接着就是某种综合,他在其中展开了对正常

人和神经症患者(neurotic)的自我感觉 92的讨论。自我感

觉有三个来源,即:原初自恋性满足、成功的衡量标准

(也就是对全能[omnipotence]的欲望的满足)、以及从爱

恋客体(love objects)中得到的感激之情(gratitude)。这就

是弗洛伊德似乎保留的自我意识的三个根基。我认为,没

有必要在这里进行详细的讨论。我更愿意回到补充意见中

的第一条。在我看来,极为重要的是——这种自我的发展

存在着在原初自恋中的一种疏离(estrangement),并且会引

发一种恢复那种状态的强烈尝试。这种脱离是通过将力比

多移置到一个从外部(without)强加的自我理想上实现的,

而满足则是通过实现这个理想而实现的。93因此,自我经历

了一种疏离,通过一个中介物,即理想,然后回到它的原

初的位置。在我看来,这种运动似乎正是发展的根本形象。

曼诺尼:它的结构化。

拉康:是的,结构化,这挺正确的。

92 ‘sentiment de soi’。弗洛伊德的术语。Selbstgefuhl,在 SE 中被翻译为“self-regard”(关于自我)(SE XIV 98 et passim)。更广泛的术语“sense of self”(自我

感觉)(在此)被采用,尽管它很笨拙,因为它更忠实地反映了法语和德语(的

原意)。

93 GW X 168; Stud III 67; SE XIV 100.

勒克莱尔:这种将力比多移置到理想上的做法需要更加精

确,因为它可能有两种情况——要么这种力比多的移置再

次在一个形象(image)的层面上进行,也就是说移置到自

我的一个形象上,我们称之为理想,因为它与已经存在的

或曾经存在的那个一个(形象)不相似——要么我们将自

我理想这术语应用与某个超越自我的一个形式、很可能是

理想(它更接近理念,接近形式)的某种东西。

拉康:同意。

勒克莱尔:在我看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才开始感

知到弗洛伊德语句中的丰富性。但它的模糊程度也在于此,

如果一个人说到“结构”,他就会把自我理想作为自我理想的

形式。但这一点在这篇文章中没有明确说明。

伊波利特:你能再读一遍弗洛伊德的句子吗?

勒克莱尔:这种自我的发展存在着在原初自恋中的一种疏

离(estrangement),并且会引发一种恢复那种状态的强烈尝

试。

伊波利特:但是人们是否会认为这就是自我理想的产生呢?

勒克莱尔:不,弗洛伊德之前讨论过自我理想。这种疏离

产生是由于力比多的移置到一个外界强加于的自我理想上。

实现这个理想就会带来满足感。显然,在实现这个理想的

程度上……

伊波利特:…无法实现(接上文),因为当一切都说了或者

做了的时候,这就超越性的起源,那是破坏性的且迷人的。

勒克莱尔:然而,这并没有被写明。当他第一次讨论理想

自我时,是为了说自爱(self-love)现在正走向理想自我。

曼诺尼:在我看来,人们经常有这样的印象:我们在说几

种不同的语言(各说各话)。我认为人们或许应该将人

(person)的发展和自我的建构区分开。这样会能让我们彼

此理解,因为它确实是一个自我在构建,但在一个正在发

展的存在者之中。

拉康:是的,我们正在深入结构化,正是整个分析体验展

开的那一刻(从想象和象征的连接处)。刚才,勒克莱尔提

出了关于形象(image)的功能和他所说的理念(idea)的

功能的问题。我们很清楚,理念(idea)永远不会单独存在。

它与所有其他的理念共存,柏拉图已经教过我们这一点。

为了解释地再清楚一点,让我们把小仪器拿出起来,

就是我在过去几届会议上给你们看的那个玩意儿。

2

从动物开始吧,这动物同时是一个理想,也就是说,

成功的动物(而不成功的那一个动物是我们设法要捕捉的)。

这个理想动物给了我们一种完整、完满的幻觉,因为它以

完美的契合为前提,实际上是内在(Innenwelt)的和外在

(Umwelt)的统一。这就是这种生物的魅力所在,因为它

的表相被和谐地铺展开。

在这个方面本能的发展教会了我们什么?是形象那无

与伦比的重要性。是什么在释放雄性和雌性刺鱼的互补行

为中起作用?格式塔(Gestalten)。94

让我们把问题简化,只考虑它在某一给定时刻的功能。

雄性和雌性动物主体被格式塔迷住了。主体在字面意义上

将他和释放的刺激等同了。雄性在以某种关系为基础上被

共舞(mutual dance)捕捉了,这种关系是在它自己和周期

性性行为释放的形象中得以建立的。在这种共舞中,雌性

也以同样的方式被卷入其中。这不仅仅是某些(总是有舞

蹈的方面和两个身体的吸引力)东西的外部表现形式。到

目前为止,这一直是物理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但他

在自然界中的配对关系中相当和谐地出现了。在那个时刻,

主体被发现与形象完全相同的东西,它控制着特定行为的

完全释放,而这特定行为本身又产生并以某种方式回馈给

伴侣使其参与另一部分舞蹈的命令。

94 格式塔作为心理学术语,具有两种含义:一指事物的一般属性,即形式;一

指事物的个别实体,即分离的整体,形式仅为其属性之一。也就是说,“假使有

一种经验的现象,它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而且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

特性,即因为它和其他部分具有关系,这种现象便称为格式塔。”总之,格式塔

不是孤立不变的现象,而是指通体相关的完整的现象。完整的现象具有它本身

完整的特性,它既不能割裂成简单的元素,同时它的特性又不包含于任何元素

之内。

这两者的封闭世界的自然表相给予了我们客体力比多

和自恋力比多的结合的形象。实际上,每个客体对另一个

客体的依附(attachment )都是对这个形象的自恋性固恋

(narcissistic fixation)产生的,因为这个形象就是它所期待

的,而且只有这个形象。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生物(living

things)的世界里,只有同一物种的伴侣——我们从来没有

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才能释放这种特殊的形式,我们称

之为性行为。除了极少数的例外,而这些例外必须要被置

于自然事件所显示的误差范围之内。

我们可以说,在动物世界里,整个性行为的周期循环

都是被想象界所主导的。在另一方面,正是在性行为中,

我们发现发生移置(displacement)的最大可能性,甚至在

动物中也是如此。我们已经为实验目的而利用了它,也就

是当我们为动物提供一个诱饵、一个假象、一个只是带有

上述动物主导特征的影子的雄性伴侣的时候。在许多物种

中,临床型表现发生在这个性行为的生物时刻,而提供这

个诱饵足以释放性行为。移置(displacement)的可能性,

虚幻、想象的维度对于性行为秩序有关的一切都至关重要。

对于人类来说也是这样的吗?这个形象可能是就是我

们刚刚所讨论的理想自我(Idealich)。为什么不呢?不过我

们还是不会把这种诱饵叫做理想自我。那么我们要把它放

在哪里呢?在这里,我的小仪器显示了它的作用。

它的含义是什么?我已经向你解释了真实形象(real

image)的物理现象了,即它可以被球面镜产生,在它的位

置上被看到,被插入到真实客体的世界,与真实客体同时

被容纳在其中,甚至给这些真实客体带来一种想象的处置,

即通过包含、排除、定位和完成他们。

这无非是我刚才在动物身上为你详细阐述的想象性现

象(imaginary phenomenon)。这个动物使真正的客体与它

内在的想象相吻合。而且,正如弗洛伊德的文本所指出的

那样,我想补充说,形象与真实客体的重合强化了它,赋

予它实质(substance)和体现(embodiment)。在这个时刻,

行为被释放了,这样主体就会被引向客体,而形象处在中

间。

这在人身上也会发生吗?

我们知道,在人类身上,一种明显的混乱呈现了性功

能 的 表 现 特 征 ( an eminent disorder characterize the manifestations of the sexual function)。这混乱中没有东西能

够适应。我们精神分析学家提出、围绕着这个形象,无论

是在神经官能症还是在倒错中,都呈现出一种分裂、断裂、

破裂、缺乏适应、不充分。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形象和它

的 正 常 客 体 之 间 的 捉 迷 藏 游 戏 ——如 果 我 们 确 实 在 性

(sexuality)的运作中采用规范的理想的话。从那时起,尽

管一切都在进行中,但我们如何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表现

这种最终成功完成其功能的混乱的想象(imagination)的机

制呢?

我正在试图用一些简单的术语来引导你的思考。我们

明明是可以讲黑话的。但你会发现,这确实是分析师们烦

恼的事,他们积极地——而且公开地——对此迷惑不解,

无能为力(挠头)(-_-)ゞ゛。

你可以随便拿起任何一篇文章,这都不重要,例如我

为你而读的最后一篇文章,作者是我们亲爱的朋友迈克

尔·巴林特——我不久将宣布他即将访问我们协会。他提出

一个问题:治疗的终点是什么?对于我们这学期课程的最

后一节课,我想——也许我不会做,我也不知道,这将取

决于我是否有灵感——我想和你们谈谈分析的终止。这是

个跨越(jump),但我们对阻抗和移情的机制的审查难道不

允许吗?

那么,治疗的终点是什么?它可以类同于一个自然进

程那样吗?生殖器之爱(Genital love)——这个承诺给分析

师的黄金国(El dorado),而我们也相当轻率地将此承诺给

我们的病人——它是一个自然过程吗?恰恰相反,它不就

是一系列只有在某些情况下才能实现的文化近似(cultural

approximations)吗?分析的结束是否因此取决于各种各样

的意外情况?

Image 8

双镜简易图示

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不去看清他者(人类的

他者)在想象和实在的充分性方面的功能是什么的话?

在这里,我们将再次讨论这个小图型(schema)。我在

上次会议中为它添加的修饰构成了我试图解释的一个基本

要素。真实的图像 95只能在仪器的真实空间的有限领域内以

一致性的方式看到,即仪器面前的领域,它是由球面镜和

倒置的花束构成的。

我们将主体置于球面镜的边缘。但我们知道,对主体

来说,在平面镜中看到的图像严格来说等同于真实物体的

图像,而就在主体看到其图像的地方,真实物体的图像会

被镜外的观众看到。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虚拟的主体 VS

95 译者注:前文中的 image 都译为了形象,到图式这里 image 译为图像。

(virtual subject)代替主体,放在限制幻觉可能性的圆锥体

内——也就是 x’y’ 的场域。那么,我发明的仪器显示,作为

一个虚拟图像在被置于非常接近真实图像的位置时,人们

如何能够在镜子中看到它。这就是发生在人类身上的事情。

这由此产生了什么?一个非常特殊的对称性。事实上,

虚拟的主体(神话之眼的反射),也就是说在我们第一次看

到(以人类的形式在我们之外的)自我的地方,我们是他

者。这种形式是在我们之外的,不是因为它是如此构建来

捕捉(captate)96性行为,而是因为它从根本上与人类的原初

无能(primitive impotence)有关。人类只看到自己的形式

在自己的海市蜃楼中、在自己之外被物化了,完整了。这

个概念目前还没有出现在我们研究的文章中,它只是在弗

洛伊德的作品中后来才出现。

主体(存在者[the one who exists]),在镜子里看到的是

一个图像,无论是清晰的还是破碎的,缺乏一致性的,不

完整的。这取决于它与真实图像的位置关系。太靠近边缘,

你就会看得很模糊。一切都取决于镜子的入射角。只有从

圆锥体内部,才能有一个清晰的图像。

所以你看到的图像是否清楚取决于镜子的倾斜度。至

于虚拟的观众(即通过镜子的虚构成为你的替代品)以便

96 见下文,注 102。

看到真实的图像,所需要的是平面镜以特定的方式倾斜,

使他处于看得很不清楚的领域。仅从这个事实来看,你也

会看到镜子里的图像非常不好(poorly )。让我们说,这代

表了人对想象的不安的容纳。

现在让我们假设,平面镜的倾斜是由他者的声音所支

配的。这并不发生在镜像阶段的层面上,而是随后通过我

们与他者的整体关系——象征关系——发生。从这一点上

说,你可以把握想象界在多大程度上取决于某种位于超验

的东西,就像伊波利特所说的那样——在这个场合,先验

的东西无非是人与人之间的象征联系。

这种象征联系是什么?注意,它是社会上我们以法律

为中介来定义我们自己的事实。正是通过符号的交换,我

们把不同的自我[mois]定位在彼此之间——你是曼诺尼,我

是雅克·拉康,我们(之间)有某种符号关系,这种关系很

复杂,并根据我们所处的不同平面:根据我们是否一起在

警察局,或一起在这个大厅,或一起旅行。

换句话说,是象征的关系确定了主体作为看(seeing)

的位置。是言说,是象征关系,它决定了想象界的完美程

度、完整程度、接近程度的大小。这种表述使我们能够在

“理想自我(Idealich)”和“自我理想(Ichideal)”之间,在

理想的自我(ideal-ego)和自我的理想(ego-ideal)之间做

出区分。自我理想支配着关系的相互作用,所有与他人的

关系都依赖于此。而这种与他者的关系取决于想象的结构

化多么完满。

像这样的图示告诉你,想象和实在 97的行动是在同一层

面。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对这个装置再做

一点改进。把镜子想象成一块玻璃。你会在玻璃中看到你

自己,你会看到玻璃外的客体。这正是它——它是在某些

想象界和实在之间的巧合。当我们提到一个口腔、肛门、

生殖器的现实,也就是说一个在我们的形象和形象之间特

定的联系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无非是对人体的形象以

及对世界的人类化(the hominisation of the world),它对于

想象的感知与身体的结构化有关。实在的客体,通过镜子,

穿过它,与想象的客体在同一地方。形象的本质是一种

(力比多)投注。我们所说的力比多投注是使一个客体变

得可欲望的,也就是说,它是如何与这个或多或少的结构

化形象相混淆的,并且我们以各种方式随身携带这个形象。

因此,这个图型允许你向你自己表现弗洛伊德总是仔

细描绘的差异,而这一差异常常让读者感到困惑,正如我

们被教导的那样,即地型学回退(topographical regression)

和遗传学、过时退行、过去中的退行之间。

根据镜子的倾斜度,球面镜中的图像或多或少地被成

97 译者注:拉康早期的实在更偏向于真实/现实的意思。

功地设置在中心或边缘上。人们甚至可以设想它被修改。

原初的口腔最终如何转换成菲勒斯的呢?——也许为这个

问题建立一个娱乐性的物理学小模型是很容易的。这告诉

你在人身上,如果没有另一个维度的干预,就不可能建立

起真正有效和完整的想象制度(regulation )。这就是分析

(至少在精神分析的神话中)所要达到的目的。

我的欲望是什么?我在想象的结构化中的位置是什么?

只有当人们发现一个超越想象的指南(guide)时,它才可

被感知在象征的层面中,在只能由人与人语言交流体现的

的法律交流中,找到一个指南才是可以想象的。这个管理

主体的指南就是自我理想。

这个区分绝对是必要的,它还允许我们弄清分析在想

象的层面上发生了什么,我们称之为移情(transference)。

为了掌握它——这就是弗洛伊德文本的价值——我们

必须理解 Verliebtheit(迷恋)是什么,爱是什么。爱是一

种发生在想象层面的现象,它激起了一种象征真正的潜移

默化,一种湮灭,一种对自我理想的功能的扰乱。爱重新

打开了大门——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他没有吝啬自

己的言辞——通向完美。

Ichideal,自我理想,是作为说话的他者,就他与我

[moi]的象征关系而言,在我们动态操纵的条件下,它既与

想象的力比多相似又不同。象征交流(Symbolic exchange)

是将人与人之间联系起来的东西,也就是说,它是言说,

它使我们有可能识别主体。这不是一个隐喻——正如黑格

尔所说,符号孕育着智慧的生命。

被认为是说话的自我理想(Ichideal)可以在理想自我

(Idealich)的层面上被置于客体的世界中,也就是说,在

这个层面上,弗洛伊德在整个文本中反复谈到的这种自恋

的捕获可以发生。你可以放心,这种混乱发生后,仪器就

不能再被调节了。换句话说,当你恋爱时,就像我们平常

说的,你一定是疯了。

我想在此举一个一见钟情的例子。记得维特(Werther)

第一次见洛蒂(Lotte),她正搂着一个孩子。98这是一个在

情感依附(anaclitic)的层面上对于依恋(Anlehnungstypus)

而言完全让人满意的形象。正是这个对象与歌德的英雄的

基本形象相吻合的方式触发了 99他致命的依附。这就是爱。

人在爱中爱的是自己的自我,自己的自我在想象层面中变

得实在。

人们疯狂地思考这个问题——在神经病患者身上怎么

可能如此容易地产生移情,而他们在谈到爱的时候却如此

受束缚?移情的产生具有绝对的普遍性,是真正的自动的,

而爱的要求则相反,正如每个人都知道的,是非常具体的。

98 译者注:在此拉康举的例子是德国作家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

99 ‘déclenche’(触发)。见上文,注 73。

你并不是每天都遇到这样的东西的(它是为你构造的,来

给你欲望的形象)。那么,在分析关系中,移情,具有与爱

相同的性质——弗洛伊德在我给格拉诺(Granoff )看的文

章中这样说——是如何产生的呢,可以说甚至在分析开始

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可以肯定的是,在分析之前和分析期

间,它也许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东西。

我看到时间在流逝,我不想在两点一刻之后还耽误你

们。下次我将从这些问题开始——在案主—分析师关系中

几乎是自动触发 99 的移情功能——在它还没有开始之前,

由于分析的存在和功能 ——它是如何让我们发挥出理想自

我的想象的功能的?

1954 年 3 月 31 日

**XII **

**Zeitlich-Entwicklungsgeschichte **

**时间性的发展历史 **

THE IMAGE OF DEATH

THE SLEEPER'S REAL SELF

THE NAME, THE LAW

FROM THE FUTURE TO THE PAST

死亡的形象

睡眠者的实在自我

名字,律令

从未来到过去

拉康:是阿兰指出,没有人计算过他们心中的万神殿形象

中的柱子的数量。对此我本想回答他——是的,除了万神

殿的建筑师。因此,在这里,我们通过这条路径,进入实

在、想象和象征的关系。

1

伊波利特:可以问一个关于光学图像结构的问题吗?

Image 9

我想问一些材料上的细节。如果我对材料结构的理解是正

确的,有一个球形的镜子,物体的真实图像在镜子的中间

倒置。这个图像会落在一个屏幕上。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

它,但它并不是在屏幕上成形的。

拉康:正是如此。因为它是一个真实的图像,就像眼

睛在一个特定的平面内看到自己一样,这个图像由真实物

体确定。在我得到灵感的那个有趣的实验中,有一个倒置

的花束被放在一个真实花瓶的颈部。只要眼睛适应了真实

的图像,它就能看到它。它被清楚地勾勒出来,因为光线

都汇聚在虚拟空间的同一点上,也就是说,物体上的每一

个点都对应着图像上的一个点。

伊波利特:如果眼睛在光锥内,它就能看到图像。如

果不是,它就看不到。

Image 10

拉康:实验证明,为使图像被看到,观察者必须离球

面镜的轴线不是很远,在这面镜子向外的曲率的某种延续

内。

伊波利特: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引入一个平面镜,平

面镜就会产生一个实像(我们认为它是物体本身)的虚像。

拉康:一切可以直接看到的东西也可以在镜子里看到。

这与把它看作是由对称部分组成的集合完全一样,一个是

真实的,另一个是虚拟的,相互对应。虚拟部分与真实的

部分相对应,反过来说,镜子中的虚像与实像被一个想象

的、虚拟的观察者以方式相同看到,这个观察者在镜子中

占据对称的位置,实像在这个场合作为实体发挥作用。

伊波利特:我又回到了这个结构(光学装置),就像

在考试的日子里一样。100但在这里,也有一双眼睛,它看

着镜子,以便看到实像的虚像。

拉康:只要我能看到真实的图像,我也会看到虚像,

把镜子放在一个中间点,要么从我所在的地方出现,也就

是在真实的图像和球面镜之间可能变化的地方,甚至在它

后面。如果镜子的位置合适,也就是说,如果它与刚才的

轴线垂直,我将看到出现在镜子里的是同样的真实图像,

它被球面镜的凹陷在平面镜中所给出的模糊背景所勾勒出

来的。

伊波利特:当我看着镜子的时候,我同时能看到花束

的虚像和我眼睛的虚像。

拉康:是的,只要我真正的眼睛存在,而且本身不是

一个抽象的点。因为我已经强调,我们不是眼睛。而且,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话已经开始变得抽象起来了。

伊波利特:所以,我已经正确理解了这个图像,剩下

的就是象征的对应关系了。

拉康:这就是我要给你解释的。

伊波利特:真实的物体、花、真实的图像、虚拟的图

像、真实的眼睛和虚拟的眼睛之间有什么对应关系?让我

们从真实的物体开始——一朵真实的花对你来说代表什么?

100 'bachot ou du PCB',是'baccalaureaf'(最后的中学考试)和'Cetificat d'etudes de physiquet chimie et biologie'(一种初级的医学考试)的口语化术语。

拉康:显而易见,这种图式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被用

于各种用途。弗洛伊德已经构建了类似的东西,并在《梦

的解析》和《精神分析纲要》中很明确地向我们指出,心

理人格结构(psychic agencies)应该在想象的现象的基础上

被 构 想 出 来 。 在 《 梦 的 解 析 》 中 , 他 使 用 了 层 的 图 式

(schema of layers),在这个图式中,感知和记忆被刻画出

来,前者形成了意识,后者形成了无意识,无意识被投射

到意识上,最终闭合了刺激–反应回路,人们试图用它来解

释当时有机生命体的回路。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到类似于摄

影胶片的叠加的东西。但很明显,他的图式是不完美的。

因为......

伊波利特:我已经掌握了这个图式。我想知道的是那

种最初的对应关系。

拉康:最初的对应关系?为了澄清问题,我们可以认

为实像——它同时具有包含和排除几个真实物体的功能—

—是自我的界限的标志。然而,如果你把这样的功能赋予

图式中的一个元素,其他元素就必然具有其他功能。这里

最重要的是关系被利用的方式。

伊波利特:例如,我们是否可以说,真实的物体象征

着 Gegenbild(相反的图像,对立面),即自我的性复制品?

在代表动物的图式中,雄性找到了 Gegenbild,也就是说,

他在结构中的互补对应物。

拉康:既然你要谈到 Gegenbild(反像)……

伊波利特:这是黑格尔用到的词。

拉康:Gegenbild(反像,对立面)这个词意味着与

Innenbild ( 内 部 图 像 ) 的 对 应 关 系 , 这 可 以 归 结 为

Innenwelt(内部世界)与 Umwelt(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

伊波利特:这让我想说,如果真实的物体——花,代

表了与感知的动物主体相关的真实物体,那么花盆的实像

代表了这个实在结构的反射的想象结构。

拉康:你说得很对。这正是人们在与动物打交道时的

情况。这就是在我的第一个图式中发生的情况,那里只有

球面镜,实验只是为了在显示实像如何与真实事物混合。

事实上,这就是代表 Innenbild(内部图像)的一种方式,

它允许"动物寻找其特定的伙伴,就像钥匙寻找锁孔,或者

锁孔寻找钥匙一样,把它的力比多引向物种的繁衍所必须

的地方。我已经向你指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可

以以一种印象主义(impressionistic)101的方式掌握到,在

个体与种群的关系中,个体在本质上有转瞬即逝的特征。

伊波利特:物种的循环。

拉康:不仅是物种的循环,而且个体在很大程度上是

物种的俘虏,就这个物种而言,个体被消灭了。正如黑格

101 也有主观的意思,指不加反思/直觉地就可以掌握到。

尔所说——我不知道他是否说过——相对于物种的永恒生

命而言,个体已经死亡。

伊波利特:我用黑格尔的这句话评论你的图像——“事

实上,知识,也就是人性,是性的失败。”

拉康:这有点扯远了。

伊波利特:对我来说,重要的是,真实的物体可以被理解

为真实的对应物,它与物种的秩序有关,与真实的个体的

秩序有关。但是,在想象中发生了一种发展,它使单一球

面镜中的这个对应物也成为一个实像,一个使人着迷的图

象,就像这样,在没有真实物体的情况下,它被投射到想

象中。它一个使个体着迷 102的形象,直到平面镜出现为止。

拉康:你知道衡量动物的感知范围是一件多么精巧的

事情,因为对它来说,就像对人一样,感知的范围似乎比

人们在实验中,也就是在人工行为中能够表现出来的要远

得多。有时我们意识到,我们有能力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

事物的帮助下做出选择。尽管如此,我们知道,当从事本

能式的行为循环时,动物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发生了增厚

(thickening)、凝缩(condensation)和钝化(dulling)的

现象。这样,动物就被困于一些想象的条件中,以至于它

102 ‘capter’,动词‘to captate’,根据牛津英文词典,这个词已经过时,在这里以

一种准技术性的意义重新出现——拉康和伊波利特用它来专门指代他者那边的

像的想象效果,一种引诱和迷恋的关系。

(这些想象的条件)恰恰是看起来最有用的地方,但这正

是我们可以最容易地引诱它的地方。在这里,一定条件下

的力比多的固着(fixation)是作为一种漏斗出现。

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但是,如果有必要建造一个更

复杂、更棘手的装置(来表示人的意识结构),那是因为

对人来说,事情并不是这样发生的。

既然你今天好心地让我重新开始,我觉得我应该一开

始就提醒你一个黑格尔式的基本主题——人的欲望是他者

**的欲望。 **

这正是平面镜在模型中所表明的。这也是我们再次遇

到雅克·拉康的经典镜像阶段的地方,这个个体发展的转折

点[moment de virage]中,个人对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做出

了一次获胜了的行动。通过他的行为中的某些关联,我们

可以理解,这里第一次发生的是预先的对(身体)掌握权

的夺取。

在这里,我们还涉及到其他的东西,我称之为原像

(原型)(Urbild),这个像的意义与你刚才的用法不同—

—第一个模型中,人的延迟(delay),人与自己的力比多

的分离(unsticking),是明显的。这种差距意味着,在欲

望的满足和追求欲望的满足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欲

望本质上是一种否定性,它在一个时间点中被引入,这个

时间点不是特别主要的(primary),但却是十分关键的

(crucial),是一个转折点[tournant]。

欲望首先在他者身上得到把握,而且是以最混乱的形

式得到把握。人类欲望相对于他者欲望的相对性是我们在

每一个斗争、竞争的反应中,甚至在整个文明的发展中所

认识到的,包括这种人对人的同情和基本的剥削,而这种

剥削的目的还没有被发现,是因为它绝对是结构性的,并

构成了——正如黑格尔所承认的——劳动观念的结构本身。

可以肯定的是,这里不再是一个欲望的问题,而是活动的

全部中介,只要它是人类,只要它走上了人类欲望的道路。

主体最初通过中介,不仅是他自己的形象,而且是他

同类个体的身体,来定位和认出欲望。正是在那一刻,人

类的意识,以自我意识的形式,显现出来。正是在他从他

人的身体中认识到自己的欲望时,交换才得以发生。正是

在他的欲望转到另一边的时候,他才把自己同化为另一方

的身体,并认出自己是身体。

没有什么证据让我们能够声明动物有一个像这样的与

它身体分离的意识,对于它来说肉体性是一个可以客体化

的实体……

伊波利特:这在两种意义上,都是合理的(Statutory)。

拉康:正是如此。而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对我们来说,

甚至在不快乐的意识的注册(register)出现之前就有一种

基本的给定,那正是我们的意识和我们的身体之间的区分。

这种区分使我们的身体成为一种事实的东西,我们的意识

完全无法从其中脱离出来,但在此基础上,它把自己——

这些也许不是最恰当的术语——设想为不同的(与其区分

开来的 distinct)。

意识和身体之间的区分是在这种突然的角色互换中建

立起来的,这种互换发生在镜像阶段的体验中,当他者参

与进来时。

曼诺尼昨天晚上说,在人际关系中,总是有一些人为

(factitious)的东西被带进来,即把他者投射到我们身上。

这无疑是因为我们认识到自己是身体,只要这些对我们的

欲望的认识不可或缺的他者也有身体,或者更确切地说,

只要我们有一个像他们的身体。

伊波利特:我不能理解的,与其说是主体与身体的区

分,不如说是两个身体之间的区分。

拉康:这是自然。

伊波利特:既然自我将自己表示为理想身体(ideal

body),而且既然有一个我能感受到的身体,那这里有两

个...?

拉康:不,当然不是。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发现的重要

性所在——人,在他的最初阶段,从一开始就没有以任何

方式能获得一个完全的欲望。他所认识到并固着在另一个

人的形象中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欲望。而对镜像的明显掌

握,至少在实际上,是作为完整的东西给予他的。这是一

种理想的掌握。

伊波利特:这就是我说的理想身体。

这就是 Idealich(理想自我)。至于他的欲望,与此相

反,它没有被构成。主体在对方身上发现的,首先是一系

列矛盾的平面,一系列他的欲望的异化——一种仍是四分

五裂的欲望。我们对本能的进化所了解的一切,为我们提

供了它的模式,因为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是建立在对一

些部分的驱力的逐步复合(compounding)之上,建立在保

留之上的,这些驱力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成功地导向一个成

熟的欲望。

伊波利特:我想,我们的意见完全一致,是吗?但是,

你刚才说的不。我们是完全一致的。我说的两个身体,只

是意味着我所看到的在另一个人身上或在镜子里我自己的

形象中构成的东西,是我所不是的,事实上是超越我的东

西。这就是我所说的理想的、法定的身体,或雕像。正如

瓦雷里(Valery)在《年轻的命运女神》中所说——但我的

雕像同时也在颤抖,也就是说在瓦解。它的瓦解就是我所

说的另一个身体。

拉康:作为碎片化欲望产生出来的身体,以及作为理

想自我的身体,都投射在作为碎片化身体的主体一方,而

它则将另一方视为完美的身体。对主体来说,碎片化的身

体是一个本质上可从其身体中肢解的形象。

伊波利特:两者相互投射,在这种意义上,在一个无

法结束的辩证运动中,它将自己视为雕像,同时将自己肢

解,将肢解投射到雕像上。我很抱歉重复了你说的话,只

是想确定我真的理解了。

拉康:如果你想的话,我们就再进一步。

总之,实在很明显就在这,在镜子的这一侧。但镜子

之外是什么呢?首先,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是与他者的

镜像辩证运动的原初想象。

这个基本的辩证法已经在两种意义上引入了死亡本能

的致命维度。首先,力比多的俘获对个人来说具有不可挽

回的致命意义,因为它受制于永生的 x。其次——这是弗洛

伊德思想所强调的一点,但在《超越快乐原则》中并没有

完全阐明——人的死亡本能具有另一种能指,即他的力比

多最初被限制在一个想象的阶段中通过。

此外,这种形象的形象,破坏了人的力比多的成熟,

破坏了实在和想象的顺利结合,而根据我们的假设,这种

结合原则上应该存在,但是我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在动

物 中 , 对 动 物 步 入 正 轨 ( guide-rails , guidage ) 的 保 障

(securing)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它恰恰产生了对自然的伟

大幻想,即自然的理念,在这个理念中,人向他自己描绘

他原初的不足,人以一千种不同的方式表达了这种不足。

你可以从他在生命之初的相当特殊的无能中,以一种完全

可以客观化的方式发现它。这种出生时的未成熟并不是精

神分析学家们发明的。从组织学上看,在有机体中扮演神

经系统角色的器官(至于是哪个器官,这仍然是一个有待

讨论的问题)在出生时并不完整。人的力比多在遇到它的

对象之前就达到了它的完成状态。这就是这种特殊的错误

是如何被引入的,并在人与他者的关系中被永远延续下来,

而他者对他来说比任何其他动物都要致命得多。主人的这

种形象,也就是他以镜象的形式所看到的,在他那里与死

亡的形象混淆了。人可以在绝对主人的面前在场。他从一

开始就在他的面前在场,无论他是否被教导过这一点,只

要他受制于这个形象就可以了。

伊波利特:动物在做爱时被死亡所束缚,但它对此一

无所知。

拉康:而然人是知道的,他知道它并且感受到了它。

伊波利特:这等于说,他自己夺走了自己的生命。通

过他者,他需要自己的死亡。

拉康:我们都完全同意爱是自杀的一种形式。

朗博士:你们一直在坚持一个观点,我还没有完全理

解你们为什么一直坚持。这就是一个事实,一个人必须在

一定的场内,与我们所研究的装置有关。

拉康:看来我给你们看的衬裙(线索)还不够多,因

为你已经看到了褶边,但没有看到它们是如何系上的。

这里的问题可以再一次在几个层面上发挥作用。我们

可以在结构化、描述或治疗管理的层面上解释事物。特别

有用的是,有一个图式,使图像在某一时刻的出现取决于

一个反射平面的激活——主体始终保持在同一个地方。只

有从一个特定的虚拟观察点才能充分完整地看到图像。你

可以随心所欲地移动这个虚拟点。现在,当镜子转过来时,

有什么变化?

它不仅是背景,也就是主体在后面能看到的东西,例

如他自己或他自己的回声,正如伊波利特所观察到的。事

实上,当你移动一个平面镜时,会有一个点,即有一定量

的物体离开这个领域。显然,最接近的物体是最后离开的,

这可能已经有助于解释理想自我与其他东西的关系,目前

我把它留在一个神秘的形式中,我称之为观察者。很明显,

它不仅仅是一个观察者。最终涉及的是象征关系,即一个

人从哪里说话,它就从哪里被说出来。

但变化的不仅仅是这个。如果你把镜子放在一个角度

上,图像本身就会改变。在实像没有移动的情况下,仅仅

因为镜子的变化,被置于球形镜子一侧的主体在这面镜子

中看到的形象,将从具有嘴巴的形式变成菲勒斯的形式,

或者从一个或多或少完整的欲望变成刚才我称之为破碎的

那种欲望。换句话说,这种运作模式让我们看到了弗洛伊

德一直以来的想法,即拓扑学[topique]回归的概念和他称之

为 zeitlich-Entwicklungsgeschichte(时间性的发展历史)的

回归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这清楚地表明他自己对时间

关系是多么的尴尬。他说 zeitlich,也就是时间性的,然后

是连字符,还有发展史,而你很清楚 Entwicklung 这个词和

Geschichte 这个词之间有什么内在矛盾。他把这三个词放在

一起,然后,你们自己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吧。

但如果我们不需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不需要在这

里了。那这就太遗憾了。

2

拉康:继续吧,佩里耶,讲讲《对梦的理论的元心理

学补充》。

佩里耶博士:好的,这个文本……

拉康:这个文本对你来说有什么问题吗?

佩里耶博士:事实上,是的。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无疑

是把它做成一个图式。弗洛伊德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告诉我

们,在某些病态症状和允许我们研究它们的正常原型之间

建立一种平行关系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哀悼和忧郁、梦、

睡眠和某些自恋状态。

拉康:顺便说一下,他用 Vorbild(模型)这个词,与

Bildung(原像)这个词的含义基本相同,来指代正常原型。

佩里耶博士:弗洛伊德对梦的研究有一个目的,这在

文章的结尾处很清楚,那就是更深入地研究那些在自恋性

紊乱中遇到的现象,比如说在精神分裂症中。

拉 康 : 病 态 障 碍 中 的 正 常 预 设 ( Normalvorbilder

krankhitfter Affektionen)。

佩里耶博士:所以,他说睡眠是一种精神上的赤裸状

态(undressing),它使睡眠者恢复到类似于原始胎儿状态

的状态,并以同样的方式使他脱去整个精神组织(psychic

organisation)的一部分,就像人在睡觉前脱去假发、假牙、

衣服一样。

拉康:关于他给我们提供的主体自恋的这一形象,他

认为这是睡眠的基本本质,相当有趣的是,看到弗洛伊德

补充了一句话,这句话似乎不太符合直截了当的生理学观

点,即并非对所有人类都是如此。当然,你通常会脱掉你

的衣服,但你会穿上其他衣服。看看他描绘的画面,摘掉

眼镜——这些东西对于那些老弱病残来说非常有必要——

还有一个人的假牙,一个人的假发。一幅正在解体的存在

的狰狞画面。我们因此看到了人类自我的这种部分可分解、

可崩解的特性,其界限是如此难界定。当然,假牙不是我

自我的一部分,但我的真牙在多大程度上是我自我的一部

分呢?在这里,在介绍梦的元心理学研究的修辞(portico)

里,自我界限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想法被摆在了首要位

置。对睡眠的准备揭示了其重要性。

佩里耶博士:在下一段中,弗洛伊德提到了一些东西,

这似乎是他从那时起要研究的一切的捷径。他回顾说,当

我们研究精神病时,在每个案例中,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存

在着时间上的退行(regressions),也就是说,每个案例都

会回到其自身演变阶段中的那些点。他接着说,我们会遇

到类似的退行,一个是在自我的进化(evolution)中,另一

个是力比多的进化中。他说,梦中的力比多进化的退行与

所有这些相呼应,将导致原始的自恋的重新建立。自我的

进化在梦中的退行将以同样的方式导致欲望的幻觉性满足。

这一点,从先验上看,似乎并不特别清楚,至少对我来说

不是。

拉康:用我们的图式来看能更清楚一些。

佩里尔博士:在弗洛伊德如何从时间上的退行开始,

从主体的历史上的退行开始,你已经可以得到它的苗头了。

因此,自我进化中的退行导致了这种完全初级的、原始的、

未经加工的状态,这就是欲望的幻觉性满足。首先,他要

求我们再次与他一起研究梦的过程,特别是研究睡眠的自

恋,就其中发生的事情而言,也就是说,梦。首先,他谈

到 了 梦 的 自 我 主 义 ( egoism ) , 这 是 一 个 在 与 自 恋

(narcissism)相比较时有点令人惊讶的术语。

拉康:他是怎么证明梦的自我主义的?

佩里耶博士:他说在梦中,最主要的主人公总会是睡

眠者(sleeper)。

拉康:他还扮演着主角。谁能告诉我 agnoszieren(承

认,认知)103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德语术语,我一

直没能找到。但它的意思是毋庸置疑的——这是一个人必

须 始 终 被 承 认 为 本 人 的 问 题 , als die eigener [Person] zu agnoszieren.(而不是认知的问题)谁能给我一些关于这个

词的用法的想法?弗洛伊德没有使用 anerkennen(认识,承

认),这将意味着在我们的对话中一直理解的承认的层面。

睡眠者的人要被承认,在哪个层面上,是我们的解释还是

我们的语义?这不完全是同一件事。在 anerkennen(认识,

承认)和 agnoszieren(认知)之间,存在着我们所理解的

和我们所知道的所有区别,这种区别仍然带有基本的模糊

性的标志。请看弗洛伊德自己如何为我们分析《梦的解析》

中著名的植物学专著的梦。我们走得越远,就越能看到这

些对梦的意义及其情景的最初处理方法实际上是多么有灵

感。

103 在拉康和勒克莱尔评论的那段话中使用(上文,注 90)——在那里,它被

翻译成法语为 supposed(假定,假设),勒克莱尔强调的意义,把它与‘发现’

向对应。拉康强调的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它,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两个场合,

SE 将‘agnoszieren’译为‘认识到’(recognise)。

X 女士,关于这个 agnoszieren(承认),你能给我们一

点启示吗?

X 女士,有些时候弗洛伊德会用维也纳语。这个词在德

语里不再用了,但你说的意思是正确的。

拉康:确实,这很有趣。维也纳地区的能指。

在这方面,弗洛伊德给了我们他与兄弟般的人物,给

这个朋友—敌人的关系非常深刻的意义,也就是说,他认

为 这 个 人 物 对 于 他 的 存 在 是 绝 对 必 要 ( absolutely

fundamental ) 的 ——必 须 始 终 有 一 个 人 被 这 种 反 象

(Gegenbild)所掩盖。但是,与此同时,这个作为中间人

的角色,正是由他在实验室的同事体现出来的——我在早

期的研讨班上提到过这个角色,就在一开始,当我们谈到

弗洛伊德科学生涯的最初阶段时——正是在与这个同事的

关系中,通过他的行为、他的情感的中介,弗洛伊德在这

个梦中投射、带出了它潜在的欲望,即他自己的侵略性、

他自己的野心的要求。这样,这个属于自己的人(eigene

Person)是完全模糊的。它就在梦的意识的中心,更确切地

说,在梦的幻影的中心,我们必须在扮演主角的人身上寻

找睡眠者自己的人。但问题是,它不是睡眠者,而是他者。

佩里耶博士:他接着问道,自恋和自我主义是否实际

上是一回事。他告诉我们,自恋这个词只是为了强调自我

主义的力比多特征,换句话说,自恋可以被认为是自我主

义的力比多补充。在一个假设句中,他谈到了梦的诊断能

力,提醒我们,人们经常在梦中以一种在清醒状态下完全

不明显的方式察觉到有机体的改变,从而使人们能够对在

清醒状态下仍然不明显的东西作出诊断。在这一点上,疑

病症的问题出现了。

拉康:那么,这里有一个有点精巧的东西,有点更聪

明的东西。仔细想想这意味着什么。我跟你说过,只要它

在想象的情况下被力比多化、自恋化,在主体的形象和他

者的形象之间的交换就会发生。同样的道理,就像在动物

身上,世界的某些部分被渲染成不透明的而变得迷人一样,

它也被这样渲染了。我们有能力在梦中对睡眠者自己在纯

粹状态中进行 agnoszieren(认知)。对主体的理解能力是

成比例扩大的。相反,在清醒状态下,至少如果他没有读

过《梦的解析》,他将无法充分感知那些身体感觉,这些

感觉,当他在睡觉时,会告诉他关于一些内部的东西,一

些共感(对自己身体的意识)(coenesthesis)的东西。而

这正是由于梦中的力比多遮蔽在镜子的另一边,他的身体

才会,不是被感觉不到,而是被更好地被感知,被主体理

解。

你抓住了这里的机制吗?

在清醒状态下,他者的身体被反射回主体,他因此无

法 认 识 到 关 于 自 己 的 许 多 事 情 。 自 我 是 一 种 误 认

[meconnaissance]的能力,这正是分析技术的基础。

这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结构化、组织化和同样道理

的 scotomisation(盲点化)104——在这里,我很喜欢使用这

个词——和所有方式的东西,这是如此多的信息,可以从

我们自己传递给我们自己——一种特殊的游戏,它反映了

我们的肉体实在性(corporeality),这种肉体实在性也有一

个外来的起源。甚至是——“他们有眼睛是为了不看。”你必

须始终按字面意思理解福音书的短语,如果你不这样做,

显然你不会理解任何东西–人们会认为这是讽刺。

佩里耶博士:梦也是一种投射,是一种内部过程的外

化。弗洛伊德提醒我们,内部过程的外化是一种抵御清醒

的手段。在癔症式的恐惧症中,也有同样的投射,它本身

就是一种防御手段,它取代了一种内部功能。但是,他说,

为什么睡觉的意图会发现自己被挫败了?它可以是通过来

自外部的刺激,也可以是通过来自内部的激振。内部障碍

的情况更有趣,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情况。

拉康:我们必须仔细阅读这段话,因为它允许我们在

分析投射(projection)一词的用法时带点严谨性。它的使

用方式十分混乱。特别是,我们在谈论将我们的感情投射

到我们的同伴身上时,总是滑向这个术语的经典用法。当

104 指自我否认的心理机制。

我们迫于形势,也就是迫于系统的一致性法则,不得不在

分析中使用这个术语时,这点就并不是真正重要的问题。

如果我们在下一学期设法讨论施雷伯案和精神病的问题,

我们将不得不在其细节中阐明赋予投射的意义。

如果你听懂了我刚才说的话,你必须看到,这里所谓

的内部过程总是来自外部。它首先是通过外部的中介被认

识的。

佩里耶博士:这是我和昨天晚上帮助我的贝纳特神父

和安德里·莱曼遇到的一个问题——梦的前意识欲望,它是

什么?

拉康:弗洛伊德所说的梦中的欲望是无意识的因素。

佩里耶博士:正是如此。弗洛伊德说,首先是梦的前

意识欲望的形成,在清醒的状态下,我推测,这使得无意

识驱力能够表达自己,这要多亏了弗洛伊德留下的文献材

料,也就是前一天那些关于前意识残余的文献。而这也是

令人困惑的问题产生的地方。弗洛伊德在使用了梦的前意

识欲望这一术语后说,在清醒状态下不需要它的存在,它

可能已经具备了无意识的一切所特有的非理性特征。人们

用意识的方式来翻译它。

拉康:这是很重要的。

佩里耶博士:他说,我们必须小心,不要把梦中的愿

望和与前意识的秩序有关的一切混淆起来。

拉康:就是这样!

看看人们在读过之后通常是如何理解的。人们说——

这里是显性的,那里是隐性的。然后人们就陷入了一些复

杂的问题中。显性的东西是构成。梦的工作——通过对其

最初方面的一个非常优雅的转折——对主体来说,告诉你

什么是显性的。但构成梦的是我们必须寻找的东西,它真

正属于无意识。这个欲望,无论我们找到它或没有找到它,

我们只看到它在后面的剪影。无意识的欲望就像一种指导

力 量 , 它 迫 使 所 有 的 Tagesresten ( 白 日 的 残 余 , day

residues),这些模糊又清晰的投注,以某种方式变得有条

理。这种组织的结果是明显的内容,也就是说,在一个幻

影中,它与我们不得不重建的东西,也就是无意识的欲望,

毫不相干。

3

我们如何用我的图式来表示这一点?伊波利特适时地

让我在这次会议开始时拿出了所有的东西。我们今天没法

解决这个问题。但我们至少要取得一些进展。

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谈一下所谓的对(精神)装置

控制。

因此,主体通过他者形象的中介——这种中介为他提

供他自己掌握的假象——意识到他在他者身上的欲望。就

像我们在科学推理中经常把主体还原为一只眼睛一样,我

们也可以把他还原为一个演员,一时间陷入他自己的预期

形象中,而不依赖于他的发展。但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他

是一个人,出生时处在一个无能的状态下,而且,在很早

的时候,文字、语言是他用来呼唤的东西,而且是最悲惨

的呼唤,当时他的食物取决于他的尖叫呼喊声。这种原始

的母爱已经与他的依赖状态有关。但这确实不是掩盖以下

事实的理由:在同样的早期,这种与他者的关系是被命名

的,而且是由主体来命名。

一个名字,无论它多么混乱,都是指定了一个具体的

人,这正是构成向人类状态过渡的原因。如果必须定义人

成为人的时刻,我们可以说,就是他进入象征关系的时刻,

不管这个时刻有多不起眼。

正如我已经强调的,象征关系是永恒的。它之所以永

恒,并不只是因为实际上必须永远有三个人——它之所以

永恒,是因为象征界引入了一个第三方,一个中介因素,

它把两个演员带到对方的面前,把他们带到另一个平面,

并改变他们。

我想再次详细地讨论这一点,即使这意味着在今天的

课中间断开。

凯勒先生是一位格式塔主义的哲学家,并因此认为自

己比机械论的哲学家高明得多,他对刺激—反应这一主题

非常瞧不起。他在某处说:“从纽约的出版商某某先生那里

收到一本书的订单真的很奇怪,因为如果我们是在刺激—

反应的领域中,人们会认为我被这个订单刺激了,而我的

书就是反应。哦,天哪,凯勒说,对于我们非常基础的日

常直觉,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我不只是满足于回答这个请

求,我还发现自己处于一种可怕的紧张状态。我的平衡—

—一个格式塔的概念——这种紧张状态只有在完成这本书

时才会恢复正常。我接到的这个电话在我身上产生了一种

动态的不平衡状态。只有当它被承担时,也就是说,当回

路被关闭时,它才会得到满足,这个回路在此时此刻都是

由这个需要一个完整回应(回复)的呼唤(电话)的存在

而被预期而存在的。

这决不是一个充分的描述。凯勒假设在主体中存在一

个预先形成的能够正确反应的模型,并引入了一个已经存

在的元素。在极限情况下,它是通过一种休眠的(潜藏的)

(dormative)力量来对一切产生反应的。他满足于假设产

生任何行动的关系域都意味着主体还没有实现已经完全刻

在他体内的模式。而这只是机械论的转录罢了,只是在其

基础上稍微发展了一点而已。

不,你不能误解[meconnaitre]这里的象征界,通过它,

人本身被建构了。事实上,从凯勒先生接到订单,回答说

好,签了合同的那一刻起,凯勒先生就不是那个凯勒先生

了。还有另一个凯勒,一个签约的凯勒,还有另一个出版

社,一个多了一份合同、多了一个符号的出版社。

我使用这个粗略而明显的例子,是因为它把我们带到

了劳动辩证法(dialectic of labour)的核心。仅仅因为我把

自己定义为某个人的儿子,而我又把他定义为我的父亲,

一 些 事 情 就 发 生 了 , 不 管 它 看 起 来 多 么 无 法 捉 摸

(intangible),都和把我们结合在一起的肉体生殖一样重

要。而且,实际上,在人类秩序中,它甚至更重要。因为,

即使在我有能力念出父亲和儿子这两个词之前,即使他已

经老的不行了,不能再念出这些词,我们周围的整个人类

系统已经把我们定义为父亲和儿子,以及由此带来的所有

即将发生的后果。

因此,在与他者的关系中,仅通过语言的功能,只要

它或多或少是相同的,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与我们应该

称之为规则,或者更好的是,法律,自我和他者的辩证法

被超越了,被置于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在它介入的每一瞬

间,这个法律都创造了新的东西。每一种情况都被它的干

预所改变,不管它是什么,除非我们说话没有目的。

但即使是这样,正如我在其他地方解释的那样,也有

其意义。这种对语言的实现,现在只是作为一枚被擦掉的

硬币,在沉默中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我在罗马报告

中引用了这句话,这句话出自马拉美(Mallarme) ——其

表明语言的纯粹功能,即保证我们存在,仅此而已。重要

的是,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虽然可以保持沉默,但还是

在说话。啊,但此时保持沉默恰恰是最狡猾的做法。

在这里,我们知道了一个初级的阶段,这时,语言立

即与我们的最初体验相联系。因为它是一种重要的必须品,

使人类的生活环境成为一种符号的领域。

在我的小光学模型中,为了设想符号关系的发生,你

所要做的就是假定,正是语言关系的引入产生了镜子的摆

动,它会在他者中,在绝对的他者中,为主体提供他的欲

望的各个方面。只要主体的历史被铭刻在其中,想象的维

度和符号系统之间就存在着联系,一不是 Entwicklung(成

长,发展),发展,而是 Geschichte(历史,发展史),即

主体在其中认识到自己,在过去和未来都是相关的。

我知道我讲的有点快,但是我会再慢慢讲一遍。

过去和未来正是相互对应的。而不是以任何旧的方式

——不是在你可能认为分析活动所表明的意义上,即从过

去到未来。恰恰相反,在分析中,由于其技术的作用,它

以从右到左的顺序发生——从未来到过去。你可能认为你

是在一个垃圾桶里寻找病人的过去,而恰恰相反,正是由

于病人有一个未来,你才可以在倒转(regressive)的意义

上行动。

我现在不能告诉你们为什么。

所有的人都共享符号的宇宙。他们被包含在其中并服

从于它,而不是构成它。他们是它的支持者,而不是它的

代理人。正是作为符号的一种功能,作为他的历史的符号

构成,才产生了那些变化,在这些变化中,主体可以接受

可变的、残破的、支离破碎的,有时甚至是未构成的和退

行的自身形象。这就是我们在主体的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正

常的 Vorbilden(示例,模型),就像我们在分析中以一种

更有控制力的方式所看到的那样。

这里的无意识和前意识是什么呢?

我今天没法给你们解释这个。但即便如此,你也应该

认识到,从今天的观点来看,我们能给出的第一个近似答

案是,问题在于某些差异,或者更确切地说,某些与主体

的历史相联系的不可能性,因为他的发展实际上是在历史

中铭刻的。

我们现在将重新评估弗洛伊德的模糊公式:zeitlich-

Entwicklungs-geschichte(时间性的发展历史)。但是,让

我们把讨论限制于历史范围,我们说,正是由于主体历史

的某些特殊性,实像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突然的阶段才存在。

因此,我们处理的是一种动态的关系。

在内部分析的游戏中,实像的某些阶段(phases)或面

孔(faces)——让我们不要畏惧文字游戏——永远不可能

被赋予虚像。相反,凡是可以通过虚像中的镜子的简单移

动而获得的,凡是你能够在虚像中看到真实形象的,都应

该位于前意识中。而真实图像中永远不能被看到的部分,

那些被装置抓住的地方,那些被装置阻挡的地方——在把

比喻推到这一步之后,我们不需要回避进一步的推论——

那就是无意识。

如果你认为你已经理解了,你一定是错了。你会看到

这种无意识的概念所引起的困难,而我唯一的野心就是向

你展示它们。一方面,正如我刚才所定义的那样,无意识

是一种否定的东西,是一种理想情况下不可触及的东西。

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准实在的东西。最后,它是将在象征

界中实现的东西,或者更准确地说,由于在分析中发生的

符号进展,它将是已经实现的东西(will have been)。按照

弗洛伊德的文本,我将向你展示,无意识的概念必须满足

这三个条件。

但我现在要说明的是其中的第三个,它的突然出现可

能会让你们感到惊讶。

不要忘记了——弗洛伊德最初将压抑解释为一种固着。

但在固着的那一刻,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被称为压抑,狼人

的 压 抑 发 生 在 固 着 之 后 的 很 长 一 段 时 间 。 压 抑

(Verdrangung)总是一种“已经压抑”(Nachdrängung)

105。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释被压抑者的回归?尽管看起

来很矛盾,但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做到——它不是来自过去,

而是来自未来。

为了让你们对被压抑者的回归在症状上有一个合理的

概念,我们必须采用我从控制论者那里收集到的比喻——

这使我不必自己去发明它,因为一个人不应该发明太多的

东西。

维纳(Wiener)假设了两个存在,每个存在的时间维度

都朝着与另一个相反的方向移动。可以肯定的是,这并不

意味着什么,这就是那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如何突然象征着

什么,但在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如果它们中的一个向另

一个发送一个信息,例如一个正方形,朝相反方向走的人

首先会看到正方形消失,然后才看到正方形。这也是我们

看到的情况。症状最初以一种痕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

它永远只是一种痕迹,它将继续不被理解,直到分析走了

相当长的路,直到我们发现它的意义。此外,我们可以说,

正如 Verdrangung(压抑)永远是 Nachdrängung(已经压抑)

一样,我们在被压抑者的回归中看到的是一些被抹去的信

号,这些信号只有在未来通过其象征性的实现、融入主体

的历史而获得其价值。从字面上看,它将永远是一个在其

105 英文的字面含义是 after repression

发生的特定时刻,将已经发生的东西。(先将来时)

在我的小装置的帮助下,你们更好的看到了这点。我

要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每天都会给它加一点东西。我不

会把它全部带到这里来,就像密涅瓦从朱庇特的头顶上蹦

出来一样,而我不是 106。好吧,直到有一天,我们对它感

到有点厌烦时,我们就会放弃它。在那之前,通过消除所

有这些佩里耶在他所提出的文本中遇到的矛盾,这个小装

置将帮助我们揭示无意识概念的这三个必要的方面的构造,

以便我们理解它。

今天我们就到这里吧。我还没有告诉你为什么要在虚

像所在的地方找到分析师。当你理解了为什么要在那里找

到分析师的时候,你就会理解分析中发生的几乎所有事情。

1954 年 4 月 7 日

106 密涅瓦是朱庇特的女儿,在神话中是朱庇特头痛裂开而诞生的。

**BEYOND PSYCHOLOGY **

**超越心理学 **

**XⅢ **

**The see-saw of desire **

**欲望的跷跷板 **

Confusion of tongues in analysis

Birth of the I

Misdirection [méconnaissance] is not ignorance

The mystique of introjection

On primary masochism

分析中语言的混乱

“我”的诞生

误认( MÉCONNAISSANCE)并非无知

内摄的奥秘

论原发性受虐

我们就要开始第三部分了,谢天谢地,这部分并不会

很长。

我曾设想过,在我们今年分开之前要开始讲施雷伯的

案例,我也非常希望能够这么做,尤其是从我开始翻译关

于大法官施雷伯的原著作(无论这些译文能用于什么目的)

以来。此书由弗洛伊德所著,他也建议我们对此展开探讨,

但这个建议到目前为止只是徒劳,因为不可能找得到它—

—就我所知,整个欧洲只有两份副本。我设法得到了其中

之一,并用它摄录了两份微缩胶卷,一份我自己留用,另

一份则已经送予法国精神分析协会的图书馆。

阅读施雷伯案例是一件令人着迷的事,人们能依靠它

找到他们需要的一切,既可以写出一篇关于偏执狂的完整

论文,也能够支撑对精神病机制的大量评述。伊波利特曾

说,我的知识从来自偏执狂的知识出发——如果它确实是

从那里出发的,那么我希望它并未止步不前。

此处有一个缺口,但我们并不会直接地深入其中,因

为那样很容易会被困在原地。

到目前为止,我们一直在研读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著作。

我相信,现在不得不将它与我一直含蓄表达的今天的分析

技术,或者说,打引号的“它的最新进展”,作进一步的比较

了。我一直在暗指在督导中给你们的教导,据其所言,分

析就是对阻抗(resistance)的分析,对自我的防御(ego’s

defence)的系统的分析。这一概念仍处于未被集中汇总的

状态,而我们也只能提供一些具体但缺乏系统性的,有时

甚至是未被完整规划的教学工作。

尽管每个人都谈到说关于技术的分析性文献很少,但

仍然有少数作者涉及过这一主题。即严格来讲,并非这些

作者在写作某本书著时有所提及,而是在一些文章的写作

中——其中一些,奇怪的是,仍然是在一些工作文件里有

所保存,这些内容便是最有趣的。事实上,现在仍然有数

量可观的文本需要处理,我希望这一点可以指望和你们当

中的一部分人合作来完成,这些文本也会借予这些人。

首先,是三篇分别关于萨克斯(Sachs)、亚历山大

(Alexander)和雷多(Rado)的文章,它们取自萨尔茨堡

的研讨会 107,如果你们看过费尼谢尔的书便一定会知道它

们。

而后,在马里安巴大会(Marienbad Congress)108上,

你会找到关于他们所谓的“分析”结论的研讨会。事实上,这

并非结论的问题,而是产生这些结论的过程的问题。你们

在 那 里 已 经 可 以 看 到 , 我 所 说 的 分 析 中 语 言 的 混 乱

(confusion of tounges in analysis)的发端,甚至是其开花结

107 拉康所提的研讨会在 1924 年 4 月 21 日,于萨尔茨堡举行的国际大会上展开,

见 Int. J, Psa. 6 1925。

108 译者注:马里安巴大会应指的是在捷克马里安巴(Marienbad)召开的第 14 届

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

果,即在参与分析的过程中,任何人所秉持的(关于分析

的)活动方法的概念都极端纷杂多样。

第三个阶段则是当下所发生之事,现在有充足的理由

来强调“美国三巨头”(American troika),即哈特曼、鲁文斯

坦、克里斯对自我理论的最近发展。这些著作因其脱离概

念的方式有时相当令人不安。它们总是谈及一种“ 去性化

(desexualized)”的力比多——而且也几乎到了要说出“去

力比多(delibidinise)”的地步——或者说,是“去侵凌性的

侵凌(deaggressivated aggression)”。自我的功能,越来越

多地发挥着如其在弗洛伊德的第三时期(third period)著作

中的那样令人存疑的作用,——我将之移至了我们的研究

范围之外,把范围限制在 1910 至 1920 年的中期,这段时间

内,自我的最终理论开始源于自恋,并得到其发展。阅读

这本法文版名为《精神分析理论》(Essais de Psychanalyse),

包含了《超越快乐原则》(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

《群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 *Group Psychology and the *

Analysis of the Ego)、《论自我和本我》( the Ego and the Id

的合订本。我们今年还没法分析这些,但对于任何想了解

我所谈到的作者们为治疗理论带来的发展的人来说,这是

不可或缺的。自 1920 年以来不断被提出的治疗理论总是围

绕着弗洛伊德的最终构想,前者大多数时候都显得粗陋,

这是因为如果不对自恋的概念刨根究底的话,它们难以理

弗洛伊德真正非凡的文章中表达的所思所想。这就是我关

于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论文中对阻抗和移情(transference)的

分析的内容中试图引起你们注意的地方。

1

就其本质而言,我的道路是一条散漫的小径,伊始于

弗洛伊德的文本,我试着在你们面前提出问题。但我们也

不得不偶尔聚焦于一种学究式的公式(formular),并将多

样的公式与在分析的历史中所找到的这些问题结合起来。

我采取了一种中间道路,在你们面前放置了一个模型,

它并非是要佯装为一个系统,而仅仅作为一个形象化的参

考。这就是我一步接一步引导你们通向我们此处所构建的

光学图式的原因。

这个装置现在于你们而言已经变得熟悉了。我已向你

们展示过我们如何想象由凹面镜形成的实像是在主体内部

产生的,它位于我们所称之为 O 的点。在发现自己身处相

对于平面镜的虚拟对称(virtual symmetrical)位置的情况下,

主体将这个实像视作位于 O’的虚像。

Image 11

Image 12

双镜简易图示

经此我们便有了 O 和 O’两点,为什么是O和O'呢?

因为有一个小女孩——一个虚拟的,也因此而比男性更投

入于现实的女人——某天提出了这一漂亮的表述:“喔!你

一定认为我的一生都会在 O 和 O’上展开!”109可怜的小家伙!

你的一生就将在 O 和 O’上展开了,所有人都是这样。但是,

她总归还是在藉此告诉我们她所渴望的,为了纪念她,我

将之称作点 O 和 O’。

有了它们,人们便可以设法做些什么。

109 Ah! il ne faut pas croire que toute ma vie se passera en O et en O’!

哦,天哪!你不能相信我的一生都会在 O 和 O’之间!

你们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从 O 和 O’开始。你们已知道

争 论 的 焦 点 在 于 理 想 自 我 ( Idealich ) 而 非 自 我 理 想

(Ichideal )——换而言之,基本上是想象性的,自我的镜

面(specular)起源。这就是我试图用大量文本使你们理解

的 , 当 中 最 重 要 的 一 篇 是 《 论 自 恋 : 一 篇 导 论 》( Zur

Einfûhrung des Narzissmus)。

我希望你们已经掌握了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对象的

构成和自我的构成之间存在着的严格的联系。这是因为他

们严密地关联着,也是因为它们的出现也同时伴随着自恋

问题的产生。在弗洛伊德的思想中,力比多似乎是一个辩

证的他者的主体,而不是其自己的——要我说,即自己的

对象。自恋并非生物个体与其自然对象间的关系,后者会

变 得 更 加 丰 富 而 复 杂 。 这 里 有 一 种 特 殊 的 自 恋 投 注

(investment),一种对某种被认为不同于自我的形象的力比

多投注。

这一阶段的内容我设置得非常粗略,我本可以将之表

达成更为精细的哲学语言,但我想让你们看得更清晰一些。

可以肯定的是,自弗洛伊德经验中的某处开始,他的注意

力就已集中在自我的想象功能上了。而在弗洛伊德之后,

精神分析的全部历史就变得混淆于一种学术的回归,而非

传统的,综合反应的心理功能的自我概念。现在,如果说

自我对人类的心理学做出了贡献的话,它就仅能在一种超

心理学的(trans-psychological)层面来构思,或者,就如弗

洛伊德所指明的——他虽在自我的概念上遭遇重重困难,

但“元心理学式的(metapsychological)”这一线索从未流失。

如果不是对心理学的超越,那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2

“我”是什么呢?它是和“自我”如出一辙的分析概念吗?

我们需要从这里开始。

当你使用这个词的时候,你不可能认识不到,“我”首先

是一个心理学上的参照,在这个意义上,当人们开始研究

心理学时,问题就在于观察人类发生了什么,他们是如何

学会说“我”这个词的。

“我”是一个口头术语,对它的使用要通过对他者的特定

指称来习得,后者则是一个说话的参照,“我”是通过参照

“你”而诞生的。人尽皆知,心理学家们已用其搭建起某些引

人注意之物的脚手架,例如相互性(relation of reciprocity),

它 是 否 因 此 而 得 到 了 巩 固 , 它 又 决 定 了 儿 童 亲 密 发 展

(intimate development)的哪个阶段,我不得而知。似乎有

人能够如此这般地对这些东西确定无疑,并从孩子最初区

分人称代词时的笨拙将之推断出来:孩子用“你”重复别人对

他说的句子,以代之用“我”把句子倒过来。这是语言学习过

程当中的犹豫,而我们则无权逾越。但这也足以警告我们,

“我”乃是最初语言经验的构成,参照于“你”,并产生在他者

展示给他的关系之内,展示了什么呢?——秩序和欲望,

这些都是他必须认可的,无论是他父亲的、他母亲的、教

育者的、还是他的同伴和朋友的。

非常明显,在最初的时候,他为自己和他的欲望博得

认可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除非是施以最直接的手段。而

我们则对此一无所知,至少在最开始的时候,在这个小主

体的思维方式中,我们并不知道那个可以发现其个体的精

确的共鸣点。而这正是他们如此不悦的原因。

此外,要如何使得他的欲望得到认可?对此他一无所

知。110假设我们有着充足的理由认为他真的毫无头绪。这

是成年人的经验告诉作为分析师(analysts)的我们的。事

实上,成年人不得不追寻自己的欲望,否则他便不再会需

要分析了。这已足以使我们明白,他被切断了与他的自我

的联接之物,也就是说,与自己能够获得认可的东西之间

被切断了联系。

我要说——“他对此一无所知”。一个模糊的公式,但分

析所教导我们的东西是逐阶递进的——顺带一提,这是遵

110 ‘Il n'en sait rien.’“他一点也不知道。”

循弗洛伊德的工作发展的要点。现在,让我们阐明这个公

式。

何谓无知?这当然是一个辩证的概念,因为仅在真理

的视线之内无知才得以成立。如果主体不以真理作为其参

照,那无知便不存在。如果主体不质问他自己什么是存在,

什么不是,那么就没有理由存在真与假,甚至也没有理由

存在表象与现实(reality)。

注意,我们正深入于哲学的探究。无知构成之处与要

达到的真理的实际位置分处两极,所以就其所述而言,此

即主体的一种状态。

在分析中,从我们含蓄地引发主体对真理的探求之处

开始,我们就开始构成他的无知。正是我们创造了这种情

况,从而造成了这种无知。我们说,自我对其欲望毫无头

绪,因为这一点是对弗洛伊德著作中经验的考察所教导我

们的。因而这种特别的无知便并非是那种纯粹、简单的无

知。这就是在否认(Verneinung)的过程中所具体表现出来

的东西,而在主体静态的总体性(static totality)当中,这

被称为“误认(méconnaissance)”。

误认并非无知,误认即代表着主体所附着的肯定和否

定已然是一种组织(结构),因此,如若缺少相关知识,误

认就无法被构思而出。如若主体能够误认某事,那么他无

疑知道这个功能在什么东西上起作用。毫无疑问,存在于

其误认背后的,是一种关涉什么要被误认的知识。

拿一个被欺骗的人来说,一个生活在误认其身边人的

死亡了的人,若有人认为他混淆了死者和活物那就大错特

错了。他是误认了,或是说拒绝承认逝者已逝,但他的一

举一动又都表明,有些事情他不想承认(recognise)。

所以,自我的功能(但本质上即是知识的功能)背后

所隐藏的这个误认是什么呢?那将是我们进入自我问题的

切口。或许,那也是我们经验最高效、最精确的来源——

在可分析之物的面前,我们被引导而献身于一种预言性的

事业,换而言之,从事一种翻译工作,其旨在超越主体的

语言之上(尽管其语言在知识的层面上是模糊的),解开施

于某种真理上的束缚。若要在此领域有所进展,就必须要

询问自己,是什么样的知识,指引并导向了误认。

对于动物的习性而言,知识即是适应,一种想象的适

应。以“外部世界(Umwelt)”的形式所结构化的世界是通

过一些关系的投射来完成的,这种关系的投射即格式塔

(Gestalten),其对这些关系加以组织,并将之赋予每个动

物。

事实上,动物行为心理学家们,与动物行为学的学者

们将某些结构化的机制、某些释放的路径定义为动物的天

性。它的世界就是它的进化环境,这个环境将一开始就设

为首选的路径从现实的模糊当中分离和编织而出,而动物

的一举一动则遵循这一路径。

对人类而言则根本没有这种东西。分析的经验证明了

人类的基本冲动的无政府状态。他部分的行为模式,他与

对象的关系——与力比多对象的关系——面临着各种各样

的风险。综合是失败的(Synthesis miscarries)。

那么,这种天生的知识仅作为动物的生活的简单引导,

它在人类这里又该对应着什么呢?

在此,我们需要区分出人类自身身体的形象在其身上

所具有的功能——同时,也要注意到,这在动物身上也同

样重要无比。

此处我仅略微说明,因为我认为我们已讨论过这些步

骤。

如你们所知的,6 到 18 个月大的婴儿在镜子前的姿态

帮助我们了解了人类个体及其形象的基本关系。去年,我

又通过格塞尔先生(M. Gesell)的电影向你们展示了这一整

个时期的婴儿面对镜子的那种欢呼雀跃,但无论如何,格

塞尔先生却从未听说过我的镜像阶段(mirror stage),相信

我吧,他也从未自己就分析性的自然提出过任何的疑问。

这使得他如此巧妙地将这一象征性的时刻孤立出来的事实

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当然,他并没有强调它根本的

特征,而那便是其值得歌颂的品格。因为最为重要之事,

并不是这种行为在第 6 个月时的出现,而是其在第 18 个月

时的丧失。突如其来地,婴儿的行为全然地发生了改变,

正如我去年所展示一般,它无非是一种表象,一种现象

(Erscheinung),一种环绕在他者周围而发挥指挥和乐器演

奏式的作用的经验。所有在前一时期如此突出而重要的特

征标识(signs)都消失了。

我将使用一些术语来解释究竟发生了何事,你们中一

些人的至少已通过阅读而熟悉了它们,我们在这些术语的

使用上很是混淆,但在我们心中,它都对应这一个图式。

你们知道的,在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走向瓦

解的那一刻,被我们称之为“内摄(introjection)”的事情发

生了。

我祈求各位不要轻率地为这一术语赋予太过明确的含

义。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个术语使用于发生类似于反转的

事情时——外在之物成为内在之物,父亲成为超我。某些

事情发生于这个不可视、不可思考的主体的层面,而这个

主体还从来未曾被如此命名(named)过。这是在自我亦或

是本我的层面上呢?应是在介于两者之间的某处。这就是

我们将之称为超我的原因。

于是,随着我们头脑对此事的绞尽脑汁,这种准专家

的神话便崭露头角了。毕竟,这些图式是可被接受的,我

们可以终生生活在一个接受图式的世界里,但当有人这么

提问一个精神分析师,会怎么样呢?——“你真的相信,孩

子就这么吞噬了他的父亲,他被吞进了这孩子的胃里,然

后他就成为了超我?”

我们则像是视这一切为不言而喻的那样采取行动。确

实是存在一些可以无伤大雅地使用内摄这个词的方式,它

们也大有裨益。设想有一个民族学家,他未曾听任何人说

起过这般天杀的分析,而又突然来到这里接收我们的所说

所讲。他一定会说——“这些案主们是多么古怪的原始人啊,

他们竟要将他们的分析师一口一口地吞食而尽!”

所以,看一看巴尔塔沙·葛拉西安(Balthasar Graciân)

的论著吧,我认为他乃是一个根本意义上的作者,同《神

谕与批判》相比,尼采先生(Messrs Nietzsche)和拉洛什

富科(La Rochefoucault)都有些微不足道。只要一个人相

信圣餐,那么他就没有理由不认为自己吃的是基督,那么

他那精致的耳垂(dainty ear-lobe)也应是同理。为什么不

把圣餐说成是圣餐菜单(make the communion a communion

à la carte? )呢?这对那些相信变体论(transubstantiation)

的信众而言无疑是件好事。不过这对于我们其他人,对于

那些理性的、心系科学的分析师们来说又是怎样的?当一

切都言出而行毕,分析师的谨小慎微的内摄和一个外部的

观察者才能将其传置到神秘的圣餐的层面上,这是我们在

斯特克尔(Stekel)的签名(signature)之上和其他那些作

家那里所唯一能够发现的。** **

尽管如此,这离我们所认为的——至少是离我们目前

所认为的仍然相去甚远。感谢上帝,“我们不这么认为”,这

即是我们的借口。想象人们思自己所说之事,这是人们往

往难以避免的重大失误。

我们不这么认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有理由可以不

去试着理解,为什么这些显然毫无意义的话会被说出。

让我们再次拾起那个线索。镜像阶段消失的那个点可

以类比为一个在心理发展的某些时间点出现跷跷板的时刻。

我们可以在这些互易感觉(transitivism)的现象当中观察到

它,而在这种现象中,我们则发现婴儿将自己的行为等同

于他人的行为。婴儿这样说——弗朗索瓦(François)打了

我,然而这也就是弗朗索瓦自己打了自己。在孩子和他的

同伴之间有一面不稳定的镜子。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呢?

有这么一个时刻,欢呼雀跃中的婴儿通过对他者想象

的中介,而取得一种他尚未拥有的掌控(mastery)。现在,

主体已在他内心中显示出他完全驾驭了这种掌控:跷跷板。

诚然,他仅能够在一种空泛的形式(empty form)当中

才能这么做。这种形式,这种掌控的信封(envelope of

mastery),它是如此肯定无疑之物,以至于弗洛伊德沿着与

我截然不同的、力比多投注的道路都无法找到其他任何方

式来对此加以表达——读一读《论自我和本我》吧。弗洛

伊德所谈论的自我,它根本不是一个如此深刻、富有决定

性(determining 又如此紧迫,以至于和经院心理学中所谓

的“高级结构(Higher agencies)”混淆。弗洛伊德强调,自

我必须与肢体的表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是那种敏感的、

直观的、印象式的表面,而仅只限于这样反映在一种形式

上的表面。111并不存在缺乏表面的形式,而形式则是要由

其表面来加以确定的——出于同一当中的差异,那就是却

而言之的表面了。

对他者的想象是由主体来假定的。由于这个位居主体

内部的表面,人类的心理学被引入了这种居于外在和内在

之间的愉悦感(elation),主体藉此认识了自己,并熟悉了

其作为身体的自己。

此外,这也正是人类心理学和动物心理学之间唯一的

根本区别。人作为身体而了解其自身,但是,毕竟他没有

必须要去了解他自己的任何理由,因为他就身处那身体当

中。动物也同样在其身体之中,但我们也没有理由去认为

它能够通过其身体而表现出它自己。

111 见(1923b) GW XIII 253; Stud III 294; SE XIX 26.

正是在跷跷板的交互的运动之内,人开始作为空泛的

形式的身体而意识到他自己。通过同样的方式,他内心的

一切都随之处于纯粹形态的欲望、原始的欲望、尚未构成

之物和混淆之物当中,而所有这些都在孩子的啼哭当中和

得到表达——他将通过这一切在他者当内的颠倒(inversion)

来学会认识它们。他会学到的,因为他尚没有学到,如同

我们尚没有使交流发挥其作用那样。

这种先前性(anteriority)并遵从时间顺序,而遵从逻

辑,此处我们仅是对其进行表现和演绎。它与这一切同样

的根本,因为它使得我们能够对象征(the symbolic)、想象

(the imaginary)和实在(the real)的层面加以清楚的区分,

倘若没有它,我们就只有用近乎神秘的表达才能在分析的

经验当中有所进展。

在欲望学会承认它自己之前——现在,让我们来说说

这 个 词 ——它 唯 独 可 以 在 他 者 内 部 通 过 象 征 ( 符 号 )

(symbol)而被看到。

最 初 , 在 语 言 之 前 , 欲 望 只 存 在 于 镜 面 的 阶 段

(specular stage)的想象关系的单一层面中,被投射,被异

化(alienated)在他者当中。它所引发的紧张情绪随后就夺

去(deprived)了某种结果。那便是说,不存在任何一种结

果能够超出黑格尔所教导我们的那般之外——不存在超出

他者的毁灭(destruction)的结果。

鉴于其所导向的对象,仅在那种同他者的绝对竞争的

关系当中,主体的欲望才能得到确认。每当我们在被给定

的对象中接近这种原始的异化时,便出现了最为剧烈的侵

凌——对他者的不复存在的欲望,出现在他者支持主体的

欲望之际。

我们在此又看到了,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家能够在主体

的行为中观察的东西。以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为

例,用我常说的一句话来讲,请注意,孩子对其同伴那不

可忍耐的嫉妒,通常是发生在后者依偎着其母亲乳房的那

一刻,这意味着,欲望的对象对他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功能。主体同他的原型(Urbild)、

他的理想自我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主体进入想象的功

能,并且学着将自己认可为一种总是得以进行跷跷板运动

的形式。而每当主体将自己领会为形式和自我,每当他在

其情况(status)、形象(stature)、静态(static)当中构建

其自身,他的欲望便被投射在外。一切人之间共存的不可

能性,便由此应运而生。

谢天谢地,主体居住于象征的世界当中,也就是说,

居住于一个说话的他人的世界当中。这便是为什么主体的

欲望在认可的中介下是敏感的。没有这一中介,人类的每

一个功能都将在毁灭他者这般未指明的愿望中耗尽其自身。

而与之相反,每当某种使主体得以再一次投射、完成、

“受到哺育”的东西(正如弗洛伊德某次所说的,理想自我的

图像)在他者的现象当中出现;每当镜像阶段的欢欣的假

设沿着近似的路线恢复;每当主体为其同伴的存在所神魂

颠倒,欲望便在随后于主体当中复苏(revives),但这种复

苏又仅是口头的。

换而言之,每当理想自我的主体认同(identifications)

出现时,一种迷恋(Verliebtheit)的现象便随着发生,这是

我自一开始就希望引起你们注意的地方。迷恋与转移的区

别在于,迷恋并非是自动发生的——它必须要具备一定的

条件,由主体的发展来进行决定。

在关于《自我与本我》的文章中——此文被解读得太

过粗糙,因为读者的注意力都被那个著名的、愚蠢的图式

112给独占了,伴随着几个阶段、小鲍伯(the little bob)和

一些无关紧要之物,那个他引入的被其称为超我的小玩意,

使得他冥思苦想并最终明白,是时候需要另一个新的图式

(schemata)了——弗洛伊德写道,自我是建立在其与被爱

的主体之间的不断认同上的,这个被爱的主体使得自我获

得其形式。自我如洋葱一般被结构,人们可以将之剥开,

112** **fameux schéma à la co.

并且在其中发现连续的、构成了它的认同 113。眼下我提醒

你们,弗洛伊德在此文的写作中有着相同的倾向。

从欲望到形式和形式到欲望的永久逆转(reversion),

也就是说欲望的意识和身体目前位置都如同是被爱着的主

体的一部分。而主体在这欲望当中失去自身,又随着欲望

而被认同。欲望是围绕在联系着自我转变(turns)的一切

的周遭的根本机制。

我们确实有必要理解,这个游戏,就其本质而言是耗

尽主体的全部的,一旦主体变得有能力做某些事情的时候,

它便将其全部消耗殆尽。而且请相信我,主体将很快能够

有所作为了。

我早先提到的那个小女孩,在一个乡村花园内找到了

庇护所,在那里她变得非常平静而专注,处在几乎不会走

路的年纪的她,把一块大石头放在隔壁一个小玩伴的头上,

围绕这个玩伴,她建构起了她的第一次认同。该隐的行为

(嫉妒)(the deed Cain)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动作,就能

够以最为自然的方式实现——我甚至得说,这也是最成功

(fashion)的方式。那个女孩对此毫无愧疚——“我打破了

弗朗西斯(Francis)的头!”她自信而平静地说。尽管如此,

我仍不预言她会有一个充满负罪感的未来。她向我们简示

113 见(1923b) GW XHI 257; Stud m 297; SE XK 29.

了人类在想象层面最为根本的结构——对作为异化之处的

人的毁灭。

你想说些什么呢?格拉诺夫(Granoff)?

3

格拉诺夫博士(Dr. Granoff):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理

解发生在镜像阶段的受虐狂效应(masochistic outcome)呢?

稍等片刻,我来此便是为了向你解释的。如果你把它

叫做受虐狂效应的话,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树林了。

受虐狂效应——我从来没有为提起它而不自在,即便

它有些阻塞我的论点——离开象征界的向度,我们便不能

理解它。它位于想象和象征的十字路口。在它的结构形式

之中,通常所谓的原初受虐(primiary masochism)便是处

于这一位置。人们也必然能够在此处找到通常被称作死亡

本能(death instinct)的东西,此即人类主体的根本姿态的

构成。

不要忘了,在弗洛伊德对原初受虐的描述中,它被最

为精确典型地发现于一个孩子的玩乐过程中,而那个孩子

正十八个月大。弗洛伊德藉此告诉我们,由爱的对象的在

场和不在场的不可避免的事实所产生的那种令人痛苦的紧

张感,被这个孩子用游戏取而代之,在这个游戏中,由孩

子自己来操纵它们自身的在场和不在场,并以控制它们为

乐。孩子通过在一根线末端绕起的线轴实现了这种乐趣—

—他掷出线轴,又顺着线将其拉回。

因为就这点而言,我并非是在对其加以辩证,而是在

尝试着回应弗洛伊德,并以此澄清他思想的基本要素,我

将强调那些弗洛伊德并未强调,但又将之隐含在思想当中

的东西——一如既往地,人们总是能借他的观察而完成理

论化的过程。这种棉线—线轴的游戏伴随着一种声音的发

出 , 从 语 言 学 家 的 角 度 看 , 这 种 声 音 是 语 言 行 为 ( le

langage)的重要根本,也是人们理解牙牙语(la langue)的

问题的唯一方式,即简单的对立。

重要之处不在于这个孩子说出“Fort”和“Da”的词汇,不

在于它们在孩子的母语中相当于“far”(Loin)和“here”(Là)—

—此外,也不在于这个孩子对这些单词的发音方式都很接

近。而是在这里,从一开始,我们就有了语言的显现。在

这些音位(phonematic)上的对立当中,孩子完成了超越,

将在场与不在场的现象带入了象征的层面。他使自己称为

物的主人,尤其是目前被他所摧毁的那些物的主人。

因为我们总时不时地阅读弗洛伊德的著作,所以这是

我们首次转向探讨雅克·拉康的文本。我最近又读了它一遍,

而且发现它是可理解的。但我也确实处于一种特权地位

(privileged position)。

我如此写道 114——“这就是弗洛伊德在灵光一现中揭示

而出的遮蔽的游戏(games of occultation),这个游戏让我们

认识到,欲望成为人类的那一刻,也是孩子在进入语言的

那一刻。现在,我们因而得以把握,主体并非仅仅以假设

他的匮乏(privation)的方式来掌握它——如弗洛伊德所说

——主体还把其欲望提高到第二种力量上。因为他的行为

破坏了它在挑衅(provocation)中出现和消失的对象——在

“挑衅(provocation)”这个词的真正意义上,通过声音——

在对它的出现和消失的预期的挑衅中所导致的对象的在场

和不在场。因而,它否定了欲望力量的领域,以便将之变

为其自身的对象。而这个对象,通过迅速地具体化为一对

基本感叹词的符号(the symbolic couple)的组合——在主

体内部将音素(the phonemes)二分法的历时性同一宣告而

出——简而言之,它是进入已然存在之物的大门,构成一

门语言的音素——这些音素的共时性结构出了造成其同化

现象(assimilation)的现有的语言。就此而言,主体已经进

入了其周围具体的话语系统当中,主体发出的‘Fort’和‘Da’

也或多或少地再现了他从环境中获得的词汇——所以,主

体正是从外部获得了‘Fort’和‘Da’——事实上,也正是在主

体的孤独(solitude)中,这个小男孩的欲望变成了另一他

114 E 318-19/103-4.

者的欲望,变成了另一个自我的欲望,这个自我支配着他,

而从今往后,他的欲望也正是他的痛苦。

无论那个孩子成为的是一个想象的同伴,亦或是一个

实在的同伴,他都会看到,自己均等地遵从其话语和呼唤

(call)的否定性——不要忘了,他说‘Fort’,是因为对象出

现于此,而他说‘Da’,是因为对象由此消失——而因为他的

呼唤有着使他滑动(slip)而去的能力,他可以去追寻一个

被放逐的肯定性——他很早便知悉了拒绝的力量——把他

的对象带回这一欲望的回归的挑衅。

所以,你现在知道了——在对“不”的引入之前,在对他

者的拒绝的引入之前,当主体学着去建构彼时伊波利特所

展示给我们的对简单呼唤的否定性,当面临着在场和不在

场的现象,就会出现一对简单的符号,换句话说,对符号

的引入使得位置发生了颠倒,不在场产生在场,而在场产

生不在场。

这看起来好像挺蠢,而且也用不着特地加以说明。但

你们仍然需要这么说出来,然后进行反思。因为只要符号

能够允许这种颠倒(inversion),那就意味着要取消现存的

事物,它打开了否定性的世界,这个世界即构成了人类主

体的话语,也在主体作为人类的范围内构成了他世界当中

的现实。

原初受虐应当围绕着这一最初的否定性,围绕着这个

原初的对物的谋杀而设立。

4

用几句话总结一下。

我们还没有走到我所希望的那么远。虽然如此,我也

得 以 使 你 们 把 握 到 , 异 化 的 欲 望 , 持 续 不 断 地 再 投 射

(reprojecting)着理想自我的外在,正是经由此种方式,欲

望被用词语表达而出,此处也存在着一对颠倒关系之间的

跷跷板游戏。而由主体所假设并认识的,自我的镜像关系

(specular relation),在理想自我当中总是时刻准备着被赋

予新生。

原初的想象关系为所有可能发生的性欲(erotism)提

供了基本框架,这是爱欲客体(object of Eros)必须服从的

条件。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必须始终服从自恋的框架

并被镶嵌其中,当然,前者超越了后者,不过这种超越的

完成,需要以一种在想象的层面上不可实现的方式,此即

为主体引入我所称之为爱的东西的必要性。

生物需要一些参照,对于语言的超越的参照、对于契

约(pact)的参照,对于构成他自身的投入(commitement)

的参照,严格来说,一个如他人一样,被包含一种在人类

间符号(interhuman symbols)的整全性的(确而言之是普

遍性的)系统当中。人类社会中,除了那些特定的契约,

爱是不可能在功能上获得实现的,无论其形式如何,爱都

总是会在语言的内部和外部被孤立于一个特定的功能当中,

那就是我们所说的神圣功能(function of scared),这种功能

超越了想象关系,我们稍后会回到对这个功能的探讨。

或许我讲得有些太快了。请把这些记在心里,欲望仅

以言辞(verbal)的形式重生,通过符号性命名(symbolic

nomination)——那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的言辞核心。

经此,我们开始理解分析技术了。在分析当中,人们

会放弃所有在对话关系当中的纽带(moorings),也会避开

对 他 者 的 礼 貌 、 尊 重 和 责 任 。 “ 自 由 联 想 ( Free

association)”,这个术语的定义所指涉之物是非常糟糕的—

—我们试图切断一切与他者对话的纽带,此后主体将发现,

对他而言,我们与其发生接触的语言的宇宙是相对流动的。

当主体在他者的在场下调整自己的欲望时,这种镜子的振

动(osillation of the mirror)便随之在想象的层面上发生,

这使得那些不贯于与主体共存的事物在相对的同时性当中,

或在特定的对比当中相互遭遇。

到此,我们发现了一种本质上模糊的关系。在分析中

我们试着向主体所展示的是什么?在真实的说话当中,我

们要将他引导至何处?我们所有的尝试和引导皆有其目的,

那就是在我们解放主体的言说(speech)的那一刻,剥夺其

任何言说的可能的、真实的功能——那么,我们要通过什

么样的悖论才能使其重现?这条矛盾之路,就是把言说从

语言当中提炼而出。如果考虑到这一点,在此期间所发生

的现象的完整意义又是什么呢?这就是我正尝试在你们面

前展开问题的视角。

下次,我将向你们展示这个实验的结果,在未锚定的

(unanchored)话语当中,镜子的振动使得 O 与 O’之间的

跷跷板游戏在妥善进行(properly conducted)的分析结束时

得以进行。巴林特(Balint)给予了我们一个极好的定义,

这个定义关于通常在那些我不常见的、我们可能已决定停

止的分析的最后,我们所能得到之物——这话是他如此表

达的。巴林特是少有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人,他所点出

的情况非常令人担忧。而现在我们所要讨论的,是一种妥

善进行的分析......

在此之外,则尚有一种通常所为的分析,我已经告诉

过你们那其实并不妥当。“对阻抗的分析”——它是一个合理

的规则,但我将展示给你与你们,它并非一种由分析的前

提(premises)所包含的实践。

1954 年 5 月 5 日

**XIV **

**The fluctuations of the libido **

**力比多的波动 **

aggressivity ≠ aggression

the word elephant

the moorings of speech

transferencé and suggestion

Freud and Dora

攻击性≠侵犯

大象这个词

言说的停泊

移情和暗示

弗洛伊德与朵拉

拉康:让我们回到我们上次我们讲的地方。谁能先提

个问题?

皮若尔博士:你说他者的欲望。是指在他者身上的欲

望吗?还是我对他者的欲望?对我来说,它们并不是同一回事。

你上次在最后说,它(欲望)是在他者身上的欲望,而自

我可以通过摧毁他者来重新获得这种欲望。但同时它又是

它对他者的一种欲望。

1

拉康:就植根于想象而言,它不就是与他者关系的原

始的镜面反射的基础吗?

欲望的第一次异化是与这种具体的现象相联系的。如

果游戏对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那是因为它构成了一个反

射的平面,在这个平面上,他看到在他者之上出现了一项

预期他自己的活动,因为他的理想形态比他自己更完美,

掌握得更好。从这一点上看,第一个对象有其价值。

儿童的前发展期已经表明,人类的对象与动物的对象

有根本的不同。人类的对象最初是通过对抗,通过与对手

的关系的恶化,通过威望和身体性在场的关系来进行中介

的。这已经是一种属于异化秩序的关系,因为最初是在对

抗中,主体把自己作为自我(ego)来把握。身体的整体是

不可言说的,是活生生的,食欲和欲望的最初爆发是通过

一种形式的中介在人类主体中产生的,他最初所看到的是

外在的投射,首先是在他自己的反思中。

第二点:人知道自己是一个身体——尽管他从未完整

地感知到它,因为他在里面,但他就是知道它。这个图象

是一个环,一个瓶颈,为了是他,也就是说,为了符合他

的想象结构,欲望和需求的混乱组合必须通过这个环。

像所有的公式一样,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这个

公式必须在正确的背景下使用。它不只在一种意义上有效。

它在我们开始的那个层面上是有效的,也就是在想象俘获

层面。但是,正如我在上一节课结束时对你说的,它并不

停留在那里。如果不是这样,正如我用神话的方式指出的

那样,唯一可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是这种对意识共存

(coexistence of consciousnesses)的相互的而且彻底的不容

忍,正如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每一个存在的他者本质上

是使人类感到挫败的那个东西,不仅是他的对象,而且是

他欲望的形式。

在这里,我们有一种人类之间的破坏性和致命的关系。

此外,它总是在那里,在下方。很多事情都被编造出来,

以适应“为生命而斗争”(struggle for life)的政治神话。如

果说这是达尔文所造成的,那是因为他来自一个由私掠船

组成的国家(英国),对他来说,种族主义是基本的事业。

事实上,一切都与这个适者生存的理论相悖。这是一

个违背事实的神话。一切都在证明,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

不变点和平衡点,物种以某种协调的方式生活,甚至在捕

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存在于生物世界中的严格的相互调

整并不是由死亡的斗争带来的。

我们必须对攻击性(aggressivity)这个概念有更深刻的

认识,这个被我们以如此粗暴的方式使用的概念。人们认

为,攻击性就是侵犯(aggression)。而这二者根本没有任何

关系。实际上,只有到了极限,攻击性才变成侵犯。但侵

犯与重要的现实无关,它是一种与想象的关系相关联的存

在活动。这是一把钥匙,它使人们能够在一个完全不同的

领域重新思考许多问题,而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我让你来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做得很好,提出了这个

问题。不过,你满意吗?在我看来,这比我们上次有了进

一步的进展。

正如你所说的,在人类主体中,欲望是在他者(other)

中实现的,由他者 115一一在他者中实现。那是第二个时刻,

即镜面(specular)时刻,即主体整合了自我的形式的时刻。

但是,他只有在第一次跷跷板的摇摆(swing of see-saw)之

后才有能力整合它,这时他正好把他的自我换为了他在对

方身上看到的这种欲望。从那时起,他者(other)的欲望,

也就是人的欲望,进入了语言的中介。正是在他者中,通

过他者,欲望被命名。它在一种相互承认(recognition)和

先验的关系中进入了我和你的象征关系,进入了一种已经

准备好的涵盖了每个人的历史的法律秩序。

115 'chez l' autre'可以表示为“他者拥有的”('that the other has')。

我和你谈到了“Fort-da”(去–来)。这是一个例子,说

明孩子是如何自然而然地进入这个游戏的。他开始玩弄着

客体,更确切地说,玩弄着对象在场和不在场的简单事实。

因此,它是一个经过改造的对象,一个具有象征性功能的

对象,一个被破坏的物体,已经是一个符号。当物体在那

里时,他把它赶走,当它不在那里时,他把它叫回来。通

过这些最初的游戏,物体仿佛自然地进入了语言的层面。

符号出现了,它变得比对象更重要。

我已经多次重复过这一点。如果你不能把它记在你的

脑子里......

对人类来说,词语或概念除了词的物质性之外,没有

别的东西。它就是事物本身。116它不仅仅是事物的一个影

子、一种气息、一种虚拟的幻觉,它就是事物本身。

在现实中想一想吧。正是由于大象这个词存在于他们

的语言中,因此大象也进入了他们的思考中,所以人们在

接触大象之前,就已经能够对大象做出理解。对这些大象

来说,这些决定比历史上发生在它们身上的任何事情都影

响深远——渡过一条河或自然中的一片森林被采伐,除了

大象这个词和人们使用它的方式外,没有其他东西,不管

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事情,不管是吉祥的还是不吉祥的事

116 la chose même 事情本身。

情,总之,在任何人对大象举起弓或枪之前,灾难性的事

情已经发生在大象身上。

此外,很明显,我所需要做的就是谈论它,没有必要

让它们在这里,让它们真的在这里,因为大象这个词,比

真正存在的大象个体更真实。

伊波利特:这就是黑格尔的逻辑。

拉康:它是否会因此而受到攻击?

伊波利特:不是的,它不可能受到攻击。刚才曼诺尼

说这是政治。

曼诺尼:从广义上讲,人类的政治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果人不像动物那样行事,那是因为他们通过语言来交换

知识。因此,这就是政治。大象的政治是可能的,因为有

语词。

伊波利特:但不仅如此,大象本身也受到影响。这就

是黑格尔的逻辑。

拉康:所有这些都是前政治性的。我只是想帮助你清

楚地了解名字的重要性。

这里我们只是简单地进入了命名的层面上。甚至还没

有任何语法。但实际上,很明显,这种语法是在同一时间

产生的。正如我已经暗示过的那样,孩子在音素之前就弄

懂了语法 117元素。“if”有时也会自己出现。可以肯定的是,

这并不允许我们决定一个逻辑上的先在性,因为我们只是

在处理显现(emergence),正确地说,一个现象的显现。

让我总结一下。镜像的投射无一例外地被欲望的投射

所取代。相应地,有一个镜象的再投射和一个欲望的再投

射。摆动的跷跷板,镜像游戏。当然,这种衔接并不是只

发生一次。它是重复发生的。而且,在这个循环过程中,

儿童重新整合,重新获得他的欲望。

我现在要强调的是,象征层面与想象层面的连接方式。

事实上,正如你所看到的,儿童的欲望最初是通过镜像的

他者来实现的。这就是他们被批准或责备、接受或拒绝的

地方。这就是儿童如何在象征性秩序中做学徒,并进入其

基础中,也就是法律。

这 种 说 法 也 有 其 实 验 性 的 保 证 。 苏 珊 点 艾 萨 克 斯

(Susan Isaacs)在她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科勒(Koehler)

学派也强调,在很早的时候,在 8 到 12 个月的婴儿期,孩

子对意外的碰撞、摔倒、与笨拙有关的粗暴的机械行为,

以及另一方面,对带有惩罚性意图的巴掌,根本没有相同

的反应。这是因为儿童已经对语言的象征意义——语言的

象征意义和它作为契约的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

117 ‘taxièmé’——在字典里找不到,但很明显与‘排序’和语法有关。见上文 93-

95 页。

现在,我们要尝试在分析中把握语言的功能是什么。

2

言说是一个磨盘,人类的欲望通过重新进入语言系统

而被不断地中介。

我强调符号秩序的语域,是因为我们决不能忽视它,

尽管它经常被遗忘,尽管我们在分析中背离了它。因为,

到头来,我们通常谈论的是什么?我们不停地谈论的,往

往是以一种混乱的、几乎无法表达的方式,是主体对其自

我的建构的想象关系。我们一直在谈论主体在其自我建构

层面所经历的危险、骚动和危机。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开始

就解释了 O-O'的关系,即对他人的想象关系。

在它第一次出现时,生殖器客体与人们在儿童发育过

程中观察到的所有其他事物一样早熟,并且它失败了(it

founders)。只是与生殖器客体有关的力比多与原始力比多

不在同一水平上,后者的对象是主体自己的形象。这是一

个至关重要的现象。

正是由于儿童是在结构上早熟的状态下来到这个世界

的,从上到下,从头到尾,他与他的形象有一种原始的力

比多关系。这里所讨论的力比多是你所知道的那种共鸣,

它属于爱(Liebe)的秩序。它是整个分析理论的大写 X。

你认为把它称为大写 X 有点过分?我不难给你看这些

文本,而且是最好的分析师的文本,因为你不能通过在那

些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的人的著作中寻找参考资料来证明

什么。我会找人阅读巴林特。这个所谓的完成的生殖器之

爱,它是什么?它仍然是完全有问题的。探明它是一个自

然过程还是一个文化成就的问题还没有被分析师决定,这

就是巴林特在文中告诉我们的。这是一个相当特别的模糊

性,它仍然是我们圈子里显然最公开接受的一切的核心。

无论如何,如果原始力比多(libido)是相对于早熟而

言的,那么第二力比多的性质就不同了。它超越了,它对

欲望的最初成熟做出了反应,如果不是有机发展的成熟。

如果这个理论要成立,如果要对我们的经验作出解释,这

至少是我们必须假定的。在这里,人与镜像、与他人的关

系发生了完全的变化。这是所谓的成熟的关键点,也是整

个俄狄浦斯情节的转折点。在恋母的人身上(in Oedipus),

这是发生在情境层面上的本能的对应物。

那么发生了什么?就原始力比多走向成熟而言,与自

恋形象的关系,用弗洛伊德词汇的最后一版来说,就进入

了“迷恋(Verliebtheit)”的层面。迷人的自恋形象,在想象

的 层 面 上 是 异 化 的 , 它 发 现 自 己 被 赋 予 了 迷 恋

(Verliebtheit),从现象学上讲,它涉及到爱的语域。

以这种方式解释事情意味着,未成熟主体的力比多的

原始缺口的填补,甚至溢出,取决于与主体的有机发展相

关的内部成熟。生殖器前的力比多是一个敏感点,是爱神

(Eros)与死神(Thanatos)、爱与恨之间的幻觉时刻。这

是理解所谓自我的去力比多在逆转的可能性中所扮演的关

键角色的最简单方法,即瞬间将恨转化为爱,将爱转化为

恨。这个问题的解决显然给弗洛伊德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请看他的作品《自我与本我》118。在我讨论的这篇文章中,

他甚至似乎把这个问题变成了对把死亡本能和生命本能区

分开的理论的反对。我认为,恰恰相反,在我们有一个关

于自我的想象性区别的充分理论的条件下,这个问题很合

适(fits in perfectly)。如果你觉得这太难了,我可以马上给

你一个说明。

对恋母情结的攻击性反应与这些层级的变化之一有关。

起初,父亲构成了"自我理想(idealich)"中最显眼的假想人物

之一,并因此被赋予了弗洛伊德明确分离出来、命名和描

述的迷恋(Verliebtheit)。正是由于力比多地位的倒退,主

体在三至五岁之间达到了恋母阶段。然后,对父亲的争斗

和仇恨的攻击性就出现了。力比多水平相对于一个特定的

阈值的一个非常轻微的变化,将爱转化为恨——此外,它

会振荡一段时间。。

118 ‘Le Moi et le Soi’自我与本我。

现在让我们继续讨论我上次留下的话题。

我向你指出,想象的关系明确地提供了力比多将在其

中波动的框架。而且,我还把治疗中的符号功能问题留了

下来。。我们在治疗中如何使用语言和言说?在分析关系中,

有两个主体被一个契约联系起来。这个契约在开始时是建

立在非常不同的层面上的,甚至是非常混乱的。我们通过

初步的规则,尽一切努力在一开始就把这个方面建立得很

牢固。

在这种关系中,最初的任务是解除语言的束缚。在他

的说话方式中,在他的风格中,在他对他的受话者 119的称

呼中,主体摆脱了义务,不仅要有礼貌,要有礼节,甚至

要有条理。如果我们认为,在一个主体表达自己、获得认

可的方式与他的欲望关系的真正的、经验性的动态之间存

在着直接的、永久的联系,我们就不得不看到,仅仅这一

点就引入了某种脱钩、某种漂浮与某种在与他人的镜像关

系中振荡的可能性。

这就是我的模型(镜像阶段)的原因和理由。

对主体来说,他与他者关系的脱钩导致他的自我形象

的波动、闪烁、摇摆,使其变得完整和不完整。为了使他

119 ‘allocutoire’ - according to Robert, a recent neologism in lingustics, meaning the person who receives the message of the speaker.“allocutire”——根据 Robert 的说法,

这是一个最近出现的语言学新词,意思是接收说话人信息的人。

能够认识到他的欲望的所有阶段,所有给这个形象以一致

性、滋养和身体的对象,他必须在它的完整性中感知它,

而他从来没有接触过它。通过连续的认同和复苏,主体必

须构建出他的自我的历史。

与分析师的飘忽不定的、言说的关系倾向于在自我形

象中产生足够多的重复和广泛的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对使

主体察觉到位于其自我构成基础的俘获性形象是微不足道

和有限的。

我已经谈到了小的振荡(oscillations)。我现在不需要

详述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小”(smallness)。显然,有一些

停顿,当在一些场合下事情逐渐停止,也一种技巧教导我

们如何去克服、填补,甚至有时(将其)重建。

这种技巧在主体中产生了一种想象的海市蜃楼式的关

系,超越了日常经验可能给他带来的一切。作为一个海市

蜃楼,它倾向于人为地创造作为任何迷恋(Verliebtheit)的

基本条件。

它打破了言说的停泊,使主体能够看到——至少作为

一个序列(sequence)——他的形象的不同部分,并获得我

们可以称之为最大的自恋的投射。在这方面,分析仍然是

相当初级的,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必须承认,要先放手不

管,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本来可以,可以用不同的方式

处理——这不是不可认识的。事实是,它最多只能在想象

的层面上产生自恋的揭示(narcissistic revelation)。而这恰

恰是迷恋(Verliebtheit)的基本条件。

在爱之中,当它发生时,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发

生的。那里必须有一个惊人的巧合,因为它不会与任何伴

侣或任何形象发生。我已经提到了韦特的一见钟情的最大

条件。

在分析中,主体在自恋形象层面的认同所围绕的点就

是我们所说的移情。移情,不是我在朵拉的案例中向你们

解释的辩证意义上的移情,而是通常被理解为一种想象性

的现象。

我将向你们展示处理想象的移情现象所导致的无意义

的问题。它导致了一个点,在技术方面,有一个分道扬镳

的过程。

巴林特是最有自知之明的分析师之一。他对自己所做

工作的描述是非常清晰的。同时,他也提供了一个最好的

例子,说明整个分析技术已经渐渐成为一种趋势。他只是

以一种更连贯、更开放的方式说出了在其他人那里被纠缠

在学术上的东西,在那里人们只见树木不见树林(where

one cannot see the wood for the trees)。所以,这正是巴林特

所说的——分析的整个发展包括主体重新发现他所说的“原

爱” (primary love)120的趋势。

主体感到有必要成为另一对象的爱的对象、关心的对

象、关注的对象、兴趣的对象,而不考虑这一对象的需要

甚至存在。这就是巴林特相当清楚的说明,我很感谢他的

说明,但这并不意味着我赞同它。

把整个分析活动放在这样一个层面上,没有任何限定,

没有任何其他因素,这本身就令人吃惊。然而,这种概念

恰恰是分析发展的主流,即越来越多地把重点放在依赖的

关系上,放在本能的满足上,甚至放在挫折上,这是同样

的事情。

鉴于此,巴林特如何描述我们在分析结束时观察到的

东西,在一个完整的分析结束时,一个真正终止的分析—

—据他自己承认,这不超过四分之一。他很明确地说,在

主体中诱发了一种自恋的状态,这达到了对他的欲望无节

制地夸大的程度。主体沉醉于一种虚幻的对现实的绝对掌

握的感觉,但他在(分析)结束后的时期里对这种感觉仍

有一种病态的需要。主体必须通过逐步将事物的性质放回

原位来使自己摆脱它。至于最后一次分析,它总能激发出

双方最强烈的哭泣欲望。这就是巴林特所写的,这是很有

价值的,是对分析运动整个部分的高潮的极其珍贵的见证。

120 法语原文为英文。

你难道没有感觉到这是一个极其不令人满意的游戏,

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我们心中的某些东西必然会对

它感到失望。

对分析的理解,或者更准确地说,对它的一些基本的

根源的不理解,肯定会导致像这样一个概念和这样的结果。

我将暂时不谈这个问题。我们稍后会对巴林特的文本

进行评论。

3

现在我将使用一个你们已经熟悉的例子,因为我已经

讲过几十遍了——朵拉的案例。

在分析中被忽视的显然是作为识别功能的言说。言说

是一个维度,通过这个维度,主体的欲望被真实地整合到

符号(象征)层面上。只有当它被表述出来,在他者面前

被命名,欲望,无论它是什么,才会在这个词的完整意义

上被认可。这不是一个满足欲望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我不

知道什么是原爱的问题,而恰恰是一个承认欲望的问题。

请记住弗洛伊德对朵拉所做的一切。朵拉是个癔症患

者(歇斯底里性神经症患者)。在那个时候,弗洛伊德还没

有充分意识到......他不仅这样写道,还将其重写,并重复了

它,在笔记中,甚至在文本中,到处都是他所谓的同性恋

成分——这毫无意义,但仍然是一个标签。归结为这一点

——他没有察觉到朵拉的立场是什么,也就是说,朵拉的

对象是谁。一句话,他没有意识到,对她来说,O’是由 K

夫人占据的。

弗洛伊德是如何进行干预的?他在他自己所说的阻抗

(resistance)的层面上对付朵拉。那是什么意思?我已经向

你解释过了。绝对明显的是,弗洛伊德带入了他的自我,

带入他自己对女孩的概念——女孩生来就是爱男孩的。如

果有什么不对,如果有什么东西折磨着她,有什么东西压

抑着她,在弗洛伊德的眼里,这只能是她爱 K 先生。一旦

你这样看问题,这完全是不言而喻的。

由于同样与他错误的出发点有关的原因,弗洛伊德甚

至没有为朵拉解释她对他所谓的移情的迹象——这至少使

他在这里免于犯错。很简单,他跟她谈起了 K 先生。这意

味着什么?-就是说他是在别人的经验层面上对她说话。正

是在这个层面上,主体必须认识到她的欲望,并让它们得

到承认。如果它们不被承认,它们就会被禁止,而这的确

是压抑的开始。因此,当朵拉仍然处于这样的阶段,如果

我可以这样说,她已经学会了什么都不懂,弗洛伊德在承

认欲望的层面上进行了干预,在这个层面上,混乱的、甚

至是中止的承认的经验与之逐点对应,这已经构成了她的

生活。

弗洛伊德在这里对朵拉说:“你爱 K 先生” 。更巧的是,

他说得很笨拙,足以让朵拉立即爆发。如果他当时已经开

始学习我们所说的对阻抗的分析,他就会慢慢地把知识灌

输给她,他就会从教她哪些东西是防御性的开始,而且,

通过这种方式,他实际上已经消除了一整套次要的防御机

制。因此,严格来说,他将采用一种暗示行为,也就是说,

他将在她的自我中引入一个补充元素,一个补充动机。

弗洛伊德在某处写道,移情就是这样。在某种程度上,

他是对的,它就是这样。只是你必须知道在哪个层面上。

因为他可能已经能够充分修改朵拉的自我,使她与 K 先生

结婚——这种婚姻与其他婚姻一样不幸福。

相反,如果分析处理得当,应该会发生什么?如果弗

洛伊德没有让他的言说介入 O’也就是说,把他自己的自我

投入其中,没有将目的变成重新塑造,塑造朵拉的自我,

而是向她指出,她爱的是 K 夫人,会发生什么呢?

事实上,弗洛伊德在跷跷板的摇摆中介入了,当朵拉

的欲望在 O’时,当她渴望 K 夫人时。朵拉的整个故事都可

以在这种波动中找到,她不知道自己爱的是否只是她自己,

她的形象在 K 夫人中被放大了,或者如果她想要 K 夫人。

正是因为这种振荡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因为有一个永久的

跷跷板,朵拉才能摆脱它。

正是当欲望在 O’中时,弗洛伊德不得不为它命名,因

为在那个特定的时刻,它可以被意识到。如果这种干预足

够频繁,方式足够完整,那么,被误认的、破碎的、不断

折射的、像水面上的形象一样永远无法掌握的爱就可以实

现了。在那一刻,朵拉可以认识到她的欲望,她的爱的对

象,实际上是 K 夫人。

这就是我刚才对你说的一个例子——如果弗洛伊德向

朵拉透露她爱上了 K 夫人,那么她实际上就会这样。这就

是分析的目的吗?不,这只是第一个阶段。如果你搞砸了,

要么你就像弗洛伊德那样破坏了分析,要么你就沉迷于其

他东西,即自我的矫形术(orthopaedics)。但你不是在做分

析。

没有任何理由,分析被认为是一个掠夺的过程,是剥

去防御系统的过程,事情不应当如此。这就是分析师们所

说的在自我的健康部分找到盟友。实际上,他们设法把主

体自我的一半拉到自己这边,然后是一半的一半,等等。

既然自我在现实生活中是这样构成的,为什么不在分析师

身上发生呢?只是,关键是要知道这是否是弗洛伊德教给

我们的东西。

弗洛伊德告诉我们,言说必须体现在主体的历史中。

如果主体没有体现出来,如果这种话语被封住了,并在主

体的症状中被发现,我们是否必须像睡美人那样释放它?

如果我们不需要释放它,那么就让我们进行阻抗类型

的分析吧。但是,当弗洛伊德第一次开始谈论阻抗分析时,

这并不是他的意思。我们将看到这个表述的合法含义是什

么。

如果弗洛伊德通过允许主体命名她的欲望来进行干预

——因为他不必亲自为她命名,爱的状态就会在 O’下产生,

但我们不应该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即主体会非常清楚是弗

洛伊德给了她这个爱的对象。这个分析过程并没有到此为

止。

一旦这个跷跷板(摇摆)完成,主体在他的言说的同

时,重新整合了分析师的言说,对他来说,识别他的欲望

就成为可能。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主体看到这种宝贵

的完整性正在接近,他就像朝向海市蜃楼一样,在暴风雨

中前进。正是在他对他的理想自我进行新的征服时,弗洛

伊德才能在自我理想的层面上坐下来。

我们今天就到这里。

分析师和自我理想的关系引发了超我的问题。此外,

你知道自我理想有时被认为是超我的同义词。

我选择了爬山。我本可以走下坡路,直接问一个问题

——什么是超我?只是现在我们才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因

为这个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到现在还不是,所有为

它提出的类比,对绝对命令的引用,对道德良知的引用,

都非常混乱。但让我们把事情放在那里。

分析的第一阶段是在从 O 到 O’的过程中完成的,从自

我中不为人知的东西投射到这个形象,他在其中认识到他

的想象的投注。每一次,这个投射的形象都会在主体中唤

醒一种无限制的兴奋感,一种对每一个结果的掌控感,这

在镜子的体验开始时就已经奠定了。但现在,他可以为它

命名,因为他已经学会了说话。如果他在分析中没有(说

话),他就不会在这里。

这是第一个阶段。它似乎与巴林特给我们留下的很类

似。这种没有约束的自恋,这种欲望的高涨是什么?-如果

不是朵拉可能达到的地步。我们要把她留在这种沉思中吗?

在案例历史的某个时刻,我们看到她迷失在对这幅画的沉

思中——麦当娜(Madonna)的形象,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站在这幅画前崇拜着(adoration)。

我们应该如何构思这个过程的其余部分?为了迈出下

一步,我们必须弄清楚理性自我的功能,你看到分析师暂

时占据这一的位置,只要他在正确的位置、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点进行干预。

因此,下一章将涉及到处理移情问题。我对这个问题

的答案保持敞开。

1954 年 5 月 12 日

**XV **

**The nucleus of repression **

**压抑的内核 **

NAMING DESIRE

THE PRAGUNE OF THE TRAUMA

THE FORGETTING OF FORGETTING

THE SUBJECT IN SCIENCE

THE SUPER-EGO, A DISCORDANT STATEMENT

命名欲望

创伤的前奏

遗忘的遗忘

科学中的主体

超我,一个不和谐的陈述

这一年来,我们取得的这种进步在不断减弱的同时却

也逐步成型,就我们今年取得的任何进展而言,我感到满

意的是,通过向我提出问题,你们中的一些人开始明白,

我在教你的过程中涉及到整个精神分析,涉及到你行为的

真正意义。我想你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明白,在分析的意义

上,一个人只能提出一个技术原则(technical rule)。

在我逐渐向你们解释的过程中,一切都还没那么清楚。

但请不要怀疑,这里最重要的莫过于对精神分析的本质采

取基要的(基本的 fundamental)立场,因为这改变了你对

分析经验及其目的的理解,并鼓励你的精神分析实践。

1

上次,我试着向你们描述这个过程,即我们总是以一

种神秘的方式将其带入分析,这个过程在英语中被称为修

通(working-through)。在法语中的翻译有些困难,它被翻

译为转化(制造)(elaboration),或者辛苦工作(travail)。

正是这个乍一看很神秘的维度,需要我们和病人一起数百

次地回顾工作,121才能取得一些进步,一些主观上的突破。

正如从 O 到 O',从 O'到 O 这两个箭头所表示的,在这

个来与去反复的游戏中,转轮(mill-wheel)转动所体现的,

是镜前和镜后的微光,主体的形象从中穿过。关键是在分

析过程中完成它。与此同时,主体重新整合了他的欲望。

每当这个形象距离完成更近一步,主体就会看到他的欲望

突然以一种特别高度的紧张形式出现在他的内心。一个循

环的完成不会使这种运动停止,这样的循环还发生在想象

121 ‘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与患者合作一百次才能完成我们的工作’——引自

Boileau, L'Art Poétique, Chant I。

的、自恋的及镜像认同的不同阶段——这三个形容词在理

论上代表这些问题时是等价的——都聚焦于某个形象。

上述我所说的并没有穷尽对这种现象的描述,因为无

论如何,如果没有我上次介绍的第三个元素——即主体的

言说去干预,什么都无法想象。

当主体感觉到欲望的时候——如果没有与言说结合,

这是不可能发生的。这不过是一个纯粹的焦虑时刻。欲望

在与形象的对抗中出现。一旦这个被他人提供的不完整形

象变得完整,一旦那个没有被整合、被压制、被压抑的想

象层面出现,焦虑也就出现了。这将是分析师大显身手的

时刻。

一 些 作 者 试 图 将 这 一 时 刻 解 释 清 楚 。 斯 特 拉 奇

( Strachey ) 试 图 界 定 他 所 谓 的 移 情 诠 释 ( transference-interpretation ), 更 准 确 地 说 是 模 仿 诠 释 ( imitative interpretation)。见《国际精神分析杂志》第十五卷,1934

年,第 2 和第 3 期。事实上,他强调解释只能在分析的精确

时间点产生积极影响。这样的时刻并不频繁出现,也不能

被大致掌握。这样的时刻既不出现在当下,也不在不远的

将来,既不是之前,也不是之后,而是在想象中将要马上

出现的东西也出现在与分析师的语言关系中的确切时刻,

分析师必须给出解释,以便它的决定性的价值,它的变化

功能(mutative function),可以产生影响。

在这个时刻,除了分析情境的想象和实在变得模糊不

清,它还意味着什么?这就是我试图向你解释的。主体的

欲望在那里,在那个情境中,既在场却又无法表达。所以

斯特拉奇(Strachey)说,分析师的干预必须限于为它命名。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师的话语才会进入到病人所发起

的漫长独白式的喋喋不休中去,这是一个语言的转轮(mill-

wheel),其箭头在图式上的运动将足以证明隐喻的合理性。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上次向你们讲述弗洛伊德的解释

在多拉案中的作用,这些解释的不足之处以及由此造成的

障碍,即心理上的墙(mental wall)。这只是弗洛伊德发现

的第一阶段。我们必须关注这一阶段的不断发展。你们当

中有人听过我两年前对狼人案例的评论吗?…不是很多嘛,

我想要其中的一位——贝尔纳特神父,为他讲述弗洛伊德

这 篇 文 章 的 另 一 种 解 读 。 你 会 看 到 我 给 你 们 的 图 式

(schema)是多么的有用。

狼 人 患 有 我 们 今 天 所 说 的 性 格 神 经 症 ( character

neurosis),或者可能是自恋神经症(narcissistic neurosis)。

因此,这种神经症非常抵抗治疗。弗洛伊德有意选择向我

们 阐 释 其 中 的 一 方 面 。 事 实 上 , 幼 儿 神 经 症 ( infantile neurosis)——这是德文版狼人的称呼——对他当时提出有

关创伤功能的某些理论问题非常有用。弗洛伊德在 1913 年,

进而在 1910—1920 之中这几年所做的工作,就是我们今年

要加以解读的对象。

研究狼人的案例,即创伤理论,对于理解弗洛伊德在

那个特定时间点正在研究什么是必不可少的,当时,创伤

理论不断受到荣格的批评而没有最终定型。在这项研究中

有很多东西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当

然在他的纯理论著作中也找不到——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对

他的压抑理论的重要补充。

首先,我要提醒你们,在狼人的案例中,压抑与创伤

经历有关,即他目睹了父亲后入母亲的性交场面。病人自

己永远无法直接唤起、记住这个场景,弗洛伊德重建了这

个场景。性交姿势只能根据它对主体实际行为造成的创伤

性后果来复原。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以令人惊讶的方式重建了病人的

历史。弗洛伊德在这里继续进行重建,看样子是用纪念物

(monuments),档案文件,采用文本批评和解释来进行他

的工作的。如果在某一时刻,一个元素以复杂的形式出现,

那么之前它肯定会以一种不太复杂的形式出现过。通过这

种方式,弗洛伊德设法确定了父母性交的场面发生在狼人

的哪个成长时期。

他毫不犹豫、并将这个时刻严格地定位在(狼人)n+12

岁的时候。n 不能大于 1,因为它不可能在两岁半时发生,

原因是必须承认这一惊人事实对年轻主体的影响。它也有

可能发生在狼人六个月时,但弗洛伊德没有采纳这个时间

段,因为以他当时的思想看来,这似乎有点暴力。我想顺

便说一句,弗洛伊德不排除它发生在六个月时的可能性。

而且,事实上我也不排除这一点。我必须说我更倾向于认

为这是正确的时间,而不是一岁半。我可能会在之后告诉

你为什么。

让我们回到重点。这种图景所带来的想象的入侵,生

成的创伤力量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立即在事件发生后被定

位到。该场景对三岁三个月至四岁之间的主体具有创伤性。

因为狼人出生于圣诞节,我们知道(该场景的)确切时间,

这是一个巧合,而且对他的历史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他和

所有的孩子来说,圣诞节这一事件的降临,总是伴随着礼

物的到来,他第一次有了焦虑—梦想(anxiety-dream),即

这个案例—历史的关键。这种焦虑—梦想是我刚才所说的

想象入侵的创伤意义的第一次表现。

借用最近发展起来的本能理论中的一个术语,其方式

肯定比弗洛伊德时代更加细致,尤其是对于鸟类来说,它

是印痕( 烙印)[Prägung]——这个术语 使人联想到铸印

(striking,frappe),铸印一枚硬币(striking a coin,frappe

d’une monnaie ) ——即 原 始 创 伤 事 件 的 印 痕 ( 烙 印 )

[Prägung]。122

这个印痕(烙印)[Prägung]——弗洛伊德以最清晰的

方式解释——最初位于非压抑的无意识中——我们稍后会

使这个大致的描述更加精确。印痕(烙印)[Prägung] 还没

有被整合到主体的语言化系统中,它甚至还没有达到语言

化,有些人可能会说,甚至尚未获得意义。这个印痕(烙

印)[Prägung]被严格限制在想象的领域,在主体发展进入

到一个越来越有组织的符号世界的过程中重新出现。随着

狼人的历史在弗洛伊德的陈述中逐渐展现,这就是他关于

主体整个历史的解释,弗洛伊德将压抑定位在(狼人)最

初的时刻 *x * 和他四岁之间。

只有在主体早年的事件对其历史产生了相当大的混乱

的情况下,压抑才会发生。我无法告诉你整个故事——他

被比他更有男子气概的姐姐诱惑(seduction),她既是竞争

的对象,也是认同的对象——面对这种诱惑,由于他早期

没有作为男人的资源和条件,他退缩并拒绝——后来他试

图接近并引诱他的家庭教师,123即著名的娜尼亚(Nania),

这种引诱通常是沿着初级生殖器的俄狄浦斯发展阶段进行

122 在 英 语 的 民 族 学 著 作 中 翻 译 为 “ 印 记 ” 。 Lorenz 和 其 他 人 也 使 用 术 语

Objektbindung”(翻译为“对象—固着”('object-fixation))。

123 “gouvernante” , 通 常 是 “ 治 理 ” 的 术 语 。 见 ( 1918b ) GW XII42-5; Stud VIII139-41; SE XVII 19-21 和 GW XII 48; Stud VIII 144; SE XVII 24。

的,但由于姐姐最初的迷人引诱(captivating seduction ),

这一阶段的开端被扭曲了。主体因此被迫回到施虐—受虐

的位置,弗洛伊德为我们提供了其元素的记录和集合。

现在,我将向您展示两个要点(signposts)。

首先,所有的结果,可以期望的最有利的结果,是主

体被引入符号的辩证法。此外,符号世界在整个主体的发

展过程中都会发挥关键的吸引力,在某些情况下,严格来

说,只要有教育作用的元素以语词的方式进入他的生活,

就会有好的结果。父子竞争的辩证法,曾一度使他处于被

动的位置上,然而在特定的时间点,这种关系将得到缓和。

通过权威的个人、这位或那位老师的干预,或者更早的时

候,将他引入进宗教的领域之中。弗洛伊德向我们展示了

以下内容——只要主体的戏剧(subjective drama)被整合到

一个广延的、几乎普遍的人类价值的神话中,主体就会将

自己变为存在。

另一方面,在(狼人)三岁一个月到四岁之间会发生

什么?——主体学习如何将他的生活事件整合到一条法则

中,整合到一个符号意义的领域,整合到一个将意义普遍

化的人类领域。这就是为什么,至少在这个时候,这种婴

儿神经症与精神分析完全一样。它扮演着与精神分析相同

的 角 色 , 即 它 完 成 了 对 过 去 的 重 新 整 合 , 并 将 印 痕

[Prägung]本身带入了符号的游戏中,正如弗洛伊德所说,

它在这里只能通过追溯的、回溯性的[nachträglich]效果来实

现。

在事件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它以符号的形式融

入历史,印记(stamp)即将出现。然后,在进入主体生活

两年半之后,这一事件首次出现时——也可能是像我说的

三年半之后——在想象的层面上,作为第一次符号整合形

式的结果,它呈现出创伤的状态,而这种创伤对主体来说

是非常震惊的。

就 其 具 有 压 抑 作 用 而 言 , 创 伤 在 事 后 回 溯 性 的

[nachträglich]介入[après coup]。在这个特定的时刻,主体的

某些东西在他正在努力整合的符号性的世界中与他分离。

从此,它不再属于主体。主体将不再言说它,也不再整合

它。尽管如此,它仍会保留在那里,保留在某处,如果可

以这样说的话,由主体无法控制的某物说出。

换句话说,在我向你描述的分析中,这一时刻与中间

时刻,即在印记和符号性压制之间没有本质区别。只有一

个区别,那就是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没有人提示他。压抑

开始了,已经构成了它的原始核心(original nucleus)。现在

出现了一个中心点,围绕着它出现症状,连续的压抑,并

且出于同样的原因——因为压抑和被压抑之物的回归是同

一件事——被压抑的回归将在以后被组织起来。

2

拉康:被压抑之物的回归和压抑是一回事,你不感到

惊讶吗?

X 博士:哦,没有什么让我感到惊讶了。

拉康:这让一些人感到惊讶。尽管 X 告诉我们,对他

来说,没有什么能再让他感到惊讶了。

曼诺尼:这打消了人们有时能成功压抑一段经历的想

法。

拉康:不,(压抑)并不会摆脱它。为了向你展示这一

点 , 我 们 将 不 得 不 进 入 整 个 遗 忘 的 辩 证 法 ( dialectic of forgetting)。每一个成功的符号整合都涉及一种常态的遗忘。

但要进入弗洛伊德辩证法,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

曼诺尼:没有被压抑之物回归的遗忘,然后呢?

拉康:是的,没有被压抑之物的回归。与主体历史的

整合显然遗忘了整个阴影世界,这些阴影没有转化为符号

性存在。如果这种符号性存在是成功的,并且完全被主体

所接受,那么它就不会为主体留下任何负担。这里可以引

入海德格尔的概念:存在每一次进入它的语言栖息地,都

有一个遗忘的边缘,一个 λήθη(遗忘)124与每个 άλήθεια

124 Forgetting, forgetfulness,健忘,健忘。

(真相)互补。

伊波利特:我不明白曼诺尼的公式中的“成功”(指成功

的压抑)(réussi)一词。

拉康:这是治疗师的行话。成功的压抑必不可少。

伊波利特:成功可能意味着最深刻的遗忘。

拉康:这就是我所说的。

伊波利特:因此,在某些方面,这种成功意味着彻底

失败。为了达到存在的整合,人必须忘记本质,这个成功

就是失败。海德格尔不会接受成功这个词。你只能从治疗

师的角度说成功。

拉康:这是治疗师的观点。尽管如此,在每一个存在

的实现中都可能找到谬误的身影,似乎海德格尔保留了一

种基本的 λήθη(遗忘),或真理的影子。

伊波利特:治疗师的成功——对海德格尔来说没有比

这更糟糕的了。这是遗忘的遗忘。海德格尔的本真性在于

不被遗忘的遗忘(the forgetting of the forgetting)所吞没。

拉康:是的,因为海德格尔从这种对存在之源的回归

中塑造了一种哲学法则。

让我们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对遗忘的遗忘能在多大程

度上成功?每次分析都必须进行到何种程度使其复现成为

存在?还是在一定的退缩状态下,由主体根据自己的命运

选择?由于我总是抓住任何出现的机会,我将在一定程度

上避免可能提出的那些问题。如果主体从 O 点开始,即混

乱和纯真的点,那么欲望的符号性重新整合的辩证法将走

向何方?仅仅让主体说出他的欲望,让他有权命名它们,

去终止分析就足够了吗?这就是我可能会在本次研讨班结

束时提出的问题。我对它的分析不会止步于此。

到最后,就在分析的最后,在经历特定数量的循环,

使他的历史完全整合之后,主体还会在 O 点吗?或者,再

往 A 那边走一点?125换句话说,主体的一部分是否仍然停

留在我们称之为他的自我这个症结所在的层面上?分析是

否只是与我们认为既定的东西,即主体的自我打交道,它

是一个可以通过治疗改善的内部结构吗?

这就是像巴林特(Balint)以及整个分析界的潮流所认

为的,自我要么强,要么弱。如果它很弱,他们就不得不

根据他们立场的内在逻辑,认为它必须得到加强。一旦一

个人认为自我是主体对自我控制的直接运用,是神经功能

层级的最高点,他就完全致力于使它变得坚强。对巴林特

这样有着聪明头脑的人,教育要通过实践、学习和操演的

方式(才能达到)126。

关于在分析过程中加强自我,巴林特甚至说自我能达

125 法文版的图表,见上文双镜简易图示,没有 A;E 674 上非常相似的图将平

面镜命名为 A。

126 拉康在这里有反讽的意味。(译注)

到完美的程度。他说,在任何特定的运动中的运动员的平

均能力与几年前被认为是世界纪录的水平相差不二。因此,

当人类的自我与它自身竞争时,会达成越来越多的非凡壮

举。我们虽没有证据,但有充分的理由,得出结论——诸

如分析之类的练习可以构建自我,并通过训练加强它,使

它能够承受更多的刺激。

但是什么可以使分析——一种语言游戏——适合这种

类型的训练呢?

分析向我们揭示的以及我向你们教学过程中的基本事

实是,自我是一种想象的功能。如果你对这个事实视而不

见,你会发现自己与(几乎)整个分析所采取的路线完全

偏离。

如果自我是一种想象的功能,那就不要把它和主体混

为一谈。我们把什么叫做主体?确切地说,在客体化的发

展中,主体是在客体之外的东西。

有人可能会说,科学的理想是将客体简化为可以封闭

和固定在相互作用力系统中的东西。归根结底,客体只是

科学的客体,只有一个主体——科学家思考整体,并希望

有朝一日将一切都简化为包含客体之间所有相互作用的确

定性符号游戏。除非,当涉及到有组织的存在(organised

beings )时,科学家才不得不总是暗示行动是存在着的

(action exists)。当然,人们总是可以将一个有组织的存在

视为一个客体,但只要将它视作有机体(organism),人们

就会(即使只是隐含地)保留,它是一个主体的想法。

例如,在分析一种本能行为时,可以暂时忽略主观位

置。但在谈到说话的主体时,这个位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

容忽视。我们必须承认说话的主体是主体。但这是为什么

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会说谎。也就是说,他与他所说

的不同。

弗洛伊德在无意识中为我们揭示的,是说话主体的维

度,作为说谎者的说话主体的维度。

在科学中,主体最终只能在意识层面上持存,因为科

学中的主体 x 实际上是科学家。谁拥有科学体系,谁就维持

了主体的维度。就其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映射和支持而言,

他是主体。相反,弗洛伊德向我们表明,在人类主体中,

有某种东西在说话,它在语词的充分意义上说话,也就是

说,有意识地撒谎,而没有意识的参与。在这个术语明显

的、严格的、实验性的意义上,恢复了主体的维度。

同样,这个维度不再与自我混淆。自我被剥夺了在主

体中的绝对地位。自我不过是一种幻象,作为残余物,它

只是主体的客体关系中的一个要素。

你们跟上我了吗?

这就是为什么我采用曼诺尼提出的方式。问题是,在

分析中,当被认为是一个完全给定但或多或少受到限制的

中心时,它是否只是在扩大自我的有关对象的问题——这

就是安娜·弗洛伊德所说的。当弗洛伊德写道——本我在哪

里,自我就一定出现在那里(Where id was, there ego must

be,Là où le Ça était, l’ego doit être)——我们是否必须把它

理解为其任务是扩大意识的领域?还是移置的问题?本我

在哪里,那里就. . . ——不要以为“它”(Ça,即本我)在那

里。127“它”(Ça,本我)在很多地方。例如,在我的图式

中,主体正在看 A 中的镜像游戏。稍后,让我们将主体与

本我等同。我们是否理解在 A 中,本我(Ça)在哪里,自

我必须在哪里?自我必须移动到 A,并且在最完善的理想

分析结束时,不再存在?

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因为与自我有关的一切都必须

在主体所承认的自己身上实现。无论如何,这就是我要问

你们的问题。我希望这足以表明我们正在采用的方向。我

还没有说完。

不管怎样,鉴于我对狼人的评论,我认为你们看到了

这种图示的效用。与最好的分析传统相一致,它将症状的

原发形成、压抑本身的意义,与分析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相

127 此处翻译为“那里”的‘là’一词可以在弗洛伊德格言的标准法语翻译中找到,

Wo Es war, soil Ich werderi - ' Là où le ça était, l'ego doit être.” 参 见 弗 洛 伊 德

(1933a) SE XXII 80,它给出了“本我在哪里,自我就应该在哪里”。'shall' [ solI]

已更正为'must',但保留了'there'(在德语中找不到)以对应于法语的' '。参见

E 128-9、299-300 中更广泛的讨论。

结合。至少在其开始时,这是一个辩证的过程。

在简要开场后,我将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尊敬的贝尔纳

特(Beirnaert)神父,让他能花些时间再次阅读狼人的案例

史,让他有朝一日给我们一份摘要(résumé),而这实际上

是为了他能汇总我在本文中为你们提出要素时所强调的一

些问题。

3

让我们先暂时搁置狼人的主体这一问题,在分析中,

我想进一步了解什么是治疗程序(therapeutic procedure),

和治疗行动的源头。确切地说,在 O 中,对欲望的命名和

识别意指着什么?一切都必须在那里终止吗?还是有必要

更进一步?

我将尝试让你们理解这个问题的含义。

正如大家早就注意到的那样,在主体对他的历史进行

象征的整合的过程中,有一个绝对必要的功能,分析师在

这个功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个功能被称为超我。如

果你不把它与它的起源联系起来,就不可能理解它。超我

最初以审查(censorship)的形式出现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史

上。我刚才本可以直接说明,从一开始,我们就被置于言

说的维度中,伴随着症状和日常生活的所有无意识功能。

审查的任务是通过说谎来欺骗,弗洛伊德选择审查这个词

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在这里,我们处理的是一种将主体的

符号世界分割成两半的机构,一个是可访问的,被识别的

部分,另一个是不可访问的,被禁止的部分。我们重新发

现了这个难以被转化的想法,它在超我的领域中同样重要。

我将马上指出是什么让超我(我要提醒你的是它的一

个方面)与我们通常使用它时的观念相悖。

一般来说,超我总是被认为是处于一种张力中,这种

张 力 有 点 被 简 化 为 纯 粹 的 本 能 原 则 , 例 如 原 初 受 虐

(primary masochism)。这样的概念对弗洛伊德来说并不陌

生。弗洛伊德将其进一步发展。在文章《自我和本我》

(Das Ich und das Es)中,他认为主体越是压抑自己的本能,

他的行为越有道德,超我施加的压力就越大,它就会变得

越严厉、苛刻和专横。临床观察并非普遍正确。但是弗洛

伊德被他的对象——神经症——迷惑了。他甚至认为超我

是有毒的产物之一,通过它们的有机活动,会释放出其他

有毒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这些物质会结束它们的繁殖周

期。这就有点太过头了。但是你会重新发现这个隐含在分

析中普遍存在的超我概念。

作为对这一概念的反面,以下可能是恰当的。一般来

说,无意识在主体中是符号系统的分裂,是由符号系统引

起的限制和异化。超我是一种类似的分裂,它产生于主体

所整合的符号系统中。这个符号世界不限于主体中,因为

它在一种语言中实现,即共同语言(common language),普

遍的符号系统,因为它在主体所属的特定区域上建立了自

己的帝国。超我就是这种分裂,它发生在主体——不仅是

主体——也发生在他与我们将称之为律令(law)的关系中。

我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因为你在分析中学到

的东西对你来说太少了,以至于你会认为我越界了。并不

是那样 。

这例子关乎我的一位病人。在来找我之前,他已经和

别人进行了分析。他在使用手的时候会出现非常特殊的症

状,对于那些分析已经阐明的娱乐活动来说,手是一个具

有某种意义的器官。经典的分析尽了最大努力,不惜一切

代价将他的各种症状整合起来,但没有取得成功。显然,

婴儿期的手淫,以及这在他的环境中带来了禁令和压抑。

这些禁令确实存在,此后它们仍然存在。不幸的是,它什

么也没解释,也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这位主体信仰伊斯兰教,我无法掩饰他历史中的这一

元素,尽管将特定案例带入教学总是一件微妙的事情。但

在他的主体发展的故事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之一是他对古

兰经律法的疏远和厌恶。现在,在我们的文化中,这条律

令比我们想象的要完整得多,我们的律令声称要把凯撒的

给 凯 撒 , 把 上 帝 的 归 上 帝 ( Render unto Caesar the things

which be Caesar's, and unto God the things which be God's )。

相反,在伊斯兰领域,法律具有极权主义性质,绝不允许

将法律从宗教层面隔离开来。

因此,这个主体表现出不能认可[méconnaissance 误认]

古兰经律令。继由他的祖先,一个主体他的职能、他的未

来属于这个文化,这是曾在过去打动我的东西,与这种想

法相同,我认为它很有道理,人们应能认出一个主体的符

号性附属物(symbolic appertinances)。我们对这里的问题很

感兴趣。

事实上,《古兰经》对被认定犯有盗窃罪的人规定了以

下内容——手将被切断。

现在,这个主体在他的童年时代被卷入了一场私人和

公共的混乱中,他听到人说起一个相当震撼的场景,他的

父亲是一名公务员,并且已经被开除公职——他的父亲是

个小偷,因此必须砍掉他的手。

可以肯定的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个法令都没有

生效——它只限于摩奴法典,128即任何与母亲乱伦的人都

必须撕下他的生殖器,并把它们拿在手里,然后走向西方。

但是,它也被铭刻在建立人类关系的符号秩序中,也就是

所谓的律令。

128 摩奴是印度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也是法典的制定者。

这个措施(mesure)是针对这个主体的,如同具有特权

般与法则的其余部分隔离开来。它在他的症状中出现了。

这个法令对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以至于我的病人他所有

其他的符号指涉物(symbolic references),所有这些原始的

奥秘,主体发现他与组织起来的符号世界的最基本关系,

都丧失了。对他来说,它位于一系列不可接受的、冲突的、

症状性的无意识表达的中心,这与原初的童年经历有关。

如我向你们指出的那样,在分析过程中,当创伤因素

——植根于从未被整合的形象中——靠近那个空洞时,断

裂点出现在主体历史的统一、综合中。我已经指出,主体

如何从这些空洞出发,在不同的符号性规定中重新调整自

己,这使他成为一个有历史的主体。同样地,对于每个人

来说,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个人的事情都与约束他的

律令有关。他的历史是由律令、由他的符号(象征)世界

将其统一的,这对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

传统和语言使主体的参照物多样化。我们通常将术语

超我定义为盲目的、重复的能动者(agency)——一个不和

谐的、在律令上未知的陈述,也是一个由创伤性事件推到

前台的陈述,它使律令无法被主体接受、整合。

我希望这个小案例足够引人注目,让你们了解到分析

师无法完全忽视,但并不经常被反思的一个层次。事实上,

每个分析师都见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无论分析的多样性

如何、先前事件的斑斓如何发挥作用,如果它不是通过围

绕这个合法的、合法化的坐标来结束,任何分析的解决方

案 都 是 不 可 能 的 , 这 个 坐 标 就 是 所 谓 的 俄 狄 浦 斯 情 结

(Oedipus complex)。

俄狄浦斯情结对于分析经验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它的

卓越性从弗洛伊德的工作开始就显现出来,并一直持续到

结束。那是因为俄狄浦斯情结在西方文明的现状中占有特

殊地位。

刚才我提到在我们文化领域律令维度几个层面的划分。

确实,层面的多样性(the multiplicity of planes)并没有使

个人的生活变得很轻松,因为存在不断的冲突使他们陷入

对立。在一个文明的不同语言变得复杂的同时,它与最原

始的法则形式的联系可归结为这一点——这是最纯粹的弗

洛伊德理论——即俄狄浦斯情结。正如人们在神经症中所

发现的那样,这就是在个人生活中与律令维度产生共鸣的

东西。它是最统一的交点,也是最低要求。

这并不是说它是唯一的,也不等于它游离于精神分析

的领域之外,当我们谈及非常复杂,甚至自相矛盾的主体

象征世界的整体,而他自己的个人地位,属于他所实际受

到的教育和接受的传统,即他在社会中的位置、他的未来、

他的目标的功能。

我们避免不了由主体的欲望(在 O 点出现)与主体被

要求在其中占据他的位置的整个符号系统的关系所引发的

问题。俄狄浦斯情结的结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要求这一事

实并不能否认我们的看法,即属于同一层面、律令层面的

其他结构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是我

们刚在最后一个临床病例中遇到的情况。

一旦达到了使主体的客体出现所需的循环次数,并且

完成了他的想象历史,一旦主体接连出现的紧张、悬置、

引发焦虑的欲望被命名并重新整合,但是,这一切并没有

实现。

最初在 O 中,然后在此处,O’中,然后又在 O 中的东

西,被称为完整的符号系统。分析的结果正需要它。这种

延期(adjournment)应该在哪里停止?受辩证法影响,我

们是否必须将分析干预扩充为关于正义和勇气的基本对话

之一?

那是一个并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事实上,现代人

已非常不习惯提出这些宏大的主题。他更喜欢用行为、适

应、群体道德和其他无稽之谈来解决问题。由此分析师教

育的非人道性便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今天就到此为止。

1954 年 5 月 19 日

**MICHAEL BALINT’S BLIND ALLEYS **

**米歇尔•巴林特的死胡同 **

**XVI **

**Preliminary interventions on Balint **

**针对巴林特之学说的初步干预 **

THEORY OF LOVE

DEFINITION OF CHARACTER

OBJECTIVATION

爱的理论

性格的定义

对象化

我们可以大胆地说理论和技术是同一种东西。请让我

们从中得出些什么。当他的理论思想被充分阐释以至于我

们能够对其做出一些推论的时候,让我们尝试去理解每个

个人的技术。

除此之外,被一些人——即使是那些优秀的人们——

所推到前面的理论思想也不会因此而变得可用。那些概念

的研究者们并不总是清楚地意识到他们在表达什么。相反

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会强烈地感觉到这些概念真正表

达的其实是某些经验事物,我们的朋友米歇尔•巴林特便是

如此。

我想寻求某个人的支持,他在很多方面都与我们很接

近,甚至志趣相投,并且毫无疑问,他的方向与我们在此

明确提出的一些要求相一致,即精神分析中的主体间关系

必须是什么。与此同时,他表达自身的方式给我们一种感

觉,那就是他已经受到了主导思维模式的支配。

为 了 使 一 种 我 称 之 为 所 谓 的 当 代 偏 差 学 说

(contemporary deviationism)与我一直以来所参照的基本

分析经验之间的关系变得明显,我们很容易挑选出那些粗

鲁的,甚至明显疯癫的人。只有当他们头脑清晰,且他们

所证实的不是一种明确的越轨行为,而是一种不得要领的

具体方式时,人们才会接纳他们。

这就是我想看看任何教学(即遵循它的人)的重点是

什么。我把这件事委托给格拉诺夫(Granoff),他自己已经

说得非常清楚,毫无疑问,他是对我试图引导你们走上的

那条道路最感兴趣的人之一,因此,他今天可以和我们交

流他从阅读巴林特的书《原初的爱和精神分析技术》中获

得的东西。

据巴林特本人所言,他大约在 1920 年左右开始了他的

职业生涯。这本书是他在 1930 年至 1950 年间写的文章的集

合。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读起来非常愉快、清晰易懂,

时常大胆且充满幽默。当你们有时间的时候,认真阅读这

本书对你所有人都有好处,因为这是假期阅读,就像学期

末发放的奖品一样。因为我们的协会(Société)今年钱不够,

无法给你们每人买一本,所以请各位自己去买一本吧。

1

以下是拉康打断格拉诺夫教授的课程,并进行的发言。

两种爱的方式是对立的。首先是前生殖模式的。有一

篇名为《论爱与恨》的文章,以这样一个概念为中心:爱

是这样一种爱,在这种爱中,对象完全不拥有对自身的兴

趣。绝对无私——即主体不承认自己的任何要求(demands)

和任何需要(needs)。对我有益的一切对你来说同样是有益

的——这就是主体行为表达的隐含公式。原初的爱,也就

是后来的阶段,总是被描述为拒绝任何形式的现实,拒绝

承认伴侣的要求。这就是它(前生殖器模式的爱)与生殖

器时期之爱的不同之处。如你所见,我极力反对这个观点;

我将把我的反对意见告诉你们,即这种观点是如何使精神

分析的贡献消散的。

你是正确的,格拉诺夫,你所指出的巴林特的概念以

爱的理论为中心,不仅仅是因为它是规范的或是道德的。

你的正确之处在于,你强调它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我

们所认为的“正常”,究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状态,还是一种

文化的最终产物?这是一种人为的东西,实际上巴林特称

其为一种幸福的可能性。进一步,巴林特问道——当分析

结束时,我们应该把一种什么样的状态称为康复?分析治

疗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过程?在头脑中是否有某些过程,在

它们不停止、不被打断的前提下,最终会引导其发展阶段

向平衡状态转变?或者恰恰相反,康复是一个幸福的可能性,

一个不可能的事件?关于这一点,巴林特的说法是:模糊含

混的合唱结束,分析也到此为止。这可能会让人觉得这个

问题没有被提得很清楚。

你并没有把巴林特对性格的定义讲得足够清楚,然而,

这却非常有趣。

性格决定着人与对象(客体)的关系。性格总是意味

着在爱与恨的可能性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广泛意义上的

限制。因此,性格显示出爱和享乐的能力是有限的。享乐

(enjoyment [joie])的维度是极其广泛的,它以个体应该阐

明的方式远远超出享乐(jouissance)129的范畴。享乐意味

着一种主体性的丰富,这值得加以展开(说明)。

如果这篇文章不是写于 1932 年,我会说它应该对一种

129 拉康此时还未将享乐(jouissance)和快乐(pleasure)做区分,还未发展关

于原乐(jouissance)的概念。

清教徒道德理想的传播负责。在匈牙利有着新教的历史传

统,这与英国新教的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由此,我们

看到他的学生费伦茨(Ferenczi)的思想中存在的一种特殊

的汇合,后者在其导师的指导下,沿着我今天想让你们遵

循的道路前进,命运最终使他很好地融入了英国社会。

对巴林特来说,以“强大”形式存在的性格更为可取,它

带来了它的所有限制。一个有着“弱势性格”的人最终会是一

个让自己被蹂躏的人。无需多说,这种看法导致了他所谓

的性格分析和逻辑人格(他在相同的语境下毫无顾忌地冒

险)二者之间界限的完全模糊。他似乎没有看到,这些是

完全不同的性格,一方面,性格是对主体的力比多发展的

反应,在这个网络中,力比多的发展受到制约和限制,另

一方面,在性格学家看来,有一些先天因素,将个体划分

为不同阶级,而这些阶级是被建构的。

巴林特认为分析经验会告诉我们更多。我自己也有过

这样的想法,但前提是我们要认识到精神分析可以深刻地

改变性格。

你很正确地强调了巴林特的话,大意是,从 1938 年到

1940 年,整个词汇表从分析的文章中消失了,而精神分析

以客体关系为中心的方向得到了巩固。巴林特说,这些词

汇的内涵太过性化——例如,“施虐狂”( sadistic)这个词就

消失了。

这样的坦白很能说明问题。这就是现实中正在发生的,

精神分析圈中日益扩张的清教主义。

巴林特充分意识到,两个主体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东

西。由于他完全缺乏引入主体间关系所必须的概念工具,

他被引上了一条谈论双体心理学(two-body psychology)的

道路。他认为这是摆脱单体心理学(one-body psychology)

的方法。但很明显,双体心理学仍然是一种客体对客体的

关系。

理论上,如果在与主体进行的具体的、治疗性的交换

中没有技术上的结果,这就不会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

键是,事实上,这不是一个客体对客体的关系。正如你

(格拉诺夫)刚才说得那样,“巴林特纠缠在一种二元结构

的关系中,并尝试着否认它”。我们找不到比这更恰当的公

式了,同时我祝贺你,因为你说出了我们通常是如何解释

分析情况的。

进一步说,所有的知识(connaissance)都必须客体化

那些能够被客体化的部分。如果不是通过那些促使主体将

自身客体化、将自己作为对象的干预行为的话,精神分析

要如何取得进展呢?

巴林特的确将主体对象化了,但是是在另一种意义上。

通 过 没 有 认 识 到 ——正 如 你 刚 才 所 提 到 的 ——象 征 界

(symbolic register),他提出了一种我称之为“对实在的呼唤

的求助(a recourse to a call on the real)”,这只是一种抹除。

事实上,象征的语域在客体关系中完全消失了,同样的,

想象界(imaginary register)也完全消失了。这就是这些客

体承担了绝对的价值的原因。

巴林特告诉我们要如何操作——创造一种氛围,属于

你自己的氛围,一种舒适的氛围。这就是他要说的全部。

这是极其不确定的,在不可言说的边缘犹疑不决,然后他

带来了现实,他称其为事件(event)。显然,精神分析的设

立并不是为了让我们投入病人的怀抱,后者也投入我们的

怀抱。分析师手段的局限性带来了这样一个问题:他的操

作发生在哪个层面上。巴林特被诱导去关注所有实在界。

实在总是在躲在背后,我在这里的评论中从没有直接

提到它,这并非没有原因的。非常准确和恰当地说,实在

是被排除在外的。和其他所有人一样,巴林特无法让它回

归。但这就是他求助于这种呼唤的深层原因。一场与技术

上的偏差相对应的理论的失败。

2

今天已经很晚了,我不希望这次课程时长超过一个半

小时。

我认为我们可以给格拉诺夫一个满分,他已经完成了

我所期望的一切事情,并且向大家完整地展示了巴林特的

这本书所提出的所有问题,这是后者唯一的一本书,是他

反思的成果,也是他专业实践的结果。

你们可能会对此产生一些问题。我下次再讲。现在我

想强调的是你们没有谈论到的一篇文章,1933 年的《情感

的转移》(Transference of emotions)。被传递的东西真的是

情感吗?似乎没有人对这样的标题感到震惊。

这不是一篇专门针对分析师的文章,也一定程度上针

对那些不是分析师的人,这样他们就能理解移情现象,据

他本人所言,移情现象会引起很多误解,在当时,科学界

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还不如对阻抗(resistance)现象的理解

充分。他举了几个例子。你会发现这很讨喜。

我将从格拉诺夫在此次演讲中留下的一个核心问题开

始,以便再次阐明其他问题。由于巴林特缺乏对象征的准

确定义,而后者必然无处不在。

在同一篇文章中,他告诉我们,分析师对他们自己的

经验的解释,天然就是一种心理学,或者是关于精神分析

师自己的一种性格学。当然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他自己做

出的评论。作者向我们提出他自己的观点,认为人们应该

进行对精神分析理论工作者的精神分析,以便找到一些现

代的理论和实践方向。

下周三见。

1954 年 5 月 26 日



**XVII **

The object relation and the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 **客体关系和主体间关系 **

BALINT AND FERENCZI

THE SATISFACTION OF NEED

THE MAP OF TENDERNESS

INTERSUBJECTIVITY IN THE PERVERSIONS

SARTRIAN ANALYSIS

巴林特和费伦茨

需要的满足

爱的地图

性倒错中的主体间性

萨特式分析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我们归于巴林特的构想,事

实上,这个构想和一个非常具体的传统相联系,这个传统,

就其很偶然的被费伦茨的个性所支配而言,可以说是匈牙

利式的。当然,我们将不得不以谈论轶事的方式来讨论弗

洛伊德和费伦茨(Ferenczi)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相当令

人费解。

直到 1930 年,费伦茨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是精神分析

的天才人物。就整个分析团体而言,他仍然是一个不受约

束之人。就他提出问题的方式来看,他并没想过迎合当时

的主流。因此,在许多场合,他提出的问题可以归入积极

精神分析(active psychoanalysis)的范畴——说到这里,这

似乎很关键,我们认为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东西。

从我们所处的位置开始,从巴林特开始追溯历史,我

们将尝试看看积极精神分析的概念对费伦茨意味着什么,

这个概念的引入通常归功于他。

我顺便向你指出,在他的一生中,费伦茨数次改变了

他的立场。他重新考虑了他的一些尝试,他总结认为经验

表明这些尝试是过度的,几乎没有结果,甚至是有害的。

因此,巴林特属于这一兴起于匈牙利的传统,它围绕

着关于案主和分析师的关系所提出的问题而展开。这种关

系 被 认 为 是 一 种 涉 及 到 人 与 人 之 间 的 情 况 ( interhuman

situation involving persons ), 因 此 , 隐 含 了 某 种 相 互 性

(reciprocity)。今天,这些问题是以移情和反移情的方式来

谈论的。

大约在 1930 年左右,费伦茨的个人影响告一段落。从

那时起,他的学生们的影响才得以体现。

巴林特被定位在这个从 1930 年到今天的时期,其特点

是在分析中,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概念的影响越来越

大。我相信,这是巴林特、他的妻子以及他们对动物心理

学感兴趣的合作者的概念中的主要观点。这就是这本书的

特点,尽管它只是一本分布在二十年间的多变的、不相干

的文章的集合,人们仍然可以从中提取出其显著的同一性。

1

我认为“地形”已被“勘探”过,因为之前格拉诺夫的介绍

已经使你能够找到巴林特所提出问题的大致轮廓。因此,

让我们从客体关系开始。正如你将看到的那样,它是所有

问题的核心。

让我们直接讨论结(knot)。巴林特在在阐述客体关系

概念时的主要焦点归结为此:客体关系是一种将需要(need)

和满足它的客体相结合的关系。

在他的构想中,一个客体首先是一个满足的客体(an

object of satisfaction)。这不会让我们感到惊讶,因为分析经

验是在力比多关系的秩序中、在欲望的秩序中运动的。这

是否意味着,在人类经验中,将客体定义为满足需要的东

西是一个有效的出发点,而从这点出发,人们将能够发展、

归纳和解释经验告诉我们在分析中遇到的东西?

在巴林特看来,基本的客体关系满足了人们所说的完

整形式,即典型形式。它在他所称的原初之爱(primary

love),即母亲和婴儿之间的关系中呈现出最具特点的形式。

关于这一点的主要文章是爱丽丝·巴林特(Alice Balint)的

《母爱和对母亲的爱》。根据作者的观点,婴儿与母亲关系

的特殊之处在于,母亲本身满足了婴儿的所有需要(need)。

这显然并不意味着事情总是这样发展的。但这是人类婴儿

状况的一个结构性特征。

这里隐含着整个动物(心理学)的背景。小孩和小动

物一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被缝合在母亲的陪伴中,这满足

(saturates)了他的某种原始需要,而由此他在生活中迈出

了第一步。但由于婴儿的发展远远落后(相较其他动物而

言),他比其他任何人都更需要(满足需要)。你知道,人

们可以说人类生来就具有胎儿化的特征,也就是说,源于

早产。巴林特几乎没有触及这一点,他将其撇到一边。但

他还是注意到了这点,而且他有充分的理由这样做。

不管怎么说,母子关系对他来说是如此基本,以至于

他竟然说,如果它以一种幸福的方式出现,那么问题的出

现只能是意外。这个意外可能是规则——这并不改变什么,

就关系的本质而言,它是一个意外。如果有满足,也就是

这个原初关系的欲望,这个原初之爱甚至不需要显现。没

有什么会显现。因此,与之相关的一切变得明显的东西,

只是基本设置中的一个小插曲,即封闭的、两面的关系。

我不能在这个问题上逗留,但我必须说,爱丽丝·巴林

特的论文将这个概念发展到了英雄主义的地步。让我们跟

随它的理由往下看。

对婴儿来说,一切对其有益的东西,不言而喻的都是

来自其母亲。没有什么能暗示这个伙伴(partner)是自主的,

没有什么可以暗示它是另一个主体。这种需要是迫切的。

而客体关系中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需要。如果因此而存

在一种预先建立的和谐(pre-established harmony),一种对

人的第一种客体关系的包围,一种走向完美满足的趋势,

那么在所有的严格意义上,对于另一方,对于母亲一方,

也必须是完全一样的。她对后代的爱也有同样的特点,即

在原始的需要层面上预先建立的和谐。对她来说,照顾、

接触、哺乳,所有以动物方式将她和她的后代联系在一起

的东西,都满足了一种需要,是对第一种需要(婴儿的需

要)的补充。

因此,爱丽丝·巴林特不得不证明——这是她证明中极

端的英雄主义——母性需要显示出与每一种重要需要完全

相同的限制,即当一个人不再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予时,他

就会索取。她提出的最有力的观点之一是,在任何特定的

所谓原始社会——这个术语与其说是暗指这些社会的社会

性(social)或社区(communitarian)结构,不如说是暗指

他们在需要领域更容易面临可怕的危机,无论是爱斯基摩

人还是在澳大利亚沙漠中流浪的部落——当没有东西可吃

时,你会吃掉你的孩子。这构成了同一个系统的一部分,

即对重要需要的满足的领域,在喂和吃之间没有间隙——

你是他的全部,同样地,他也是你的全部。因此,当不再

有任何其他的方式去避免(这种情况),(母亲)很容易就

能把他(婴儿)吞下去。吸收(absorption)是动物间关系

的一部分,是客体关系的一部分。在正常情况下,婴儿被

其母亲喂养,在他能做到的范围内吸收她。反之亦然。当

母亲不能再做其他事情时,她就会去吃掉他。

巴林特不遗余力地提供了极具暗示性的人种学细节。

我不知道这些细节是否准确——人们应该始终对来自远方

的报告保持警惕。然而,人种学家们叙述说,在困难时期,

在导致人口互相分隔的残暴饥荒中,这些人口仍然处于非

常原始的阶段,例如在某些澳大利亚部落,孕妇能够以某

些原始的,非同寻常的方式来诱发流产,然后以早产的婴

儿为食。

简而言之,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在这里被表述为欲望的

互补性的起点。这里有一种对欲望的直接缝合,它们对接

在一起,捆绑在一起。任何不协调、空隙都只是偶然的。

这个定义是巴林特概念的出发点和支点,在关于本能

发展的一个基本点上与分析传统相矛盾。事实上,婴儿—

母亲关系的定义与所谓自体情欲(auto-erotism)的原始阶

段的假设背道而驰,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弗洛伊德的

文本提供的,尽管并非没有相当的限定条件——总是使问

题受到某种模糊性影响的非常重要的限定条件。

在经典的、维也纳式的力比多发展阶段概念中,有一

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婴儿主体只知道它的需要,在这个

意义上,它与满足需要的客体没有关系。它只知道自己的

感觉,并在刺激—反应的程度上做出反应。它没有一个预

先确定的主要关系,只有它的快乐或不快乐的感觉。世界

是感觉的世界。而这些感觉指导、支配、管理着它的发展。

我们不必考虑它与一个客体的关系,因为对它来说还没有

客体为它存在。

正是这个经典的理论—瓦尔德(Wâlder)在他的文章

《最早的阶段》中提出的,这篇文章出现在 1937 年的《国

际杂志》第 416 页——使得维也纳圈子对英国圈子中开始出

现的东西特别难以渗透(impermeable)。它强调了后来在克

莱因理论中出现的东西,即原始的创伤性要素的想法,与

好 的 客 体 和 坏 的 客 体 的 概 念 相 联 系 , 与 原 始 的 投 射

(projection)和内摄(introjection)相联系。

巴林特的客体关系概念的后果是什么?首先,让我们

假设以下情况——很明显,巴林特和那些追随他的人走在

正确的道路上。如果他观察过一个十五到二十天的婴儿,

谁能认真地否认他对特定对象的兴趣?因此,传统的观点,

即 力 比 多 的 原 始 变 迁 ( original vicissitude ) 是 自 体 情 欲

(auto-erotism),必须加以解释。可以肯定的是,它有一定

的价值,但如果我们把它定位在生物体与其 Umwelt(外部

环境)的关系的行为主义阶段上,它就是错误的,因为观

察告诉我们,确实存在着一种客体关系。这种理论上的发

展,被拼接到分析理论中,是对力比多概念的基本启示的

一种偏离。目前,分析运动中的一大部分(学派),最大的

一部分,正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因此,巴林特通过对一种需要的满足来定义客体关系,

而客体以一种封闭的、完成的方式对应于这种需要,以原

初之爱的形式,这种原始的模式能在母婴关系中被发现。

我本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向你介绍巴林特的思想。但是,由

于它是一个连贯的思想体系,无论你从哪里进入,你都会

在其中发现同样的盲区和同样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从这样

的客体关系开始,就不可能摆脱它了。力比多关系,无论

它的渐进步骤、时期、界限的突破、阶段、蜕变,都将一

直以同样的方式被定义。

2

一旦给客体下了这样的定义,无论欲望的性质如何变

化,从口腔到肛门,再到生殖器,都必须有一个客体来满

足它并使其饱和。

因此,生殖器关系,在其完成的方面,在其本能层面

上的实现,是以与婴儿—母亲关系相同的方式被理论化的。

在实现生殖器的满足中,我不认为个体的满足会考虑到他

者的满足,而是在这种满足中得到了饱和。不言而喻,他

者在这种本质关系中得到了满足。这就是巴林特的生殖器

之爱概念的轴心。它与原初之爱的概念是一样的。

一旦客体被定义为满足的客体,巴林特就不能以任何

其他方式来设想问题了。因为很明显,当成年的人类主体

实际上要把他的生殖器占有能力付诸实施时,情况就变得

更加复杂了,他在这里需要的是一种延伸。但也仅仅是延

伸,也就是说,我们不明白主体的主动性(initiative)和他

对伴侣的存在或现实的感知可能来自哪里。

生殖器之爱与原初之爱的不同之处在于接受他者作为

主体的现实。主体考虑到其他主体的存在。他不仅关注他

的伴侣的享乐[jouissance],还关注与之相关的许多其他要求。

当然,所有这些都不是问题。对巴林特来说,这是给定的

一部分。这就是它的方式,因为一个成年人,嗯,要比一

个孩子复杂得多。从根本上说,他们满足的领域(register

of satisfaction)是相同的。对于两个人来说,有一种封闭的

满足,理想情况是,每个人都在另一个人身上找到满足他

欲望的客体。

但 是 , 这 些 理 解 他 人 的 需 要 ( needs ) 和 要 求

(requirements)的能力,在生殖器阶段是必要的,你要从

哪里得到它们?什么能把对他者的承认引入客体关系的封

闭系统?没有,这就是令人惊讶的地方。

然而,它们确实必须来自某处,这些他称之为温柔、

理想化的元素,它们是这些爱的海市蜃楼,生殖器行为被

包裹在其中——爱的地图(the map of Tenderness)。130巴林

特不能否认这个层面,因为临床工作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他说——这就是他的理论从上到下失败的地方——所有这

些的起源都是前生殖器阶段的。

这真是不可思议。这意味着他被迫在原初之爱的基础

上建立起生殖器阶段的一个原始维度,它带来了与他者的

这种极其复杂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交配变成了爱。现

在,到这一点为止,他一直致力于把原初之爱定义为一种

客体关系,这种关系是封闭的,没有主体间性。一旦达到

生殖器阶段,他希望主体间关系所依据的东西能从这个相

同的原初之爱中出现。这就是他的学说的矛盾之处。

巴林特认为,前生殖器阶段是在一种客体关系中形成

的,比方说动物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客体不是自私的,

不是主体。这个术语从未被使用过,但他所使用的公式却

130 ‘la carte du Tendre’,引自 Madeleine de Scudéry 的 Clélie (1654-60) vol. Ⅰ,在

其中,她讲述了一次沙龙谈话,在谈话中,她绘制了一幅寓言式的温柔乡地图。

清楚地表明了问题的所在。在前生殖器阶段中,除了有机

的存在者之外,根本就没有自体(self)。客体的存在是为了

满足(saturate )它的需要。当我们到达生殖器关系的层面

时,我们无法摆脱对客体关系的这种定义,没有办法使它

进一步发展,因为,尽管欲望可能会改变,但客体仍然必

须是对它的补充。然而,巴林特确实发现自己不得不提及

——在无法填补由此产生的空白的情况下——主体间性,

也就是说,对他者的自私性的体验,源于他以前排除的这

个前生殖器阶段。这是真的。人们可以看到这个完全可以

感知到的事实在分析经验中显现出来。但这与整个原初之

爱的理论相矛盾。正是在这里,在理论陈述的层面上,人

们可以看到,当人们把客体关系看作是属于满足的领域

(register of satisfaction)时,就会被带进一条死胡同。

朗博士:在我看来,还有一个矛盾,也是从你的介绍

中出现的。因为在封闭的原初之爱的世界里,需要和欲望

是完全混淆的。此外,你自己有时使用一个词,有时使用

另一个词。也许正是在注意到这一点时,我们才会看到

(原初之爱理论的)弱点所在。

巴林特交替使用这两者。他思想的基础是需要,而正

是偶然地,在缺乏(lacking)中,需要使自己表现为愿望

(wish)。而这确实是问题所在——人类的愿望是否只是施

加在需要上的缺乏?愿望是否只是出于挫折(frustration)

而出现的?分析师们在这条路上走了很久,其方式远不如

巴林特那样连贯,以至于将挫折作为分析理论的支点——

初级挫折、次级、原始、复杂的挫折等等。你必须把自己

从这种迷恋中解脱出来,才能重新站起来。这就是我现在

要努力提醒你的。

3

如果分析对力比多发展有任何积极的发现,那就是孩

子 是 个 性 倒 错 ( pervert ), 甚 至 是 个 有 多 样 态 的 性 倒 错

(polymorphous pervert)。

在生殖器正常化阶段之前,首先围绕俄狄浦斯情结进

行勾勒(sketched),儿童被放置到一系列的阶段,这些阶

段的内涵是成分驱动(component drives)。这些是它与世界

的最初的力比多关系。在这个草图的基础上,今天的分析

致力于应用客体关系的概念,它被夹在挫折(frustration)

的概念之中——在这一点上,朗的想法是非常有成效的。

这个主要的性倒错是什么?我们必须记得,分析经验

是从一些精选的临床现象开始的,其中就有性倒错。如果

把变态行为引入到前生殖器阶段,你必须牢记,当它们被

清晰地划分出来时,它们是什么。

巴林特的客体关系概念是否既适用于涉及前生殖器阶

段的倒错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the perversions),也适

用于爱的现象学?

恰恰相反!没有一种倒错现象的形式,其结构本身不

是在其经历的每一时刻,由主体间的关系维持的。

让我们把偷窥癖和露阴癖的关系放在一边——那太容

易证明了。让我们以虐待狂的关系(sadistic relation)为例,

无论是以想象的形式还是以矛盾的临床形式。

有一点是肯定的:虐待狂的关系只有在另一个人处于

仍然是主体的边缘时才能维持。如果他不再是任何东西,

而只是有反应的肉体,一种软体动物,其边缘被人挑逗,

被人触碰,那么虐待狂的关系就不再存在。虐待狂主体将

停在那里,突然遇到一个空洞,一个缺口,一个凹陷。虐

待狂关系实际上意味着,伴侣的同意已经得到保证——他

的自由、他的忏悔、他的羞辱都得到了保证。这一点的证

明体现在人们可以称之为温和(benign)的形式中。难道不

是这样吗,大多数虐待狂的表现,远远没有达到极端,而

是停留在执行的门槛上——玩等待游戏,玩弄对方的恐惧,

用压力,用威胁,或多或少的,保持伙伴以秘密的形式参

与。

你知道,到目前为止,在我们大部分临床经验中,倒

错 行 为 都 只 被 限 制 在 一 种 完 全 游 戏 性 的 执 行 ( playful

execution)的层面。我们在这里处理的不是被某个需要俘获

的主体。在游戏的幻觉中,每个人都把自己和他者认同起

来。主体间性是基本的层面。

在这一点上,我不能不提到以最权威(magisterial)的

方式描述这出戏的作者——我指的是让·保罗·萨特,以及

《存在与虚无》第三部分中对他者的顾虑(apprehension of

others)的现象学。这是一部人们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拆解

的作品,可以在无数批评的重压下被弄得皱巴巴(crumble)

的,但在这种描述中,它肯定会成为,如果仅仅是通过它

的才华和勇气,某种相当特别有说服力的东西。

作者的整个论证围绕着他称之为凝视的基本现象展开。

人的对象最初被区分开来,从我的经验领域开始(拉丁文

ab initio,即自开始起),不能被同化为任何其他可感知的对

象,因为它是一个正在看我的对象。在这一点上,萨特做

出了一些非常微妙的区分。讨论中的凝视决不能与事实相

混淆,例如,看到他的眼睛的事实。我可以在没有看到某

人眼睛,甚至没有分辨出的情况下感觉到他的注视。所需

要的不过是有什么东西向我表明,他者可能在那。这扇窗,

如果它变得有点暗,如果我有理由认为它后面有人,就直

接是一种凝视。从这个凝视存在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是

一个他者了,因为我觉得自己成为了别人凝视的对象。但

在这个位置上,这是一个对等的位置,其他人也知道我是

一个知道自己被看见的对象。

整个羞耻的现象学,谦虚的现象学,威望的现象学,

由凝视引起的具体恐惧的现象学,在那里都有相当令人钦

佩的描述,我建议你去看看萨特的书。这是分析师的必读

书目,尤其是考虑到分析已经走到了这一步,甚至在性倒

错的经验中忘记了主体间性,它(倒错的经验)是如此牢

固地交织在一个领域(register)中,在其中你必须认识到

想象的位面。

我们确实观察到,在那些人们称之为倒错的现象中,

有一些细微的差别,这些差别不能与我教给你们的作为象

征关系轴心的东西相混淆,也就是说,承认(recognition)。

这些形式是极其模糊的——我提到羞耻不是没有原因的。

如果我们以更微妙的方式分析声望(prestige),我们也会发

现它的贬低形式,例如它在儿童身上出现的方式,对他们

来说,它是一种激励(excitation)的形式,等等。

一位朋友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斗牛的笑话,在西班牙,

傻子必须参与斗牛。他描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集体虐待狂

的场景。你会发现模糊性延伸到了什么程度。

因此,这些白痴中的一个人被安排穿上最漂亮的斗牛

士服装,列队而过。他在参加这些游戏的小动物们面前走

过,进入竞技场。如你所知,这些动物并不完全是无害的。

人群中有人喊道:“但是那个人,在那里,他不是很漂亮吗?”

这个家伙,他的白痴式的行为是牢牢继承了旧西班牙宫廷

盛大游戏的传统,他陷入了某种恐慌,开始觉得自己无能

为力。他的同伴们对他说——去吧,你看,大家都想要你。

每个人都加入到游戏中。这个人的恐慌加剧了。他惊慌失

措,想要脱身。他被推到障碍之外,最后,拉锯战发生了。

突然间,他脱离了推他的人,受到人群那压迫性的坚持所

影响,他变成了一种滑稽的英雄。他被这种情况的结构所

吸引,走到了野兽面前,抱着一种牺牲的态度,但有一点

不同,那就是这种牺牲的态度毕竟还停留在闹剧的层面上。

他立即被牛压倒在地。然后他就被拉走了。

在我看来,这个耸人听闻的场景完美地说明了主体间

性至关重要的暧昧之处。你可以说,象征性因素——喧嚣

的压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在这个场合

所具有的大众现象特征,它几乎被抵消了。因此,整个现

象被还原到主体间性的水平,其表现形式我们暂时称之为

倒错。

人们可以走得更远。而萨特确实走得更远,他给爱情

关系的现象学提供了一个结构,在我看来,这是无可辩驳

的。我不能为你们复述它的全部内容,因为我将不得不讲

遍自为和自在的辩证法的所有阶段。你们不得不自己去翻

阅这本书。

萨特非常敏锐地指出,在爱的体验中,我们要求从我

们渴望被爱的对象那里得到的不是完全自由的承诺。最初

的约定,也就是我在和你谈论象征时经常提到的,“你是我

的 妻 子 ” 或 “ 你 是 我 的 丈 夫 ” , 在 其 高 乃 依 式 的 抽 象

(Corneille-like abstraction)中,没有包含任何东西来满足

(saturate)我们的基本要求。欲望的本质表现为一种自由

在身体上的凝结。我们想成为对方的一个对象,这个对象

对他来说具有同样的限制性价值,就他的自由而言,他自

己的身体也是如此。我们不仅要成为他的自由被异化的对

象——毫无疑问,自由必须进入其中,因为承诺是我们被

爱的要求的一个基本要素——但它也必须比一个自由的承

诺更多。我们要求一个自由接受对它自己的放弃,以便从

那一刻起,被限制在一切任性的、不完美的、事实上低劣

的、被它所捕获的对象所扫平的道路上,而这个对象就是

我们自己。

这样,通过我们的偶然性,通过我们在其最肉体的方

面的具体存在,在其对我们自己最具限制的方面,对我们

自己的自由,成为对方许可的界限,成为放弃对方自由的

形式,这就是现象学上将爱定位在其具体形式的要求——

生殖器之爱,正如我们的好朋友巴林特刚才所说。这就是

把它置于象征和想象之间的这个中间的、模糊的区域的原

因。

如果爱完全被卷入并粘附在这个想象的主体间性中,

我想把你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它需要以其完整的形

式,参与到象征之中,自由协议的交换,这体现在给出一

个人的话语【parole donnée】中。在那里,一个分层的区域

被建立起来,你将能够区分认同的层次,正如我们在这个

经常不精确的语言中所说的那样,还有一系列的细微差别,

在想象和象征之间起作用的一整个形式的扩展(fanning out

of forms)。

同样,你看到,与巴林特的观点相反,而且更符合我

们的经验,我们必须从根本的主体间性开始,从主体完全

接受另一主体开始。正是通过从成人的经验开始,我们必

须回溯性地(nachträglic)、在不离开主体间性领域的情况下,

在各种层次的退化中,与所谓的原始经验进行斗争。只要

我们还在分析的范围内,我们就不得不承认一种原始的主

体间性。

在其关系是客体的动物欲望和承认欲望这两个层面之

间,不可能有任何过渡。在开始时必须有主体间性,因为

它在结束时就在那里。如果分析理论将儿童行为中的这种

或那种模式或症状定性为多样态的倒错,那是因为倒错指

向到想象的主体间性的层面上了。刚才,我试图让你领会,

在这种双重凝视中,我看到对方看到我,而任何介入的第

三方也看到我被看到。这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双项)重

复。不仅是我看到对方,我也看到他看到我,这牵涉到第

三者,即他知道我看到他。这个环路是封闭的。结构中总

是有三者,即使这三者没有明确地出现。

在成年人中,我们意识到了倒错可感知的丰富性。总

而言之,倒错是对人性的一种存在的可能性的有特权的探

索——它的内部撕裂,它的缺口,超自然的象征性世界能

够通过它而进入。但是,如果儿童是一个多样态的倒错者,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把在成人身上体验到的性倒错的质

的价值(qualitative value of the perversion)投射到他身上?

在儿童身上,我们是否有义务寻找一种与我们在成人身上

所看到的构成性倒错的,相同类型的主体间性?

并不是。巴林特夫妇在告诉我们这种毫不考虑对方的

自私的原初之爱时,他们的依据是什么呢?依据的是像那

种最爱他的母亲的孩子,可以很冷酷地对她说出的话语—

—妈妈,你死了以后,你的帽子就是我的了。或者——当

爷爷死了,等等。这些话引起了成人对孩子的崇拜,因为

后者似乎是一个几乎无法想象的神圣的存在,他的感情是

完全超越他的。当一个人遇到像这样矛盾的现象时,当他

不再理解,当他不得不解决超验的问题时,他就会认为他

面对的不是一个神,就是一个动物。我们把孩子看成是神

而不敢承认,所以我们告诉自己,我们把他们当成了动物。

而这正是巴林特所做的,他认为孩子除了与他自己的需要

相关外,并不对他者有任何承认。完全的谬误。

这个关于“当你死了”的简单例子告诉我们,基本的主体

间性真正显示在儿童身上的地方——它显示在他能利用语

言的事实中。

格拉诺夫那天说得很对,巴林特的工作预示着,继弗

洛伊德之后,我在儿童的最初的游戏中所强调的作用,它

包 括 在 不 在 场 中 唤 起 ( evoking ) ——我 不 是 说 在 呼 唤

(calling)——在场,并从在场中拒绝对象。但巴林特没有

认识到这是一种语言学现象。他只看到了一件事,那就是

孩子不考虑对象的问题。而重要的是,这个小家伙能够利

用符号功能,正如我向你们解释的那样,由于这种功能,

大象才有可能进入这里,无论大门有多窄。

首先,主体间性是在对符号的操作中被赋予的,而且

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一切都从命名的可能性开始,这既

是对事物的破坏,也允许事物进入符号平面,由于这一点,

真正的人类领域(human register)就进入了它自己。正是

从这一点开始,以一种越来越复杂的方式,象征在想象的

经验中的具现(embodiment)就发生了。象征将塑造所有

这些转折,在成人的生活中,想象的承诺,原始的捕捉,

塑造所有这些可以具现的东西。

忽视主体间的维度,就会滑向没有办法逃脱的客体关

系,而它会将我们引向理论和技术上的死胡同。

今天上午我已经把事情处理得够多了,我可以在这个

时候离开你们了吗?不过并不意味着我们下次就不会继续

讨论这个问题了。

对儿童来说,首先是象征的和实在,与人们的想法相

反。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在想象的范围内都具有一致性,

变得丰富和多样化,这些都是从这两极开始的。如果你认

为孩子是想象的俘虏,而不是其他方面,在某种意义上你

是对的。想象是存在的。但它对我们来说是完全不可触及

的。只有当我们从它在成人身上的实现开始时,我们才能

接触到它。

我们在实践中试图了解的主体过去的历史、生活的历

史,并不是你昨天晚上听到的那个人向你介绍的主体在分

析时打瞌睡、摆弄的样子。我们只能通过成人的幼稚语言

来了解它——而这正是我们所做的,不管我们是否知道。

我下次会向你们证明这一点。

费伦茨以大学者的风范看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在分析中,是什么让在成人中的儿童参与其中?答案很明

显—是任何以不间断的方式所说出的东西。

1954 年 6 月 2 日



**XVIII **

**The symbolic order **

**象征秩序 **

Perverse Desire

Master and Slave

Numerical Structuration of the Intersubjective Field The Holophrase

Speech in the Transference

Angelus Silesius

倒错的欲望

主与奴

主体间场域的数字结构化

单词句

移情中的言说

安吉鲁斯·西里修斯

上次我讲到了原初之爱中的双人关系。你也能看到这

导致巴林特(Balint)最终在这个模式上将分析关系本身概

念 化 ——严 谨 地 来 讲 应 该 称 之 为 双 体 心 理 学 ( two body

psychology)。我想你们应该清楚,如果把所谓和谐的想象

关系作为一个中心思想,想当然的认为自然欲望是饱和的,

这将把人带进什么样的死胡同。

我试图在倒错关系的现象学中向你展示这一点。我把

重点放在虐待狂和窥阴癖上,把同性恋关系放在一边。因

为同性恋关系需要对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的平衡、关键

的特征,以及想象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进行万分

微 妙 的 研 究 。 因 此 , 我 把 对 想 象 的 主 体 间 关 系

(intersubjective relation)的研究集中在(真正意义上)凝

视的现象上。

凝视并不只位于眼睛的层面上。眼睛很可能不出现,

而是被遮掩。凝视(的主体)不一定是我们的同伴(fellow

being)的脸,它很可能是我们假想的躺在窗户后面等待我

们的那个东西。它是一个 X,当主体面对这个客体时,主

体便成为了客体。

我给你们介绍了虐待狂的感受,我认为这是在向你们

揭示这个层面时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选择。我指出,在被

我折磨的人的凝视下,我必须以一种蔑视的行为来维持我

的欲望,每一瞬间都是挑战(challenge)。如果它不能超越

情况,如果它不光荣(glorious),欲望就会沉入羞耻。这

对于窥阴癖的关系来说也是如此。根据让·保罗·萨特的分析,

对于任何在看的过程中感到惊讶的人来说,急转直下间,

整个情况都改变了。而我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东西,一个疯

子。

1

什么是倒错?它不简单是与社会标准有关的反常现象,

也不是违背良好道德的反常现象。尽管这种领域(道德领

域)没有缺席,也不是根据自然标准的非典型性,即它是

或多或少减损了性结合的生殖目的性。在其结构中,它是

另一种东西。

有一些倒错倾向被说为是由一种不敢说出来的欲望产

生的,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倒错实际上是被置于认识领域

的极限,而这正是固定、污名化它的原因。从结构上看,

我在想象的层面(plane)上为你描述的倒错只能以一种不

稳定的状态来维持。对主体来说,这种状态从内部每一时

刻都是在竞争的。它总是脆弱的,受制于一种反转,一种

颠覆,让人想起在某些数学函数中发生的符号变化——在

一个变量中一个值到下一个值的时候,其变化从正到负的

无限的那个点。

倒错关系的基本不确定性,即它无法在任何令人满意

的行动中找到根据的事实,构成了同性恋这一戏剧(性)

的一个方面。但也正是这种结构赋予了倒错其价值。

倒错这种经验使人们能够更深入地进入一个完全意义

上的人类激情,用斯宾诺莎的术语来说。也就是说,在人

身上有些东西是可以从自己身上划分出来的,这种划分构

造了想象,即在 O 和 O'之间,也就是镜面关系。这成为了

一种深刻的经验,因为在人类欲望的这个间隙中,所有的

细微差别都被出现了:从羞耻到威望,从小丑到英雄主义,

层层递进。由此,人类的欲望在最深的意义上被暴露对他

者的欲望之中。

想想普鲁斯特在阿尔贝蒂娜(PS:出自《追忆似水年

华》)的迷思中对同性恋进行了相当惊人的分析。人物是

女性这一点根本不重要——这种关系的结构是明显的同性

恋。这种欲望方式的要求只能在对对方欲望的不竭捕获中

得到满足,甚至在他的梦中被主体的梦所追求,每一刻都

意味着对对方真实欲望的完全放弃。一个不间断的云雀镜

(可称为反射镜)的拉锯战,在每一时刻都会完全转向自

己——主体在追求他者的欲望时耗尽了自己,他永远无法

将他者的欲望作为自己的欲望来把握,因为他自己的欲望

就是他者的欲望。他追求的就是他自己。这就是这种嫉妒

的激情的戏剧性所在,它也是想象的主体间关系的一种形

式。

支撑倒错的欲望的主体间关系只有通过消灭他者的欲

望,也就是主体的欲望才能维持。它只能在极限,反转中

被掌握,其意义在一瞬间就被明确了。这意味着——请认

真思考——在一个人与他者中,这种关系溶解了主体的存

在。另一个主体沦为第一个主体的工具,因此第一个主体

仍然是唯一的主体,但后者则沦为了提供给他者的欲望的

偶像(崇拜对象)(idol)。

倒错的欲望在无生命客体的理想中找到了支撑。但它

不能满足于这个理想的实现。一旦它实现了它,在它追上

它的那一刻,它就失去了它的对象。因此,它的满足是由

于其本身的结构。而这结构是注定是要在欲望的熄灭或对

象的消失而之前实现的。

我强调消失(disappearance),因为你能在像这样的分

析中发现通往这种主体消失(aphansis)的秘密钥匙。琼斯

(Jones)在尝试超越阉割情结来试图把握他在某些婴儿创

伤的经验中所触及的东西时谈到了这一点。但在这里,我

们正迷失在一种神秘之中,因为我们没有在其中重新发现

想象的层面。

说来说去,分析经验的整个部分无非是——探索想象

性经验的死胡同,探索它们的延续。这些死胡同不是无限

多的,因为它们依赖于身体的结构,它定义了一个具体的

地形。在主体的历史中,不如说在他的发展中,某些丰产

(fertile)的、时间化(暂时化的)的时刻出现了。在这些

时刻,挫折(frustration)的不同方式被揭示了出来。这些

空洞,这些裂缝,这些在发展中出现的鸿沟,就是这些定

义了那些丰产时刻。

当人们和你谈论挫折时,总有一些东西会显得(蹩脚)

软弱乏力的。由于某种类似于语言的自然主义倾向,当观

察者在写他的同伴(fellow being)的自然史(不加修饰的

过去)(natural history)时,他并不告诉你主体经历了挫折。

挫折不是一种人们可以在主体中以使其与该客体结合的行

为的偏差的形式客观化的现象。它不是动物性的厌恶。无

论它多么不成熟,主体自己都会把不好的客体体验为一种

挫折。而且,同样的道理,这种挫折也是在他者身上体验

到的。

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种相互消亡的关系,一种由以

下两个深渊构成的致命关系——要么欲望被熄灭,要么对

象消失。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都从主奴辩证法中找到我的

方向,并重新解释它。

2

主奴关系是一个有限的例子(limit-example),因为可

以肯定的是,它所处的想象的领域只出现在我们经验的局

限中。分析经验不是总体的东西。它被定义在另一个层面

上,不是想象的层面——象征的层面。

黑格尔对人之间的纽带(interhuman bond)进行了说明。

他不仅要对社会,而且还要对历史作出说明。他不能忽视

它的任何方面。现在,这些本质的方面之一,既不是人与

人之间的合作,也不是契约,更不是爱情的纽带,而是斗

争和劳动。他把重点放在这个方面,以便在一个原始神话

中,在他自己定义为否定的、以否定性为标志的层面上构

建基本关系。

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区别——这个词没有令我害怕

——是前者不能建立在任何可客体化(objectifiable)的纽

带之上。主体间的维度必须进入其中。因此,主奴关系并

不涉及人对人的驯化。但就那么说是不够的。那么,这种

关系的根据是什么?不是宣称自己被征服并请求怜悯的人,

而是为了纯粹的声望,并冒着生命危险而参与这场斗争的

主人。他通过这种风险(risk)确立了他的优越性。正是这

(风险),而不是以他的力量,才让他被奴隶承认为主

人,。

这种情况从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因为奴隶对主人的

承认对主人来说一文不值,因为只有一个奴隶承认了他。

也就是说,他不承认是人的人承认了他。这样,这个黑格

尔辩证法的最初结构似乎导致了一个死胡同。因此,你可

以看到,它与想象情况的僵局不无关系。

然而,这种情况确实是在更进一步展开。它的出发点

是想象,因此是神话的。但它的延伸将我们引向象征的层

面。你知道这些延伸——这就是我们谈论主人和奴隶的原

因。事实上,从神话情境开始,一个行动就开展了,并确

立了享乐(jouissance)131和劳动之间的关系。一个法律被

强 加 在 奴 隶 身 上 , 他 应 该 去 满 足 对 方 的 欲 望 和 享 乐

(jouissance)。他仅仅恳求怜悯是不够的,他必须去工作。

而当你去工作时,那儿有规则,有时间——我们进入了象

征性的领域。

如果你仔细观察,这个象征的领域与想象的领域并没

有简单的继承关系,后者的支点是致命的主体间关系。一

旦契约和象征建立起来,我们就不会从一个跳到另一个,

从前面跳到后面。事实上,神话本身只能被设想为已经被

象征的领域所约束,因为我刚才强调的原因——这种情况

不能建立在一种天知道是什么感觉的,死亡临近时生物性

的恐慌上。死亡从来没有被体验过,不是吗——它从来不

是实在的。人永远只害怕一种想象中的恐惧。但这还不是

全部。在黑格尔的神话中,死亡甚至没有像恐惧那样被结

构化,它像一个风险一般被结构,而且,一言以蔽之,像

131 译者注:拉康在第七研讨班《精神分析的伦理学》中才发展了实在界与原

乐。这此 jouissance 主要指在主奴辩证法中奴隶要满足主人的享乐(jouissance)。

一个赌注。从一开始,在主人和奴隶之间,就存在着一个

游戏规则。

我今天不会再讲这些了。我只是为那些最开放的人说

的——在想象中展开的主体间关系,同时,就其对人类行

动的结构而言,隐含在一个游戏规则中。

让我们在另一个方面再继续讨论凝视的关系。

假设我们正处于战争之中。我在一片平原上前进,我

假设自己处于一个埋伏着等我的目光之下。如果我是这样

假设的,那倒不是说我害怕我的敌人的某些迹象,害怕某

些攻击。因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局面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我就知道我是在应对谁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知道对

方在想象什么,对方对我这个正在前进的人的这些意图的

探测,因为我必须对他掩盖我的行动。这是一个诡计的问

题。

凝视的辩证法在这个层面上得到了维持。重要的不是

对方看到了我在哪里,而是他看到了我要去的地方。也就

是,准确地说,他看到了我不在的地方。在对主体间关系

的每一次分析中,本质的不是在那里的东西、看到的东西。

结构它的是不存在的东西。

所谓博弈理论,是研究这种关系的基本方法。仅仅因

为它是一个数学理论,我们就已经在符号层面上了。无论

你如何简单地定义一个主体间性的领域,它的分析总是需

要一定数量的数字性前提,而这些前提本身就是象征性的。

如果你读一读我那天提到的萨特的书,你会发现他允

许一些极其令人不安的东西显现。在如此清楚地定义了主

体间关系之后,他似乎暗示,如果在这个想象的相互关系

的世界中存在着一种多元性,那么这种多元性是不可列举

的,因为每个主体根据定义都是唯一的参照中心。如果人

停留在对自在和自为进行分析的现象学层面,这一点就成

立了。但它的后果是,萨特没有意识到主体间领域不得不

向数字结构化开放,向三、四开放。它们是我们分析经验

的基准。

虽然很原始,但这种象征主义使我们立即进入了语言

的层面,因为在语言之外,没有可想象的数字。

另一个小插入语。不到三天前,我正在阅读一本本世

纪初的老书《美洲新世界的历史》。主题是语言的起源,

这个问题吸引了相当多的语言学家的注意,甚至引发了他

们的惊愕。

每一次关于语言起源的讨论都被一种无法补救的单纯

所玷污,甚至其中还包含着无可争辩的愚蠢。每一次,都

有人试图让语言从思想的某种进展中出现。很明显,这是

个循环。在这意义上,思想会针对一种情况的细节,划定

特殊性、组合性的元素。它本身就会超越迂回的阶段,这

是动物智慧的标志,而进入符号(象征)的阶段。但是,

如果作为人类思想结构的符号不是在第一位(is not there in

the first place),那是怎么可能的呢?

思考是用大象这个词来代替大象,用一个环来代替太

阳。你当然意识到,在这个在现象学上是太阳的东西——

它的中心贯穿表象世界,是光的统一体——和一个环之间

存在着一个深渊。而且,即使一个人跨越了它,比起动物

的智慧,又有什么进步呢?没有。因为被指定为一个环的

太阳是没有价值的。它只有在这个环与其他形式化的东西

放在一起时才有价值,这些形式化的东西与它一起构成了

这个象征性的整体,它在其中有自己的位置,例如在世界

的中心,或在外围,这并不重要。符号只有在它被组织在

一个符号的世界里时才有价值。

那些思考语言的起源,并试图设计对整体情况的理解

和象征性的碎片之间的过渡的人,总是被所谓的单词句

(holophrases)所打动。在某些人的使用中,你不很费力就

能找到常见的使用方式,有一些短语和表达方式不能被分

解,它们必须与一个整体情况相关——这些是单词句。人

们认为,在这里,人们已经掌握了动物和人之间的一个连

接点。动物是在没有结构情况下活动的,而人则是居住在

一个象征性的世界中。

在我刚才引用的作品中,我读到斐济人在某些特定情

况下使用以下短语。这些短语不属于他们的语言[langage],

不能还原成其他东西——Ma mi la pa nipa tapa。文本中没有

注明音译,我只能这样对你这么说。

这单词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们的民族学家完全

无辜地写道:两个人看着对方,希望对方能主动做一些双

方都想要但不愿意做的事情的状态(State of events of two

persons looking at the other hoping that the other will offer to do something which both parties desire but are unwilling to do)132。

在这里,我们发现精确地定义了一种相互凝视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期望另一个人决定一些必须由两

个人做的事情,这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但他们都不希望

进入这个状态。同样,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单词句不是对

整体情况的原始假设(这将是动物行动的语域)与符号化

之间的一个中间步骤。它不是某种模糊的、原始的、把情

况粘在一起的言说模式。恰恰相反,这涉及的是与象征性

构成的语域有关的东西被定义在极限,在边缘。

我留给你们个任务:从我们日常使用中摘出一些单词

句给我。仔细听一下你们同龄人的谈话,你们就会发现,

这些谈话在多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影响。你还会看到,每一

132 原文即英文。

个整体句子都与极限情况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主体被吊

(悬挂/悬浮)在了与他者的镜像关系之中。

3

这种分析的目的是让你推翻那种建立在一种自然的、

互补的满足之上把主体间关系简化为客体间关系(inter-

objectal relation)的心理学。我们现在已经到了巴林特的文

章《论情感的转移》,它的标题让人注意到我可以称之为

它所展开在那个谵妄层面—是在谵妄[délirant]一词的原始、

技术意义上。

有问题的是移情。第一段引用了分析的两个基本现象

——阻抗和移情。阻抗事实上定义地非常好,把它与语言

现象联系起来的话——一切可以刹住、改变、减慢或完全

中断语速的东西。你不能比这更进一步。这里得不出任何

结论,我们还是继续讨论移情的现象。

甚至一个像巴林特这样精妙的作者,一个精致的实践

者,一个令人钦佩的作家,我如此评价(他)。他怎么能

从移情的心理学定义开始开展一项大约 15 页的研究呢?这

相当于说——它必须内在(内涵)的是存在于病人体内的

东西,所以它很明显是某种东西,感觉,情绪——情绪这

个词有个更好的形象。然后,问题是要说明这些情绪是如

何体现、投射、规范、象征的。现在,这些所谓情感的象

征显然与它们没有关系。因此,他告诉我们国旗,英国的

狮子和独角兽,军官的肩章,以及你所想象的其他一切,

包括两个院子里两朵颜色对比强烈的玫瑰,戴假发的法官。

我最不愿意否认的是,人们能够从这些从英国日常生

活的表面浮现的例子中找到一些值得沉思的东西。但是,

对巴林特来说,这是一个完全从移置(displacement)的角

度考虑符号的借口。而且这有充分的理由——因为他把所

谓的情感作为起点,一种心理上涌动的现象。在这种情况

下,这是实在的,是符号。这符号必须要,且只能在关系

中被置换而找到它的表达与诞生。

毋庸置疑,符号在每一次移置中都有其作用。但问题

是要知道,它本身是否因为是移置而被定义在垂直语域

(vertical register)中的。这是一条错误的道路。巴林特的

言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他走的道路横穿了正确的

道路——不是朝着前进的方向,而是朝着一切都停顿下来

的方向。

然后巴林特提醒我们什么是隐喻——山的一面(the

face of a mountain),桌子的一脚,等等。我们终于要去研

究语言的本质了吗?没有。我们被告知,转喻的运作方式

如下——你很生气,所以你给了桌子一拳。好像我打的真

的是桌子一样!这里面有一个基本的谬误。

尽管如此,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行为的目的如何被

取代?情感如何在其客体中被移置?实在结构和象征结构

进入了一种模凌两可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垂直方向上构

建的,这两个领域(界)(universe)相互对应,但由于在

这里找不到域(界)的概念,所以没有办法引入所对应的

概念。

根据巴林特的说法,移情是情绪的转移。那么情绪移

到什么地方呢?在他所有的例子中,都是转移到一个无生

命的物体上——顺便说一下,这个词,无生命(inanimate),

刚才已经作为想象的辩证关系的界限出现了。这让巴林特

很高兴,这种对无生命的移置——他说(我不是在问你):

对象对这一切有何看法。为了阐明,他补充道,如果人们

认为这种移情是在主体上进行的,那么就会出现一种你永

远看不到尽头的复杂情况。

这就对了!这确实是所发生的事情,而且已经有一段

时间了——没有办法进行分析。这样的歌舞是由反移情的

概念组成的,如此大摇大摆,夸夸其谈,展望这地球——

但不知何故,或被某些东西阻碍了,只是这意味着最后—

—你将永远看不到它的尽头。有了双体心理学(two body

psychology),我们就会遇到物理学中著名的未解决的双体

问题。

事实上,如果你把自己限制在两个身体的层面上,就

没有令人满意的象征。那么,是否通过走这条路,通过坚

持认为移情本质上是一种移置的现象,就能把握住移情的

本质?

巴林特接着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先生来见他。

他正处于被分析的边缘——我们都了解这种情况——而且

他无法决定。他去见了好几个分析家,最后他来找了巴林

特。他给他讲了一个很长的故事,非常丰富,非常复杂,

包括他的感受、痛苦的细节。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巴

林特——顺便说一下,我正在诋毁他的理论立场,天啊我

很抱歉这样做——证明了他自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巴林特没有陷入反移情——通俗点说,他不是一个白

痴——在我们沉湎的编码语言(coded language)中,我们

把讨厌某人的事实称为矛盾心理(ambivalence),而把作

为白痴的事实称为反移情。巴林特不是一个白痴,他作为

一个已经听过很多故事的,富有经验的人在听这个家伙说

话。而他却不理解。这(反移情)就发生了。有些故事你

就是不能理解它们。当你不理解一个故事时,不要立即责

备自己,对自己说我不理解这个事实必须意味着什么。巴

林特不仅不理解,而且他认为他有权利不理解。他没有对

这个家伙说什么,而是叫他下次再回来。

那个家伙回来了,继续讲他的故事,并对巴林特阿谀

奉承。然而巴林特还是不明白。这个人告诉他的事情和其

他任何事情一样,问题是,这故事里的碎片就是拼不到一

块去。像这样的经历时有发生,它们是你必须要重视的临

床经验。而且它们有时会使我们倾向于将其诊断为某些有

机物的东西。但这并不是这件事的问题。所以,巴林特对

他的客户说:“奇怪的是,你跟我讲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事情,

但我必须承认,我无法把你的情节拼凑起来。”然后,这个

家伙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你是我遇到的第

一个诚实的人,因为我已经把所有这些事情告诉了你的一

些同事,他们直接从这些事情中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复

杂的结构的蕴意。我告诉你,这一切是测试,为了看看你

是否与其他所有人一样,是个庸医、骗子。”

当巴林特在黑板上阐述英国公民的情感被转移到英国

狮子(British lion)和两个独角兽身上时 133(,以及当他在

工作中机智地谈论他正在尝试的东西时,你一定察觉到了

巴林特的两种语域之间存在的鸿沟。有人可能会说:“毫无

疑问,这个家伙是有这个权利的,但这不是相当不经济

(不合算)吗(uneconomic)?这不是一个很长的弯路吗?”

好吧,在这里你就开始误入歧途了。因为问题不在于知道

133 狮子和独角兽是英国的象征。(译注)

它是否经济。这个家伙的做事方式是高尚的,在他的语域

里 , 自 从 分 析 经 验 的 开 始 , 人 们 就 会 遇 到 虚 伪 言 说

(mendacious speech)134语域。

谎言在现实中的确立(instauration)是由言说带来的。

而正是因为它引入了不是(what isn't)的东西,所以它也能

引入是(what is)的东西。在言说之前,没有任何东西是或

不是[rien n'est, ni n'est pas]。毫无疑问,一切都已经在了,

但只有通过言说,才有了是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也

就是说是的东西——和不是的东西。由于言说的维度,真

理以其方式遁入实在。在言说之前,既没有真也没有假。

真理与其一起被引入,谎言也是如此,其他的语域也一样。

在我们今天分道扬镳之前,先让我们把它们放在一个有三

个 顶 点 的 三 角 形 里 。 那 个 角 , 是 谎 言 。 这 里 , 是 过 错

(mistake)——不是谬误(error),我将在之后再讨论它。

然后,还有什么?——模糊性(ambiguity)。就其本质而

言,言说是注定要有模糊性的。因为,言说的行为本身,

即建立了真理的维度的这一行为,事实上总是在落后,在

超越。言说在其本质上是模糊的。

与之对称的是,洞(hole),或存在本身的空隙在现实

中被掏空了。一旦我们试图去把握存在(being)的概念,

134 « menteresse »——古法语中“撒谎”的意思。

存在就会证明它本身和语言的概念一样,是无法把握的。

因为存在,这个动词本身,只存在(exists)于言说的范围

内。言说将存在的空洞引入实在的质地,它们(存在和实

在)相互依存和平衡,完全关联。

让我们继续看另一个巴林特为我们提供的例子,其意

义不亚于第一个例子。他是如何把它们纳入这个他阐述移

情的移置的语域中呢?这是另一个故事。

这次是一位迷人的女患者,她属于那种在一些英国电

影中十分典型的类型。她喋喋不休(chatter),不断说——

说——说——说——然而什么都没说(talk-to-say-nothing)。

咨询就是如此进行的。在来看巴林特之前,她已经和别人

做了很长时间的分析。巴林特非常清楚地了解——甚至患

者本人也承认——每当有什么事情困扰着她,她会通过说

话(这个行为)来掩盖它。

决定性的转折点在哪里?有一天,经历了一个小时的

痛苦的谈话后,巴林特最终提到了她不想说的东西上。她

不想说她收到了她的一位医生朋友的工作推荐信,信中说

她是一个完全值得信赖(trustworthy)的人。这是个关键的

时刻,她在那做了一个转折,并能够将自己投入到分析中。

事实上,巴林特让患者承认了从一开始,这才是对她最重

要的事情——她一定不能被认为是值得信任的,也就是被

她的话所约束的人。因为如果她的话约束了她,她将不得

不去工作,如同奴隶一般,她将不得不进入劳动的世界。

也就是说,进入同质的成人关系中,进入符号中,进入法

律中。

很明显,她一直都十分清楚一个人对待孩童所说的话

和成年人所说的话之间的区别。为了不投入于(commited)

成人的世界里,为了不或多或少地沦为奴隶,她喋喋不休,

以便什么也不说,让咨询里充满空洞而又浮夸的气息(hot

air)。

我们可以暂停并思索一下:孩童也是有言说的。而且

它并不空洞,它与成人的语言一样充满了意义。它是如此

地充满意义,以至于成年人要花时间来赞叹它——看他多

聪明,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你听到他那天说的话了吗?实

际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的确,就像刚才一样,在此有这种偶像化(idolfication)

的因素进入了想象的关系。孩子的精彩言说也许是先验的

言说,是上天的启示,是神仙的神谕,但很明显,它并不

向他投入任何东西。

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我们会努力从他口中套出一些

话来,以束缚他。天知道成人的辩证法是如何打滑(语义

滑动)(skid)的!关键是要把主体与他的矛盾联系起来,

让他表示(sign)他所说的话,并在辩证法中保证(固定语

义)(pledge)他的言说。

在移情的情况下——这不是我说的,是巴林特说的,

而且他是对的,尽管这与移置完全不同——这里的问题在

于言说的价值不再是创造了基本的模糊性,而(言说的价

值)是象征性的功能,是将主体联系在一个行动中的契约。

人类的卓越(par excellence)行动最初是建立在符号世界的

存在之上的,即建立在法律和契约之上。正是在这个世界

里,巴林特以分析师的身份在具体工作中使他和主体之间

的情况运转起来。

从这一天起,他就可以对她谈各种事情了——例如她

在各种工作中的表现。也就是说,一旦她开始被大家信任,

她就会确保有一些琐碎的事情让她被炒鱿鱼。甚至她找到

的工作种类也很重要——她是做(中介)沟通的,她接收

事情或她让[envoie]别人去做各种事情。总之她把事情推来

推去,以便她就能感觉到自己在情况之外,而最后,她总

是确保自己被炒鱿鱼[renvoyer]。

因此,这就是移情关系得以发挥的层面——它是围绕

着象征性关系而发挥的,无论是它的体制性,还是广延性,

或是维持性。移情包括事故、想象性衔接的投射,但它完

全位于象征性关系中。这意味着什么呢?

言说不是仅仅部署在一个层面上。就其含义,言说总

是有其模糊的帷幕。这帷幕达到了不可言说的时刻;它不

再能被言说,不再能作为言说提供自己的基础。但这个超

越并不是心理学的那种在天知道是什么的拙劣模仿、痉挛、

扰动和语言的所有情感关联中为了主体所寻找的那个东西。

所谓的心理学的超越实际上是在另一边,它是一个其下

(be-fore)[en deçà]。这帷幕所涉及的其上(be-yond)是在

言说的维度中找到的。

当我们说道“主体的存在”(being of the subject)时,并

不是指它的心理属性,而是指在言说经验中被掏空的东西。

这些东西构成了分析的情况。

这种经验在分析中是由极其矛盾的规则构成的,因为

所涉及的是对话,然而这种对话几乎都是独白。它是根据

游戏规则展开的,并在符号秩序中完全展开。你跟得上吗?

我今天想举例说明的是分析中的象征性语域,指出巴林特

给出的具体例子和他的对此的理论之间存在的对比。

对他来说,这些例子所带来的是情景的主线,也就是

那个家伙与那位女士这两个人各自对语言的使用。然而,

这是一个非法的推断。分析中的言说与那些孩童在进入工

作领域之前可以利用的那种既光荣又无辜的言说完全不同。

在分析中说话并不等同于在工作世界中故意维持一种微不

足道的话语(discourse)。只有通过类比,人们才能将两者

联系起来。它们的基础是完全不同的。

分析性情境不只是婴儿情境的外延(ectopia)。它显然

是一种非典型的情境,巴林特试图通过把它看作是一种维

持原初之爱(primary love)的语域的尝试来说明这一点。

从某些观点来看,这是真的,但不是全部。如果把自己限

制在这一观点上,就会开始受到干预,从而把主体引入歧

途。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在对这位女患者说明她正在重现

她童年时的某种情况时,在巴林特之前的分析师并没有成

功地扭转局面。只是因为这位女士那天早上带着一封帮她

找到工作的信,这一切才开始发生。巴林特没有将其理论

化,也没有意识到,他从象征层面介入了这件事,并通过

保证以及为某人提供答案这一简单事实而发挥了作用。而

正是因为他在这个层面上,他才产生了影响。

他的理论是脱节的,也是失败的。然而,当人们阅读

他的文章时,就会发现,正如你刚才所看到的那样,有许

多精彩的具有启蒙性的例子。优秀的实践者巴林特尽管有

他的理论,却没能意识到他所操纵的维度。

4

在巴林特的参考中,有一个东西我想提及。也就是一

幅对句(couplet ),这幅对句是被我们称为同事的约翰内

斯·谢夫勒(Johannes Scheffler)135所写的。

在十六世纪初,他进行了非常高级的医学研究——这

在当时可能比在我们这个时代更有意义——之后他以安吉

鲁斯·西里修斯(Angelus Silesius)的名义写了一些非常引

人注目的对句。这很神秘吗?这并不是描述它们的正确方

式。在这些对句中可以找到神性的问题,以及他与创造力

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本质上取决于人类的言说,而且它

与言说一样,甚至到了最后陷入沉默的地步。安吉鲁斯·西

里修斯始终坚持的相当非正统的观点,而这实际上是宗教

思想史学家的一个难题。

他在巴林特的文本中占了一席之地,这当然不仅仅是

一个运气问题。他引用的这两句诗非常漂亮。它们的主题

不 亚 于 存 在 ( 这 个 主 题 ) , 因 为 它 在 主 体 的 实 现

(realisation)中与偶然或意外联系在一起。对巴林特来说,

这与他构想分析的最后时刻的方式有共鸣,即这种自恋的

爆发状态。我已经在我们之前的一次会议中谈到过。

这也提醒了我们。只是,我不承认这样的分析性终止

(analytic termination)。弗洛伊德的公式——本我所在之

135 译者注:Johannes Scheffler 为德国医生、天主教神父、神秘主义宗教诗人安

吉鲁斯·西里修斯(Angelus Silesius)的本名。

处,自我即应在那(本我在哪里,自我就应在哪里)——

通常以粗俗的空间化(spatialisation )的方式被理解,而对

本我的分析性重构最终也就被还原为了海市蜃楼一般的行

动。自我(ego )在一个我(self )中看到了自己,而这个

“我”不过是它自己的最终异化,只是比它到那时为止所知道

的所有的人完成得更好。

不,言说的行为才是构成性的。分析的进程并不包括

自我领域的扩大,它不是自我对其未知事物的边缘的重构,

而是一种真正的颠倒,一种移置,就像是自我和本我进行

的小步舞。

现在是时候给大家送上 Angelus Silesius 的对句了——

《切鲁比尼克流浪者》(Cherubinic Wanderer)第二册中的

第三十联。

偶然与本质

世界终焉之时,人成其本质

偶然则凋萎,而本质屹立不倒

(另一个中译版)

偶然与本质

人,成其本质:因为当世界坠落,

偶然便归隐,本质得留存。

这确实是问题所在。在分析的最后,一缕暮色,一个

想 象 世 界 的 衰 落 , 甚 至 是 一 个 处 于 去 人 化

(depersonalisation)的极限的经历。这时,偶然的东西就

会消失——意外、创伤、历史的缺陷——然后迎来存在的

建构。

很明显,安吉鲁斯是在学医的时候写的这篇文章。他

生命的最后阶段被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教条主义之间

战争所困扰。对于这些战争,他采取了极为激烈的立场。

但《切鲁比尼克流浪者》一书却给人一种透明、晶莹的感

觉。这是人类对存在的沉思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对我来

说,这个时刻比圣十字若望(St John of the Cross)的《暗

夜》136(每个人都读过这书,却都不理解)更富有共鸣。

我并不推荐任何在分析中过于深入的人去购买安吉鲁

斯·西里修斯的作品。这些作品并不长,而且是有法语翻译

的,由 Aubier 出版。你会在其中发现许多其他可以沉思的

东西,例如关于 Wort(言说)和 Ort(地点)的双关语,以

及关于时间性的箴言。也许我下次会有机会可以讲一讲这

些令人钦佩的公式中的一些,它们非常封闭,同时又很开

放,适合沉思。

1954 年 7 月 9 日

136 译者注:此书全名为 Noche oscura del alma,可译为灵魂暗夜。



**SPEECH IN THE TRANSFERENCE **

**移情中的言说 **

**XIX **

**The creative function of speech **

**言说的创造性功能 **

every signification refers back to another signification the companions of Odysseus

transference and reality

the concept is the time of the thing

Hieroglyphics

每一个意指回指向另一个意指

奥德修斯的同伴

移情与现实

概念是事物的时间

象形文字

我们的朋友格拉诺夫(Granoff)有话要告诉我们,其

内容似乎和我上次所讨论的相符。当人们采取这些发起行

动时,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它们完全符合我所希望的对

话精神——首先,我们不应忘记,这是一场研讨会。我并

不知道格拉诺夫今天早上要告诉我们些什么。

格拉诺夫的演讲涉及到 1954 年 4 月《心理分析评论》

杂志上的两篇文章:A.查普曼·伊沙姆(A. Chapman Isham)

的“情感、本能和苦乐—原则”,以及 C.本尼特(C. Bennitt)

*的“对梦的深入研究,其推论及后果” 。 *

1

这两篇内容广泛的文章,在理论高度上与我在这里所

做的工作一致。但他们每个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不同的地

方。

第一篇强调情感的信息,认为它是我们必须处理的终

极现实。严格地说,它是我们的经验对象。这个概念满足

了在某处找到一个客体的欲望,而且这个客体尽可能与属

于其他语域的客体相似。

亚历山大写了一篇重要的文章(也许有一天我们会讨

论它),文章的名字是《情感的逻辑》(Logic of emotions),

这无疑使他在分析理论中有了重要的地位。

正如查普曼·伊沙姆最近的这篇文章一样,问题在于如

何将辩证法引入我们通常认为的情感语域。

亚历山大从著名的象征逻辑图式开始,在该图式中,

弗洛伊德根据对“我爱他(l love him)”的各种否认方式推导

出各种形式的妄想:爱他的不是我—我爱的不是他—我不

爱他—他讨厌我—他爱我—这解释了各种妄想的起源—嫉

妒性的、激情性的(impassioned)、迫害性的、性欲障碍性

的等等。

因此,我们在较高层次上以符号结构的形式把握了前

意识秩序中发生的转换、代谢(metabolism),其包含了非

常精细的语法变化。

格拉诺夫评论的第一篇文章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与

当今分析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潮流不一致。第二篇对我来

说似乎更有趣,因为它寻求超越,现实,文章所说的事实,

意指(signification)所涉指的事实。这是一个关键问题。

因此,如果你没有考虑到意义只会指涉回自身,也就

是说,指回另一个意指这一事实,你就将陷入死胡同,在

分析理论今天所处的僵局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在分析语言中,每当我们被迫寻找一个词的意指时,

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列举它的所有用法。如果你想知道“main”

(手)这个词在法语中的含义,你必须拿出它的用法目录,

它的意义(的呈现)不仅在于当其代表手这一器官时,以

及 其 在 劳 动 力 ( main d'oeuvre ) [manpower] 、 操 纵

( mainmise ) [manipulate]137、 永 久 管 业 ( mainmorte )

[mortmain]等。其意义是由这些用法的总和来给出的。

这就是我们在分析中关注的问题。我们不必非常努力

地寻找额外的参考资料。有什么必要谈论一个能够维持所

谓隐喻用法的现实呢?在某种意义上,每一种用法都是隐

喻性的。

正如琼斯在其《象征理论》一文的开头所认为的那样,

隐喻不能与符号本身及其用法区分开来。

如果我称呼另一存在者,无论其被创造与否,称他为

我心中的太阳,像琼斯那样就会认为如果把这认为是一个

关于一种比较的问题(即在我心中你以及太阳分别是什么

等等),那存在谬误了。

比较只是对存在者的隐喻关系的最初出现的二次发展,

它比我现在所能阐明的任何东西都要丰富得多。

这一出现隐含了未来将与之相关的一切,而我不相信

这一点。简单地说,从我建立了这种关系,这就是我,我

的存在,我的声明,我的召唤,这一切都进入了象征的领

域。

这个公式中隐含着这样一个事实:太阳使我发热,它

137 译者注:此处的法英对照—mainmise—[manumission] ,不是一个意思,

mainmise 为操纵、控制之义,而 manumission 的意思是奴隶解放,所以在此翻

译时改成了 manipulate。

使我得以生存,而且它对我来说就是引力的中心,因此,

它产生了瓦雷里的“morne moitié d'ombre”138(黯淡的半影),

它也使人失明,给一切带来虚假的清晰和欺诈性的闪光。

因为,最大的光也是如此,不是吗,(作为)所有模糊性的

来 源 。 所 有 这 些 都 已 经 隐 含 在 了 象 征 性 调 用 ( 祈 祷 )

(invocation)中。象征的出现,从字面上说,创造了人类

关系中的一种新的存在秩序。

但你会说,仍然有不可化约的表达。此外,你们可能

会反对说:我们总是可以把这个象征(界)的创造性话语

降到事实的层面,并且可以给我对你举的例子找到更简单、

更有机、更动物式的隐喻。你们自己试试吧,你会发现你

永远不会离开象征的世界。

让我们假设你求助于有机指数(organic index),求助

于“Mets ta main sur mon coeur”139(把手放在我的心上),在

《熙德》(Le Cid)的开始,公主对莱昂纳(Léonor)如是

说道,以表达她对这位年轻骑士的爱。好吧,如果引用有

机指数,它仍然是表白的中心,就像一个证词,一个只有

在以下情况下才有优势的证词—“Je m'en souviens si bien que

j'épandrais mon sang Avant que je m'abbaisse à démentir mon

138 保罗·瓦雷里(Paul Valéry)《海滨墓园》:“而这样送回光辉,也就将玄秘招

回了幽深的一半。”('. . . rendre la lumière/Suppose d'ombre une morne moitié.')。

139 皮埃尔·高乃依,《熙德》,第一幕,场景 2:‘把手放在我的心上。’

rang“(我记得很清楚,在下定决心否认自己的地位之前,

我要流血)140。

事实上,只有在她禁止自己有这种感觉的情况下,她

才会援引一种事实因素。她心跳的事实只有在情感的辩证

法里所描绘的象征世界中才能获得其意义,这种情感总是

被拒绝,或被体验它的人含蓄地拒绝承认。正如你们所看

到的,我们回到了我们上次讨论的要点。

2

每一次当我们发现自己处于言说的秩序之中时,一切

在现实中建立另一个现实的事物,在其限度之上,只有当

它与这用样的秩序有关的情况下才会获得其意义和优势。

如果情感能被转移、颠倒、抑制,如果它处于辩证之中,

那是因为它被纳入了象征秩序,与其他的秩序,即想象和

实在,一起找到它们的位置和它们的方位。

再一次,我会努力让你理解它。这里有一个小寓言故

事。

有一天,奥德修斯的同伴们—你知道,他们遭遇了上

千次不幸,但我想几乎没有一个人完成了这次历险——这

140 同上,“我记得很清楚,在下定决心否认自己的地位之前,我要流血。”

次他们不幸被喀尔刻变成了猪。这个“变形”的主题经过精心

设计,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因为它提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

界限问题。

他们变成了猪,但故事还在继续。

人们仍然不得不认为,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与人类世

界保持着一些联系,因为在猪圈的中——而猪圈是一个社

会——他们通过呼噜声来沟通他们的不同需求:饥饿、干

渴、他们的感受,甚至他们的群体感觉。但这并不是全部。

关于这些呼噜声,你能说些什么?它们不也是写给另

一个世界的信息吗?好吧,无论如何,这就是我听到的。

奥德修斯的同伴咕哝着说:我们想念奥德修斯,我们想念

他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想念他的教导,以及想念他

在生活中为我们所做的事。

我们如何认识到,在猪圈的封闭空间里,从这丝质过

滤网(一样的猪)中传来的呼噜声是语言?是因为它表达

了一些矛盾(模棱两可)(ambivalent)的感觉吗?

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情感和感觉的秩序,确实存在我

们所说的“矛盾心理”(ambivalence)。因为对于他的同伴来

说,奥德修斯作为一个向导有点麻烦。

然而,一旦变成猪,他们无疑有理由错过他的存在。

从哪里开始怀疑他们在交流什么。

这一维度不容忽视。但这足以把咕噜声变成言说吗?

不,因为咕噜声的情感性矛盾心理是现实,其本质上是未

建构的。

猪的咕噜声只有在有人提出且想让你相信这问题时才

会变成言说。**言说只有在某人相信它时才是言说(Speech is **

**precisely only speech in as much as someone believes in it / **

Et cette parole est parole exactement dans la mesure où un **auditeur y croit)。 **

而奥德修斯的这些变成猪的同伴们,通过哼哼唧唧,

想让我们相信什么?相信他们仍然有些部分是人。在这个

场合,为了表达他们对奥德修斯的怀旧之情,就是对他们

自己的认知(承认)(recognition),这些猪,承认自己是奥

德修斯的同伴。

正是在这个维度中,言说首先要被定位。言说本质上

是获得承认的手段。它在任何东西之前就在那里。因此,

它是矛盾的,绝对不可理解的。它所说的—是真的吗?这

不是真的吗?这是幻想(海市蜃楼)(mirage)。正是这种最

初的幻想保证了你进入言说的维度。

如果没有这个维度,交流只意味着被传递的某些东西,

与机械运动的秩序大致相同。刚才我提到了丝般的沙沙声,

猪圈里沙沙作响的交流。就是这样—呼噜声完全可以从机

械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只要它想让人相信并需要承

认,言说就存在了。这就是为什么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可

以说动物的语言。动物确实有一种语言,只要有人能理解

它。

3

让我们举另一个例子,这是我将从纳伯格 1951 年的文

章《移情与现实》(Transference and reality)中借用的,这

篇文章提出了移情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同一个问题。

非常令人欣慰是看到作者的理论发展了多少,以及到

什么程度他会感到困惑。在他看来,一切都发生在想象的

层面上。他认为,移情的基础是将不存在的东西投射到现

实中。例如,主体要求他的伴侣成为某种类型的人,比如

类似他父亲那一类的。

首先,他提到了一个病人的例子,她花时间猛烈地斥

责分析师,甚至大骂他,指责他不够好,从不做正确的干

预,犯了许多错误,品味不好。这是移情的一个例子吗?

纳伯格问自己。

有趣的是,他回答说—不是,这更像是一种移情的天

赋(aptitude)—与生俱来(readiness)141,但并非没有任何

理由。目前,在她的指责中,主体提出了她的要求,她对

141 原文为英文。

一个真实的人的简单要求,而促使她不满的是现实世界与

这个先决条件相比所表现出的不一致。这不是移情,而是

移情的条件。

移情何时真正开始?当主体所需的形象对于主体而言

与他所处的现实相混淆时。分析的整个过程是向他展示这

两个层面之间的区别,分开想象(界)和实在(界)的界

限。在经典理论中—主体表现出所谓的妄想行为,使他看

到这种行为不太适应于实际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花了不少时间才意识到,移情绝不是

一种妄想现象。你不是在分析这个主体,如果你对他说—

—但我亲爱的伙计,你对我的情感只是移情。这从来没有

解决任何问题。幸运的是,当作者在实践中头脑清醒时,

他们会给出一些例子,证明他们的理论是假的,并证明他

们对真理有某种感觉。纳伯格也是如此。他所举的移情经

验的典型例子特别有启发性。

他和一个病人的交流给他带来了大量的材料,他发现

病人总是通过一种真实性、一种对细节的关注、一种对变

得完整的重视和屈从来表达自己,但这一切都没有任何改

变。直到纳伯格意识到,对患者来说,分析情境恰好重现

了他童年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他沉湎于尽可能做完整

的忏悔,因为这些都是基于他对对话者的完全信任,而这

个对话者不是别人,正是他母亲,每天晚上都坐在他的床

脚边的母亲。

病人和雪赫拉莎德 142一样,乐于向她详尽地叙述日常

事件,也详尽地叙述他的行为、欲望、倾向、顾虑和自责,

从不隐瞒任何事情。母亲穿着睡衣,温暖地出现在他面前,

对他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持续性的快乐,包括在睡衣下

被勾勒出的胸部和身体的轮廓。所以纳伯格对病人心爱的

伴侣进行了第一次性调查。

你要如何分析这个案例?让我们试着保持一点连贯性。

这是什么意思?

这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病人和他的母亲,病人

和分析师。

在第一种情况下,主体通过这种口头交流体验到一种

满足感。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区分两个层面,象征关系的

层面,毫无疑问地服从于想象关系,并被其所颠覆。

另一方面,在分析情况下,主体完全屈服,并满怀善

意地服从规则。我们是否被迫从中得出结论:他体验到了

与原初满足类似的满足感?对于许多人来说,很容易就走

这一步(获得此结论)——但当然,正是如此,主体也在

寻求类似的满足感。

毫不犹豫地,会有人谈论重复的冲动(compulsion to

142 《一千零一夜》中的说书人。

repeat)。以及你可能需要添加的所有其他内容。分析师会为

自己在这言说背后发现了天知道什么样的感觉或情感而自

豪,而这将揭示出一种由心理性超越所构成的过去的言说

的在场。

但等一下,让我们先想想这个!首先,分析师的位置

与母亲的位置正好相反(inverse),他不是在床脚,而是在

床后面,至少在大多数情况下,他离提供原初对象的魅力

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离成为同样的情欲(concupiscences)

(的对象——即母亲)也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在任何情况

下,你都无法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类比。

我所说的是彻头彻尾的——心智(minded)。但是只有

通过使结构更加明确,并且通过说出简单的事情,我们才

能学会如何简单明了用只有一个音节的词语拼写出我们所

处环境的要素。

必须理解的是以下几点——为什么一旦向主体揭示了

情境之间的关系,分析情境就会发生完全的转变?为什么

同 样 的 话 语 会 变 得 有 效 , 并 构 成 主 体 的 存 在 ( subject’s existence)的真正发展?让我们仔细考虑一下。

言说本身是在语义世界的结构中建立的,即为一种语

言。言说从来没有一个单一的意义,单词也从来没有单一

的使用。所有的言说都具有超越性,具有多种功能,包含

多种意义。在话语所说的背后,有它的意思(veut dire),

在它的意思背后,又有另一个意味的意思(vouloir dire),

没有什么会被穷尽,除非它归结到这一点,那就是言说具

有创造性的功能,它产生的正是概念(concept)。

记得黑格尔关于概念的说法—“概念是事物的时间”。可

以肯定的是,这个概念并不是事物本身,原因很简单,概

念总是在事物不存在的地方,它在那里以取代事物,就像

前几天我用“大象”这个词所带到房间里的大象一样。如果这

对你们中的一些人来说很惊讶,那是因为很明显,我们一

旦命名了它,大象就真的在那里了。当然,有什么东西可

以在那里?既不是它的形式,也不是它的现实,因为在实

际情况下,所有位置都已经被占了。黑格尔极其严谨地指

出,概念是使事物存在的原因,而在任何时候,它都不是

(it isn’t)。

这种差异中的同一性,表征了概念与事物的关系,也

就是说,正如我们刚才所说的,它同时还使事物成为事物

并使事实象征化。我们谈论的是事物(things),而不是什么

永远无法识别的、我不知道的东西。

赫拉克利特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事物的存在中引入

绝对的流动性,使得世界之流不会在同一情况下经过两次,

那正是因为差异中的同一性已经渗透于事物中了。正是从

这一点,黑格尔推断出概念是事物的时间。

在这一点上,我们发现自己处于弗洛伊德提出的问题

的核心,他说无意识位于时间之外。这是真的,但又不是。

它位于时间之外,与概念完全一样,因为它本身就是时间,

是事物的纯时间,因此它可以在一定的调制(modulation)

下再生产事物,其物质性支持可以是任何东西。重复的冲

动只涉及这一点。这句话将带我们走过一段很长的路,事

实上(使我们)很好地进入分析实践所产生的时间问题。

好,让我们回到我们的例子——为什么当主体发现自

己与一个完全不同的对象,一个不能被当前对象同化的对

象时,也就是在通过唤起旧情境来分析移情状况的那一刻,

分析发生了变化?因为现在的言说,就像过去的言说一样,

被放在时间的括号内,在一种时间形式内,如果我可以这

样说的话。时间的调制是相同的,分析师的言说恰好与之

前的言说有相等的价值。

这个价值(value)就是言说的价值。其中没有感觉,

也没有想象中的投射,而不遗余力地去构建(这样)一种

(想象关系的投射)的纳伯格因此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无法

摆脱的境地。

对于洛文斯坦(Loewenstein)而言,这里不存在投射,

而是移置(displacement)。这是一个具有迷宫所有特征的神

话。只有认识到时间元素是构成言说秩序的一个维度这一

事实,你才能摆脱它。

如果事实上概念是一种时间,我们就必须分阶段地分

析言说,寻找字里行间的多重含义。这没有尽头吗?不,

这不是没有尽头的。除了由最后、最后一个词、最后一种

意义所揭示的之外,即我告诉你们的这种时间形式,其本

身就是言说。主体在分析师面前的言说的最终意义是他在

欲望对象前的存在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这种自恋幻想并没有呈现出任何特定

的形式,它只不过是支持人与他欲望的对象之间关系的东

西,并总是使他被孤立于我们所谓的“前快感”(forepleasure)

之中。这种关系是一种镜像关系,在这里,它将言说置于

一种悬置(suspension),实际上相当于一种纯粹想象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在场(的事物),没有情感的事物,

没有实在的事物。但是,一旦达到这一点,它就改变了言

说的意义,它向主体揭示,他的言说只是我在《罗马演讲》

中所说的空洞的言说(空言),(empty speech)因此它没有

任何效果。

这些(概念)都不容易(理解)。你还能理解我所说的

吗?你必须明白,我们所指涉的超越总是另一种言说,一

种更深层次的言说。至于言说的不可言喻的局限,它源于

这样一个事实:言说创造了所有这些意义的共鸣。最后,

我们回到了言说行为本身。正是这一行为的价值,在此时

此地,使这场演讲变得空洞或充实。对移情的分析所涉及

的是知道在其存在的哪一点上,言说是完整的。

4

如果你觉得这个解释有点思辩性,我现在给你一个参

考,因为我是来评论弗洛伊德的文本的,因此现在说我现

在向你解释的是严格正统的(理论),并非是不恰当。

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Übertragung,“移情”这个词是在

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不在关于技术的论文中,也不与实在、

甚至是想象(界)、甚至象征(界)的关系有关,更与主体

无关。这既不适合朵拉,也不适合她对他所做的一切悲惨

的事情,因为据推测,在她开始对他感到亲切时,他不知

道如何及时地告诉她。这是《梦的解析》的第七节《做梦

过程中的心理学》中的内容。

这本书,我也许会在不久的某一天给你们进行一次评

论,这书的唯一旨在说明的是在梦的运作中物质能指的叠

加意指。弗洛伊德向我们展示了言说,即欲望的传递,是

如何通过任何事物来识别自己的,前提是这些事物都被组

织在一个符号系统中。在那里,我们找到了长久以来难以

理解的梦的来源。

出于同样的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没有人知道如

何理解象形文字—它们不是建立在自己的符号系统中的,

任何人都能看到的只是一个小小的人形轮廓,它可能意味

着一个男人,但也可能代表一个健全的人,它同样可能是

某个单词的一部分,因为它是一个字节。梦是如同象形文

字一样构成的。你知道,弗洛伊德指的是罗塞塔石碑 143。

弗洛伊德认为移情是什么?他说,这是由一个事实构

成的现象,即不可能对被主体压制的特定欲望进行直接翻

译。主体的这种欲望被禁锢在他的话语模式中,并且无法

得到承认。为什么?因为在压抑的元素中,有一些东西是

无法形容的。除了我刚才所说的“行间书写”(interlineation)

之外,没有任何话语能够充分表达本质关系。

下一次,我将告诉你们的是迈蒙尼德(Maimonides)

的《困惑者指南》(The Guide of the Perplexed),这是一部

深奥的作品。你会看到他在多大程度上有意地组织自己的

话语,使得他想说的(但不可被说的)话——是他所说的

——仍然可以被揭示出来。他通过某种混乱、某种破裂、

某种故意的不和谐来表达某些不法被说或必不可说的东西。

143 罗塞塔古埃及托勒密王朝著名石碑,制作于公元前 196 年,刻有古埃及国

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诏书。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

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

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罗塞塔石碑或罗塞塔

这名词也被引伸用来意指或暗喻一些其他的事物。其中,由于石碑上的刻文被

用来作为语言翻译用途,因此有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多国语言学习软件,也以

《罗塞塔石碑》来命名。除此之外,由于是破解埃及象形文这种如谜题般的事

物之起始点,“罗塞塔石碑”也被用来暗喻要解决一个谜题或困难事物的关键线

索或工具。

好吧,这个主体的口误、漏洞、争议和重复也表达了(这

些不可说的话),但他此处自发的、天真的话语组织方式

(也做到了)。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我们将回到这一点,

因为这些文本值得费劲地汇集在一起(去理解)。

弗洛伊德在他最初对移情的定义中说了什么?他向我

们讲述了 Tagesreste,即“白昼的残余”,他说,从欲望的角

度来看,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在梦中,这些都是游离的形

式,对于主体来说,它们已经变得最不重要,并且失去了

它们的意义。所以这是一块符号性的材料。符号材料,无

论是音素、象形文字等,都是由失去了自身意义的形式所

构成的,并在一个新的组织中再次被采用,从而使另一种

意义找到了表达的方式。弗洛伊德所说的移情正是如此。

无意识的欲望,也就是说不可能表达的欲望,尽管如

此还是通过字母找到了一种表达方式,即作为白昼的残余

的音位,其自身被剥离了欲望投注。因此,这是一种语言

现象。这就是弗洛伊德第一次使用“移情”这个词时所说的。

可以肯定的是,在分析中,与梦中发生的情况相比,

有一个基本的补充性的维度,即另一个维度的存在。但也

要注意,随着分析的进展,梦变得更清晰,更容易分析。

这是因为梦越来越多地涉及分析师。弗洛伊德摆在我们面

前的最好的梦,最丰富、最美丽、最复杂的梦,都是在分

析过程中发生的,而且往往是针对分析师的。

此外,这应该为您澄清“扮演行为”(acting-out)144一词

的真正意指。如果我刚才提到了重复的冲动,如果我说其

主要与语言有关的话,那真的是因为会话中的每一个动作,

无论是扮演行为还是宣泄行为(acting-in),都被包含在言

说的语境中。在治疗过程中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有可能被

视为扮演。这并非没有理由。如果如此多的主体在分析过

程中仓促从事一系列爱欲化的活动,比如结婚,那么他们

的行为显然是在扮演。如果你在具体的事实上很好地分析

了事情,那么治疗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被看成某种表演。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分析扮演行为,分析移情,也

就是说,在一个行为中找到言说的意义。就主体获得认可

而言,行为就是言说。

今天的研讨班就以这句话结束。

1954 年 6 月 16 日



144 原文为英文。

**XX **

**De locutionis 145 **signiflcation **论言说行为的意指 **

(取自圣奥古斯汀的同名文章)

在我们的好友格拉诺夫做出那个非常有趣的贡献之后,

可以看出他的贡献与上一场研讨班所呈现的方式非常吻合,

因此我能很容易继续我的讲演,并由此开始解释我向你们

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中那个一直悬而未决的问题。

这个解释如下:移情的功能只能在象征层面上被理解。

正是围绕着这个中心论点,所有对我们来说显而易见的形

式都被组织起来了,并且在想象的领域中也是如此。

主要是我想不出一个比关注于弗洛伊德对移情的首要

定义更好的方法来让你们理解这一解释。

移情的根本问题是,一个被掩盖的话语,即无意识的

话语,是如何把握住一个明显的话语的。这种话语占有了

这些空出来的、可获得的要素,即白日的残余(Tagesreste),

以及前意识秩序中的其他一切事物,而这个秩序是由主体

获得认同的基本需要的最小投注得到的。正是在这个真空、

空洞中,通过因此成为加工材料的东西,深奥而隐秘的话

145 Locutionis 有言说行为,说话方式和表达的含义。(译注)

语才得到了表述。我们在梦中看到它,但我们也在口误和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中重新发现它。

这是“我们得以倾听与我们对话之人”的起点。我们只需

回到我们对无意识话语的定义,即无意识话语是他者的话

语,来理解它是如何在对话中真正地与主体间性再次联系

起来的,也就是话语的充分实现。

分析所揭示的基本现象是一种话语与另一种话语的关

系,并以这种关系作为该现象的支撑。我们所发现的是这

一基本语义学原则,即每一种语义学都指向整个语义系统,

都指向其用法的多义性。此外,因为其有关于人类,对于

严格说来从属于语言的一切,也就是在言说中可使用的事

物而言,符号从来就不是单义的。每个语义总是有多个意

思。

从上述讨论当中,我们得到了真理,而且是在我们的

经验中绝对明确的真理。语言学家清楚地知道,每一个意

指只是在回指、退回[renvoyer]到另一个意指。所以语言学

家已经接受了这一点,从此处开始,他们就只在这个领域

里发展他们自己的科学。

人们不应该认为这是毫无歧义的,对于费迪南德·德·索

绪尔来说,他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完全令人满意的定义

总是可以得到的(available)。

能指是可听见的物质(audible matter),然而,它并不

意味着就是声音。因此,并非所有服膺于语音学秩序的事

物都包括在语言学中。音素是最重要的元素,也就是说,

在一系列的对立中,一个声音会与另一个声音相对。

当一个人谈论所指时,他想到的是所指的物,而事实

上,他所涉及到的只是意指。尽管如此,每当我们说话时,

我们都是通过所指来表达事物以及其可指性。这里有一个

诱惑,因为很明显,语言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但这种诱

惑对人类语言来说是结构性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每

一个真理的证明都建立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

我最近有一场与法国该领域最杰出的人——一个可以

被合法地授予语言学家资格的人——本温尼斯特先生(M.

Benveniste)的讨论,这场讨论指出我有一件事一直没讲明

白。你可能会感到惊讶,因为你们不是语言学家。

让我们从这样一个概念开始:一个术语的意指必须由

它所有可能的用法来定义。这也可以扩展到一组术语,事

实上,如果人们不考虑集体的用法,即表达形式和句法形

式,他就不能有一个语言[langue]体系。但是有这个句子本

身没有语法这样一个限制。所以这里存在两个意指区域。

这句话极其重要,因为这两个意指区域可能就是我们

提到的,由于这是定义言说和语言之间区别的一种方式。

这个发现是最近由一位如同本温尼斯特先生这样杰出

的人发掘出来的。这本书还没有出版,他把它告诉了我,

说他现在正在写这本书。它显然能给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

东西。

事实上,我的访谈对象——贝尔纳特神父想告诉我的

是,“难道你所说的一切关于意指的论题,不都可以在《论

教师》第一部分的《论言说的意指》中得到说明吗?”我回

答说:“你刚才所说的真是个好主意。”就连我上节课教给你

们的内容,都有我对这一文本的印象的痕迹。我们不能忽

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给予你的话引发了这样的反应——

事实上是这样一种唤醒(commemorations),正如圣奥古斯

丁 所 说 的 , 在 拉 丁 语 中 , 这 个 词 完 全 等 价 于 回 忆

[remémoration]。

贝尔纳特神父的回忆和格拉诺夫介绍的文章一样切中

要害。很能说明问题的是,语言学家们——如同我们有资

格组成一个古老的以这个名称命名的大家庭一样——花了

15 个世纪才重新发现这些既像重新升起的太阳,又像即将

破晓的黎明一般的思想,它们已经在圣奥古斯丁的著作中

经过阐述,而这是人们能读到的最辉煌的文本之一。为了

这个场合,我赏自己再读一遍。

我所告诉你们的关于能指和所指的一切都在那里以一

种令人吃惊的澄明性(lucidity)被阐明,他是如此令人吃

惊,以至于我担心那些献身于文本的注释中的辩经先生们

并不总能觉察到这些文本全部的微妙之处。他们认为这位

深邃的圣师 146(the profound Doctor of the Church)已经偏

离了他的路线,着眼于相当无用的事物。而恰恰是这些无

用的东西,正是现代语言思潮的最新发展。

1

贝尔纳特神父:我只有六七个小时来探讨这篇文本,

所以我只能给你一个简短的介绍。147

拉康:你是怎么翻译“De locutionis signiflcatione”的?

贝尔纳特:论言说的意指。

拉康:不可否认。Locutio 是言说(speech, la parole)。

贝尔纳特:Oratio 是话语(discourse)。

拉康:那么谈到言说的能指化(signifying)功能,我

们可以展开来谈一谈。因为再往前延伸,我们就会遇到一

篇文本,而在这篇文本中,意指[significatio]本身也具有这

146 圣师 Doctor of the church 是教会颁赠予某些教会作家的名衔,因为他们的学

说使教会获益良多。圣师必须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圣德卓着、学养精深、由教会

(教宗或大公会议)正式公布。

147 圣奥古斯丁。De Magistro,译为《论教师》,载于《教父》(the father of the church)第 59 卷。圣奥古斯丁。《论教师》。《意志的自由选择》。《恩典与自由

意志》,Robert P. Russell 译,华盛顿:美国天主教大学出版社,1968 年,第 7-61 页,所引用的段落取自于此,为使英文和法文版本与拉丁文本一致,做了一

些修改,见于《基督教法典》。Corpus Christianorum XXIX Aurelii Augustini Opera, Pars II, 2, Turnholti, Typographi Brepols Editores Pontificii. 1970 年 , 第

155-203 页。

种功能。这里所说的言说是广义的,它是在演讲,甚至是

雄辩中起作用的语言[langage]。这个言说既不充实,也不空

洞,它是完整的言说。那么你会怎样把这个充实的言说翻

译成拉丁语呢?

贝尔纳特:那么这里就有这样一个短语——句子变得

完整[sententia plena]。你看,一个完整陈述句不仅有动词,

还有主语、名词。

拉康:这仅仅意味着完整的“句子”,而不是言说。圣奥

古斯丁试图证明所有的单词都是名词。在此他提出了几个

论据。他解释说句子中的每个词都可以当作名词。If 是从属

连词。但是在“我不喜欢 if 这个词”这个句子中,这个词是用

作名词的。圣奥古斯丁像所有现代语言学家一样,以严谨

和分析的精神继续研究,他指出,正是它在句子中的用法

决定了一个词的词性。嗯,你有想过如何把充实的言说翻

译成拉丁文吗?

贝尔纳特:没有。也许我们复习文本时会遇到它。如

果你允许的话,我会在此提供关于《对话录:论教师 the

dialogue De Magistro》的背景。这本书是奥古斯丁在 389 年

写的,就在他回到非洲几年后。它的标题是《论教师》,其

中有两名对话者——奥古斯丁和他当时 16 岁的儿子阿迪达

图斯。由于这个阿迪达图斯过于聪慧,于是圣奥古斯丁向

我们保证,阿迪达图斯的话确实是由一个 16 岁的男孩说出

的,这个小孩以此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一流的辩手。

拉康:真是个小恶魔。

贝尔纳特:决定了整场对话的方向的中心论调是,语

言通过没有声音的文字,从外部传递真理,但门徒却总是

看到内在的真理。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讨论就已经朝着这个方向急速

发展了,对话绕了很长时间,并在其中提出了一个关于语

言和言语的学说,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在 对 话 中 有 两 大 部 分 , 第 一 部 分 是 Disputatio de

locutionis significatio,即对言说的意指的讨论,第二部分被

称作 Veritatis magister solus est Christus,即基督是真理的唯

一主宰。

第一部分本身分为两个分部分。第一分部分综合起来

被称为 De signis。它被翻译成《文字的价值》。不过它实际

上讲的是一些完全不同的东西,因为人们无法区分 signum

(符号)以及 verbum(词语)。第二分部分的标题是 Signa

ad discendum nihil valent,符号对于习得毫无作用。让我们

从符号开始。

奥古斯丁问他的儿子:“当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我们想

要做什么?”他的儿子回道“我们根据自身作为教师或学生的

位置,想要进行教导或学习。”圣奥古斯丁却试图证明,即

使一个人想要学习,当他为了学习而提出问题时,他仍然

是在教导。为什么?因为这个人要通过教导使他所面对的

人知晓“这个人自己想知道的是什么”。你看,因此,通常的

定义是,通过语言,我们除了教导外什么都做不了。

拉康:允许我插句话吗?你意识到了吧,在某种程度上,

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经处在我一直试图向你解释的核心中。

问题是,通过符号的交流和人与人之间之言说的互换有什

么区别?奥古斯丁直接创造了主体间性的元素,因为他强

调有 docere(教师)和 discere(学生),而他们又是不可区

分的。整场对话本质上是试图让两种言说达成一致,这意

味着从一开始,语言[langages]之间就有了一致。可以看出,

除非通过两个完整的语言域的相互识别,否则没有交流是

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言说本身已经是一种教导。它不是

一场符号的游戏,而且它不是在信息的层面,而是在真理

的层面上遭到定位的。

贝尔纳特:阿迪达图斯:我可不认为我们在无人学习

的某处时,想要教任何东西。

拉康:每一个这些回答都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贝尔纳特:在强调教学之后,他继续延伸出一种优秀

的教学方法——通过唤醒(commemoration),也就是通过

回忆[ressouvenir]。所以我们说话有两个原因:不是为了教

人,就是为了唤起回忆,不论别人或自己的。在对话的开

端之后,奥古斯丁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言说的存在,仅

仅是为了教导或者回忆吗?在这里,我们不要忘记对话中

隐含的宗教氛围。对话者回答说:“毕竟有祈祷,在祈祷中,

人进入了与上帝的对话中。”我们能相信上帝被我们教导或

提醒了什么吗?奥古斯丁非常准确地指出,除非别人知道

我们在祈祷,我们不需要通过语词去祈祷。人们在把祈祷

传达给上帝的过程中,不会试图记住或教导与自己对话的

主体,而是警示他人注意自己仍在祈祷这一事实。因此,

一个人只能在与那些能看到我们参与对话的人的关系中表

达自己。

拉康:这里的祈祷触及了不可言说性。它不属于言说

的领域。

贝尔纳特:也就是说,教导是通过语言来完成的。语

词即是符号。在这一点上,我们发现关于 verbum 和 signum

的讨论相当多。为了延伸他的思想,并阐明他所构想的符

号与可指称的东西(the signifiable)之关系的方法论,奥古

斯丁向他的对话者谈到了《埃涅伊德》中的一节。

拉康:他可还没有定义可指称性呢。

贝 尔 纳 特 : 是 的 , 还 没 有 ——重 点 是 要 进 行 指 称

(signify)……但是表达些什么呢?我们还不知道。所以他

从《埃涅伊德》中取了一节,第Ⅱ卷,第 659 行,Si nihil ex

tanta superis placet urbe relinqui——如果诸神愿意,这座伟

大的城市所剩无几。通过完整的助产术,他将试图发现这

种所指的某物(aliquid)。他首先问他的对话者:

奥古斯丁:这一节有多少词?

阿迪达图斯:8 个词。

奥古斯丁:所以有 8 种符号?

阿迪达图斯:确实如此。

奥古斯丁:你认为你明白这句话了吗?

阿迪达图斯:我很了解。

奥古斯丁:现在告诉我每一个字意味着什么。

贝尔纳特:阿迪达图斯对 si 这个词有点懊恼,因为他

没有找到这个词的同义词。

奥古斯丁:不管这个词的所指为何,你至少知道它在

哪里出现了吧?

阿迪达图斯:在我看来,si 现在意味着怀疑,所以它如

果不是在灵魂中,哪里还能找到怀疑呢?

贝尔纳特:这很有意思,因为我们立即看到这个词指

的是精神秩序上的东西以及主体本身的状态。

拉康:你确定?

贝尔纳特:确定

拉康:就算你这么说了,他在这里仍在谈论定位的问

题。

贝尔纳特:这是不应该被空间化的。我要强调的是在

物质对立的灵魂中。然后他继续下一个单词——nihil(虚

无),即什么都没有。阿迪达图斯说:显然,这是不实存的。

圣奥古斯丁提出异议,认为不实存的事物不可能会是某物。

所以第二个词不是符号,因为它指称的某物。他们认为每

个词都是一个符号,或者每个符号都是某物的符号,这是

错误的。阿迪达图斯感到困惑,因为如果无物(nothing)

可被我们指称(signify),难道人们一直在疯言疯语吗?所

以,这当中肯定还存在了些什么。

奥古斯丁:与其说“虚无”(nihil)指称了“某种无物”

(something which is nothing),不如说这个词指称了在灵魂

中的这种状态:当灵魂无法感知某物,却发现或自以为发

现某物不实存时的状态,会不会更好?

贝尔纳特:因此,这里所指的灵魂中的状态是由于可

能存在某物的缺失而产生的。

拉康:第一部分的价值恰恰在于,它证明了不能通过

把符号一项一项地指向事物来处理语言。只要我们不去忽

视否定性在圣奥古斯丁的时代还没有形成,那这对我们来

说就是有益的。你可以看到,他不依靠符号,也不依靠事

物——我们在这里试图找出它是什么——而在这美丽的诗

句中,他在虚无处摇摆不定。这并不是一个完全偶然的选

择。毫无疑问,弗洛伊德非常了解维吉尔,而这行让人想

起已经消失的特洛伊城的诗句,与在《文明及其不满》中,

弗洛伊德想要定义无意识的事实时,谈到了曾经存在的罗

马纪念碑,二者有一种奇怪的共鸣。这两个例子都涉及历

史中消失的事物,但同时,它们却依然摇摆于在场与缺位

的夹缝中。

贝尔纳特:奥古斯丁接着谈到第三项,ex。在这里,他

的追随者给了他另一个词来解释这个词所指的是什么。这

个词就是“de”,它是一个用来分离从客体中被发现的事物以

及从中客体衍生出来事物的术语。之后,奥古斯丁说,他

已经用词语解释了词语,通过 de 来说明 ex ,用一个有共识

的词来解释其他有共识的词。然后,他敦促他的对话者超

越他目前占据的层级。

奥古斯丁: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你能告诉我,这些

文字所代表的是什么。

贝尔纳特:他以 rampart148(壁垒)为例。

奥古斯丁:用能让我看出这个三音节词是什么事物的

符号之方式,你能指出这个符号吗?你不使用语词就能展

示给我看。

贝尔纳特:还有一个关于手势语言的解释。奥古斯丁

问他的门徒,他是否注意到聋人是通过姿势相互交流。他

148 ‘paris’墙壁。

指出,在这种语言中,所展示的不仅是可见的事物,还有

声音、味道,等等。

O·曼诺尼: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周日在 Guitrancourt 的

那场小比赛。也是在剧院里,演员们用舞蹈就能让观众听

懂他们的意思,不用言说就能表演舞剧。

拉康:事实上,你的典故很有启发性。你指的是一个

这样的小游戏:在其中,两队中的一方必须让另一方尽可

能快地猜出一个由游戏组织者秘密提供的单词。圣奥古斯

丁在这段话中提醒我们的东西在这个游戏里变得很清楚。

因为这里讨论的与其说是姿势的辩证法不如说是指出的辩

证法。那么他以 rampart(壁垒)为例,我们就不应该感到

惊讶了,因为他面对更多的是语言的壁垒,而不是真正的

壁垒。因此他接着说,不仅物可以被指出,而且质也可以

被指出。如果每一次指出行为都是一个符号,那就只是一

个模棱两可的符号。因为如果有人向你指了指城墙,你怎

么知道它真的是在指向城墙,而不是它质量的粗糙程度,

或者它的绿色,灰色,等等?同样的,在我们前几天玩的

小游戏中,有人需要表达常春藤,然后他就去找了些常春

藤。他被告知,你在作弊。这其实是错误的。那个人带来

了三片常春藤叶子。他指的东西可以是绿色,或者三位一

体,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你画我猜)

O·曼诺尼:那我就有话说了。我想谈谈椅子这个词。

如果我不能说这个单词,那么我要通过举起椅子来完成我

的句子,149如此我完成句子所用的其实不是这个事物,还

是这个单词。所以用事物说话是不可能的,人总是用语词

说话。

拉康:你的例子完美地说明了诠释在分析中的作用—

—我们总是在解释主体的实际反应,因为它们在话语中的

位置被(语词)占据了,就像你的椅子正是一个单词一样。

当弗洛伊德解释运动、姿势,以及所谓的情绪时,这就是

一直在发生的事情。

贝尔纳特:没有符号,那将什么也展现不出来。然而,

阿迪达图斯试图证明有些事情是可以做到的。奥古斯丁问

了他以下问题。

奥古斯丁:如果我问你:什么是走路?而你在站起来

的时候,完成了这个行为:难道你不是在用事物本身,而

非通过语言或任何其他的符号来教导我吗?

阿迪达图斯:我必须承认这是事实。我为我没有发现

这么明显的一点而感到羞愧。

奥古斯丁:那如果我在你走路的时候问你:什么是走

路?你会怎么教我?

阿迪达图斯:在你向我提出这个问题后,我会更快地

149 例如:这个“某人抬起了椅子向观众示意”是木制的。

执行相同的动作以吸引你的注意,而且一直只进行我要演

示的动作。

贝尔纳特:但那就只是赶路,和走路还不是一回事。

有人会认为 ambulare(走)就是 festinare(赶)。而在刚刚,

我们通过 nihil(虚无)谈到了否定性,现在,通过这个例

子,我们看到像 festinare(赶)这样的词可以用于各种其他

行为。更确切地说,我们看到,主体在表现任何行为时,

无论它具有何种特定的时间性,如果他没有语词可以支配

的话,他就没有理由把行为本身概念化,因为他可能会认

为这只是这个特定的行为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上的问题。

再次强调,时间是一个概念。只有当行为的时间本身与具

体的行为分开时,行为才可以这样概念化,也就是说,被

保存于在一个名称中。

所以阿迪达图斯认识到,当我们在被要求的时间中表

现行为时,我们不能在没有符号的情况下指出事物。但是,

如果我们被问到一个我们可以表现的行为,但我们在被问

到的时候没有进行这个行为时,这时我们就可以用这个行

为本身来回答,通过做出和表现这个行为,我们就可以不

借助符号而展现它。

拉康:阿迪达图斯只允许一种例外的行为,那就是说

话。其他人问我:“什么是说话?”这个小孩(阿迪达图斯)

会讲,无论我说什么来教他,我都要说话。有了这个起点,

我就能继续我的解释,直到我清楚地知道他想要什么,而

不会偏离他想要展示给他的事物,也不会寻找事物本身之

外的符号。事实上,说话是唯一能显示自己的行动,因为

它在本质上是被符号所显示的行动。在我们的交流中,唯

独意指被重新获得了,因为意指总是指向意指。

贝尔纳特:奥古斯丁现在回到所有已经提及的点,以

便更深入地探讨它们。让我们从第一点说起,那就是符号

是由符号显示出来的。

奥古斯丁:文字是唯一的符号吗?

阿迪达图斯:不是。

奥古斯丁:这样看来,我们在说话时,通过语词来进

行指称(signify)的,要么是(通过)语词本身,要么是

(通过)其他的符号。

所以奥古斯丁指出,使用言说,一个人可以指称和指

定除言说之外的符号,例如姿势(gestures),字母,等等。

拉康:非动词的两个符号的例子——姿势符号(gestus)

和字母符号(littera)。在这里,圣奥古斯丁显示了他比我们

同时代的人更理智的一面,我们同时代的人中的一些人已

经开始认为姿势不属于符号秩序,而把姿势定位在,例如,

动物反应的层级上。因此,姿势将成为我们关于分析完全

发生在言说中的论点的一个异议。然后他们说,那主体的

姿势呢?现在,人类姿势确实属于语言,而不是运动表现。

这是显而易见的。

贝尔纳特:那我继续读了。

奥古斯丁:这些作为语词的符号适用于什么感官呢?

阿迪达图斯:适用于听觉。

奥古斯丁:那么姿势……

阿迪达图斯:适用于视觉。

奥古斯丁:那当我们遇到语词的时候呢?难道这些不

是语词?还是必须把它们更准确地理解为语词的符号?因

此,单词是作为一个与意指相连接的声响而发出声音的,

并且除了听觉之外,单词不能被任何其他感官所感知。

因此,这个书面词指的是针对耳朵的单词,通过这样

一种方式,后者便相关于心灵。说了这些之后,奥古斯丁

接着念了一个特定的 verbum(词语)、nomen(名称),也

就是名称(name)。

奥 古 斯 丁 : 我 们 确 实 用 名 称 这 个 词 语 ( this verbum

nomen)来表示某些东西,因为我们可以指称罗穆卢斯、罗

马、河流、美德(virtus),无数的东西——它只是一个中介。

但这个名字和它所表示的客体之间确实有区别。这个区别

是什么?

阿迪达图斯:名称是符号,但客体不是符号。

所以,永远处于视域中,一直处在极限上的,是那些

并非符号的客体。在这一点上,“意指”(significabilia)这

个术语第一次出现。我们将这些客体称为可指称的,它们

可以通过符号来指定,而它们本身并不是符号。

现在我们可以快一点了。最后的问题都是关于那些指

明自己的符号。我们所需要的是对言语符号的意义有更深

的理解,它与 nomen 和 verbum 相联系——我们用单词[mot]

(词)来翻译 verbum(词语),而唐纳德神父 150曾一度用

言说[parole]来翻译 verbum。

拉康:在这方面,我想说的是,语言中的一个孤立的

音素可能什么都不代表。我们只有通过惯用法和其功能,

也就是通过这个音素与意指体系的结合,才能发现它。

Verbum(词语)就是这样使用的,而对于是否每个词都可

以被认为是一个 nomen(名称)的争论,就在于此。这个

问题现在被提出来了。即使在那些很少实质性地使用动词

的语言中,比如在法语中,在日常语言中我们也不会说动

名词 le laisser(离开 n.),le faire(行为 n.),le se trouver

(发现其自身 n.),名词和动词之间的区别比你想象的还要

难以确定。奥古斯丁想要识别 nomen 和 verbum 的作用是什

么?在我们的研讨会上,你会将 nomen 等价为什么呢?

这正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象征。nomen(名称)是能指

—所指的全体,特别是在它使人认同的程度上,因为契约

150 François-Joseph Tonnard 神父,论教师(De Magistro)的翻译。

和协议建立在它之上。它是契约意义上的象征。nomen 被用

于认同的层面。这一翻译符合拉丁语的语言本质,其中

nomen 一词在拉丁语中有相当多的法律用法,例如,它可以

有“信贷票据”的含义。

因此,我们可以回想起雨果的文字游戏——没有必要

相信他是一个疯子——nomen, numen。nomen 这个词确实有

一个原始的形式将它与神圣、numen(神)联系在一起。可

以肯定的是,这个词的语言演变路径被 nocere(伤害/受伤)

夺走了,产生了诸如 agnomen(昵称,绰号)这样的形式,

我们很容易认为它来自理解(cognoscere)对 nomen(名称)

的捕获(captation:使着迷/被俘获)。但是,其法律用法足

以向我们表明,我们在其中认识到的认可、契约、人类间

象征的功能并没有错。

贝尔纳特:的确,圣奥古斯丁在他谈到像这样用以表

达被称为、被命名的段落中明确地说明了这一点。这是通

过提及主体间性的概念来完成的。

拉 康 : 在 其 他 地 方 , 他 提 出 了 一 个 关 于 verbum 和

nomen 词源学的奇妙说法,verbum 指的是那个触动我们的

耳朵的词,这与我们关于语言物质性的观念相一致,而

nomen 指的是那个使某物为人所知的词。除此之外,圣奥古

斯 丁 没 有 发 现 ——因 为 他 没 有 读 过 黑 格 尔 ——知 识

(connaissance)、认识(agnoscere)和认同(reconnaissance)

之间的区别。认知的辩证法本质上是人类的辩证法,因为

圣奥古斯丁所从事的辩证法不是无神论的……

贝尔纳特:尽管如此,当他在处理任何被称为、被回

忆、被命名的东西时,涉及的是承认。

拉康:毫无疑问,但他并不单独讨论它,因为对他来

说,归根结底,只有一种认同,那就是基督。尽管如此,

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主题最起码会出现。即使他以一种不

同于我们自己的方式解决的问题,至少也表明了——这是

所有合乎逻辑的语言[langage]的方式。

贝尔纳特:你知道的,这至关重要

拉康:你继续读第二分部分,这一分部分与你所说的

语言的力量有关。

贝尔纳特:它的标题是《符号对于习得是否无用》。这

一次,问题不再是符号与符号的关系,而是符号与可指称

之物的关系。

拉康:从符号来到了教导(teaching)。

贝尔纳特:这是一个糟糕的翻译,它更像是“可指称的”。

拉康:所以这就是你翻译 dicendum(待回答/待答复)

的方法。好吧,但是圣奥古斯丁告诉我们,从另一方面来

说 dicere(学生),也就是话语的本质含义,是 docere(教

师)。

贝尔纳特:我会跳过两三页。奥古斯丁接着说,符号

一旦被人听到,就会把人的注意引向所指的事物。对此,

他提出了一个反对意见,从分析角度来看,这反对意见很

有趣的,因为人们时不时会遇到这种问题。他问阿迪达图

斯,在一种游戏中,如果一个对话者得出这样的命题:如

果有人谈论狮子,说话的人嘴里就会冒出狮子,你会想到

些什么?阿迪达图斯回答说,那是从说话人嘴中,以及从

不是意指,也不是概念,而是它的载体中出现的符号。现

在,圣奥古斯丁想把我们引向以下观点:事实上,知识来

源于事物。首先他问人们,在所指的事物—被指称的事物

与符号中,哪个更优先。根据当时几乎普遍的原则,人们

必须认为所指的事物更重要于符号,因为符号是强加在所

指的事物之上的,任何强加在另一事物上的事物都不如它

所强加的事物高贵。除非圣奥古斯丁要求阿迪达图斯不这

么认为。而阿迪达图斯找到了反驳点。

阿迪达图斯:如果我们说到污秽(filth)—这个名称,

在我看来,它比所指的事物高贵得多。因为我们比起闻到

它,更喜欢听到它。

贝尔纳特:这使得他能够在事物的物质性和符号之间

引入关于事物的知识,即科学。奥古斯丁问道,那些给这

种可耻和卑鄙的事物命名的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

的目的是提醒别人思考应该如何对待这个事物。一个人应

该尊重对于事物的知识,因为词语本身比事物更重要。

奥古斯丁:事实上,污秽的知识应该被认为是高于名

称本身的,而名称又更先于污秽本身。因为除了后者因前

者而存在,而不是前者因后者而存在之外,没有其他理由

让知识优于符号。

贝尔纳特:一个人说话是为了知道东西,而不是绕圈

子。另一个问题是,对符号的知识是否比对事物的知识更

重要?奥古斯丁只给出了一个回答的开头。最后,他以这

样的话结束了讨论:

奥古斯丁:对事物的知识是优先于符号本身的,而非

对符号的知识。

然后他回到了第一部分中提到的问题

奥古斯丁:让我们更仔细地研究一下,有没有一些事

物是可以自身表现出来而不需要任何符号,比如说、走、

坐,以及其他类似的事情。有什么事物可以无需符号而显

示出来吗?

阿迪达图斯:除了说话,没有。

奥古斯丁:你对自己说的话有那么肯定吗?

阿迪达图斯:不,一点也不。

贝尔纳特:奥古斯丁用了一个事物不需要符号就能显

示其自身的例子,让我想到了分析的情况。

奥古斯丁:假设一个不熟悉用芦苇和粘鸟胶诱捕鸟类

的人遇到了一个装备齐全的,但只是在赶路,并没有在捕

鸟的捕鸟人。这个普通人一看到捕鸟人,就加快了脚步,

像往常一样反思并在惊讶中问自己:这个人的装备有何作

用?再假设,捕鸟人意识到对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

便急于展示自己的功夫,他松开芦苇,用他的杖和鹰捕捉

了一只他看到附近的小鸟,接着他走近并捕获了它。我问

你,他难道不是不通过任何符号,而是通过现实本身把他

迫切想知道的东西传授给那个旁观者吗?

阿迪达图斯:恐怕我们在这里遇到的情况与我刚才提

到的那个问“走路是什么”的人的情况类似。即使在目前的情

况下,我也不认为关于捕鸟的一切都已被告知了。

奥古斯丁:这是件容易让人放心的事。我要做进一步

的限定,如果观看者足够知性、聪明,他就能从他所看到

的东西中掌握关于捕鸟技艺的一切知识。对于我们的目的

来说,不使用符号就能教会一些人一些事物,尽管并非全

部 151,这就已经足够了。

阿迪达图斯:我也可以进一步限定我的评论:如果一

个人真的很聪明,只要有人指点他,他就能通过走几步来

学会所有关于走路的知识。

奥古斯丁:在我看来,你可以作出这种限定。我非但

不反对,甚至还很赞成。你看,事实上我们都得出了这样

151 “尽管并非全部”这句话,对应于拉丁文的"tametsi"(尽管)。

的结论:有些事物可以不使用符号来教授于人,而我们刚

才认为没有符号就什么也教不了的想法是错误的。事实上,

让我想起的例子不是一两个,而是成千上万个,这些例子

本身不需要借助符号,就能被人所知。除了在每个剧院上

演的众多戏剧之外,演员们通过亲自出演事件来扮演自己

的角色。

贝尔纳特:对此,人们可以这样回答:无论如何,任

何能在没有符号的情况下显示出来的,他们都已经有某种

意义了,因为捕鸟者的行动总是在主体已经所在的宇宙中

具有意义(meaning)。

2

拉康:既然贝纳尔特神父说得那么有针对性,我就不

必再提醒您,捕鸟人的技艺只能存在于一个已经由语言构

成的世界里了。152没有必要强调这一点。

对圣奥古斯丁来说,事物的核心不是恢复事物对符号

的支配权,而是对教导这一本质上的说话活动中的符号支

配权提出质疑。这就是在“signum”和“verbum”之间出现的断

裂,“nomen”是用来了解事物的工具,就像它是言说的工具

152 参阅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第 32 期。

一样。

圣奥古斯丁提出的维度和我们心理学家所提出的相同。

因为心理学家比人们想象的更有灵性(spiritual)——从这

个单词的技术和宗教意义上来说。他们像圣奥古斯丁一样,

相信启示和智慧。这就是当他们研究动物心理学时,用本

能、Erlebnis(体验)这样的名称来指定的东西。我就是随

嘴一提下。

因为圣奥古斯丁想让我们参与到真理本身的维度中,

他放弃了语言学家的领域,接受了我之前提到的诱惑。言

说一经建立,就在真理的维度上活动。只是言说不知道是

它造就了真理,而圣奥古斯丁也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他

试图通过启示(illumination)153来满足真理本身。由此完全

颠倒了视角。

圣奥古斯丁告诉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符号最终是完

全无力的,因为我们自己无法认识到它们作为符号的价值,

只有当我们知道它们在具体地说出来的语言在指称什么时,

我们才会知道它们是语词。从那时起,我们很容易对转变

(turn)作一个辩证的解释,可以说,在使用彼此定义的符

号时,我们什么也学不到。要么我们已经知道所讨论的真

理,但这个符号不是教导我们真理的符号;要么我们无知

153 即奥古斯丁的光照论。认为只有通过从外部的照射(启示 illumination),人

们才能认识真理。

于它,我们无法找到与它(真理)有关的符号。

他更进一步,并且很好地定位到了真理辩证法的基础,

这是分析所探索的核心。他说,在我们听到的言说面前,

我们发现自己处于极其矛盾的境地——不知道它们是真是

假,不知道是否要坚持它们的真理,是反驳它们还是接受

它们,或者怀疑它们。但是,正是在与真理的关系中,所

有被表达的东西的意指(含义)都被定位。

因此,言说如同教导,都位于失误、谬误、欺骗和谎

言的范畴内。圣奥古斯丁兜了个大圈子,因为他甚至把言

说放在了歧义的领域,不仅是语义的歧义,还有主观的歧

义。他承认,告诉我们事物的主体往往不知道他在告诉我

们什么,告诉我们的或多或少都超出了他的本意。他甚至

提到了这个错误。

贝尔纳特:但是他并没有明确地说出这一错误可能意

味着什么。

拉康:不过他几乎就这样做了,因为他认为这很重要,

但没有解释什么。对他来说,当主体表示的是他的意思以

外的某物——aliud(别的东西),这就是一个错误。另一个

关于话语模糊性的明显例子是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学

派引入了关于真理功能的论点,而圣奥古斯丁认为这些论

点已被驳倒。但是,这些信仰本身就具有真理的美德,因

为它们在聆听者身上证实了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与伊壁鸠

鲁学派希望在聆听者身上激发的信念恰恰相反。此外,你

们知道在一个政治压迫的政权下,一个被掩盖的话语,一

个受迫害的言说的话语——正如一个名叫列奥· 施特劳斯

(Leo Strauss)的作家所称的那样——可以通过,例如,假

装反驳那些实际上表达了其真实思想的论点来传达信息。

简而言之,圣奥古斯丁将他的辩证法定位于这三个极

点:谬误、失误、言说中的歧义。好吧,这就是教导中这

种无能的符号之作用——简单地用贝尔纳特神父的术语来

说——下一次我们将试着把握话语真理的基本辩证法。

在我留给你们的三脚架中,你们将不难认识到弗洛伊

德在他对于含义的发现中强调的三大症状功能——否认

(Verneinung),凝缩(Verdichtung),压抑(Verdrângung)。

因为人所说出的,远远超出了言说的范围,甚至渗透到他

的梦、他的存在以及他的有机体系中。

1954 年 6 月 23 日



**XXI **

**Truth emerges from the mistake **

**从错误中涌现出的真理 **

FAILED= SUCCESSFUL

SPEECH FROM BEYOND DISCOURSE

THE WORD ESCAPES ME

THE DREAM OF THE BOTANICAL MONOGRAPH

DESIRE

失败 154=成功

话语之外的言说

我所缺失的词 155

植物学专著之梦

欲望

现如今,你们那始终如一的、忠诚的团队,有些萎靡

不振了。在比赛结束之时,是我赢了你们。

我们从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著作中首次提出的技术规则

开始,因为它们同是以最完美和最不确定的方式构成的。

154 法语为'Manqué'.错失,缺少,失败。

155 法语为 « Le mot me manque »我所错失(缺少)的词。

沿着一条符合主体本质的路径,我们到达了自上学期期中

以来一直在讨论的中心点——移情的结构。

为了定位到与之相应的问题,首先必须从我们的辩证

研究所引导我们的中心点开始,即我们不能用双重的、想

象的关系来解释移情,而言说是它向前运动的动力。

要发挥主体与分析对象的任何一种基本关系的幻觉投

射,或者再次发挥客体关系,移情与反移情之间的关系,

所有这一切仍停留在双体心理学的范围内,因而是不充分

的。不仅理论论证向我们表明了这一点,而且我所引用的

作者的具体证词也证明了这一事实。还记得巴林特告诉我

们的,他在他所谓的分析的终止过程中注意到的——除了

一种自恋关系之外,什么都没有。

因此,我们已经证明了第三项的必要性,它单独允许

我们概念化镜像移情(mirror transference),即言说。

尽管人们尽了一切努力来忘记言说,或将其降级为一

种手段,但分析本身就是一种言说技巧,而言说正是它所

处的环境。正是与言说的功能相关,不同的分析主旨才得

以相互区分,并呈现出它们的意义、它们的确切位置。我

们随后将要展开的整个教学,只会以千种不同的形式重塑

这个真理。

1

上次,我们讨论了圣奥古斯丁关于言说意义的一个基

本文本。

圣奥古斯丁的体系可以说是辩证的。它在科学体系中

之所以没有地位,是因为科学体系仅是在过去几个世纪才

形成的。但这也不是某种对我们自己而言很陌生的观点,

即语言学的观点。相反,我们已经确定,早在语言学在现

代科学中出现之前,思考言说艺术的人,也就是说,谈论

言说艺术的人们,就被带到了这门科学目前的前沿问题。

这个问题是由言说和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的,符

号与它所指的关系是什么。事实上,在掌握符号的功能时,

人们总是从一个符号到另一个符号。为什么?因为符号系

统,因为它们是具体建立的,此时此地(hic et nunc),它自

身形成了一个整体。这意味着它建立了一个没有出口的秩

序。当然,那里必须有一个出口,否则这将是一个没有任

何意义的秩序。

只有考虑到符号的整个秩序,这条死局才会显露出来。

但这就是我们真正必须将它们视为一个集合的方式,因为

语言不能被视为从每个事物中生发出的一系列萌芽的结果。

名称不像是从某个事物上冒出来的小芦笋尖那样。人们只

能将语言视为一个网络,一个覆盖事物的整体、整个实在

的网络。它在实在的平面上刻下了另一个平面,我们称之

为象征(界)。

当然,比较不是推理,156我只是在向你解释的过程中

说明我的观点。

在奥古斯丁论证的第二部分中指出死局的结果是,符

号的等式问题,我不再对这个事物说话,而是对其所指的

东西说,这让我们面临一个谜。这个谜团正是真理的谜团,

而这也是奥古斯丁式的护教学(apologetic theology)在等待

着我们的地方。

意义(meaning),无论你是否拥有它。当你理解语言符

号所表达的内容时,最终总是因为从符号外部向你发出的

光——要么通过一种内在的真理,让你识别符号所承载的

内容,要么通过一个物体的呈现,以重复和坚持的方式与

符号相关联。在这里,我们的视角颠倒了。真理在符号之

外,在别处。奥古斯丁辩证法的这种不断反复引导我们去

认识真正(authentic)的掌控者,认识真理的内在主人。

我们在此稍停片刻,以指出真理的问题已经由辩证运

动本身所提出。

正如圣奥古斯丁在他的论点中的某一点上忘记了捕鸟

者的技术,这种复杂的技术——是一个圈套,一个捕捉他

的客体(即被捕捉的鸟儿)的陷阱——已经被言说所结构

156 *'Comparaison n'est pas raison' *- a French proverb “比较不是理由”——法国的

一句谚语。

化和工具化了——因此,在这里,他似乎没有认识到,真

理的问题已经是他讨论的核心,因为正是通过言说他才提

出了对于言说的问题,并创造了真理的维度。每一个这样

表述的言说行为都会给世界带来意义涌现的新奇感。这并

不是说它被确认为真理,而是它将真理的维度引入实在

(界)。

圣奥古斯丁认为,言说可能具有欺骗性。现在,符号

本身只能在真理的维度中呈现和维持自身。因为,为了欺

骗,言说肯定它自身为真实的。这是为了倾听的人,因为

撒谎的人从一开始就需要真理的支持,而真理必须被掩盖,

随着真理的揭示,它预设了真理的真正深化,如果可以以

这样说的话,它回应了真理。

事实上,当谎言被组织起来,伸出它的触角时,它需

要对它在每一个转折处遇到的真理进行相关的控制,而这

也是它必须避免的。传统道德家这样说道——“当你撒谎时,

你必须有很好的记忆力。你必须知道极多事情才能让谎言

继续下去。没有什么比维持一个谎言更难的了。”因为谎言,

以这种方式,在它的展开中,带来了真理的构成。

但这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谬误,而这是

谎言所存在的地方。

很明显,谬误只能用真理来定义。但问题并不是说如

果没有真理就不会有谬误,就像没有黑就不会有白一样。

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没有谬误不把自己当作真理来

呈现和宣扬。简言之,**谬误是真理的惯常化身(error is the **

habitual incarnation of the truth)。如果我们想完全严格定

义,我们会说,只要在真理没有被完全揭示之前,也就是

说在时间的尽头之前,真理的本质总是以谬误的形式传播。

你不必更往前一步,就能看到,在这个结构中,存在

的揭示是如此构成的。

在这一点上,目前我只想为你打开一扇小门,总有一

天我们会跨过这扇门。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言说的现象

学。

我们已经看到,欺骗本身只能作为真理的一种功能来

维持,但不仅只是真理的功能,而是真理的运动——谬误

是真理本身的通常表现——因此,真理之路本质上就是谬

误之路。所以,你们会这样对我说,怎样从言说中辨别谬

误呢?一个人要么需要经验的检验,要么需要与对象的对

抗(confrontation),要么需要这种内在真理的启发,这就是

奥古斯丁辩证法的目的。

这一反对并非没有某种道理。

能指,始终是物质的,在圣奥古斯丁的意义上我们已

经在 verbum(词语)中认识到,所指是语言结构的基础。

一个接一个,它们似乎具有严格的任意关系。没有理由把

长颈鹿称为长颈鹿并将大象称之为大象,也没有理由把大

象称为长颈鹿;将长颈鹿称为大象。也没有理由不说长颈

鹿有象鼻,大象有很长的脖子。正如圣奥古斯丁指出的那

样,如果这是普遍接受的系统中的一个谬误,那么只要没

有定义,就无法被辨别。还有什么比下一个好的定义更困

难的吗?

尽管如此,如果你无限度地继续关于长着象鼻的长颈

鹿的讨论,这样你所说的一切都完美地适用于大象,很明

显,在长颈鹿这个名字下,你在谈论大象。你所要做的就

是使你的条件与普遍接受的条件一致。这就是圣奥古斯丁

关于 perducam(传递,穿过)一词的表现。而不是我们所

说的谬误。

无论何时,只要在某一特定时刻,它以矛盾结束,谬

误就将自己显现为谬误。如果我一开始就说玫瑰是通常生

活在水下的植物,如果从接下来的情况来看,我似乎一整

天都和玫瑰呆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很明显,我不能在水下

呆一天,那么我的论述中出现了矛盾,证明了我的谬误。

换句话说,在话语中,是矛盾将真理与谬误区分开来。

黑格尔的绝对知识概念由此而来。绝对知识是这样一

个时刻,话语的整体以一种完美的、非矛盾的方式自我封

闭,直到并包括它假设、解释和证明自己的事实。我们离

这个理想还有一段距离!

众所周知,人们在每一个主题和每一个问题上都存在

着永恒的争议,取决于人与人之间行动的范围,存在或多

或少的模糊性,以及规定行动的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明显

不一致,即宗教、司法、科学和政治系统。这些参考既没

有重叠,也没有结合——它们之间存在差距、断层和断裂。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认为人类的话语是统一的。在某种

程度上,每一次言说的发出总处在产生谬误的内在必然性

之下。因此,我们似乎被引导到了一种历史性的绝对怀疑

主义,它将人类声音所能发出的一切事物的真理—价值都

悬置起来,并将其悬置在未来总体化的预期中。

这是不可想象的吗?毕竟,物理科学系统的进步不能

被认为是一个单一的符号系统的进步,是物给了这个系统

以支撑和实质吗?随着这个系统的完善,在任何情况下,

我们都会看到事物在其压力下受到干扰、分解和消溶。符

号系统不像一粘在事物上的衣服,它并不缺乏对事物和人

类生活的影响。你可以用你想要的词语称呼这场剧变——

征服、对自然的强暴、改造自然、人类化地球。

这种科学的符号系统倾向于精心制作的语言,157人们

可能会认为它是自己的语言,一种没有任何声音的语言。

这也是奥古斯丁辩证法引导我们的地方,它剥夺了我们对

这个真理领域的参照,而它本身的前进运动仍然发生在这

157 'langue bien faite', “制作精良的舌头”。

个领域。

这就是我们不得不被弗洛伊德的发现所震惊的地方。


2

弗洛伊德的发现,虽然是经验主义式的,但并没有因

此而减少引人注目的贡献,事实上这些发现是如此引人注

目,以至于人们对它的实存和问题视而不见,对这个问题,

从字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

精神分析领域所特有的,事实上是一个前提,即主体

的论述通常会展开——这是弗洛伊德的一个真正的部分—

—于谬误、误识(misrecognition)、甚至否定的秩序内——

这不完全是谎言,它介于谬误和谎言之间。这些都是粗浅

的常识性的真理。但是——这是新奇的——在分析过程中,

在这个在谬误领域中展开的话语中,出现了一些状况,真

理闯入其中,而这并不矛盾。

分析师是否必须推动这些主体走上绝对知识的道路,

以获得各方面的教育,不仅是心理学方面的,以便让他们

发现他们习惯与之相伴的荒谬,而且在科学体系中也是如

此?当然不是——我们在这里做这些是因为我们是分析师,

但是如果我们不得不对患者这样做呢!

我们也不能设计他们与实在的会面,因为我们是在完

全封闭的四堵墙内接受他们。我们的职责不是手把手引导

他们度过一生,也就是说,引导他们认识到他们愚蠢行为

的后果。在生活中,你可以看到真理从背后抓住了谬误。

在分析中,真理出现在最清晰的代表错误的地方——失误,

一个不恰当地称之为 manquée【失误、失败、缺失】的行为。

我们失败的行动是成功的行动,我们以失败告终的语

词是承认的语词。这些行为,这些词语从背后揭示了真理。

在我们所谓的自由联想、梦的意像(dream images)、症状

中,一个承载真理的词被揭示出来。如果弗洛伊德的发现

有任何意义的话,那就是——真理抓住了谬误的脖颈。

重读关于梦的工作(dream-work)的章节的开头——弗

洛伊德说,梦是一个句子,是一个字谜( rebus)。如果不是

弗洛伊德明确地阐述了这一点,《梦的解析》的 50 页也将使

我们同样容易地得出这个等式。

它也会从凝缩的可怕发现中显现出来。如果你认为凝

缩只是指符号与某物的逐项对应,那你就错了。相反,在

一个给定的梦中,整个梦思(dream-thoughts),也就是说,

所指的所有事物,梦的意义,都被视为一个网络,并不是

通过一个接一个术语来表示,而是通过一系列相互联系来

表示。为了向你们直观地表现它,我所需要做的就是取弗

洛伊德的一个梦,在黑板上画一张图。阅读 《梦的解析》

你会看到弗洛伊德是如何理解它的——意义的整体是由所

指事物的整体所代表的。梦中的每一个能指元素,每一个

形象,都包括涉及一整套要被指代的事物,反过来说,每

个要被指代的事物都由几个能指表征。

因此,弗洛伊德的发现引导我们在话语中听到这一言

说,它通过主体,甚至不顾主体,揭示自身。

他不仅口头地告诉我们这种言说,而且通过他所有其

他的表达方式。甚至通过他的身体,主体也会发出一种言

说,这就是真理的言说,一种他甚至不知道是由自己发出

的能指化的言说(signifying speech)。因为他总是说得比他

想表达的多,也总是比他认为他所说的多。

奥古斯丁对将真理领域包含在符号领域中的主要反对

意见是,他认为,很多时候,主体所说的话远远超出了他

们的想法,他们甚至能够在拥有真理的同时不遵守真理。

认为灵魂是可朽的伊壁鸠鲁引用了对手的观点来反驳他们。

但是那些睁开眼睛的人可以看到,这是真正的言说,并认

识到灵魂是不朽的。

主体,通过那些结构和功能,作为我们已经认识到的

语言,证明了比他通过谬误话语所表达的具有更真实的意

义。如果我们的经验不是这样构成的,那么它绝对没有意

义。

主体所发出的言说,在他不知不觉中,超越了他作为

话语主体的界限——当然,同时还保留在他作为言说主体

的界限之内。如果你放弃这一观点,将立即出现一个反对

意见,我很惊讶没有听到更多人提出这一反对意见——为

什么你在误认的话语背后发现的话语不会像前者一样成为

同样反对意见的牺牲品?如果这是一个与另一个类似的话

语,为什么它不以同样的方式陷入谬误?

每一个荣格式的概念,每一个构成无意识的概念,在

原型的名义下,是另一个话语的真实轨迹,确实以明确的

方式,成为这个反对的牺牲品。这些原型,这些具体化的

符号,以一种永久的方式存在于人类灵魂的地下室,它们

如何比据说在表面上的东西更真实?地窖里的东西总是比

阁楼里的更真实吗?

弗洛伊德所说的无意识既不知道矛盾,也不知道时间

是什么意思?他是否认为无意识是一个真正的不可想象的

现实?当然不是,因为根本没有不可想象的现实。

现实被矛盾所定义。现实使我此时在此地,而你,亲

爱的女士,不能位于同一个地方。尚不明确为什么无意识

会逃避这种矛盾。弗洛伊德在谈到无意识中非矛盾原则的

悬置时的意思是,我们应该揭示的真正的言说,不是通过

观察,而是通过解释,在症状、梦中、在错误中、在诙谐

语中,遵守除话语之外的法则,直到其遇到矛盾的时刻前,

其法则都必须受制于在谬误范围内移动。本真的言说较日

常语言而言有着其他的模式和手段。

如果我们想在思考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方面取得任何进

展,我们就必须以严格的方式探索这一点。当然,我们也

可以不必这样做。我甚至会承认,大多数人都会很普遍地

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并以同样令人满意的方式完成他们必

须完成的任务。我会更进一步——一个人可以将话语,甚

至辩证法推得非常远,同时完全避免思考。尽管如此,在

能够构成揭示象征世界中,每前进一步,至少在一个短暂

的时刻,都意味着思想的努力。现在,一场分析只不过是

针对每个主体的一系列揭示。因此,他的活动很可能要求

分析师对他所做的事情的意义保持警惕,并且他不时地花

一点时间来思考。

因此,在这里我们会面临一个问题——这个超越话语

的言说结构是什么?

与圣奥古斯丁相比,弗洛伊德的创新是在现象内部揭

示这些主体性的、经验性的时刻,在这些时刻,超越话语

主体的言说出现了。这种创新如此引人注目,以至于我们

很难相信它以前从未被察觉过。毫无疑问,普通人必然在

一段时间内陷入一种相当不安的、甚至是折射的、在某种

程度上不人道的、异化的话语中,这种言说才会如此尖锐、

如此直接、又如此迫切地显现出来。

让我们不要忘记,它使受苦的那部分人感觉到它的存

在,而弗洛伊德的发现显然是以病态心理学、精神病理学

的形式出现的。


3

我会使你们思考这些问题,现在我想强调以下几点—

—只有在话语之外言说的辩证运动之中,那些术语(我们

一直在使用的,而没有给予他们片刻的思考,就好像它们

是被赋予的一样),才能获得它们的意义。

凝缩( Verdichtung)被证明不过是语言意义的多义性,

它们的侵占,它们的纵横交错,通过它,事物的世界并不

能被符号的世界恢复,而是按照以下方式再次被占据——

一千个事物对应着每个符号,每件事物对应着一千个符号。

否认( Verneinung)是这种不叠加的负面表现,因为人

们确实必须把物体放进洞里,而正是因为洞不适合它们,

物体才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第三个领域,压抑( Verdrângung),也可以在话语的语

域中加以评论。注意,因为每次压抑发生的时候——在实

践中作下记录,它是某种迹象,只要看一眼你就能发现—

—真正意义上的压抑——因为压抑不是重复,也不是否定

——话语总是有断裂。主体说出了他缺失的那个词[le mot

lui manque]。

我所缺失的词[Le mot me manque]——在文学中,这种

表达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是由圣阿曼德第一次说出——

甚至没有写出来,而是有一天在街上这样说的,它成为

Précieux 引 入 语 言 创 新 的 一 部 分 。 158Somaize 在 他 的

Dictionnaire des Précieuses (词典) 中所提到了,这是目前

使用的一千种其他形式中的一种,但它们并不是这个友好

社会在闺房里创造的,完全致力于完善语言的,不那么诙

谐的文字游戏。如你所见,爱的地图 159(la carte du Tendre)

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之间存在着联系。我所缺失的词[ *Le mot *

me manque]—— 在十六世纪你决不会说那样的话。

众所周知那个著名例子,弗洛伊德所无法找到的词—

—奥维托壁画画家的名字,即 Signorelli(西诺雷利)。为什

么他找不到这个词?——如果不是因为前面的谈话还没有

结论,一个结论,那本应该是 Herr(先生),绝对的主人,

死亡。毕竟,正如弗洛伊德经常引用的梅菲斯特 160的话:

“说到底,你所知道的最好的东西可能被不会告诉给男孩。”

161那就是压抑。

现在,每当主人在教学道路上停下脚步时,由于与对

158 Somaize,Le Dictionnaire des Précieuses,Ch.-L. Livet 的新版,巴黎:Jannet,

1856 年(原 1661 年出版),第一卷,第 94 页:“我知道我想说什么,但我不能

像我想的那样解释自己:我知道我想说什么,但我不知如何表达(我缺失了词

(来表达这些) Le mot me manque)。”

159 见上文,注 130。

160 中世纪神话中的魔鬼,浮士德把自己的灵魂卖给了他。

161 See (1900a) GW II/III 147; Stud II 158; SE IV 142 and 142 n1.

话者性质有关的原因,就会有压抑。而我,给你们带来了

如画般的东西,并旨在将想法重新落实到位,所以我也在

参与压抑,但比平常少了一点,因为这就是否定的秩序

(order of negation)。

以弗洛伊德在关于凝缩的一章中讨论的第一个梦为例,

弗洛伊德的植物学著作之梦,已经在关于梦的材料和来源

的一章进行了总结。这是我告诉你们的一切的精彩演示。

毫无疑问,弗洛伊德他自己的梦从未把我们带到问题的核

心,但这并不难猜测。所以,那天弗洛伊德看到了一本关

于仙客来(cyclamens)的专著,仙客来是他妻子最喜欢的

花。你可以清楚地感觉到,当他说许多丈夫——包括他—

—给妻子送花的次数少于他们应该的次数时,他并不是不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弗洛伊德回忆起他与眼科医生科尼格

斯坦的对话,科尼格斯坦因用可卡因给他父亲做了麻醉手

术。现在,你们知道那个关于可卡因的著名故事——弗洛

伊德从来没有原谅过他的妻子让他在匆忙之中过来看她,

因为如果他不这么做,他曾说,他本会把自己的发现做得

更深远,并成为一个名人。在梦的联想中,也有一个病人,

有个美丽名字叫弗洛拉(Flora),以及 Gärtner——在德语中

的意思是“园丁”——在某一时刻与他的妻子一起出现(在梦

中),仿佛是偶然的,弗洛伊德发现她正在绽放(blühende)。

一切都暗含在那里。弗洛伊德并没有下定决心要与妻

子分手,他掩饰了自己没有经常给妻子送花的事实,也掩

饰了这种抱怨,这种永久的痛苦,就在他期待被选为特别

教授职位的时刻。因为他正在努力让自己得到承认,这与

他 在 与 同 事 对 话 中 所 暗 示 的 内 容 是 一 致 的 , 加 特 纳

(Gärtner)教授在梦中打断了他,这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162同样,人们也理解为什么这两则白日的残余,即与眼科

医生的对话和看到专著,才是这个梦的源泉。如果我能这

样说的话,那是因为它们是语音上经验的时刻,在梦中找

到表达的言说被付诸行动。

你想让我把它写进公式吗?粗略地说,就是——我不

再爱我的妻子。或者再说一次,他提到的与他的奇思妙想

和昂贵品味有关的东西——我不被社会认可,我的雄心壮

志受到阻碍。

我想到了我们的一位同事,他在一次关于弗洛伊德的

演讲中说道——弗洛伊德是一个没有野心和需要的人。这

是极为错误的,你所要做的就是阅读弗洛伊德的传记,并

意识到他对那些怀着赤子之心来到他身边的人是多么残酷,

那些理想主义者,以及对他自己的生活兴趣提出质疑的人。

在弗洛伊德去世十五年后,我们不应该沦落到搞某种偶像

化传记(hagiography)的水平。令人高兴的是,在他的作

品中可以找到一些东西,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他的个性。

162 GW II/III 177; Stud II 185; SE IV 171.

让我们回到这个著名的梦。如果有一个梦,那就意味

着有压抑,不是吗?那么,这里被压抑的是什么?我难道

没有把你放在一个足够好的位置,让你在弗洛伊德自己的

文本中认识到,一个特定的欲望在白天被中止了,一个具

体的词没有说出,无法被说出,它直接到达了声明的核心,

直指存在的核心吗?

今天我将把这个问题留到这里——在人类关系的当前

状态下,在分析情境之外所说的言说是否可以是实言?打

断 是 谈 话 的 法 则 。 每 天 的 言 说 都 会 遇 到 无 法 识 别

(méconnaissance)的情况,而这正是否认(Verneinung)

的来源。

如果你以我教你的为指导,阅读《梦的解析》,你会看

到概念变得更清晰,以及弗洛伊德给欲望(desire)这个词

赋予了什么样的含义,尽管有时看起来很模糊。

他承认,这可能是一个让人感到惊讶的否定,一个人

必须承认有两种类型的梦,欲望的梦和惩罚的梦。但如果

你明白问题所在,你就会意识到,在梦中表现出来的被压

抑的欲望与我试图让你进入的这个领域相一致——等待被

揭示的是存在。

正是这种观点赋予了弗洛伊德的欲望一词的全部价值。

它统一了梦的领域,它使人能够理解矛盾的梦,例如诗人

的梦,他的青春如此艰难,他一遍又一遍地梦见同一个梦,

Image 13

在这个梦中,他是裁缝的无足轻重的助手。这与其说是一

种惩罚,不如说是一个存在的揭示。它标志着存在认同的

门槛的一个跨越,存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自身的一个新

象征化身。从那里,一切属于加入、竞争、考试、认证顺

序的事物的价值——它们的价值不是测试、考试,而是授

权(investiture)。

正好,我在黑板上给你们画了一个小钻石,一个六面

的二面体。

我们让它所有面都相似,一个在上面,另一个在平面

下面。它不是一个正多面体,即使它的所有面都是相同的。

想象一下中间平面,你会发现一个将金字塔分成两部

分的三角形,它代表了实在的表面,实在的表面就是这样。

这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冲破它,所有的位置都被占据了。

但是,在另一个层面上,一切都变了。因为文字,符号,

引入了一个空洞,一个洞,多亏了它,所有形式的交叉都

是可能的。事物变得可以相互互换。

根据人们想象的方式,实在中的这个洞被称为存在或

虚无(nothingness)。这个存在和虚无本质上与言说现象相

Image 14

Image 15

连接。正是在存在的维度内,我们才能找到象征、想象和

实在的三分法,没有这些基本范畴,我们就无法区分我们

经验中的任何东西。

毫无疑问,这其中有三个并非没有理由。其中必须有

一个最小定律,这里的几何学只体现了这一点,即,如果

在实在的平面上,你分离一个移动到第三维度的闸板,那

么你构建实体所需的闸板的最小数量是两个。

这样的图式会让你意识到以下几点——只有在存在的

维度,而不是在实在的维度,三种基本的激情才能被铭记

——在象征与想象的交界处,这个断层线,如果你愿意的

话,这条脊线被称为爱——在想象与实在的交界处,则是

仇恨——在现实与象征的交汇处,无知。

Image 16

我们知道,移情的维度从一开始就暗中存在,早在分

析开始之前,在这种姘居关系(concubinage)(分析就是这

样)触发它之前。现在,爱和恨的这两种可能性从来都不

会没有第三种可能,这第三种可能通常被忽视,并且不作

为移情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即无知,作为一种激情

(passion)(无知的激情)。然而,进入分析的主体将自己

置于一个无知者的位置。假若没有这个参照点,就不可能

进行分析——一个人从不说它,一个人从不思考它,尽管

它是最基本的东西。

随着言说的进行,上层金字塔被构建起来,对应于压

抑、凝缩和否认的工作,而存在则被实现(realised)。

在分析的开始,就像在每一个辩证法的开始一样,这

个存在,如果它确实以虚拟的方式隐式存在,就不会实现。

对于天真的人,对于从未进入任何辩证法,并且只相信自

己 是 于 真 实 中 存 在 的 人 而 言 , 存 在 是 没 有 被 实 现 的

(realised)。话语中包含的言说之所以被揭示出来,是因为

自由联想的法则通过悬置非—矛盾(non-contradiction),使

其受到怀疑,并置于括号中。这种言说的揭示是存在的现

实化(realisation)。

分析并不是对经常被化约为的自恋形象的重建。如果

分析只是一个测试有限数量的次要行为形式的问题,这些

行为形式或多或少地被很好地推测出来,或多或较少地被

巧妙地投射出来,而这得益于两个自我之间的合作,如果

我们只关心出现的“天知道是什么不可言喻的现实”,那么为

什么要把这个现实挑出来,而不是其他的呢?在我的图式

中,点 O 移到了后面的某个地方,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它

被它的言说所象征,在它的存在中被实现。

我们今天会把它留在那里。

请允许我立即敦促那些发现这个讨论很有趣的人(实

际上是被它激起兴趣的人),下次来向我提问——不要耽搁

太久,因为我们只剩下一次研讨会——如果有人说我们可

以得出结论的话,那么我将试着在这个基础上得出结论。

这将成为明年翻开新篇章的一个结。

我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如果我想一方面向你们解释大

法官施雷伯和精神病的象征世界,另一方面从“自我与本

我” *Das Ich und das Es * 开始向你们展示,自我、163超我和本

我/它( Es) 并不是旧心理实体的新名称,那么明年我将不

得不把这个研讨会分成两部分。因此,我希望让你们看到,

正是在我今年让你们接触的辩证运动中,弗洛伊德所介绍

的结构才有了真正的意义。

1954 年 6 月 30 日** **



163 在原著中也是如此。

**XXII **

**The concept of analysis **

**分析的概念 **

THE INTELLECTUAL AND THE AFFECTIVE

LOVB AND HATE IN THE IMAGINARY AND IN THE

SYMBOLIC

IGNORANTIA DOCTA

SYMBOLIC INVESTITURE

DISCOURSE AS LABOUR

THE OBSESSIONAL AND HIS MASTER


**智性和情感 **

**想象和象征之中的爱与恨 **

**有学识的无知 **

**象征的授权 **

**话语作为劳动 **

强迫症患者和他的主人

谁还有任何问题吗?

奥布里:我明白了在想象和实在的交汇处,人们会发

现仇恨,条件是一个人在断裂意义上看待这个结合。不过

Image 17

我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在象征和想象的交汇处,发现了爱。

拉康:我很高兴听到你的问题。也许它能给我们今年

的最后一次会议增添一种熟悉的氛围,我喜欢这种氛围而

不是那种权威式的。

1

勒克莱尔,你肯定也有事要问。上次会议结束后你对

我说了一句非常像一个问题的话——我真的希望你能谈谈

移情。

他们很强硬,即使是这样——我什么也没做,只是跟

他们谈论,他们仍然不满意。你总是渴望知道更多关于移

情的问题,这是有深刻原因的。尽管如此,我们今天仍然

会尝试处理这个问题。

如果我想以那些浪漫主义时代泛滥的寓言画的模式来

表现言说结构化的三个时期,以追求真理,如美德追求罪

恶,辅以悔恨(virtue pursuing crime, aided by remorse),我

会告诉你——谬误(error)在欺骗中逃之夭夭,却被错误

(mistake)重新捕获。我希望你能看到它为你描绘了一幅

移情图景,例如我试图让你在言说声明的暂停时刻抓住它。

勒克莱尔博士:是的。

拉康:简而言之,你还在渴望什么?也许是为了把我

刚才告诉你们的东西与移情的通常概念联系起来?

勒克莱尔博士:当人们看到关于移情的文章时,人们

总是会觉得移情现象属于情感(affect)秩序的表现范畴,

与其他表现相比,情绪(emotions)现象属于智性秩序的表

现范畴,例如,旨在理解的程序。因此,大家总觉得用当

前的普通术语来说明你对移情的看法是有点困难的。移情

的定义总是说它是一个关于情绪、感觉(feeling)和情感现

象的问题,它与分析中一切可以被称为智性(intellectual)

的事物完全相反。

拉康:是的……你看,有两种方法可以应用在一门以

教学为结构的学科。这是你听到,并随后去做的学科。这

两 个 平 面 不 重 叠 , 但 可 以 将 它 们 在 一 定 数 量 的 副 标 志

(secondary signs)中连接起来。正是从这个角度,我看到

了每一个真正言教行为的丰硕成果。这与其说是向你传达

概念的问题,不如说是向你解释它们的问题,把填写它们

的任务和责任留给你。但还有一件事可能更重要,那就是

向你们指出那些永远不应该使用的概念。

如果我在这里教给你们的东西有这么一种顺序,那就

是以下——我敦促你们,你们每个人,在寻求真理的核心

时,完全放弃使用情感和智性的对立——即使只是暂时的,

看看自己是否会因为放弃它(这种对立)而获益。

在运用这种对立时,人们往往会进入一系列的死胡同,

这太明显了,以至于人们暂时不会想遵循这个指示。这种

对立是最与分析经验相反的一种,同时它也是最没有启发

性的。

你要求我对我所教的东西,以及这种教学可能遇到的

反对意见做一个说明。我教你们言说行为的意义和功能,

因为这是解释的要素。言说是主体间性关系的基础媒介,

是回溯性修正这两个主体的东西。确实,正是言说创造了

将它们安置在存在维度中的东西,我试图让你瞥见这个东

西。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智性层面。如果智性要位于某

个地方,那它就在自我现象的层面上,在谎言意义上和伪

中立的伪自我(pseudo-neutralised ego-pseudo)的想象性投

射中——分析已经暴露为一种防御和阻抗的现象。

如果你们和我在一起,我们将能够走很长的路。这与

其说是知道一个人应该走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不如说是一

个知道自己是否会被追随的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要素,

它允许人们可以区分称之为现实的东西。

古往今来,我们见证了许多进步,如果有人认为这些

进步是迂回曲折的,那是完全错误的。这些都是象征秩序

的进步。跟随科学的历史,比如数学。在几个世纪中一直

停滞不前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在现在对十岁的孩子来说

都是(清楚)明白的。然而,都是强大头脑曾在思考它们。

我们被困在二次方程的解法上长达十个多世纪之久。希腊

人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在极大值和极小值的问

题上找到更聪明的方法。数学的进步不是人类思维能力的

进步。总有一天有人会发明这样的符号√或者那样的(。这

就是数学。

我们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处理符号)也就更加困

难。因为我们必须处理一个极其多价的符号。但是,只有

在我们成功地以适当方式制定我们行动的符号时,我们才

会向前迈出一步。向前迈出的这一步,就像向前迈出的每

一步,也是回溯性的一步。这就是为什么我会说,在某种

程度上,正是你们在追随我,我们才处在构建一个精神分

析的过程之中。我们在精神分析方面的进步,同时也是对

其起源之渴望的回归。

那么什么才是关键呢?对移情现象的更真实的理解。

勒克莱尔博士:我还没有讲完。我问这个问题是因为

对我们来说,它总是不重要的。很明显,情感和智性这两

个词在我们群体中不再是通用的。

拉康:这也是件好事。人们能用它们做什么呢?

勒克莱尔博士:这就是重点,这是自罗马以来一直悬

而未决的一件事。

拉康:我相信在那篇著名的罗马报告中,我一次也没

有用到它们,只是去掉了“智性化(intellectualised)”这个词。

勒克莱尔博士:确实,这种沉默和这些对“情感的”

(affective)一词的直接攻击确实产生了影响。

拉康:我认为这是一个必须从我们的论文中完全删除

的术语。

勒克莱尔博士:在问你这个问题时,我想摆脱一些一

直悬而未决的东西。上次,在谈到移情时,你介绍了三种

基本的激情,其中包括无知。这就是我想要知道的。

2

拉康:上节课我想介绍一个类似于第三维的东西,在

象征关系中的人际关系中的空间(space),或者说体积

(volume)。我只是在最后一次谈到这些激情的断层,这完

全是故意的。正如奥布里夫人在她的问题中明确强调的,

这些是连接点,断裂点,是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延伸的不

同领域之间的波峰,实在,象征,想象。

爱与欲望不同,欲望被认为是每个有机体与满足它的

对象建立的限制关系。因为它的目的不是满足,而是存在。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只能在这种象征关系存在的地方谈论爱。

现在要学会将爱区分为一种想象的激情,还是一种象

征意义上的主动的礼物。爱,即渴望被爱的人的爱,本质

上是一种试图在(作为客体的)自身中捕捉他人。如果你

还记得的话,我第一次详细谈到自恋的爱是倒错辩证法的

直接延续。

被爱的欲望是这样的一种欲望,即被爱的对象应该被

如此对待,被束缚,被自己作为对象的绝对特殊性所奴役。

众所周知,渴望被爱的人根本不满足于因其属性而被爱。

他要求被爱,要将主体完全颠覆到一种特殊性中,并进入

这种特殊性中最不透明、最不可想象的事物。一个人想要

因为一切而被爱——不仅是为了一个人的自我,正如笛卡

尔所说,而是为了一个人的头发颜色,为了一个人的特质,

为了一个人的弱点,为了一切。

相反,我会相对的说,正因为如此,爱就是爱一个超

越他或她表面的存在。爱的主动礼物是指向他者的,不是

指向他的特异性,而是他的存在。

O·曼诺尼:这是帕斯卡尔说的,不是笛卡尔。

拉康:笛卡尔有一段关于自我超越其所有特定品质的

渐进式纯化(progressive purification)的话。但你没有错,

因为帕斯卡尔试图让我们超越这个生物。

O·曼诺尼:他说得很清楚。

拉康:是的,但这是一种拒斥的姿态。

爱,现在不再被视为一种激情,而是一种主动的礼物,

它总是超越想象的俘获,指向被爱主体的存在,指向他的

特殊性。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他的弱点

和弯路,为什么它甚至可以承认他的错误,但是有一个点

它会停下来,这个点只与存在有关——当被爱的存在在他

对自己的背叛之路上走得太远,坚持自欺欺人时,爱就追

不上了。

这个现象学的过程我就不写了,大家可以凭经验确定。

我只想说,爱是主体在言说中象征地实现自己时所参与的

三道分界线之一,它专注于他者的存在。若是没有言说,

就其对存在的肯定而言,一切都会是 Verliebtheit(迷恋),

都会是想象的魅力,而没有爱。只有被强加的爱,却没有

主动的爱的礼物。

好吧,仇恨是同一回事。仇恨有一个想象的维度,因

为对他者的破坏是主体间性关系结构的一极。正如我已经

向你们指出的那样,黑格尔认为这就是两种意识共存的僵

局,从那里他推断出他的为纯粹声望而斗争的神话。即使

在那里,想象的维度也是由象征关系所框定的,这就是为

什么仇恨并不满足于对手的消失。如果爱渴望展现他者的

存在,那么恨则渴望相反,恨渴望它的贬低、它的疯狂、

它的偏离、它的谵妄、它的详细否认、它的颠覆。这就是

为什么恨是一项没有止境的事业,就像爱一样。

也许更难让你理解的是,如今我们对仇恨的了解,比

人们对命运更加开放的时代要少得多,而这些理由也许并

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令人高兴。

可以肯定的是,不久前,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类型的

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一点也不差。尽管如此,如今的

主体不必承担最强烈的仇恨体验的负担。为什么?因为我

们的文明本身就是种仇恨。这条通往毁灭的道路不是已经

为我们画好了吗?仇恨以多种伪装出现在我们的日常话语

中,它遇到了极其简单的合理化。也许正是这种弥漫着仇

恨的状态,浸透着我们存在中对毁灭的呼唤。仿佛在我们

的文明中,人类的客体化正好对应于自我结构中的仇恨极

点。

O·曼诺尼:西方道德主义。

拉康:完全正确的。仇恨在这里发现了如何从日常物

品中汲取养分。你也许会错误的认为它因此在战争中不存

在,而对于某些特权主体来说,它是完全实现的。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在对你谈论爱和恨时,我是在向

你展示实现存在的途径,而不是存在的实现,而只是它的

途径。

然而,如果主体致力于追求真理本身,那是因为他将

自己置于无知的层面——他是否知道并不重要。这里构成

了 分 析 师 所 说 的 “ 对 移 情 的 准 备 ” ( readiness to the transference)的要素之一。病人有一种移情的准备,这完全

是由于他把自己置于在言说中承认自己的位置上,并在分

析师身上寻找他的真理的最终目的。而分析师的无知也是

值得考虑的。

分析师必须认识到我所说的,通向存在的无知的力量

的维度,因为他必须回答在他的整个话语中,在这个维度

上质问他的人。他不需要引导被研究对象走向智慧,走向

知识,而是指出通向知识的途径。他必须让他们进行辩证

的操作,不是对他说他错了,因为他必然在谬误中,而是

要向他表明他说得不好,即,他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他是

无知的,因为重要的乃是他的谬误之路。

精神分析是一种辩证法,蒙田(Montaigne)在第三卷

第八章中称之为《谈话的艺术》。164苏格拉底在《美诺篇》

中的谈话艺术是教奴隶给他自己的言说赋予真正的意义。

166 赋予(谈话)的艺术(法:un art de conférer)。

黑格尔也是如此。换句话说,分析师的立场必须是博学的

无知(ignorantia docta),这并不意味着知道【博学的】,而

是 能 形 成 的 ( formal ), 是 为 了 主 体 而 能 够 形 成 的

(formative)东西。

因为在这些日子里,在这些充满仇恨的日子里,有一

种很大的诱惑,要把博学的无知(ignorantia docta)变成我

所说的那种东西,(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一个无知的施

教(教导)(ignorantia docens)。如果精神分析学家认为他

知道某事,例如在心理学中,那么那已经是他错误的开始,

原因很简单,在心理学中没有人知道很多,除了心理学本

身就是对人类的错误看法。

我将不得不用一些平庸的例子来让你们理解什么是人

的存在的实现,因为你们不顾自己,把它放在一个谬误的

角度,一个虚假的知识。

尽管如此,你一定已经意识到,当一个人说我是,或

者我将是,甚至我已经是或者我想成为…….时,总会有一

个跳跃,一个差距。相对现实而言,说我是一名精神分析

学家就像说我是国王一样夸张。两者都是完全有效的断言,

然而,按照人们所谓的能力度量的顺序,没有任何东西可

以证明这一点。一个人根据一系列象征性的合法性来承担

别人赋予他的东西,如果我可以这么说的话,这些合法性

完全逃脱了授权的秩序。165

当一个人拒绝当国王时,它的价值与他接受时完全不

同。由于拒绝的事实,他不是国王。他是一个小资产阶级,

如温莎公爵 166。即将被授予王位的时候,他说“我想和我爱

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仅仅是因为这一点,他没有成为

国王。

但是,当这个人说——说这话的时候,是不是凭借某

种象征的制度——说我是国王时——不仅仅是接受了一个

职位。每过一分钟,他所有的心理属性的意义就会发生变

化。他的激情,他的计划甚至他的愚蠢都有了完全不同的

含义。所有的这些功能,都仅仅是由于他是国王这一事实,

这些都变成了皇室的功能。在国王的职位上,他的智力变

得非常不同,甚至他的无能也开始分化,在他周围形成了

一系列的命运,而这些都被深刻地改变,因为王权将被授

权者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行使。

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小范围内发生——一个明显平庸

的并且在低级工作中有着各种问题的人,被提升到某种至

高的职位上,无论其领域多么有限,他也完全改变了。你

若每天观察他,他的长处和他的弱点的意义就被转化了,

167 habilitations capacitaires 授权者。

166 即爱德华八世,他为了和辛普森夫人在一起,放弃了英国王位,成为英国

唯一一位自愿退位的国王。(译注)

他们的关系很可能会颠倒过来。

这也是资格(habilitations),是考试以一种不引人注目

的隐蔽方式所揭示的东西。为什么自我们成为如此聪明的

心理学家以来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了,我们却还没有消除

以前具有敲门砖价值的学位、竞争性考试等各种障碍呢?

如果我们真的消除了这一授权体系,那为什么不将这种资

格授权体系改成依据其获得的成果来授予资格,改成依据

当年记录的分数或分数的汇总来评价,甚至开创一套纯粹

为衡量受试者能力的测试或考试呢?为什么要在这些考试

中保留这种模糊的古老特征呢?我们抗议所有的这些要素,

就像人们撞向他们自己建造的监狱的墙壁一样。事实很简

单,竞争性考试虽然给主体披上了象征性资格的外衣,但

却不能被赋予一个完全合理的结构,也不能仅仅被放进到

纯粹数量增加的领域中。(放进纯量化的评价体系中)

所以,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是多

么聪明,然后告诉自己——当然,让我们写一篇伟大的精

神分析文章,来彰显考试的古老特性。

这个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幸运的是,我们意识到了

这一点。但不幸的是,精神分析师并不总能很好地解释它。

他是一个局部的发现,他从思想的无所不能,神奇的思想

中解释这一点,而在这里符号的维度才是根本的。

3

谁还有问题要提?

贝雅拉诺(Bejarano)博士:我有一个具体的例子。你

应该尝试向我们展示朵拉的例子中,不同的领域是如何随

着她运作的。

拉康:在朵拉的例子中,一个人仍然处于它的门槛上,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可以通过对整个移情问题的最后答复,

来为你提供一点帮助。

分析的经验建立在弗洛伊德最初的三角关系上,梦、

口误、诙谐。症状是第四个要素,它不是作为 verbum(词

语),因为它不是由音素构成的,而是作为以有机体为基础

的 signum(符号)——如果你能回想起奥古斯丁文本中区

分的各个方面的话。正是在这种体验中,并且在建立后者

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延迟——弗洛伊德自己说他很害怕—

—他分离了移情现象。由于想要得到认可,移情成了治疗

的障碍。一旦认识到它,它就成为了治疗的主心骨。

但其实在意识到移情的存在之前,弗洛伊德已经指出

它了。在《梦的解析》中,实际上已经有一个定义转移

(Übertragung)作为双重层面的言说的功能,就像我已经

告诉你们的那样。话语中的某些部分不涉及意指,而另一

种意指,即无意识的意指,从背后占据了它。弗洛伊德以

梦证明了这一点,我已经在一些引人注目的口误中向你指

出了它。

很遗憾我今年没有怎么谈论这个关于口误话题。现在,

这是一个基本维度,因为它是所有意义都拥有非—意义的

激进层面。有一个意义出现并被创造出来的地方。但即使

在这一点上,人也很容易感觉到意义同时被消灭了,它被

创造出来是为了被消灭。什么是笑话?——如果笑话不是

故意将无意义的东西插入似乎有意义的话语中的话。

O·曼诺尼:它是言说的肚脐。

拉康:完全正确。在梦里,有一个非常混乱的肚脐。

相反,笑话的肚脐非常尖锐——诙谐(Witz)。而表达最激

进的本质是无意义。

好吧,我们意识到这种移情是我们的支柱。

我指出了不同作者理解它的三种意义。这种三等分,

应该能让你在当今各种各样的分析倾向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这并不是很令人鼓舞(让人进步的)。

有些人想要了解移情现象与实在的关系,也就是说,

它是一个发生在当下的现象。当有人说每项分析都必须涉

及与“此时此刻”相关时,就会认为自己正在取得真正的突破。

有人认为自己在其中发现了一些惊人的东西,有人认为自

己 向 前 迈 出 了 大 胆 的 一 步 。 关 于 这 个 主 题 , 埃 兹 列 尔

(Ezriel)写了一些非常动人的东西,打破了已经打开的门:

移情就在那里,问题只是知道它是什么的。如果我们在真

实的层面上进行移情,那就是它所产生的结果——一个不

是真实的,而是虚幻的真实。真实的是,主体就在那里,

告诉我他和杂货商的交易。虚幻的是,在抱怨他的的杂货

商(grocer)时,他是在对我大喊大叫——这是埃兹列尔的

例子之一。因此他得出结论,人们应该向主体证明,真的

没有理由因为他的杂货商而对我大吼大叫。

因此,从情绪出发,从情感出发,从发泄出发,以及

从指称在分析过程中确实产生的某些分裂现象的其他术语

出发,而我想让你注意到的是,人们最终会得到一些本质

上智性性的东西。沿着这些路线走下去,最终会导致一种

等同于原始的灌输形式的实践,这使我们对弗洛伊德早期

的案例行为感到非常反感。你必须教导主体如何在实在中

行动(act in the real),向他表明他落后于时代。如果这还不

是教育和灌输,我想知道什么才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处

理这类现象的一种完全肤浅的方式。

还有另一种处理移情问题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想象

的位置上,我在这里一定要强调它的重要性。最近动物行

为学的发展使我们能够给出比弗洛伊德更清晰的结构。但

这个维度在弗洛伊德的文本中肯定被命名为——想象。他

怎么能避免如此呢?你们在今年的《论自恋:一篇导论》

中已经看到了很多,活的有机体与它所渴望的对象的关系

与格式塔的条件相关联,格式塔的功能定位了想象的功能。

想象的功能在分析理论中根本没有被忽视,但要是仅

仅为了处理移情而引入它,那就是掩耳盗铃了,因为它无

处不在,尤其是当涉及到认同问题时。只是,一个人不能

无缘无故的使用它。

在这方面我们注意到,想象的功能在每对动物的行为

中都起作用。

展示的维度出现在每一个与(陷入性行为周期的)个

人配对的时刻相关的动作中。在性展示(sexual parade)的

过程中,每个人都发现自己陷入了双重情境中,在这种情

境中,通过想象关系的中介建立起来的是一种认同——毫

无疑问,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它与本能的循环有关。

同样,在男性之间的斗争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体

在一场想象的斗争中达成一致,在这种斗争中,对手之间

存在着距离的准则,从而将斗争转化为一场舞曲。而且,

在特定的时刻,就像在配对中一样,角色被选定,其中一

方被认为是占主导地位的,它不会落下来(coming down),

我不会说攻击(blows),而是爪子,牙齿,或尖刺。其中另

一方则采取被动的态度,屈从于另一方的优势。他让给他,

选择了其中一个角色。很明显,是作为他者的功能,也就

是说,它是他者在格式塔层面上提出要求的功能。双方都

避免了一场会导致其中一方被摧毁的真正的斗争——而是

将冲突转移到想象的层面上。每个人都以对方的形象而定

位自己,由此产生了一种规则,在这种规则中,角色被分

配到作为一个整体的情境中,处于二元结构中。

在人身上,想象被还原,专门化,并以镜面图像为中

心,这既造成了僵局,也构成了想象关系的功能。

自我的形象——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形象,自我是理想

自我——概括了人的整个想象关系。由于它是在功能尚未

完成的时候产生的,因此它具有一种有益的价值,这种价

值很好地表现在镜像现象的令人高兴的假设中,但它并没

有与生命的早产的联系,而是它与最初的缺陷联系,与它

在结构中仍然相关联的缺口联系在一起。

主体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新发现这个自我的形象正是他

的范畴的框架,是他对世界和客体的理解的框架,他将通

过他者的中介来实现这一点。他总是在他者中重新发现他

的理想自我,由此发展出他与他者的辩证法。

如果另一个人充满了这个形象,他就会成为自恋投注

的对象,即迷恋(Verliebtheit)的对象。回想一下,当夏洛

特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时,维特遇见了夏洛特——这击中了

小说中年轻主人公自恋形象的靶心。相反,在同一斜坡上,

他者表现为挫败了主体的理想和他自己的形象,它就会产

生最大的破坏性张力。仅仅是虚无(nothing),就可以使想

象中向他者的关系转变成这样或那样,这为我们提供了解

决弗洛伊德提出的问题的关键,即在 Verliebtheit(迷恋)

中,关于爱与恨之间的转变。

这种想象的投注现象在移情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如果移情确实在言说的维度中并通过其建立起来的,

那么它只会在与他者交谈的遭遇中,也就是说,在这种情

况下,与分析者的交谈中,在某些关键的点上,才能使这

种想象的关系得到揭示。被所谓的基本规则剥夺了某些约

定的话语,就开始相对于一般的话语,或多或少的自由地

活动起来,并使得主体向这丰富的错误敞开,通过这个错

误,真正的话语再次与谬误的话语结合起来。但是,当言

说脱离了揭示,脱离了丰富的错误,而发展成欺骗的时候

——欺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的存在恰恰使我们不能把

主体本身从我们的经验中消除,禁止我们把主体的经验 167

化约为客观的术语——我们所发现的,就是在主体的历史

中没有被整合、接受、而是被压抑的那些要点。

在分析话语中,主体发展了他的真理、他的整合、他

的历史。但在这段历史中有一些洞,那里曾经发生过弃绝

(verworfen)或压抑(verdrängt)。压抑(verdrängt)——

进入话语片刻并被拒绝。弃绝(verworfen)——这种拒斥

167 在原文中是“减少”(法:de la réduire),我选择在翻译中明确指出,“la”指

的是经验(l'expérience),而不是主体(le sujet)。

Image 18

是原始的。目前,我不想再详细讨论这种区别。

移情现象遇到了想象的结晶。它围绕着它旋转,它必

须再次与它结合。

一个分析图示

我把主体的自我的无意识概念置于 O 处。这种无意识

是由主体在他的结构的形象中,在他的自我形象中根本无

法 识 别 的 东 西 组 成 的 ——即 那 些 被 想 象 的 固 着 捕 获

(captivation)的,那些无法被他的历史象征性发展所同化

的——这意味着它是创伤性的。

分析涉及什么?主体能够以一种与他隔绝的形式,将

保留在 O 的各种事故的记忆汇总起来。它只能通过语言化

打开,也就是说,通过他者,即分析师的中介。正是通过

对他的历史的口头假设,主体才致力于实现他被截断的想

象。

这种对想象的补充是在他者身上实现的,只要主体在

他的话语中假设它,只要他让他者听到它。

O 边上的东西传递到 O'边上。从主体一方的 A 所提供

的一切,使自己在分析者一方的 B 中被听到。

分析师听到了,但是,反过来,主体也听到了。他话

语的回声与图像的镜面反射是对称的。这种旋转的对话,

我在图示上用螺旋线表示,将 O’和 O 联系的更紧密。主体

在他的生命中不断发展,最终必须通过一系列间隔在 A 和

O 之间的点,把他带到 O。

在这条线上,主体一次又一次的投入到他的劳动中,

168以第一人称承认他的历史,进入到基本的象征秩序中,

他 必 须 在 其 中 找 到 时 间 , 解 决 构 成 超 我 的 抑 制 与 阻 止

(halts)。为此你需要时间。

如果话语的回声从 O’点聚集得太快——也就是说,如

果移情变得太强烈——一种关键现象就会发生,引起阻抗,

以最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阻抗——沉默。所以你明白为

什么,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当移情过度时,移情就会成为

障碍。

还必须指出的是,如果这一刻恰逢其时,沉默就会体

现出它作为沉默的全部价值——它不仅仅是消极的,而且

具有超越言说之价值。移情中的某些沉默时刻代表了对他

170 “完成本行业的工作”('remettantcentfois l'ouvrage sur le métier')见上文,注

121。

者存在本身的最生动的理解。

最后一点。要是想把主体从 O 点区分开来,主体应该

置于何处?它必然是在 A 和 O 之间的某个地方——比其他

点更接近 O——为了回到它,在 C 中。

当你们离开我去度假时,我希望你们能过得愉快,我

恳请你们根据这些思考的启迪,重新阅读弗洛伊德那些宝

贵技术性著作。重读它们,你会发现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对

你具有新的、更重要的意义。你会意识到,关于移情的明

显矛盾,同时也是分析的阻抗和动力,只能在想象和象征

的辩证法中理解。

那些教学很有卓效的分析学家们认为,最前沿的分析

技术,也就是被称为“阻抗分析”的分析方法,在于从主体的

自我分离出——挑出(single out)169——用比布林(Bibring)

的话说——一定数量的模式,这些模式表现为分析师相关

的防御机制。这是对弗洛伊德在其早期著作中,以及他的

《抑制、症状与焦虑》时期重新提出的防御概念的彻底歪

曲,这是他最困难的文章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误会的文

章。

有一项智力活动是为你们准备的。因为这不再是分析

防御的象征性质的问题,而是解除防御的问题,因为它们

171 原文为英文。

构成了超越的障碍,超越只不过是超越——这与你往它里

面放什么无关。读费尼谢尔(Fenichel),你会发现一切都可

以从防御的角度来处理。主体是否完全承认其性(sexual)

或攻击性的倾向?从他告诉你们的这些简单事实来看,一

个人可以很容易的让自己寻找比这更中立的东西。如果我

们把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一切都看成是一种防御,那么一

切都可以合理地看作是一种面具,在面具后面隐藏着其他

东西。这种系统性的倒置是让·科克托著名的笑话的嘲讽对

象——如果你能告诉某人梦到伞的原因是性。当他梦见一

只鹰向他猛扑来要啄他时,为什么不告诉他,这是因为他

忘了带伞?

在 把 分 析 干 预 集 中 在 隐 藏 了 超 越 的 消 散 模 式

(dissipation of patterns)上时,分析师除了他自己对主体行

为的概念之外没有别的指导。他试图使其正常化——按照

与他自己的自我一致的规范。所以这将永远是一个由另一

个自我建立的自我的模型,因而是由一个更高的自我建立

的——众所周知,分析师的自我是不可忽视的。

再读读那伯格(Nunberg)。在他眼中,治疗的主要动

力是什么?主体自我的善意(good will),它必须成为分析

师的盟友。这意味着什么?——除了主体的新自我是分析

师的自我。霍弗(Hoffer)告诉我们,治疗的正常结束是认

同分析师的自我。

关 于 这 个 目 的 , 就 是 对 自 我 的 口 头 假 设 ( spoken assumption),不是理想自我的重新整合,而是自我理想的

重新整合,巴林特(Balint)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动人的描述。

主体进入一种半疯狂的状态,一种崇高的释放,一种从贯

穿世界的自恋形象中解放出来的自由——为此,人们必须

给他一点时间,让他振作起来,重新发现自己的理性(常

识)之路。

这个概念并非完全错误,因为在分析中确实存在时间

因素。此外,这也是人们一直在说的,当然,说得很含糊。

每个分析师都只能凭自己的经验来掌握它——理解的时间

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参加过我关于狼人的讨论的人会在这

里看到一个参考。但是你会在弗洛伊德的技术性著作中重

新发现这个与 Durcharbeiten(修通,working-through)相关

的理解的时间。

这像是借用心理学吗?或者更确切的说,正如我在关

于虚言和实言的文章中所说的,它是来自话语秩序,来自

作为劳动(labour)的话语?是的,毫无疑问。话语必须维

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显得完全参与到自我的建构中。从

这一刻起,它可能会突然地分解为它所建构的那个人,也

就是说主人。出于同样的原因,它本身的价值下降了,现

在看上去就像劳工(labour)一样。

这将把我们带向何方?——如果我们不再次承认概念

(concept)就是时间的话。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移

情是分析的概念本身,因为它是分析的时间。

所谓的对阻抗的分析,总是过于仓促而不能为主体揭

开自我的模式(patterns)、自我的防御、隐藏之处,这就是

为什么经验告诉我们,弗洛伊德也在技术性著作的一个特

定的段落中告诉我们——这样的分析不会让主体再多走一

步。弗洛伊德说,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你必须等待。

你必须等待,你必须等待直到主体意识到在符号的位

面上处于危险的维度,也就是说,从分析中经历的事物中

脱离出来——从这种追求,从这种争吵,从这种抵抗分析

产生的紧密联系中脱离出来——某些重复的冲动的适当持

续(appropriate duration of certain repetition-compulsions),

这在某种程度上赋予了它们象征价值。

O·曼诺尼:我认为这是一个具体问题。例如,有些强

迫症的生活在于等待。他们把分析变成另一种等待。这正

是我想要抓住的问题——为什么这种分析的等待在某种程

度上再现了生活中的等待,并改变了它?

拉康:没错,这就是关于朵拉案我所要问的。去年我

围绕着主奴关系发展了鼠人(Ratman)的辩证法。强迫症

等待的是什么?主人之死。这种等待对他有什么用?它夹

在他和死亡之间。主人死后,一切都将开始。你会再次重

新遇到这个结构的各种形态。

更重要的是,他是对的,那个奴隶,他寄希望于这种

等待是完全正确的。引用特里斯坦·伯拿德(Tristan Bernard)

的话,他被捕被带到但泽(Danzlg)集中营的那一天——到

目前为止,我们一直生活在焦虑中,但现在我们将生活在

希望中。170

让我们直截了当的说了吧,主人与死亡的关系要唐突

得(abrupt)多。纯粹状态的主人在这方面处于绝望的境地,

因为他等待的只有自己的死亡,因为他对奴隶的死亡,除

了一点不便之为没有任何期望。另一方面,奴隶对主人的

死有很大的期待。在主人死亡后,他真的将不得不面对死

亡,就像每一个完全实现了的存在都必须面对那样,并按

照海德格尔的意义,承担他向死而在的责任。确切的说,

强迫症并不认为它是向死而生的,他得到了缓刑。这就是

我要告诉他的。这是主人形象本身的作用。

O.曼诺尼:……谁才是分析师。

拉康:……谁在分析师中体现。只有在多次勾勒出主

人监狱的假象出口,并按照一定的节律(scansion),一定的

时机(certain timing),只有这样,强迫症才能意识到强迫

的概念,也就是说,他们意味着什么。在每一个强迫症的

案例中,必然存在某些时间节律(temporal scansion),甚至

170 保罗.伯纳德(Paul Bernard),通常被称为特里斯坦.伯纳德,(1866—1947),

小说家和作曲家。** **

是数字符号。我已经在一篇关于《逻辑时间》的文章中谈

到了这一点。主体思考他者的思想,在他者身上目睹自己

运动的形象和轮廓。现在,每当他者和主体完全一样,除

了绝对的的主人——死亡之外,再没有别的主人了。但是

奴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看到。

这一切都是因为和其他人一样,他自己很高兴成为奴

隶。

雅克·拉康将代表大象的雕塑分发了出去。

1954 年 7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