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向左,神向右

2014.4.10

基督

基督教给我两种体会。

一种是父亲的形象。

在独立过程中, 我们往往最先面对的,是父亲形象的倒塌,独自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而基督教的神之形象,很好的弥补了这种缺失,带来如童年般的安全感。
第二种是自我的神化。

基督教所倡导的博爱,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有很大的缓冲。在这种博爱下,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是距离,也就更容易产生共情。而这种共情,正是道德的基础。“所有人都是我的一部分”。

在这点上,自我神化的一种“自我放大”和佛教的“自我剥离”正好相反。

佛修事实上在我看来,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不断在所谓“明心见性”的过程中,慢慢剥离自己的社会属性、生理属性,达到一种纯净的灵魂状态。而这种剥离是毫无选择性,且无视外界的。“断尘念,出红尘”

但,那样真的能“离苦得乐”么?我只能呵呵了。。

我想,可能是对命运的反抗全积累在了某一阶段,才造成了这么大的心理动势去皈依佛门吧。。

我的看法

在与世界交互的过程中,一开始是慢慢扩展自我边界,先达到“中二”状态,自我扩大到一定程度,开始产生许多思维定势,也就是给各种事物贴标签。同时也不忘了给自己贴标签。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如归属感、自我认同感等等,这里不做细致讨论。

然后就很关键了。

在这种扩大自我的时候,定然会遇到障碍。

如果内心共情多一点,那就很可能任由自我边界扩大,以至于全人类的地步。。那就很容易倾向于基督教。

如果内心共情少一点,那就很可能开始不断“去标签化”,缩小自我范围,跳出那些思维定势。极端一点的。。就倾向佛教了。。

当然,这里假设“共情”作为影响内心倾向的因素是很偏颇的。因为定然还有更多原因,例如童年的影响,后来遇到自我膨胀的障碍之后的反思程度,认知偏见等等。。

实践中,我觉得两者的思维方式同样重要。

在自省,探索自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保持“神性”,决不能丢失共情能力。另一方面更要保持“佛性”,决不能被外界随意影响。

在于世界的互动,也就是与他人的互动中,“神性”带来的共情能力,坚定地捍卫了道德底线。而“佛性”带来的自我净化,也很好地保持了自我。

在本文将两种思维方式区分的如此分明,也只是为了带来一些新的想法。事实上二者很多地方是共通的。

——看了罗辑思维《治不好的地域歧视》有感。